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公元前65年,爲父親劉進立皇考廟。】

……

大漢·武帝時期

“好小子!朕明白了!朕明白了!”

本來還在因爲老劉家出了個“情種”而略有不安的劉徹。

再看到這條消息後突然明白了什麼!

“這豎子,哼,還挺有手段的。”

高興過後的劉徹身體一歪靠在了軟榻上,哼了一聲傲嬌的說道。

整個人透露出一股朕不說你們快來問朕的氣息!

而一旁的衛子夫一看這姿態就明白了。

“陛下明白了什麼?可與我解惑否?”

衛子夫瞪大眼睛,一副‘臣妾不明白,需要陛下解惑’的姿態。

看着衛子夫的模樣劉徹滿意的點點頭。

“那朕就與你略說一二!”

說罷興奮的坐直身體,

“這小子在登基的第二年就給朕上了廟號,其實朕當時是不解其意的。”

“可看到他將自己父親立了皇考廟後,朕就明白了!”

“這小子從一開始就憋着這勁兒呢!”

“將朕上廟號,第一就是爲了拉攏子美!他是以此來表示我與你是同一陣線的!”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本來只是裝樣子的衛子夫現在是真有點不懂了。

劉徹一甩袍袖不屑的說道:

“哼,這幫子大臣,朕在瞭解不過了!”

“朕活着他們屁都不敢放一個,可朕死了,他們想怎麼放就怎麼放!”

“唉…就朕晚年乾的那些事,想上廟號是不容易的。”

“劉弗陵沒能給朕上廟號,就給了病已機會。”

“雖說他是嗣弗陵之後而即位,但他的出身依然改不了,要想在朝堂上站穩,他就需要更高的法理性!”

劉徹目光如炬,語氣莫名興奮。

衛子夫略微猜到了一點,掩嘴驚呼:

“他難道是拿陛下……”

“沒錯!他就是拿朕當筏子!”

劉徹站起身朗聲說道:

“立廟一事唯有嫡系子孫纔可爲!”

“他是以給朕立廟一事告訴文武百官,他的確是承‘孝昭之後’而即位的!”

“但,他更是漢武之後!嫡系遺脈!”

越說越興奮的劉徹一手叉腰,一手揮動。

“他用這種方式與庶出少子身份即位的弗陵區別開來!”

“顯示自己纔是繼承武帝事業和遺志的正統!”

“如此一來,不但他的繼位是天經地義並且完全合乎法理的!”

“子美繼承朕遺詔後的法理性也低他一頭!”

“而且,給朕上廟號也非常符合子美的立場!因爲這也是他攝政的合法性!子美不可能也沒理由反對!”

“而一旦上成廟號,劉病已這小子就是‘真正’的武帝嫡系!”

“子美再無理由也再無可能行廢立之事!”“而給自己的父親再立皇考廟,也是天經地義,符合孝道的了。”

劉徹雙手叉腰不由得連連感嘆:

“承接大統,合營子美,不忘孝道,韜光養晦”

“一箭四雕!”

“不錯!真不錯!”

劉徹看着天幕連連點頭。

然後就聽身後一道幽幽的聲音傳來:

“所以,據兒的諡號也只能是戾,再也無法更改了。”

那一剎那,劉徹人都僵了。

彼其娘之……忘了,把這事忘得死死的了!

……

天幕繼續播放着。

【公元前64年,爲了讓百姓避諱更容易,劉病已改名劉詢,將之前因爲觸諱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

【公元前63年,因泰山常有鳳凰棲集,賜天下以金、爵、牛、酒、帛。三月,封故昌邑王劉賀爲海昏侯】

【公元前62年正月,派遣太中大夫等人巡行於天下,慰問孤寡,觀風俗民情,察看吏治,發現和舉薦人才】

【三月,詔賜天下吏民爵、牛、酒、帛。因連年豐收,所以每石谷五錢。】

【公元前61年三月,再賜天下吏民以爵、牛、酒、帛,振貸的錢物免收,宣帝所經之地不出田租。】

【四月,西羌反叛,年逾七旬的後將軍將趙充國向宣帝請命,隨後率軍平定西羌叛亂,幾乎全殲五萬羌族軍隊。】

【此役之後,漢宣帝下詔命趙充國繼續率軍屯田,並設置金城屬國,安置投降的羌人。】

……

天幕上的畫面裡突然出現一塊精美的錦布,

藍底金紋。

上面還清晰可見幾個繡字。

……

【在漢宣帝給趙充國的詔書中有言:“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

【而近兩千年後,聯合考古隊在西域尼雅遺址的一座古墓中,發現了一塊精美的漢代蜀錦,上面赫然有一句用漢隸織就的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跨越歷史的長河,史書上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出的蜀錦上的織文就這樣完美地對照上了。】

……

{這就是文化底蘊,這就是傳承(大拇指)}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誅南羌,四夷服,單于降,與天無極!}

{這個其實真的挺有趣的,五星真的出東方了}

……

大漢,

“嘿,蕭何!聽到沒有!兩千年!”

劉邦坐在臺階上懟了懟身邊同樣坐着的蕭何,豎起兩根手指。

“兩千年!漢人!漢人!大漢的漢!”

“哈哈哈哈!”

年輕爽朗的大笑聲響徹在未央宮前

看着變得年輕後的劉邦,蕭何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明白劉邦什麼意思,但就是不想理他。

人變年輕了,這性子也越發不着調了…

未央宮,

“阿母,你聽沒聽到什麼聲音啊?好像是誰在哭?”

劉盈疑惑的向宮門外探了探頭。

而呂雉則是閉上眼睛,她現在不想理任何人。

下面的一衆大臣恨不得把腦袋塞地裡。

陛下啊,你要麼走遠點要麼笑聲小點,不要害苦我們啊!

……

大漢·武帝時期

“放肆!”

看到那條信息的劉徹指天大罵!

“你們這羣不肖子孫!居然挖先人的墓!”

“等等…”

劉徹突然想起盤點祖父功績時曾提過一嘴的自己墓被挖了,越發生氣!

“兩千年後就可以挖先人的墳了嗎!”

“你們皇帝居然不砍你們嗎?”

“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啊!”

……

【公元前60年五月,西羌降服。】

【秋,匈奴日逐王先賢撣領人衆萬餘來降。】

【宣帝特派鄭吉,發渠犁、龜茲諸國兵5萬,前往迎降,鄭吉也兵不血刃最終奪取了車師,自此以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徹底瓦解。】

【鄭吉破車師,降日逐王,聲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爲西域都護,封安遠侯,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諸國。】

……

天幕繼續播放着,

紅色的漢土疆土圖再次出現在天幕上,

而此時的疆土圖相比漢武帝時期的疆土圖又大了近一倍!

整個西域之地也變成了紅色的漢土!

……

【鄭吉在西域中心,設置幕府,修築烏壘城,距陽關兩千七百餘里,統領天山南北,漢朝號令得以正式頒行於遼闊西域西羌降服,置金城安置歸順的羌人。】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不僅是漢王朝,更是華夏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

【自張騫之後,七十餘載漢匈相爭,直至匈奴日逐王歸降之際,隨着西域都護的設立,西域廣袤地域正式歸漢朝管轄。】

……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葡萄、美酒、美人,我們來了!}

{西域都護府對北方的遊牧勢力起到很強的牽制作用!} {是的,在控制了西域之後再遇到遊牧南下的話,中原王朝是可以通過從西域都護府出兵直接深入北方遊牧的大後方的!}

{但有效性,因爲遊牧的王庭位置不是絕對固定的,但多少能夠掌握一部分軍事主動權。}

{西域都護府的建立還有常惠和解憂公主,他們並不是歷史中耳熟能詳的人。}

{也許因爲蘇武的光芒太盛,蓋過了常惠。也許因爲解憂公主女性的身份,他們沒有獲得太多人的關注。但這倆人皆是有氣魄者,解憂正如其名,是解國家之憂,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她功不可沒。常惠白髮蒼蒼,卻依舊爲國家奔走當青史留名!}

……

大唐·德宗時期

一身藍色圓領袍,頭戴襆頭的李適怔愣的看着天幕上。

“西域…安西…”

“河西、安西、瓜、沙、甘、涼、肅,這些諸州都不在了…不在了…”

“太宗啊…朕該怎麼辦?”

“大唐的出路在何方啊…”

……

【公元前59年五月,匈奴單于派遣弟弟呼留若王勝之到長安朝見漢宣帝,祝賀正月】

【公元前57年,太子劉奭行冠禮。】

……

長樂宮中,

一身玄袍頭戴長冠的劉洵看着坐在下首一臉認真的劉奭,臉色難看。

“阿父!”

“治天下要用仁政!”

下首的劉奭侃侃而道:

“您以法吏刑名繩下是錯的!”

“法家過於霸道不可取!”

“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只是指出您的過錯就爲罪而誅!”

“阿父持刑太深,用法太酷,宜用儒生。”

劉洵拍案而起!

劉奭被嚇得一激靈!

劉洵氣的來回踱步,一邊不停的劍指着自己兒子。

“你……你啊!”

“蠢!蠢得出奇!”

“我漢家自有制度,向來都是以霸道和王道雜糅而用,怎能像周朝一樣,只依靠道德教化呢!”

“那儒生迂闊不堪!總是以古非今!成天弄些炫目而不切實際的東西,還敢重用?!”

劉洵指着縮着腦袋不說話的劉奭,大聲喝道:

“滾!給朕滾!”

看着灰頭土臉匆匆離去的劉奭。

叉腰無奈的劉洵忍不住長長嘆息。

“亂我家者,太子也!”

……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宣帝對於許平君的感情始終無法讓他像自己的曾祖父一樣廢掉太子。}

{可惜沒多生幾個。}

{亂我家者,太子也。漢宣帝劉詢也是爲感情所累。}

{劉洵:兒啊,記住嗷,咱們漢家天下治理要玩外儒內法,別忘了哈!}

{劉奭:啊,爹,我懂了,外儒內法是吧,我外朝都用儒官內朝都用法吏,爹你看這是不是外儒內法(狗頭)}

……

大秦,

“儒生,哼!”

“一羣迂腐之人!”

想起什麼不太美妙之事的嬴政冷哼一聲。

“看樣子,漢家衰敗是要落在這個太子身上了。”

……

大漢,

“蕭何啊,你說這些儒生的腦袋怎麼就那麼僵呢?”

雙手向後支着臺階的劉邦翹着二郎腿,完全不在乎誰亂漢家。

只是一臉的百思不得其解。

“周朝要是那麼好還能亡?”

“陛下,儒家之道從來不在恢復周朝之時,而是恢復宗法制度。”

蕭何嘆了口氣,緩緩解釋道。

“哦?什麼意思?”

“陛下,因爲…”

“算了!乃公不想聽了。”

剛想詳細解釋明白儒家理念根本的蕭何差點一口氣沒緩上來。

看着晃着腳放蕩不羈的劉邦,

蕭何又再次努力的運着氣。

這人年輕時居然是這麼討厭!

……

大漢·武帝時期

本來還在生氣的劉徹在看到劉洵的那句“霸王道雜之”後。

忍不住一樂。

“真不愧是朕的後代,有朕的風範!像朕!”

“霸王道雜之!說的好!”

但隨後又嘆了口氣,

重用儒生只不過是說給其他人聽而已,

作爲皇帝是要利用儒家的說法裡那些對統治有利的觀點!

而不是被儒家說法所利用!

這個太子真是愚不可及!

治理國家的複雜與人心的難測,哪有像儒家口中那麼簡單!

施仁政,光有仁政有個屁用!

劉徹又想到天幕裡自己對太子的教導,不由的扶住腦袋。

敢率兵反叛朕,說明骨子裡還是有點兒血性的,只不過是被儒家的那一套養廢了

看來不能光給據兒指一些儒生做老師了。

不過……

這麼蠢的人你還要讓他繼續當太子。

你就非得當這個情種嗎?

劉徹不理解。

……

【公元前55年,漢宣帝減少天下口賦。】

【公元前54年,正月,匈奴單于稱臣,遣弟谷蠡王入侍朝廷。】

【同年,設立常平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

【同年,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

【公元前53年正月,匈奴單于派遣其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朝廷】

【冬,匈奴單于派遣其弟左賢王來朝賀。】

【公元前52年冬十二月,匈奴呼韓邪單于叩求於五原塞,願奉國寶朝賀甘露三年正月】

天幕繼續播放着,

甘泉宮內,

頭戴通天冠,身穿玄袍的劉洵面帶微笑的看着底下行跪拜之禮之人。

“臣,呼韓邪拜見陛下!”

發扎小辮,頭戴鷹羽,一身裘袍的匈奴人高聲行禮。

“呼韓邪單于不必多禮,來人,領單于下去休息。”

坐在上首的劉洵擺了擺手。

……

【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狦來朝,朝拜時稱藩臣而不報名,郅支單于孤立而遠遁,匈奴從此安定。】

【漢宣帝賜百姓爵二級,下令減少全國百姓算賦錢,1算減30錢。並免除當年田租。】

【三月,詔令各儒出講《五經》的同異,設立《易》、《尚書》、穀梁《春秋》博士】

【冬季,烏孫公主劉解憂歸國】

【公元前49年春正月,宣帝駕臨甘泉宮,郊祭泰畤。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

【二月,宣帝下詔整飭吏治,要求三公與御史重視並仔細覈查計簿,以安百姓】

【冬十二月,宣帝病重,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爲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爲前將軍光祿勳,少傅周堪爲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

【公元前48年十二月甲戌日,劉洵崩於未央宮。在位25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於杜陵。】

其實,漢宣帝晚期也開始昏庸了,跟他曾祖父一樣。

得虧是早死。

不靠譜且不負責猜測,李隆基如果早死那就是漢宣帝的復刻版!

而漢宣帝如果不早死,沒準會是李隆基的前輩。

(本章完)

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9章 斷電了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28章 封狼居胥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3章 漢武帝劉徹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17章 漢惠帝劉盈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71章 廁所政變!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9章 斷電了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