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

【親政後的宇文邕第一件事,就是規定六府不必再聽命於大冢宰。】

【使大冢宰成爲虛職,加強了皇權。】

【而第二件事,就是增加兵源。】

【公元573年,宇文邕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漢人農民充當府兵。】

【他將均田制裡的田地分爲九等,六等以上,也就是獲得了最好等級田地的人家,規定家中每有三個男丁,就有一個來當兵。】

【而來當兵的人則授田的同時“不入縣籍”】

【當兵者本人可以免除租調和徭役,他的家庭也可以三年內不交納租調和服徭役。】

【這些新的兵力就送到開府去報道,成了府兵制裡招募軍隊的一部分。】

【只這一條命令,就讓北周瞬間多了五萬兵力。】

【隨後又改軍士爲侍官,用以改變過去府兵專屬於某一軍隊統帥的傳統,使其直接隸屬於君主,以加強軍隊和皇帝的親近關係。】

……

大秦,

嬴政快速記錄着這些政策。

這樣的規定十分公平,而且對農耕的干擾、破壞不大。

畢竟已經接受了較好的土地,而且還是家中有三個男丁才需分出一個貢獻給朝廷的軍隊。

當兵的人還授田照給,但一戶的所有相關徭役一併免除。

只要家中有人願意當兵,全家就得了田卻不必再負擔其他的力役。

多麼好的條件!

當然了,

而能有這樣的新制度前提當然是均田制可以順利運作。

荒地必須多,國家纔有授田的空間。

至於荒地那裡找……

嬴政看着竹簡上的內容,心裡有個瘋狂的想法。

六國去西域封邦建國,建設自己的國家。

而秦人則均田修養生息,隨便用這種府兵的方式一邊農耕一邊積累兵源。

等兵力積蓄差不多後,向西域推進。

再來一次滅“六國”!

這樣一來,西方的土地不需要大秦開發就可輕易得到了。

時間可能會長點,不過沒關係!

寡人打好底子!

讓扶蘇的兒子去辦這件偉業!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直挺挺的站在地上。

雙手叉腰看着天幕。

“終於,終於又看到一個長着腦子的皇帝了!”

見微知著,既然招漢人入府兵是先例。

那就說明最初的府兵制下之將卒皆是胡人。

而他既然能招漢人百姓充之,改其民籍爲兵籍,說呢他心中的漢胡分別並不大。

這點很重要。

自胡人入主中原也紛紛擾擾兩三百年了吧?

許久下來想把他們趕出中原基本不可能了。

既然趕不出去,那就同化他們!

可惜那個孝文帝死的太早,整個漢化功虧一簣。

分出來的兩魏其中一個還是癲狂的胡人作風。

而現在,終於出現一個志在天下的君主了!

吸收漢人當兵不僅擴大了兵源,還能解決漢胡對立的問題。

並且,漢人大量進入他北周的軍隊,慢慢就會成爲北周軍隊的主體了。

這樣一來,北周就不再只是胡人的國家,也是漢人的國家!

“不容易啊,知道朕忍你這南北朝的一堆皇帝忍多久了嗎!”

“終於看見天下一統的曙光了!”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天幕上改革的均田制,心中生出一陣感觸。

“國家有田可授是多麼重要,周以分封拱衛王室,秦以耕田爲本吞併六國。”

隨即又是一陣疑惑。

像這般藉由均田所產生的徵調兵只會越來越多。

待軍隊的規模超過了前線戰事之所需又該如何呢?

這些超額的兵源既沒有實際打仗,又已經享受朝廷給予的免除租調的好處。

豈不是虧空國政?

……

【同年,宇文邕下令釋放在戰爭中淪爲奴隸的百姓,恢復他們的平民身份,讓他們授田當兵。】【又規定凡隱五戶及十丁以上、隱地三頃以上者爲死罪。】

【使原來爲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直接爲朝廷所掌握。】

【當軍權與百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後。】

【宇文邕開始辦第三件大事。】

【找錢。】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年輕且神武的皇帝坐在上首。

底下則一位黑衣僧侶正洋洋灑灑的闡明道理。

“堯舜之時雖無佛教,卻國家安定。”

“齊、樑修了衆多寺廟,妄想借此教化民衆,到頭來卻亡了國。”

“由此可明,百姓不會因修了寺廟就不造反,國家也不會因爲信奉佛法就永遠安定。”

“佛之本意乃是大慈大悲,使一切有情衆生得到安樂,而絕不是要以苦難奴役黎民百姓。”

“而如今之信衆爲表明虔誠卻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此分明違反佛之真意,卻說是事佛,這豈不是大謬?”

看着眼前這指着和尚罵禿驢的僧人。

宇文邕頗有趣味的詢問道:

“那不知依大和尚之見,這佛教該如何自處呢?”

黑衣僧侶雙手微微合十,面上盡顯慈悲之意,開口道:

“佛心,乃大慈爲本。”

“不苦役百姓就是大慈,而興建佛寺無疑違背佛心。”

“所以國家不應再造那奢華無用的寺廟。”

“若非要建寺,那麼還請陛下建造平延大寺。”

宇文邕唸叨着:

“平延大寺?何解?”

黑衣僧微垂雙目,平靜道:

“所謂平延大寺,乃容納四海百姓,不論道俗。”

“以城作寺塔,以帝作如來。”

“郭邑作僧坊,夫妻爲聖衆。”

“勤用蠶以充戶課,供政課以報國恩。”

“推令德作三綱,遵耆老爲上座。”

“選仁智充執事,求勇略作法師。”

“如此,則六合無怨紂之聲,八荒有歌周之詠。”

宇文邕驚訝的看着眼前的僧人,不由雙手合十道:

“以民爲子,可謂大慈。”

“四海爲家,即同法界。”

“大和尚功德無量。”

……

【宇文邕用來擴充財源的另一項做法就是“廢佛”。】

【這個做法在當時叫“廢佛”,而不是後來的“滅佛”。】

【因爲他針對的不是佛教信仰,而是佛寺。】

【孝文帝的均田制讓豪強世家的奴僕大量流失。】

【同時也讓想及時止損的世家將土地捐給了寺廟,減少了對朝廷的稅賦責任。】

【到了宇文邕時期,北周僅有佛寺就有一萬所,僧尼大約百萬衆。】

【平均一所佛寺就有將近一百名僧侶。】

【而這些佛寺還有自己的土地。】

【有地,有人,還可以不必承擔朝廷的稅賦。】

【他們唯一沒有的,就是軍隊武力。】

【公元567年,僧人衛元嵩向宇文邕上書,闡明佛教的癥結所在。】

【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宇文邕下詔,禁止佛、道兩教,經像全部搗毀。】

【廢掉佛寺,沒收寺產,充當軍費,同時,勒令和尚與道士還俗,其中的青壯年一律編入軍隊。】

【此謂“求兵於僧衆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

【北周的經濟實力乃至軍事實力都因此大爲增強。】

……

{周武帝滅佛與中國歷史上其他幾次滅佛相比,特別是與一百三十年前的太武滅佛相比,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只破壞了佛經、佛像,沒有毀壞佛寺,更沒有像魏太武帝那樣大殺僧侶,因此嚴格而言應叫“禁佛”,而非“滅佛”。}

{一般僧衆還俗,而有學識的高僧則進入信道觀工作,手法比較和緩,影響也不那麼惡劣。}

{第二,佛、道兩教一起禁。}

{第三,禁佛後設立信道觀。}

{他沒有要從精神上完全摧毀佛教,而是在推崇儒家思想的基礎上,會通三教,以達到儒道佛相融合的目的。}

{當時有僧人抗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簡貴賤,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視其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

{宗教嗎,不合他心就詛咒人下地獄,都一路貨色。}

南陳我不打算細寫了。

要是再細寫一波南陳,得下個月能寫到隋朝了。

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27章 帝國雙璧!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7章 秦二世胡亥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17章 漢惠帝劉盈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11章 打賞獎勵。283.晚八沒更。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19.第115章 《出師表》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19.第115章 《出師表》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50.稿丟了,盡力趕。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