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公交

佟氏笑道:“不是什麼大事。也不知道秦大人哪裡娶來的這位夫人,沒有見識,把兩個女兒調教成一副木頭人的樣子,邁不動腳,又不會說話,秦夫人還誇得她們天上有地下無,肅家姑娘小孩子家看不過眼,說了她兩句,她就惱了,背地裡踩人家的女兒。肅二夫人也被她惹毛了,叫我們都不要理她呢。”

張保道:“原來如此。秦大人真真可憐,聽說他在家裡很不好過,爲着納妾的事睡了整整一個月的書房,手邊連個閒錢也沒有,大家出去應酬,輪流做東,只有他是白吃白拿,被人暗地裡取笑,如今他夫人還在衆人面前給他丟臉,只怕明天這笑話就要傳遍全城了。”

“可不是?虧她還有臉說自家女兒賢良淑德,是她這個好母親教得好呢。”佟氏想起一件事,便問道:“席間我聽人講,你們有說起咱們家淑寧,是怎麼回事?”

“沒什麼,只是府尹大人說起我管理文書做得好,因我說當初是從女兒整理書房的法子得來的靈感,大人便稱讚我有個好女兒,連端寧也被叫到跟前查問學業,府尹大人誇獎了他一番。”

“原來如此,怪不得我們在裡間會聽說府尹大人誇獎兩個孩子呢。可笑秦夫人聽了不快,還特地叫人喚秦大人過來,要他在府尹大人跟前也誇誇他家兒子女兒呢。”

張保瞪大了眼:“原來秦大人中途離席是這個緣故?我看他回座時臉色發白,還以爲是他身上不爽呢。他娶了這樣的老婆,真是可憐。”他換了一副含情脈脈的樣子,直望着佟氏:“哪像我這麼幸運,有一位這樣賢惠的夫人。”佟氏啐了他一口,紅着臉坐在妝臺前,拆下出門見客的釵環首飾。

張保見夫人不理他,自顧自地坐下喝茶,說道:“唉,說起在我們外面席上,還聽說了一件新鮮事呢。”然後就住了嘴。

佟氏聽不到下文,就催他:“什麼新鮮事?你快說呀!”

他卻突然轉了話題:“今晚不知吃什麼菜?要是有小黃魚就好了,今兒席上那道五花肉小黃魚燉蘿蔔,真是香,可惜沒法多吃,全讓肅大鬍子扒去了。”佐領肅春阿一向以鬍子聞名,人稱“肅大鬍子”。

佟氏氣得笑了:“你要吃,直說就是,什麼好東西,也值得你這樣?今兒晚了,我明日一大早就叫人去買肉和魚,行了吧?快快說來,別吊人胃口。”

張保頓時眉開眼笑:“還是賢妻知我心意。今兒肅大鬍子全家都來得最遲,聽說是街上馬車太多,塞住了路,他們過不來,結果他家大小姐一氣之下,揚起馬鞭把擋路的馬車車伕打了幾下,嚇得人家趕緊讓開路,他家馬車纔過去了。誰知被她鞭子波及的人裡,有果親王世子的小舅子,本來是要發火的,見了肅大小姐的美貌,魂都丟了,直追到秋水莊門口,還扯着看門的人打聽人家姑娘來歷,被當成登徒子打跑了呢。後來果親王府的管家來問,才知道他身份。他趁機到馬場纏着那位大小姐,把人家惹毛了,又捱了打。”

佟氏一路聽一路笑,倒有幾分詫異:“這位姑娘好大的膽子,果親王府的人也敢打?”張保解釋給她聽:“肅大鬍子的老婆娘家是科爾沁王公貴族,與太皇太后孃家還沾着親呢,他家姑娘厲害是出了名的。果親王府不比往日有底氣,何況這種小事,他們也不好鬧大。”

佟氏點點頭,換了話題:“說起來,街上馬車的確多,我們今兒出門時,也在城中被堵住了呢。”

張保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只是總不能不讓人用馬車吧?關外馬多牛少,連農家種田都是用馬拉的犁,逢年過節,人人都駕着馬車到城裡辦貨玩耍。秋收交糧的時候,街上的馬車纔多呢,人都沒法走了。等天氣再冷些,只怕就好了。”

“難道就沒個好法子,把這些馬車都管起來?別說車多了把路堵住,多有不便,就是不坐馬車的人,走在路上被車磕着碰着,也是麻煩呢。”

“我何嘗不知這個理兒?府尹大人爲着這個事,都煩了好幾天了。我們底下幾個人,都在說這件事呢。”

淑寧在門外已聽了一會兒了,對於這件事,她倒是從網上小說那裡知道了解決的辦法,於是開口叫“阿瑪、額娘”,得到父母的准許,才進得門去。

她向父母見過禮,就說道:“方纔女兒在門外聽到阿瑪說起這件難事,女兒倒是有個主意,只是不知使不使得。”

張保素知小女兒聰明,聞言大喜:“快說來聽聽,要是使得,阿瑪就又立下一功了。”

淑寧便細細跟他說了公交馬車的辦法:“先在城外設置馬車停放處,凡城外的馬車,都不許駛進城裡;那些人進城以後步行不便,就在城門口安排些大馬車,或是將馬車後座加長,可容多人乘坐,這些馬車每日定時在城內按固定路線行駛,在固定的地點就會停留片刻,人們想要去哪裡,只需乘上對應的馬車,到了地方下車就行。至於城內人家的馬車,就讓各家向衙門呈報,將所有車輛都登記造冊,編上號碼,只讓有號碼的車在城內行駛。阿瑪覺得這法子可使得?”

張保細細思量了一番,點頭道:“行到不是不行,只是這樣做,恐怕花費不少,而且城外馬車總要找人看守,城內的大馬車按什麼路線走,隔多少時間有一輛,怎麼讓人知道哪輛車是去哪裡的,這諸多瑣事,都要分派清楚,未免太麻煩了。”

“其實不麻煩的。城外馬車停放處,要找人看守餵馬,不妨每輛車每幾個時辰就收一兩個銅子,有馬車的人家,這點子花費還是拿得出來的,而且有人照料馬匹,他們也放心,又不必擔心馬糞弄得城裡到處都是。大馬車的路線,就按照多人去的地方,在衙門裡商討過後再決定,最少每隔半個時辰就要有一班,若遇上人多,每刻一班也成。多開幾條線路,把什麼線路去什麼地方編成小冊子,再讓馬車伕多吆喝幾聲,好讓人們知道。而且這些馬車也可收些許費用,一個銅錢就夠了,也好幫補些花費。至於細節安排,女兒人小不懂事,衙門裡多的是聰明人,總會想到法子完善的。”

張保一路聽一路點頭,聽到最後,已是笑了:“衙門裡聰明人再多,也沒人比得上我閨女,瞧這腦瓜子,是怎麼長的?這樣的法子也想得出來?”他伸手要摸女兒腦袋,淑寧忙躲過去了:“阿瑪別弄亂了我的頭髮,上回你摸我的頭,差點把我弄成瘋婆子了。”她躲到母親背後,對着父親做了個鬼臉。佟氏笑罵:“這是什麼鬼樣子?瘋瘋癲癲的。”

“哈哈,好好好,我不摸,這麼聰明的女兒,如果變成瘋婆子,那可不得了。”張保越想越覺得女兒的方法可行,不但能解決馬車擁擠的問題,還開闢了新的財源,府尹大人一定會應承,至於收費多少,上頭自然會決定。有機會立功,他心裡高興,抱過女兒,說笑一番,二嫫在門外喊開飯了,三人才起身往飯廳去。

正吃飯時,淑寧想起一直讓她不明白的困擾,趁着張保高興,就開口問道:“阿瑪,公共馬車的事,衙門裡真的沒人想到嗎?府尹大人也沒想到?”

張保笑着答道:“是啊,沒人想到,就你最聰明瞭。”

“阿瑪……”

“嗯?”

“府尹大人是不是個老頭子啊?”

“哈哈哈,你以爲想不到好辦法的人就是老頭子了嗎?那阿瑪是不是也是老頭子啊?告訴你,府尹大人只有四十多歲,正值壯年,離當老頭子還早着呢。”

難道不是費老頭?淑寧又問道:“那府尹大人叫什麼名字?”

“這孩子今天怎麼對府尹大人好奇起來?告訴你,大人的名諱是玉恆,也是咱滿州貴胄出身,你還有什麼想問的?”

玉恆?!若她沒有記錯的話,這位仁兄在《水煮清王朝》中是費老頭的前任,後來調去當順天府尹了,倒還算是個能員。如果是他,就難怪想不出公交車的法子了。保險起見,她還是決定問得仔細些。

“阿瑪,您之前辦的差,是京旗回屯的事,是這位玉恆大人負責的吧?也是他向皇上提議的嗎?”

不等張保回答,端寧先舉起手來搶着道:“這個我知道,先生上個月纔講過的。”

張保和顏應允:“你說來聽聽,有漏的,阿瑪給你補上。”

淑寧也認真聽他講。

“康熙十八年的時候,三藩之亂被平息,滿朝大慶,吏部尚書陳良本上書,有感於平亂之戰中軍糧籌備不易,提議在關外開拓新田,以京旗子弟回屯關外,一來可以增加糧田,二來農閒時操練騎射,可以使八旗子弟不至於因爲投置閒散而丟了祖先昔日雄風。皇上准奏,命奉天府尹玉恆大人總領此事,戶部派人協助辦理,宗人府負責挑選回屯子弟,前後只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就開始辦理回屯事宜。”

一四六、私相三十五、聖駕九十五、抄經一八二、備選一一五、忽悠一六六、逛街一二一、寒意九十八、老太一八九、上意一五九、全生一七七、思量一二三、作客六十二、兩人一五三、隱憂一二三、作客一九零、複選(上)一三二、心結十五、收斂一零七、分家(下)二十三、功課一四五、上香一六六、逛街七十六、夏日四十一、任滿一二六、來客六十八、月子五十二、風聲十四、公交一七一、嬤嬤四十四、婉寧九十九、終局五十五、分歧(上)八十、納妾(上)七十五、端午一六八、良配一三七、桐英(上)四十五、不和二十五、師爺一四五、上香一八二、備選一七五、心事八十、納妾(上)一三九、功成八十六、新友二一零、衆怒四十、試騎一七四、梅思五十七、事泄四十六、媛寧八十九、投資三十九、暗涌三十五、聖駕一二三、作客九十八、老太一四八、紫語七十二、看信一四九、陰差十、學習四十四、婉寧一八九、上意一零六、分家(上)六十九、家事一六二、佟家八十二、亂局一五二、新貴一三四、八月一九五、離宮五十三、四四八十、納妾(上)二十、小桃七十、做湯二十四、新繡一四七、微笑一六零、滿服七十八、美食一三八、桐英(下)十七、手套二零九、冷淡一八二、備選二零八、家務一四七、微笑二十四、新繡十一、疑史一零五、風聲二百一、入府七十五、端午二十六、來信一二二、社交七十九、銀姐一八八、暗流一四九、陰差十一、疑史一三七、桐英(上)七十三、桑基五十四、茶室一零七、分家(下)六十八、月子三十九、暗涌三十七、良本一百二、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