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千里駒

10月11日,國民黨軍攻佔張家口,達到它向解放區全面進攻的頂點。蔣介石爲表面的勝利衝昏頭腦,當即悍然下令召開由國民黨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追隨他的只有從民主同盟中先後分裂出去的青年黨、民社黨兩個小黨派。

這個一黨包辦的“國大”於11月15日至12月25日舉行,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

中國共產黨和各****、各人民團體,均嚴正聲明不承認國民黨背叛政協協議而召開的“國大”和它所通過的“憲法”,使蔣介石在政治上陷於極端孤立。

9月18日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親臨一線督戰,並於午夜發起猛攻,74師派出2個連從9縱與5旅的結合部成功突破,根據俘虜供述的口令詐開淮陰南門,進城後立即搶佔有利地形建立陣地,74師主力隨即從正面猛攻。

解放軍5旅在敵前後夾擊下,被迫放棄陣地,解放軍組織皮旅和9縱預備隊實施反擊,也未奏效。華野主力剛到淮陰城北,立足未穩無法頂住74師的猛攻,被迫於19日撤出淮陰。

74師繼續南進,又於22日攻佔淮安,至此,國軍基本控制兩淮,張靈甫獲三等雲麾勳章。

10月19日,又調集52軍、新6軍、71軍等計8個師兵力約10萬餘人,分左、中、右三路,向遼東解放區大舉進犯。此次除184師屬殘部外,全系國民黨軍隊嫡系精銳。

其進攻部署是:左路新1軍30師、52軍195師、71軍91師沿新賓、柳河向通化、臨江進犯,企圖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與第四縱隊主力會合,堵其後路,搗毀後方。

右路新6軍14師、22師和60軍184師殘部,沿海城、岫巖向大孤山進犯,企圖切斷共軍安東(現丹東,下同)與大連之間的聯繫,從側翼配合中路佔領遼東軍區所在地安東。

中路52軍則分成兩股:其右股2師和25師75團沿安(東)沈(陽)線鐵路向丹東逼近;其左股25師(欠75團)佔領小市後,向賽馬、寬甸進犯,目的是迂迴於遼東側後方,切斷遼東軍區領導機關轉移路線,搗毀後方機關、工廠、倉庫、醫院,將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消滅在鳳城至安東地區。

此時,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兵分三路:10師和11師32團由縱隊副司令員韓先楚率領,在永陵、新賓配合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作戰;11師主力和縱隊直屬炮兵團、軍區警衛團等部隊由縱隊司令員胡奇才率領,配合吉沈線主力作戰,保護10師在永陵、新賓地區側後方;12師則在安沈線上的連山關、摩天嶺以北地區設防。

鑑於敵強我弱,四縱決定採取“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爲主要目標”的作戰方針,誘敵深入,迫敵分散,集中相對優勢兵力,將危害最大、最驕橫的敵52軍25師(欠75團)消滅,以挫其銳氣。

52軍25師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械裝備,戰鬥力較強,自詡“能征慣戰,戰無不勝”,號稱“千里駒”(該師是33年由國民黨第四師獨立旅改編而成,師長爲原獨立旅旅長關麟徵。兩個旅長分別杜聿明和張耀明,這兩個旅長後來的名氣比關麟徵還大。特別是在抗日的臺兒莊戰役中立下殊功,臺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徵被稱爲“孫鋼頭”和“關鐵拳”)自1945年冬作爲國民黨軍隊的先遣部隊侵入東北後,耀武揚威,橫衝直撞。

10月19日佔領小市,20日佔領了田師傅、鹼廠後便得意忘形,認爲共軍不堪一擊,遂大搖大擺向賽馬進犯。這時4縱12師正晝夜兼程向賽馬地區集結,準備與在賽馬東北部的11師主力會合。

此師如佔領賽馬,則威脅兩個師主力會合。共軍決定在賽馬以北設防,以拖延敵軍佔領賽馬的時間,以使兩大主力順利會合。

21日向賽馬進犯的25師行至分水嶺、城門溝時,遭到4縱11師31團1營及師警衛營堅強阻擊,激戰至23日,殲敵300餘人,完成了12師與11師主力會合的任務,然後主動撤出戰鬥。

23日晚25師佔領了賽馬後,留74團兩個營據守,主力部隊則向鳳城急進,直接威脅安東、寬甸後方人員、資產轉移。爲此,共軍決定趁賽馬守敵立足未穩之際,集中5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向其發起猛烈進攻。

戰鬥於24日15時打響。11師31團首先奪取東甸子、下潘家堡子、東山等高地;12師34團隨後跟進擴大戰果;11師33團1個營及軍區警衛團2個營奪取了車家堡子、洋馬林子,繼續向前推進。

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殲守敵200餘人,生俘300餘人,所剩殘敵逃往小市山區。賽馬初戰取勝,共軍士氣大振。它不僅使敵人傷殘了兩個營的兵力,而更重要的是將25師主力牽回賽馬,打亂了其妄想在安鳳地區決戰的部署。

25師主力因賽馬失守,安沈路及本溪友軍受到威脅,急回頭援救。27日共軍集中11師、12師(欠35團)5個團兵力,主動向敵人發起進攻。經過一夜的激戰,未能對敵人形成包圍。

後經審問俘虜,得知敵75團已歸還25師建制,該師的兵力由2個團5000人增至3個團8000餘人,而共軍5個團1萬多人要想全殲此敵力量不足。遂主動撤出雙嶺子,按計劃向新開嶺地區轉移,並以11師一部同敵人接觸,節節抗擊,邊打邊走,誘敵深入。

同時,令韓先楚副司令員率領在新賓、永陵地區配合3縱作戰的10師,火速集結到新開嶺地區參戰,力將此師全殲於新開嶺地區。

新開嶺位於鳳城東北部,四周高山起伏,峻嶺連綿,寬(甸)賽(馬)公路和靉河穿越其間,沿公路和靉河兩岸地形低窪,形成一個狹長谷地,谷地北有老爺嶺(當地人稱其爲西山、監哨山),是這個地區的制高點,東有邊門東山,可以控制向東的出口,南有小南山,是谷地的天然屏障,西邊有兩個小山,可以封鎖谷地西邊出口,是一個天然的“大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