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起源

在戰爭結束之後,安非*命在世界各國漸漸推出了反苯*胺濫用的方案,漸漸地讓這類藥品走向正規化,讓真正的病人使用。其實對於世界各國來說,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過早的認識到這類“興*劑”的危害,直到戰後第一次藥物濫用狂潮。

在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在建立在他國的痛苦之上的虛僞的繁榮崩塌之後,日本的民衆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絕望。他們所享受的生活和繁榮在戰爭之中化爲烏有,災後重建使得日本人極度沮喪且無法接受。而這種心理的蔓延使得日本進入了全民吸食毒*的狂潮,而絕望的氣息伴隨着毒*,漸漸地在日本生根發芽。

在1945年到1951年間,日本一共有超過200萬人吸食過毒*,一般上癮的日本人超過55萬人,產生疾病的高達20萬人。除了苯*胺,也就是冰*這類毒*,另一種毒*也不容忽視。這種毒*就是罌*的化學提取物,比鴉*成癮性更高也更工業化的嗎*,以及後來的海*因。

嗎*這種強效鎮痛劑最早是用來進行急救和緩解癌症病人疼痛的。這種鴉*提取物能夠比鴉*更加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疼痛,因此在研發之後很快就投入工業生產並廣泛使用。雖然嗎*有一定的成癮性,但是在當時有更多的諸如苯*胺以及鴉*一類的致幻藥物,因此嗎*的主要用途還是在醫學上。

真正讓嗎*走入毒*的大家庭的還是來源於人類一切罪惡的集合體:戰爭。早在一戰期間,嗎*就作爲強效鎮痛劑應用在戰地急救中。而在當時消炎藥以及抗菌藥非常寶貴的情況下,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嗎*能夠短暫緩解疼痛,然後等死。而嗎*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麻醉神經以克服心理障礙。由於一戰戰況過於慘烈,大量的士兵都患上了戰後應激創傷(PTSD),而嗎*作爲一種大腦和身體鎮靜劑,能夠有效緩解PTSD,因此相當一部分PTSD士兵在使用嗎*之後上癮,也成爲了世界上最早一批嗎*成癮者。

而在二戰期間,嗎*被製成了更加易於使用一次性皮下注射劑,並在戰爭的各個國家中成爲軍需品。而在當時,所有醫療兵在給傷兵處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嗎*注射器紮上一針再說,甚至爲了避免注射過量,嗎*注射器的保護套還特地裝了個鉤子用於鉤在士兵的衣領上,防止被反覆注射。

嗎*由於具有強效陣痛的能力,能夠讓醫療兵從容的給傷兵進行清創和包紮最終挽救生命,備受軍隊的喜愛(畢竟光壓住這些掙扎的傷兵就能讓醫療兵累個半死)。而且,對於那些受到嚴重創傷,比如斷胳膊斷腿開膛破肚的士兵來說,幾針嗎*下去,能夠讓這些士兵安詳的走向死亡。就像嗎*的名字一樣,夢神Morpheus,在睡夢中安詳的走向盡頭。

有些士兵雖然在戰場上撿了一條命,但是並不是沒有代價的,代價就是極強的成癮性。因爲嗎*具有強效的陣痛和一定的致幻作用,對嗎*的依賴在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因爲戰爭的結束而結束,反而愈演愈烈。時至今日,嗎*及其衍生物海*因都是世界管制的重點之一。前者還好能夠給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一些慰藉,後者則因爲太過強力的成癮性直接被打入深淵。

而也正是因爲***更加強力,陣痛和致幻效果更好,每每提到世界最大的毒*製造區,一般都會提到金三角地區。

金三角地區是指的泰國緬甸老撾三國交界的一塊三不管地區,而這個地區生產的鴉*及衍生毒品佔據全世界總量的80%以上。中國共*黨於1950年2月20日,解放了雲南全境。國*黨在大陸的最後一股部隊約1400餘人逃入緬甸境內。這支隊伍招兵買馬,吸收了中緬泰老邊境的馬幫土匪,還接納了二戰中國遠征軍遺留的散兵遊勇,部隊擴張至3000餘人。

這支部隊卻真的在金三角開枝散葉了,通過各種手段搶佔底盤,擴充人馬,並把緬甸政府軍打的丟盔棄甲。這吸引了蔣介石的注意,迅速派人派裝備支援這支武裝,到了1953年竟擴充至1.8萬名士兵的規模。

緬甸政府最後只得將蔣介石告上了聯合國,蔣介石無奈,最終撤走了6000餘名在緬甸的國*黨軍。而奉命留下的國*黨軍則又被中國解*軍圍剿了一陣子,最終只剩下3000多人。

此時這支部隊又成了沒孃的孩子,迴歸大陸不成,遣返臺灣不要,留在緬甸捱打,投靠泰國被騙,徹底淪爲沒有國籍的存在。走投無路的國*黨殘餘力量在指揮官段希文的指揮下,開始了以兵販*,以毒養兵的道路,正式揭開了金三角販*黃金時代的序幕。

無所不在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此時出現了,美國中情局和臺灣國*黨政府策劃讓這些殘軍部隊種植鴉片以養生計。他們首先是擴充兵力,到1953年初部隊及眷屬增至3萬多人。其次是擴大地盤,他們先後佔領和控制了緬甸撣邦的孟薩、孟楊、萊蒙、景棟和孟蒙等地,形成了一個地域面積比臺灣大兩倍的控制區。

他們插手鴉*生產,徵稅設卡,稱霸於金三角地區。爲維持軍隊不斷擴大的需要,他們積極鼓勵控制地區的少數民族種植罌*和生產鴉*,由其負責收購併進行加工和銷售。他們向罌*種植者徵收農業稅,向鴉*經營者徵收商品稅,向外來的商人徵收交貿稅、入境稅和保護稅。

國*黨殘部從事鴉*貿易,一方面是爲“反攻大陸”做準備;另一方面,鴉*收入不但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是高級軍官及其眷屬奢侈生活的保證。

他們在泰國首都購屋買地,官太太們經常出入曼谷的高級場所。雖然他們居住在金三角地區的窮鄉僻壤,但生活的奢華程度依然不減當年。

不過普通士兵的收入卻相當可憐,他們每個月的兵餉只有兩盾(緬元),不及官太太們在曼谷餐廳裡給侍者的一次小費。因此不少士兵想去臺灣,認爲在異國他鄉流血賣命不如去臺灣當苦力。

爲了穩定軍心,增加士兵軍餉,國*黨殘部不斷擴大鴉片生產,至50年代中期,“金三角”緬甸地區的鴉*產量已增至600噸,罌*種植面積已擴大至60萬畝以上。

鴉*除運往臺灣和當地少數民族吸食部分以外,其他部分則銷往東南亞、歐洲和美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