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惠帝笑了起來:“專會說這樣捉狹的話讓人發笑,可是平安你總要娶正君的,而且正君的身份要能配得上你纔是,你的男人們也許不錯,可是總不能讓他們滅了正君的次序,這家裡面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才能家和萬事興。”

平安點頭稱是,說道:“知道了,母皇,我家的男人們其實都是知道禮數的,不會做那讓我爲難的事情,不過我還是想這個正君暫時不考慮,以後再說,您說呢?”

惠帝說道:“只能這樣了,現在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君後提議的那幾個人都是不行,自從裴氏的事情之後,大梁的形勢越來越好,我原本想着我這一輩子能守住祖宗的江山就好,哪裡還能想到能像今天這般開疆僻壤呢?怕得是選了這幾個人,會對你以後改革的進程有影響。前幾日桓修武還來我這裡訴了一番苦,說的是你那個軍事院校,我知道她那是擔心影響到她的地位,看來你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了。如果按着你的想法,那以後大梁是不是就不要故老大臣的推舉制度,改變這種制度要的就是不能有任何的掣肘,我雖然沒有你那些奇怪的想法,但是在這上面幫你一把還是必須的。”

平安聽得目瞪口呆:“啊,啊,母皇,我都沒聽明白您說的是什麼?我什麼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那個桓修武對我的軍事院校有意見嗎?我還準備讓她做副校長,她還有什麼意見?真是的。還有您說要改變推舉制度,那是推舉制度是什麼制度?我們大梁不是科舉制度嗎?說的我雲裡霧裡的。”

這種情況要是郡王府的三巨頭看見,保證立刻會表示出那種看看,看看我們就知道,什麼改革啊,純就是平安一時的頭腦發熱想出來的古怪主意,至於會出現了什麼樣的效果,是好是壞,完全就不是平安早先考慮的範圍,平安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自己高興的事情,只不過世人多不瞭解平安,還以爲她真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其實不過是一個對這世上的事情還懵懵懂懂,內心卻執著地想找到依靠和安全的傻女人罷了。

不過任何時空的父母看待自己孩子都覺得是好的,惠帝也不例外,在惠帝看來,平安雖然有時候說話做事都不着邊際,但是出的主意就沒有不好過,所以惠帝也就容忍了平安那些奇怪的舉動和嗜好。聽平安這麼一說,惠帝自然根本也不會想到,平安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在大梁又掀起了怎樣的巨*。只是以爲平安還是向以前一樣不喜歡多參與朝政,也許是對於朝堂紛爭的一種躲避。

這樣想着惠帝便又想起平安遇刺的事情,對於平安惠帝始終有着一種隱隱的歉疚,如果平安進雍京之後變得飛揚跋扈,又或者平安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那惠帝也許會不喜歡平安,但是心裡卻又會有一種解脫的感覺,那之前所有對於平安的安排和想法就會順理成章了。

可是偏偏平安狡黠多慧,待人誠懇又有着一種無形的親和力,讓惠帝周圍的一些不參與紛爭的大臣侍衛都不自覺地靠向了平安一邊,而平安對於大梁的功績,就算惠帝也是始料不及的,偏這孩子還不居功自傲,依然傻乎乎地笑着,看着別人將自己的建議做的風生水起,卻是一點嫉妒的心都沒有。這樣的平安,雖然有着很多很多缺點,卻是惹人喜愛的,就像現在惠帝知道平安事情很多,才納了兩房侍君,又是年輕愛玩鬧的年紀,偏每天雷打不動地進宮和惠帝說一會話,當然也有說的不高興,生氣跑掉的時候,可是惠帝就喜歡這樣的平安,心裡知道這是因爲自己的身體不好,平安來看看自己,讓自己開心一下罷了。

惠帝不由想起太女說的話,心裡有點發沉,嘆了口氣。平安見惠帝半天不語,卻是嘆氣了,便說道:“母皇,你怎麼身體哪不舒服嗎?”

惠帝搖了搖頭說道:“平安啊,這些事情你就不用煩心了,我會安排好的。說起來下個月我壽誕,你有什麼好東西孝敬我啊?”

平安突然做了想起事情的表情說道:“對了,母皇,我突然想起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先走了,有什麼事情就不要聯絡我了,找我們家蘊秀就可以了。”說着平安急急忙忙就往門口跑,惠帝被平安搞怪的樣子搞得哭笑不得:“你給我站住,不過白問你一句,你躲什麼?剛纔讓你帶你的侍君進宮,我看你都沒有什麼反對呢?恐怕打的是要拐我的東西的主意吧?”

平安撓撓頭,一步一步蹭回來說道:“還是母皇瞭解我,這個我現在也是黔驢技窮了,真沒有什麼好東西了哦”

惠帝笑着在平安的頭上拍了一下:“就把你的那個軍事院校算作你孝敬我的吧怎麼樣?到時候能建起來嗎?”

平安想了想,在心裡盤算了一下,說道:“要是上下同心,大約是差不多的,不過您剛纔說了,桓大將軍似乎不太高興,這個怎麼辦呢?”

惠帝笑道:“說了這些事不用你煩心,你只管做好你的事情就好,管保桓修武不會掣肘與你就行了,不過你說的要給桓修武安排一個副校長的職務,可就不能食言了。”

平安笑道:“有母皇在,本來就不用我多操心,副校長一定給桓修武留着,哦,母皇,我上次我洪洛一起出徵,我覺得她行軍打仗也很有一套,如果讓她也參與到教材的編撰當中就好了,您知道這些事情我都交給我姨祖母和赤霞的母親在做,會不會有人覺得我任人唯親啊?”

惠帝拍了拍平安的頭說道:“你現在也知道想這些事情了,不過秦氏家學淵源,要是你外姨祖母能幫你自然是在好沒有的了,你那個侍君的母親很厲害嗎?沒聽說啊。”

平安笑道:“固城的守將啊,母皇都不知道,洪老都督打固城的時候對她不知道有多忌憚呢不過你女兒我厲害,搞個車弩把固城搞定了,岳母她開始輸得不服氣,不過我帶她到基地參觀了一下,現在她是咱們的人了,就是那些個心懷故國的思想比較根深蒂固,所以不願意爲大梁打仗了,但是這樣的人才,母皇,您想咱怎麼也不能放過對吧?”

惠帝笑道:“還是你的鬼主意多,這也就是你心地純良,換做別人,早就殺了她了。”

平安撇了一下嘴:“母皇,瞎說呢,我要是殺了她,怎麼還能娶到赤霞?”

惠帝笑了笑,突然收起笑容說道:“說道心懷故國,你知道洪洛已經打下不少疆土,按照你以前做的一樣都是以懷柔爲主,可是難免有一些人蠢蠢欲動。現在疆土已經和蘇國接壤,如果和蘇國開戰,這要是有人在我大梁軍背後騷亂,恐怕於我軍不利啊。平安,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平安苦着一張臉:“母皇,這事您也問我啊,不是有很多大臣嗎?”

惠帝說道:“大臣也出了不少主意,大部分認爲我們開始對她們過於仁慈,應該按照以前的規矩對於敢於反抗的人嚴加打擊,你認爲呢?”

平安想了想說道:“要是敢反抗,那就應該鎮壓這是不錯的。只是有很多人其實是不想打仗的,說到底,老百姓管誰坐江山呢,只要有好日子過就好,我覺得應該在佔領區推行一些政策,讓老百姓不想打仗,覺得做我們大梁的子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一小部分人能掀起什麼風浪呢?”

惠帝撫掌大笑:“平安,我就喜歡聽你這樣說話,總是能一語中的,那你說說有什麼好的政策,讓老百姓覺得好呢?”

平安笑道:“母皇,就知道壓榨我呢?不過這倒不是難事,我覺得可以這麼做,先就是在這些剛剛收服的地區推行我們大梁的改革制度,土地是百姓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就使百姓有了依靠,暫時可以平息一下動亂的苗頭。然後我覺得應該在這些地方興辦學校,當然都是義務教育,就是全免費,男女平等都能上學,並且在辦學的時候就說明以後大梁的官吏都從這些學生中進行考試選拔。”

惠帝靠在椅背上,聽着平安的話沉思着,見平安停了下來,便說道:“你接着說,我仔細想想。”

平安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說下去,反正也沒人說錯了,不過就被惠帝批評爲不懂政務而已,平安說道:“母皇說的,那些不死心想要和大梁做對的人,不過是爲了奪回自己的利益而已,她們手中掌握的不過就是這些國家的百姓對於故國的感情,但是百姓卻不能得到多大的利益,現在我們這樣做,就是給百姓最大的利益,辦學最大的好處就是發現人才,讓百姓中的人才脫穎而出,使得百姓覺得有希望,另一方面,這是讓百姓看到其實只要歸順大梁,作爲大梁的子民我們都是一視同仁的,百姓安居樂業,那些疥癬之疾也就不足爲患,當然一旦發現就要用非常手段進行血腥鎮壓,決不能手軟,這樣反抗會被殺,不反抗還能過好日子,傻子纔去造反呢”

惠帝沉吟道:“那我們大梁原來的國土上是不是也要辦學,選拔人才呢?”

平安仔細地想了一會說道:“母皇,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我覺得暫時我們大梁原來的百姓還是不要這樣做。”

惠帝不由吃驚地站了起來:“這又是爲什麼呢?”

平安表情難得一見的嚴肅起來,邊想邊說道:“暫時來說,新開闢的疆土畢竟是不穩定的,我們大梁的軍隊還需要從原有的百姓的基礎上徵召,這樣就能保證軍隊的高凝聚力,不用擔心軍隊的忠誠問題。興辦學校雖然能夠發現人才,其實同時也削弱了原有的戰鬥力,大家都想要從文出身,還有多少人能打仗呢?所以我認爲現在我們原來的土地上暫時不適合興辦學校,我們要的是悍兵強卒,不是弱不禁風的人,不過地方的政務卻是需要這樣的人才。而且我們應該在大梁大興軍功制度,讓爲大梁出生入死的軍士不但爲自己還可以爲家人獲得一部分的權利。還有就是要逐步融合那些佔領土地上的百姓,興辦學校的同時,她們不是有很多戰俘在大梁修路嗎?可以再這些戰俘中選擇有才能,表現好的軍士,問她們是否願意進大梁的軍隊,對於願意從軍的對待她們的家人,要按照大梁對於軍士家屬的待遇,但是一定要逐個收編,這樣就可以使我大梁軍隊始終保持較高的戰鬥力。”

惠帝說道:“你果然想的很周到,但是這以後會不會朝政會被非我族人掌握呢?會不會給大梁帶來遠憂呢?”

平安笑道:“我想不會,要是都對大梁有了認同感,又可能在大梁爲官,那就是大梁的子民,只不過在這個過度階段才這樣,其實以後不都是大梁的百姓嗎?”

惠帝笑着說道:“到底是我的平安心胸寬廣,想法也是不同常人,不錯,其實都是大梁的子民。”惠帝本來還想和平安深談一下這個問題,平安卻是怕這事又落在自己身上,急忙拿起自己帶進宮的包裹說道:“母皇,這是我們基地準備推行的軍服,您穿着看看。”

說着抖開包裹,從裡面拿出來一套軍綠色的衣服,惠帝就着平安的手裡看了一下,詫異地說道:“怎麼有點像褻衣啊?”

平安急道:“都哪跟哪啊?這事軍服,母皇,您試試看就知道好不好了”說着也不管惠帝答應不答應,便上前幫惠帝換衣服,惠帝也是對平安毫無辦法,只好由着平安將軍服穿上,平安看着穿着軍服的惠帝,笑道:“哇塞母皇,您這一打扮比原來至少年輕十歲呢”

惠帝笑道:“就知道貧嘴,不過這衣服倒是別緻。”

平安獻寶般的說道:“不止是樣式別緻哦,您動動看。”說着平安拉着惠帝做了幾個軍刀劈刺的動作,然後說道:“怎麼樣?以前的衣服褲襠這太大了,拖泥帶水的很不方便,現在這樣不影響行動。我想請母皇到軍事院校開幕那天穿這樣的衣服,好不好?”

惠帝笑道:“好倒是好,只是這樣穿不合祖制啊”

平安瞪大眼睛:“祖制,這衣服和祖制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短而窄的袖子,惠帝一時還有一些不習慣,一邊扯了扯衣服的袖子一邊說道:“是啊,服飾是有規定的,你不知道嗎?”

平安撓撓頭:“不知道,我從來不管這些,都是阿爹他們給我什麼我就穿什麼的。”

惠帝笑笑說道:“要是我穿這個,第二天就會有御史出來上奏章了。”

因爲上次平安令的事情,平安對於御史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但是李蘊秀說了,御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督官員,維護朝政在大梁律法的基礎上正常地運轉,按照平安的理解就有點像紀委一樣。平安不想讓御史又跳出來對自己的軍服指手畫腳,想了一下說道:“母皇,軍事院校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就應該有新氣象,母皇去參加開幕的時候穿軍服才符合作爲大梁最高軍事統帥的身份,平時您要是覺得這種衣服穿得舒服,我還可以給您設計幾套,您在宮裡穿,至於其它場合,您還是穿傳統服飾,這樣那些御史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吧?我其實也不是反對傳統,傳統的服飾很好看,我也很喜歡的,只是比較麻煩而已。”

惠帝笑道:“你能這麼想最好,我大梁秉承先周的血脈,自然要跟隨先周的傳統,不能忘本啊”

平安笑了起來:“知道的,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嘛”

惠帝伸了伸胳膊,感受了一下這種衣服說道:“就按你的意思,再給我做幾套這種衣服吧平安啊,這些小事,你就不要親力親爲了,交給手下的人就行了,你還是多想想國家大事吧你剛纔??????”

平安突然舉手說道:“母皇,您就別難爲我了,我真是忙得焦頭爛額了,軍事基地那邊什麼時候能離了我啊,我自己又搞出一個軍事院校,我還真是自找壓力呢剛纔我們說的那事,您和太女商量好了。哦,對了,過幾天以前宜城的澹臺德操就要進雍京了,她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哦,母皇可以想和她談談嗎?宜城試點改革的時候,一直都是她在主持,搞得非常不錯,治理一方肯定沒問題的,就不知道有沒有才能放眼全國,這要母皇來判斷了。”

惠帝撫掌說道:“以前你舉薦那個鐵匠,就是不錯,現在舉薦這個德操,我是一定要見一見的了。”

平安笑了起來:“您看,我又給您找了一個人才,賞我點什麼呢?”

惠帝假裝生氣地說道:“只知道從我這裡要封賞,拐走了我多少好東西?差點把我的太醫院都搬空了,還好意思說?”

平安不好意思地笑了,自從上次受傷平安對自己的身體是極爲愛惜的,惠帝更加不惜一切代價,結果就是傷好之後,平安也假着傷勢在太醫院大肆收羅補藥,不但自己吃就是家裡的老老少少一個不少,都喝着補品,現在連奉秦的父親那樣孱弱的身體也被平安補的面色紅潤起來。

爲了岔開這個話題,平安舉起自己帶來的另一樣東西:“母皇,您看看這個。”說着打開了那捲紙。展開看時,惠帝說道:“這是什麼?”

平安說道:“這是軍魂祠啊,我的一點想法,不太像樣子,只能是一個大概的構想,母皇您先看看,最好還是用專業人士來做。”

惠帝看着那紙說道:“難爲你想着這事,這件事也要儘快做起來。”說着擡頭看平安,平安急忙擺手:“我是沒這個本事的,您另找別人吧反正主意我是交給您了哦。”說着不等惠帝說話,急急忙忙地就跑出了明議殿,惠帝看着她遠去的身影,看看手裡的圖紙,笑了起來。

第四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三章受降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孩子?第五十五章第十二章第四百零六章七七,我的七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功成身退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暴走第二百六十七章破局第三百零六章 很期待的仗勢欺人二百一十三章石鎮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三章夢第二百四十二章家書二百一十二章埋伏第二百五十六章主官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四十章阿坦的進攻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八章代號“赤龍斬”第三百九十五章平安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破而後立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梅院裡二百一十四章詐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盧氏的殺手鐗二百一十章吃醋了哦第五十章第二百二十五章我是什麼人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青蓉第四百零六章七七,我的七七第四百零四章進軍,千越之地第三百九十章又是夢境第四百二十二章七七的條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泡男第六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嬀嵐顏的怒火第二百零八章河磨鎮前的歌聲第四百二十三章回到阿房宮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懷疑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三百六十二章其實挺好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征戰在草原第二百五十七章破而後立第四百零六章七七,我的七七二百一十二章埋伏第二百九十五章 月心,月心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八章代號“赤龍斬”第三百七十九章七七的少男情懷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九章阿坦的決策第一百九十五章二百一十五章石鎮定計第二百六十八章在見李梓冉第三百二十五章 敦城再聚第二百零七章思量第三百九十六章不設後位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章第四百零二章天下兩分第九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三章回到阿房宮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五十章焦急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代號“赤龍斬”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三百零一章 我是妒忌了第三百零六章 很期待的仗勢欺人第三百八十章暗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女的悲傷第三一十一章 月心的玉佩第三百一十章 算計黎骨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開出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六十章我要回雍京第二百二十六章宣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言兩語第三百九十三章我要當皇帝第二百二十五章我是什麼人第三百八十八章東杞的諜報戰第二百零六章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