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怏怏

九月秋涼,草肥馬壯,正是貼秋膘之時。

然而,李治身上的衣衫卻越來越寬。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李治竟瘦了近三十斤。原本極均稱的身材,幾乎變成了筆桿一般,皮包骨不算,雙頰塌陷,如同睜大雙眼夾緊腮綁子一般,雙目奕奕發出精光,呈亢奮狀。

早朝過後,李治一面向殿外走,一面想着河南道的急報,暗道一聲:“都快入冬了,偏這個時候竟然還鬧水災。”好在國庫豐盈,他已下了詔用洛口倉的糧食賑災。

站在兩儀殿前,李治不由躇足,擡頭看看豔陽高照,心下暗暗納悶:爲何只有東都下雨。長安城今年的雨水卻異常得少。李治突然思念起秋雨婆娑的天氣,想起在秋雨中於呆立在承天門橫街前……

那一次,隋國公主看到她,請他一起去吃酒。那個時候他並不知道隋國公主是“萍水相逢”的朋友。隋國公主時笑時哭、狂放恣意的情緒感染着他。大概從那個時候起,他便不曾一刻忘記她。

最初,他不敢見她,擔心她會得知自己便是那個令她氣惱的太子,只遠遠地望着她。

後來,得知萍水相逢地朋友原來便是隋國公主,他幾乎覺得像是在做夢。每天能和她在一起,被她嘲弄,他便覺得異常開心。

即使他知道她喜歡的是蜀王,內心深處卻依然報着希望,甚至不只一次地想象過她嫁給自己的場面。

然而,她……

李治站在殿前的太陽低下,被太陽曬得微微出汗。直到執扇宮人走上前爲他遮住,眼前一暗,他纔回過神來,長嘆一聲:天氣卻原來也與自己作對。自然盼着下雨它卻不下,不該下雨的地方偏要下……

守在殿前的內侍陳玄運見到李治猶豫不前,小心地向李治請示道:“陛下可是要去立政殿?”

“也好。”李治心不在焉地答應一聲,記起有些日子不曾到立政殿去看安定公主,沉吟片刻向東面走去。

大興宮前朝後寢,這兩儀殿雖屬“朝”殿範圍,卻是內朝所在。皇后住的立政殿便在兩儀殿前東側。除了立政殿,另外還有百福殿、千秋殿、萬春殿、大吉殿在立政殿左右,爲四夫人居所。

李治的四夫人只有一個蕭淑妃,住在最西面的百福殿,其它三殿皆空空蕩蕩。

李治向東穿過萬春殿,到了立政殿前,見到有一輛厭翟車停在殿前,不由又停了下來。

“像是柳夫人的車。”陳玄運再次小心地說道。

“還是回去吧……”李治皺了皺眉,重又向來路走去。

“要不要去百福殿中坐坐?”待走過百福殿門前時,內侍陳玄運再次細聲問道。

李治怔了怔,卻又搖了搖頭,轉身徑直往甘露門走去。

陳玄運見了不由暗自嘆了一口氣,待見李治進了甘露門,忙抽了個空子,出兩儀門往西臺政事堂去。

政事堂是諸位閣臣議事的“會議廳”。三省制度“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這政事堂原是因爲中書議好的政令,往往會被門下省又駁了回來。三番五次,許多事情行不成一致意見,不免浪費時間。皇帝聽了也心煩,便令衆臣先擬定大致意見再頒旨。這政事堂便是用來三省會聚,一起議政之所。

此時,政事堂裡坐滿了三省重臣,然而堂內卻鴉雀無聲,靜得有點怪異。衆人一齊望向門口,直到見陳玄運匆匆而來,衆人面上才活泛起來,露出問尋之意。

然而,陳玄運進門卻並不說話,先是一一行禮。

內侍無三品。陳玄運這個小小的內侍不過是個從八品的內謁者,衆閣臣大多是三品以上高官。便是不是三品,能進這政事堂的至少也在正五品之列。陳玄運見人行禮,這一圈禮下來,少說也扣了十幾個頭,竟然不會頭暈,也算他機靈。

“諸位閣老,不是奴才不盡心,實在是陛下不肯。陛下今日又獨自回內宮去了。”陳玄運行完禮,這才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

衆人聽了,不由面面相覷。

帝心怏怏,日漸消瘦,衆臣不免着起慌來。因而想盡辦法想令李治恢復笑顏。但見李治每日下朝後只是回甘露殿,便讓這個兩儀殿前值守的陳玄運,不動聲色的勸說李治往兩宮多走動些。然而,陳玄運每日雖小心提醒李治,怎奈李治不聽,他也無可奈何。

“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高季輔豁然站起身來,煩躁地道,“眼見陛下日瘦一日,總要想個好法子纔是。”

“能有什麼法子。太醫說陛下無病,只是情志不暢所至。怪只怪後宮……”

上官儀因文辭極佳,剛剛被任命爲中書舍人。然而上官儀雖過不惑之年,卻與劉洎可比,皆是一幅文人才子的狂狷之氣,說話沒有遮攔,一時脫口而出。待說了一半才覺有些唐突,忙住了口。然而其意卻已十分明顯。衆人不約而同的轉頭去看柳奭。

柳奭沉吟不語,面上卻已慍怒。知道上官儀是想說“怪只怪後宮不賢,不能開解聖心”。

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外人或許不知,衆閣臣卻無一不心知肚明。然而,如今不只王皇后,連蕭淑妃李治也不肯寵幸。便是因生女入宮的武眉兒也不見被李治詔侍,卻也不能當真怨得着王皇后。

“陛下仁孝,爲先皇守禮,到也不能全怪後宮不力。”長孫無忌搖了搖頭,打圓場道。

柳奭聽了長孫無忌之言,神情稍緩,想了想道:“後宮之中只有一後一妃,聽說皇后早有爲陛下選妃之意,怎奈爲先皇守禮,因而作罷。”

“若真想選總會有辦法的。否則武才人怎會進宮?!”上官儀冷哼一聲,譏諷道。

柳奭聽了未免面上有些掛不住。武才人因何進宮,他最是心知肚明。張了張嘴想反駁幾句。卻聽已有人附和道:“我道覺得這不失是個好辦法。先皇在時,一直爲東宮內人少而擔憂。若是爲了陛下選妃,想來先皇泉下有知,只會高興。若果如武才人那般,選幾個可意的人,先充實內宮,以開解陛下,待三年守制過後,再設封號也未嘗不可。”

說話之人乃是剛從外郡回京復職的吏部尚書褚遂良。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同爲顧命之臣,向與長孫無忌同氣連枝。他的意見當然便是長孫無忌的意見。

“不錯。事有從權,這個辦法不錯。”立時有人點頭附和。

“我聽說徐充容的妹子,也與徐充容一般才貌賢淑,是個極佳的女子。莫入選入宮中,陛下定然會喜歡。”乾脆有人已提議人選。

“宇文家小女兒喚做修多羅的也不錯,向來賢良之名。”

“陳家娘子曾幾次救駕,這次又爲陛下受傷。陛下曾親傳太醫爲其醫治,這等女子有情有義,定能令陛下喜歡。”

……

衆人說了一圈,卻不約而同的避開了一個人。那晚三原衛公府後巷發生的事,衆閣臣已有耳聞。楊悅分明是立了大功。然而不知何故,自從三原回來,李治竟然迴避提及隋國公主。衆臣請詔回楊悅皆無下文。難怪衆人暗自猜測,不知李治與楊悅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一頭霧水。

“只怕白費力氣,到頭來全不管用!”李勣一直沉吟不語,見衆人談論將畢,方纔說道。

衆人心頭一凜,不由面面相覷,卻又紛紛點頭。知道李勣所說不無道理。如今李治真正的心病,只怕還是出在隋國公主身上。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縱有佳麗三千,卻也敵不上一個人……

“難怪陛下喜愛公主,公主太招人愛憐。”柳夫人不知衆閣臣煩惱,正與王皇后、武眉兒一起逗弄安定公主。

“我家安定小小年紀已如此可愛,將來定會是個大美人,誰也比不上。”王皇后將安定公主抱在懷中,一臉慈愛,不肯釋手。

“莫要太勞累了,還是由臣妾來抱吧。”武眉兒站在一旁,笑容滿面,伸手去接安定公產。怎奈安定公產在王皇后懷中似是十分開心,竟不肯讓武眉兒來抱。

安定公主只有半歲,正是開始認人之時。也是王皇后每日弄兒爲樂,對這小公主十分用心,反比武眉兒還要親近些。

王皇后見了更加心喜,抱着安定公主親了又親,道:“不累。抱着我定小公主,如何會累。”

武眉兒眼光一閃,微微有些失落,面上卻笑得開了花:“也是皇后寵她,竟如皇后親生一般,臣妾看了都有些眼熱。”

話未說完,忽然有宮人進來找武眉兒,說是有個手絹花樣子想請武眉兒幫忙。

武眉兒向王皇后看了看,王皇后點頭道:“你且放心去吧,這兒有我便是。”

武眉兒告了謝,又向柳夫人行了禮,才笑着跟宮人一同向殿外走去。

“我兒不如干脆將公主收爲己有。”見武眉兒走出殿去,柳夫人趁機低聲向王皇后言道。

“只怕眉兒不肯。”王皇后只道母親說笑,隨口答道。

“到也由不得她不肯。” 柳夫人嘴角微微下彎,不屑地道,“我看陛下對她並不上心,入宮這麼久即無封號,又不曾被招幸,只怕陛下對她也不過是一時衝動。若非我兒暗中幫她,只怕如今她早已丟了性命,哪裡還能回到宮中。我兒肯收她的女兒爲嫡女,乃是對她極大的恩寵,如何會不肯?”

王皇后一怔,這才知道母親並非說笑,想了想搖頭說道:“雖然如此,然而眉兒也只此一女,只怕將來還要指望着她。何況我利用她奪回陛下之心,她與我終是有功。怎可奪其愛女。”

“我兒恁得菩薩心腸。”柳夫人笑道,“並非我兒要奪她之愛。只是這安定公主若跟了我兒,一來成爲嫡女對她也是極有好處;二來我兒將來也有個依靠,豈不兩全其美。至於武眉兒,我兒請陛下給她一個封號,也算是報答,又有何不可?”

王皇后見母親說得頭頭是道,一時也有些心動。然而母親真正心意她豈會不知。最初讓武眉兒進宮不過是爲了奪蕭淑妃專寵。如今蕭淑妃果然失寵,而武眉兒卻並未得寵,到是再好不過的結果。自己反到因了安定公主之故,得陛下常來眷顧。武眉兒也向來極是安分,從不在陛下面前因女恃嬌,反處處爲自己着想,自己如何能做得來,反要奪她女兒。

沉吟片刻,王皇后終是搖頭道:“眉兒自來宮中,一向視我如恩人一般,情同姊妹,我怎可反令她傷心?!”

“我兒當真仁義。”柳夫人見女兒終是不肯,不好再勸,嘆一口氣道,“不過,今天陛下怎會沒來?”

“陛下這些日子忙着濮王之事,已有些日子不曾來這裡。”

自從有了安定公主,藉慰王皇后心懷,反而將爭寵之事看得淡了些。此時經母親一提,王皇后才察覺李治的確有些日子沒有來過。

柳夫人見說,眼中不免飄過一絲警覺。

王皇后看到,不免又笑着加了一句:“不過,陛下也不曾到百福殿去。”

……

說說笑笑,柳夫人在立政殿消磨了一個上午,王皇后又留她用過午膳,才告退。

出了立政殿,乘車向東從虛化門往外走。柳夫人在宮中能夠乘車,實則乃是莫大承蒙陛下恩典,向來只有臺閣元老纔有此殊榮。柳夫人乘車而行,不免顧盼神飛。

將出虛化門,突見見到武眉兒從外面而來。柳夫人只道武眉兒在立政殿中,不想在此遇上,不由納悶。正要問話,卻見那武眉兒鎖緊眉頭,面色冷瘼,匆匆向內而去,卻是根本沒有看到她,不由大是詫異。

柳夫人有心喊住她,卻又一時好奇心起。便讓人停了車,遠遠看到武眉兒身影穿過立政殿門前竟然並未進去,繼續向前,進月華門直往內宮去了,不由更是詫異。

第166章 涅盤(下)第26章 伊本紅妝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1章 妾意郎情(下)第81章 調御丈夫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211章 聖城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275章 行路難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330章 帝心第154章 抓賊(2)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133章 渭城驛雨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95章 竹林迷霧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49章 獻城第3章 古裝女子第78章 拜師(三)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98章 謠言漸起第175章 天子駕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159章 紅鸞星動(上)第260章 傾城(3)第142章 太行第157章 訪客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80章 拜師(五)第243章 鐵馬冰河(2)第236章 出征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90章 暗流涌動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223章 出獵(下)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7章 決鬥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195章 挑釁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376章 續貂第197章 怪洞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40章 疑問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120章 彈歌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29章 洛陽宮(2)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154章 抓賊(2)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40章 心急如焚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97章 中毒第222章 出獵(上)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73章 《天下新聞》第345章 動機3第349章 連環3第41章 不翼而飛(上)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349章 連環3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72章 天機(2)第126章 問難(2)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76章 拜師(一)第214章 拜月(1)第254章 失蹤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329章 對決(4)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64章 涅盤(上)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373章 原點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04章 廢城第217章 拜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