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欲擒故縱

柳夫人已是大喜所望:“幸虧武才人並未吃墮胎藥,如今已有八個月的身孕,不久便要臨盆,此乃天助我兒。TXT電子書下載**我兒若將她接回宮中,將來揭發隋國公主的罪行,當真是兩全其美。”

“然而——”王皇后聽了,反而遲疑起來,想了想道,“此事只怕還要從長計議。”

……

總算王皇后還有幾分理智,知道事關重大,驚駭之餘,並未如柳夫人所說,立時將武才人接回宮中,謹慎起見,先派人暗中悄悄覈實。

然而,結果卻令人苦笑不得。無論是柳奭旁敲側擊,尋問當日隨陛下在終南山的重臣,還是王皇后在宮中暗中查訪,皆得出一個結論:柳夫人從感業寺武才人那兒帶來的消息乃是事實。

這也怪不得王皇后等人。楊悅當日被太子李治“抱”回終南山,又住進太子別院。李世民大力搓合楊悅與李治之事,有目共睹。武才人曾請求楊悅帶她回驚鴻宮,而被楊悅當衆拒絕之事,宮中內侍宮人也有不少人親眼目睹。至於武才人與李治的曖昧關係,早已是暗中風傳之事,連殿前侍衛都能證明。

饒是如此,事關皇家血脈,王皇后還是異常謹慎。一面暗中派人去照顧武眉兒,一面暗思如何才能證實武才人肚中懷的乃是李治的孩子。

李治這些日子,心情到是極好。原因卻也十分簡單。自從上次大朝會被彈劾之後,楊悅到是乖巧了許多。三日一朝,時常到宮中走動。而且這幾天更是每日來朝,朝會之後還會留下來,單獨與李治談話。

也是楊悅閒來無事,一日在街上,見到有個老婦人不省人事。仔細盤問之下,卻原來是老婦人扛着一匹布去市場買東西,給累爬下了……想到這個時代乃是“錢帛兼行”的貨幣政策,楊悅不由苦笑不得。

這些年楊悅的生意做得越大,早已對這種貨幣政策頭痛不已。然而“錢帛兼行”乃是大唐的政令,而且是先“帛”後“錢”,皇令特詔不準任何商家拒收“帛”。搞得許多商家只放布的地方都要建個庫房出來。

這種落後的貨幣政策弊病顯而易見。鑑於此,楊悅這些日子正在努力勸說李治進行貨幣改革。

且不說李治是否真心支持楊悅進行貨幣改革,只要能與楊悅單獨一起,早已心中大喜。見楊悅十分熱心,便提到政事會上進行商討。

“臣以爲此事不妥。”柳奭自從上次與楊悅明明白白的針鋒相對之後,自此更不收斂。幾乎變成了爲反對而反對。楊悅話音剛落,他已第一個站出來,出言反對。

“不知柳侍郎認爲有何不妥?”楊悅不知自己如今早已被人妖魔化,被王皇后、柳夫人等人視作蛇蠍女子,對柳奭的反對抱以微笑,言道。

改革之始總會有人反對,不反對纔不正常。本是楊悅意料之中。

“這個……”柳奭一時到還沒有想好怎麼不妥,頓了一下,才道,“臣以爲自古以來都是錢帛兼用,並無什麼不好,沒有改變的必要。”

“然而,‘帛’用作貨幣,攜帶不便,卻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楊悅笑道,“且不說扛着布匹去買東西,行走不便,不小心會被人撞倒或者被累爬下。臣甚至見過有人槓了布匹到布莊去買布,實在荒唐好笑。”

到不是楊悅胡說八道,扛了布匹到布莊買布看似荒唐,實則不然。拿自家織的布匹去布莊買不同花色的布,在這個時代其實再正常不過。

諸臣不由大笑,知道楊悅所說是實。事實上幾乎沒有人不曾因爲以“帛”爲幣而苦惱過。不少人點頭以爲然。

“臣也認爲不妥。”衆人說聲未落,卻又有人站出來反對,這次卻是戶部尚書高履行。

高履行乃是申國公高士廉之子,也是駙馬,尚李世民之女東陽公主。如今高士廉已死,高履行不只世襲申國公,而且代父之職,做了戶部尚書。不過高履行被李治拜爲戶部尚書,卻並非世襲,只因他的確有此能力,做事謹慎幹練大有父風。

“臣以爲以‘帛’爲幣,雖有諸多不便,卻也是爲了更大的方便。誠然以帛爲幣與商人不便。然而農人織布直接可當作貨幣使用。不用費心賣布爲錢,再去買東西,白白受商人中間的盤剝。自來農業爲國本,若只爲了商人方便,而令農人不便,臣以爲不該。”

戶部尚書便如同後世的財政部長,掌管的便是天下財務。這錢帛兼行的政策正是出自這些人,到是極有發言權。高履行一出口,果然十分專業。立時引起一片響應。

這個反對理由卻是楊悅事先不曾想到,不由一時怔住。暗思古人以小農經濟爲主。種桑織麻,織布紡紗其實跟種地一樣,乃是農人家家戶戶、世世代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確如高履行所說,農人拿了布匹當作貨幣,只除了攜帶不便之外,其實再方便不過。用它可以嬌稅納租,可以直接買賣,不用爲了賣布頭痛。這種政策其實也是十分符合社會現實的一種政策。

當真是屁股決定腦袋,楊悅一直住在長安,又是經商爲主。看到的只是以“帛”爲幣的不便,卻沒想到現實情況如此。想一想自己起初爲聽到這個“錢帛兼行”的貨幣政策,覺得古人實在荒唐可笑,不由暗歎一聲,後人總是低估古人的智慧。

楊悅心中慨嘆,一時想不到如何反對。

高履行則繼續言道,“而且發錢作幣分明也有它的壞處。用帛雖大有不便,錢卻重量極沉。有些物品,動輒萬錢,試想攜帶一萬枚‘開元’去買東西,只分量便已不輕。反不如帶幾匹‘帛’更省力。”

這話卻是更有道理。唐代的開元通寶,一文錢重一錢,十文一兩,別說一萬枚開元,便是一吊錢,已是六斤四兩(錢幣用十六進制,一斤十六兩,一吊一千文錢,即六斤四兩),攜帶起來也是十分不便。

楊悅有心想說:“老大,你不會將錢幣鑄得面值大一點?!”

想了片刻,卻又釋然。這個時代貨幣作爲等價物,其實與它自身的價值還是相關。一枚開元通寶之所以爲一錢,實則是有一錢銅的價值。便是後來的銀元,也是以等價出現。如果自己將這種超前的話說出來,只怕立時便會被衆人視作家n詐小人。別說通不過,只怕連人品都要搭進去。古代鑄錢不夠向來是家n商所爲。

楊悅的提案顯然通不過。然而這種貨幣政策的弊病卻也顯而易見。

朝會散後,楊悅終是不甘心,走出兩儀殿不遠,卻又折了回來。想與李治仔細商議一下,至少商人以“錢”幣爲主應該行得通,而且各地的市場都有櫃坊,類似於後世的銀行可以存取錢。若通過櫃坊的票據,建立類似於現代的銀行,全國流通,也不失是個好辦法。

剛到兩儀殿門前,卻見長孫無忌還未離去,正在殿中與李治單獨密談。只好轉身又向殿外走。

李治卻已看到她,忙將她叫住:“隋國公主請留步,朕正有一事要請教公主。”

楊悅回頭看了看長孫無忌,見長孫無忌點了示意她不必介意,眼中卻大有玩味之意,心中不由暗詫。

“朕前幾日剛收到房州刺史房遺愛請假留京的申請,如今衛州刺史柴令武又以病假爲由想留在京中,舅父以爲如何答覆是好?”李治看了看長孫無忌,雙眉微蹙。

李世民去逝,房遺愛與柴令武驟然失寵,被李治調出京師,自然不會心甘。託病事小,擺明了卻是抗旨不尊,要跟李治過不去。然而假病這個藉口卻又極好,李治還不能拿他們怎麼樣,難怪爲難。

長孫無忌不答,反看向楊悅,忽然笑着問道:“公主以爲應該怎麼辦?”

“要我說準了便是。”楊悅想也未想,脫口說道。

“臣也同意隋國公主說法。”長孫無忌望着楊悅,突然嘿嘿一笑。

楊悅見他笑的古怪,這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中說出來的建議,其實並未存了什麼好心。

房遺愛與柴令武二人若只是爲了抗旨不尊也還罷了。只是恐怕並非如此。

自來房二、柴二等人與李泰一夥兒。李泰被貶爲濮王,衆人心中一直不甘。當年太行山行刺太子之事,雖然被李世民壓下來,密而不談。楊悅一直不知到底是誰所爲。然而李世民去逝後,只有蔣王李惲與濮王李泰不準回京奔喪。卻是再明白不過,刺殺太子之人只怕與這兩個人大有關聯。

如此看來,房遺愛與柴令武想留在京師,只怕是大有文章……

“難道令他二人如此明目張膽,壞了國家法度。大家若都效仿起來,朕將爲之奈何?”李治皺了皺眉,卻十分不解,爲難地道。

當年在太行山中,楊悅與李治一起被人追殺。向來又與房遺愛、柴令武等人皆是死對頭,潛意識中大起同仇之意。即已說到此處,楊悅也不用再避諱,微微冷笑說道:“既然二人皆稱病重,聖上何不先醫其疾。”

“不只是他二人。臣以爲陛下何不效法當年。准許濮王重開幕府,以示陛下寬仁。”長孫無忌狡黠一笑。

楊悅立時會心,與長孫無忌相視,同時嘿嘿家n笑。所謂“欲擒之先縱之”,長孫無忌與楊悅是一個意思,只有讓敵人的陰謀儘快暴露出來,纔好儘快收網。只是長孫無忌的法子比楊悅更進一步!

李治愣了一下,也豁然明白過來。看看楊悅,再看看長孫無忌。想起父皇臨終之時託付自己的話,有些不忍,說道:“只是父皇說過,當年之事,不予追究。”

長孫無忌搖頭笑道:“臣並未說過要追究當年之事。臣只是請陛下寬以待人而矣。”

楊悅也笑道:“陛下不是追究當年罪責,實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臣有臣心,則天下太平,若有人不知進退,卻也怪不得陛下。”

……

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209章 摩教第173章 靈臺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302 醉後真言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126章 問難(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62章 傾城(5)第175章 天子駕第203章 出口第110章 宮中潛伏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65章 涅盤(中)第201章 金印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215章 拜月(2)第2章 大孚靈鷲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29章 洛陽宮(2)第278章 密謀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214章 拜月(1)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140章 疑問第356章 出征第239章 出口(中)第227章 又見雪人(2)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17章 決鬥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57章 大隋皇帝第23章 鵝鵝鵝(上)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314章 爭寵第17章 決鬥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267章 小白臉第264章 遠遁第287章 悵然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06章 問疾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01章 金印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168章 飛白書第298章 梅林暗影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282章 天師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366章 平叛5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61章 傾城(4)第229章 洛陽宮(2)第279章 鬥法第215章 拜月(2)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340章 怪癖第192章 獻俘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283章 天師(2)第275章 行路難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358章 下江南2第263章 兩難第113章 隔空對話第325章 伐謀(4)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43章 蒼巖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319章 行香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16章 欲擒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