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

謝雨生看看王建浦,又看看徐進,哈哈一笑,說:“那還要問,當然是保持現狀啊。再說了,你現在是給領導做秘書,多好的機會啊?”

徐進轉頭看向王建浦。

王建浦剛要說話,只見小毛和餘老闆有說有笑地各自端着熱菜從樓梯口走了上來。

客氣一番,幾個人圍八仙桌而坐。

各自碰了一杯。

王建浦放下手裡的毛豆,想了想,說道:“我同意剛纔阿生的看法。不過有一點小小的擔心,看現在的情況,浦東新區實行的是‘小政府,大社會’的治理模式,所以難保這樣的模式以後不往鄉鎮一級推廣的。”

徐進點點頭,說;“我的擔心,其實也就在這裡。”

“小政府,大社會”,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超前的理念。浦東開發者率先將這個理念付諸行動,自開發啓動之初,始終堅持了“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

這種“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管理模式的特點是:職能管理體系上實行“系統綜合”,不設單純的行業主管局,將行業管理職能按大系統進行歸併設立綜合性管理部門。經濟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行政管理層次上實行“兩級結構”,即浦東新區政府直接領導各個街道、鄉鎮,沒有中間層次。

浦東管轄的面積達522平方公里,人口140萬。一個副省級的機構僅用800名人員,這在當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與隔江相望的浦西各區相比,機構減少2/3,人員減少1/3,當時市政府有近100個委辦局,各區縣政府一般也有50多個職能部門。

1990年浦東開發起步時,政府的管理機構是浦東開發辦公室,後來成立了浦東新區管委會,兩者都是上海市政府派出的副省級機構。

管委會主任,由上海市副市長兼任。他就曾講過這樣一句話:“副省級領導直接對着鄉鎮,當時全國只有浦東一個。”

謝雨生是記者,他介紹了一個“內幕”消息:據說,當初新區管委會領導研究新機構的設置和編制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效率極高。說是上午商量好機構設置方案後,下午就去彙報,主要領導一聽,晚上就開黨委會,第二天就出報告,這個報告是代表市政府向中央彙報的。

在93年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浦東新區領導就浦東政府職能改革,當時就總結說了三句話:“該管的大事一定要管好,可管可不管的由中介機構去管,不該管的堅決不管。”

反觀當時在國內,大小政府部門幾乎都有着一種自我擴張、膨脹的衝動,“帕金森定律”深深地根植其中,尋租現象也就屢見不鮮。

這樣一來,在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內,浦東新區踐行“小政府大社會”如此設置的機構一開始,就如汪洋大海中駕駛着一葉扁舟,遇到了諸如川沙幹部分流安置這樣,許許多多的難題。

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衝突首先表現在上下行政部門的不匹配。

浦東新區設有一個機構叫作綜合規劃土地管理局,這是一個職能極爲多元的部門,集合了規劃局、房產局、土地局、計劃局、統計局、物價局等部門,對應到市裡的計劃、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

這樣的“集成”機構,在後來的運作中遇到了不少麻煩,一個部門很可能經常不斷地同上級幾個不同部門對接。爲此,浦東“想變通法子,甚至還採用了掛一塊牌子,有多個圖章的辦法。”不同的文件上蓋不同的公章,而不同的上級部門要求的報告內容、方式以及言語風格都要相應調整,浦東人管這叫作“換頻道”。

這樣的做法引來了不滿、質疑,甚至是刁難。

比如說,浦東新區沒有宣傳部、沒有統戰部,有人說,這是哪個機關的機構?竟然沒有宣傳部、統戰部!還有個別行政機關的領導說,他們沒有與我們相對應的機構,我們就不給他們財政撥款。

當時市相關部門來檢查,總覺得不對口。浦東因此經常被告狀:你們對某某工作不重視,連機構都沒有。

不僅是機構沒有,即便是有機構,因爲編制少、人手少,都採取兼職的辦法。

謝雨生現在還清晰地記得,一次他在市政協會議採訪時,有一個浦東新區的領導上臺發言時,屏幕上名字、職務剛一打出,會場上便是一片笑聲。原來這位領導有着一大串的頭銜:浦東新區宣傳、統戰部部長、區*****、黨委副書記、文廣局局長、新聞辦主任、文明委副主任、區臺辦主任、僑辦主任。

但再難,堅持“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浦東的開發者沒有動搖。

值得欣喜的是,“小政府大社會”在浦東的實踐得到了高層領導的支持。

國家領導態度堅決:“浦東要戴着鋼盔頂住!”,“市裡各個部門來找你,要你設立新的部門,你就是要頂住,不設!”

市裡領導也給予浦東支持,說:“浦東新區情況特殊,應與其他市區有所區別,給予副市一級的職權是有必要的,除了重大事情需要請示市裡外,其餘都應當讓新區自己處理。我們應該在新區的管理體制上實行大膽的改革,才能爲全上海的體制改革提供經驗,起積極推動作用,這就叫體制改革上的‘組織療法’。”

可見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浦東的領導層,都有一種對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強大動力和責任感。

王建浦問:“但是,爲什麼浦東開發者執着地縮小、限制自己的權力、機構、人員編制?這又需要怎樣的膽識和韌性?”

他說,我們現在再回頭看這樣的故事,真值得好好深思。這無疑是解放思想的一個經典案例!

沉默。二樓本來就只有他們一桌食客,整層樓只有頭頂上呼呼不停的風扇聲音。

王建浦端起酒杯,說:“還是說徐進的工作。我的看法,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就又有了新機會也說不定的。”

第66章 回不去了第204章 泖港老街第328章 種植蘑菇?第46章 就該扯蓬第97章 “褲衩經濟”第359章 做個好人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136章 要有所準備第315章 觸目驚心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21章 乘風涼第134章 動員大會第305章 江水波瀾起伏第121章 糊紙盒第105章 課題增加第265章 “ 西服熱”第169章 蕙心蘭質第254章 參股第185章 晚餐第158章 盛夏的江南水鄉第314章 餛飩情結第53章 粢飯豆漿第216章 下海潮第168章 第一次第320章 不要總心很累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145章 採馬蘭頭第12章 外婆家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第306章 再學習第156章 一言難盡第196章 “咯噔”第201章 小爺爺第81章 苦日子何時纔是個頭?第234章 工人俱樂部溜冰場第183章 大姐的實話第291章 腔調第81章 苦日子何時纔是個頭?第260章 上海人讀書有多“瘋狂”?第253章 謝路得辭職第291章 腔調第178章 十六鋪第78章 碗對碗第315章 觸目驚心第78章 碗對碗第18章 說書老者第137章 黑杜酒第217章 你怎麼看?第154章 細節第224章 外灘“情人牆”第83章 城市良心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83章 “ 微縮版的山東”第3章 纜索廠第168章 第一次第257章 小花從東北迴來第252章 “了不得呀!”第55章 困難於斯第10章 何萍第39章 囁嚅第215章 掉進露天糞缸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156章 一言難盡第263章 世上無難事第230章 川沙幹部分流安置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358章 賭上一回?第154章 細節第291章 腔調第183章 大姐的實話第202張 鬥地主第73章 “巨龍車”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172章 父子倆喝酒第205章 打牌的體會第19章 油菜花第228章 瑪瑙螺第304章 心事重重第334章 “巴拉巴拉”東渡第345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31章 琢磨第254章 參股第39章 囁嚅第35章 抓蟛蜞第349章 墊矮凳腳第33章 所謂青春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244章 再賣棒冰第143章 洋辣子第195章 虎頭奔第329章 期末成績第35章 抓蟛蜞第154章 細節第3章 纜索廠第67章 借宿敬老院第358章 賭上一回?第149章 大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