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諸子爭位

隨着推選制舉行在即,你現在去街市上,哪怕是詢問一個三歲孩童,而今大極王朝最爲要緊的事情是什麼,他都會回答,是推選制。

那麼,到底什麼是推選制呢?形式上和上古推賢一樣,只是哪怕是再像,也不可能改變大極王朝是一個世襲王朝這一基本特徵。

模仿上古部落社會的推選,本就不可能完全照搬過來。旁的不說,候選人這一條,就已經充分證明推選制的侷限性,所有候選人都必須有皇家血脈,哪怕是旁支,也需要靠近正統血脈這一支。

這是昔日女皇明帝爲了討好皇族而設置的條件,也是爲了維繫帝國統一所必須實行的。

遇上某在位的帝王兒孫滿堂,候選人多的時候,有十數人的,再少,也必須要有三人以上,這是宣帝設置的硬性條件。

否則就沒有推選的必要了,沒有比較,如何知曉好壞。

大極王朝行推選制,對於朝野上下,文武高官,都不亞於準備一場戰爭,爲了確保推選制的公平,首先必須確保推選之地,也就是那些縣城的人丁無誤,畢竟,考覈的核心,是看百姓對你的支持率。

人口計算都出現問題,真實性那就大打折扣了。

此外爲了挑選出擁有發展潛力的縣城,背後是無數臣工的操勞,巨大的統計數據,說是不亞於戰爭,絕對不是一句虛言。

另外,爲了提防敵對勢力破壞推選制,軍方也需要時刻警惕,破壞遠遠比創造來得簡單,你辛辛苦苦,帶領軍民,墾荒拓土,被敵人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試問你心境何如。

最後,不說那些外患,光是內憂就已經麻煩不小了。需知,諸皇子之間,可是競爭關係。

推選制也不是一定要達到多少的支持率,只需要比對手的支持率高就行了,說直白點,就是比爛,我雖然爛,只要你比我更爛,我就贏了。

目的是明確的,在推選制舉行的數千年內,可是發生了好幾起皇子互相戕害的事件。明面上傳出如此幾條,暗中沒有被揭發出來的,毫不誇張地說,是這個數字的數百倍。

好在,他們鬥,也只是在小小的縣城鬥而已,鬥得再狠,也傷害不了王朝的核心腹地,上面有天子最爲最高的裁判,而這也是昔日明帝的思慮所在了。

制度如此,但是在明帝死後,各方勢力涉足推選制,一心爲民的想法被置之腦後,連最高裁判的皇帝,都下場拉偏架,混亂至極。

爲了避免天子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在宣帝時期,甚至對皇帝的權力都進行了限制,避免資源傾斜地過分嚴重。

也不難想象,當推選制開始的那一刻,參與推選的皇子們,可以說,都具有的儲君身份。

爲了籌備推選一事,連着數日,雍王都沒有離開書房,將那些可能被選爲推選之地的縣城資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僅僅是看和自己有關的縣城,也在看和幾位兄弟有關的資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不會真的有哪一位皇子只關心自己的轄地吧!

推選制嚴令各位皇子不得互相傾軋,只是,這種事情,又如何能夠預防得了,不必親自出馬,尋找一些綠林匪寇,事後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

雍王乃是天子第四子,前面還有三個哥哥,分別是魯王,晉王和荊王。

他的大哥,也就是大皇子魯王,而今已然是而立之年,便是三皇子荊王,也已經二十有五。

推選制舉行的基礎,便是要有三個候選人,可以說,在七年之前,就可以舉行推選制了,但是,因爲雍王是嫡子的緣故,被硬生生地推遲了七年,人生有多少個七年呀!

因爲這個緣故,雍王與自己的三個哥哥,其實關係一直都不怎麼好,少一個競爭對手,就多了一分獲勝的希望。

沒有人願意等待。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都是沒有實力之下的言語而已。沒有實力到了極致,那更是會說,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會收了你一流的話語,無奈到了極點,可憐又可嘆。

沒有實力的人,纔會去尋求上天或是神祇的幫助。所以人道長河之中,古往今來,不難發現,權力越是雄厚的人,越是不相信這些神鬼事蹟。

什麼,你說有佛帝佛皇,也有自封道君的君王,你不會真的以爲他們信這些吧,不過是把宗教當做工具而已,因爲百姓相信這些,順應民心而已,一旦百姓的信仰發生變化,你且再看他們的變化。

說回來,其實推選制延緩推行,也不全是因爲雍王的緣故,天子那皇帝寶座沒有坐穩幾年,下面人就想要推翻了嗎?這其中,也有皇帝的私心作祟。

正是因爲明白這一點,魯王,晉王,荊王三位皇子纔沒有發難,殘存的一些怨氣,也只能夠朝四弟發泄,某種層面上說,雍王成爲了天子的替罪羊。

三位皇子多等了七年,也不全是壞事,他們多了七年時間爲推選製做準備,這期間暗中佈置下來的人脈,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禍害別人。

所以,儘管雍王乃嫡子的身份,但是朝中看好前面三位皇子的,也不在少數,很多人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站隊,雍王便是想要挖牆角,也不是這麼容易的。

自己的長處與短板是什麼?雍王自己也明白,也在不遺餘力地擴充自己的人馬班底,很多時候,吳毅便充當實行這個任務的角色。

只是,真正能夠拉攏來的人,要麼是北軍出身,要麼是雍王母后的族人。而這些人,本來就是雍王一脈的人,不必拉攏,他們身上已經有了標籤在。

那些頂級大佬們,都在遙遙觀望,誰贏了幫誰。而且他們本身,也不必涉足推選爭鬥,反正無論是誰贏了,憑藉自身才華,都能夠在新朝佔據一席之地。

頂級大佬邀請不來,關鍵是那些中高級官吏,對於雍王拋出的橄欖枝,貌似興趣也不是特別高。

第七十九章:端倪現氣道五變第三百六十九章:上真迭來第九百三十四章:破案(二)第七百七十二章:便宜行事第九十七章:石碑世界現異變第一百一十四章:彩雉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天魔異域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二身分離,弱進強守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再見非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村落被破,五方神鳥第九百九十九章:刺破漏洞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七百零九章:失去第八百八十四章:暗殺,明殺第七章:借日修行,殿中暗流第一百二十一章:妖王阻道,危機何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生靈第一百零七章:巫修追兵至第三百九十九章:二維空間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魔君再現,計議血璽第二百三十七章:拷訊之果,姬殤阻路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一千零七十章:試法第一千零八十章:鯉魚之變,向死而生第五百八十五章:良善之師第七百六十四章:盡知前事第七十一章:靈識成經閣二層第八十五章:八變終成訪李固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六百六十六章:道象第九百三十一章:風清道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九百三十三章:破案(一)第九百四十二章:黨內無派,千奇百怪第四百章:混沌生萬物,珠子演生機第八百五十八章:孟蘭盆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甦醒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八百一十九章:小心思第五十五章:大享殿催生種子第七百六十五章:智天玄之求第三百零三章:以鄰爲壑,魔念種子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八百七十九章:因果牽引明破綻第一千零七十章:試法第五百一十七章:影遁妙用之擬化第七百九十九章:演化神通(二)第八百七十七章:雪舞人間封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心魔身至第六百五十五章:再造日月第三百九十四章:有禍無福第五百零七章:暗中指點第七百二十章:智天玄的疑惑(加更二)第五百七十三章:妖尊出桎梏,監獄生劇變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四百八十七章:斷絕後路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一百二十六章:鬼物盛宴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古青木,事畢脫身第四百二十一章:大勝,變故第七百一十章:階段第三百二十四章:明黃色掌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重歸祖庭日,靈雨含玄機第四百四十七章:得失,盈虧第三百六十三章:幽魂環繞第八百九十七章:滅世黑火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九百六十一章:肅慎族第七百六十六章:血道修士,南疆修煉體系第二百九十八章:戾氣深重殺意深第四百九十三章:空間捲曲,時空倒流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八百七十章:風向改變第八章:雜書學道,黃符傳信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三百零八章:陰陽二氣,戰事終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造化生機,三魔授首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亡物天地第一百一十五章:李固之求第八百五十六章:無慾之求第九百五十七章:荊棘石山遇匪徒第二百四十二章:焚皇遺軀,詭異生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劫前重諾,陣圖張揚第六十六章:山門之靈師兄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巡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人力有窮亦無窮第六百九十四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五)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元含心水第四百五十八章:是爲誰,何處來,去何處第六百九十一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二)第四百一十八章:罪不至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皇城第三百三十七章:幽明鼎第六百一十八章:我徒已定,測定吉凶第二百零五章:吳毅護局,局勢再變第九百零九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