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君臣無狀

正如楊悅所想。有人從這件事兒中,很快便嗅到了血惺味。

“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兒。”長孫無忌嘿嘿一笑。

太子李治奇怪地看了看舅父,不解地問道:“怎麼會是好事兒?”

長孫無忌在東宮的崇政殿中已經坐了些時辰,一直愣神兒,沒有說話。

太子李治則一直怔怔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突然見他說出這樣一句話來,有點莫名其妙。

長孫無忌卻笑而不答。

宇文化及殺錯了人,而且是錯殺了自己的侄子,這樣荒謬的事情,任誰都不會信,長孫無忌自然第一個表示懷疑。

即便是當時弒殺隋煬帝和趙王楊杲的是裴虔通,並非宇文化及親自出手。也沒有人會相信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大內禁衛會連趙王都認不出來?除非黑燈瞎火。

不過事實往往恰好會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也說不定。長孫無忌低頭沉吟,這種例子現實中並不少。

但是,如果真是那樣,別說南陽公主會恨透宇文家,便是宇文士及也絕對會恨透自己的兄長。

“然而,宇文士及的確與兄長分道揚鑣了,會不會正是因此?”長孫無忌又有點疑惑地想。

“不對,宇文士及若果真恨宇文化及殺了自己的兒子,他又怎麼可能收養兄弟的兒子?”長孫無忌又搖了搖頭。心頭百回千轉。

“其中一定大有問題。”長孫無忌嘴角劃出一道笑。肥胖的身體,寬闊的面上一雙炯眼精光有神。

太子李治看到,心中暗暗好笑。他的眼光落在長孫無忌那張胖胖的臉上,笑起來一邊會有一個小酒窩,使他顯得略有些天真與羞澀,與他眼中閃出的精幹有點不相稱。

但無論如何楊貴妃這一招雖然是高招,卻也極有可能是敗招。

“楊貴妃啊楊貴妃,只怕這次你的如意算盤,反而變成你的…….嘿嘿。”長孫無忌嘴角的酒窩笑意更深了。

太子李治愕然望向長孫無忌,他剛從左春坊過來。劉洎與馬周已將兩儀殿中的議論向他說過,知道聖上想要冊封立“隋國公主”的事兒。

楊貴妃的弟子是誰他根本沒有概念。

“難怪聖上準備爲吳王聘蘭陵蕭氏爲妃,吳王堅辭不受,原來等的是這個‘隋國公主’。”

東宮左春坊,左庶子兼待中劉洎感嘆地說道。

同在左春坊的還有馬周,馬周也是東宮左庶子,在朝中是中書侍郎,因爲中書令楊師道被貶爲吏部尚書,如今他與岑文本共同執掌中書令。

李世民爲了鞏固太子的地位,大多參知政事的大臣,同時也兼領東宮太子署官員。

司徒長孫無忌同時加太子太師,司空房玄齡同時是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李世勣同時爲太子詹事。

劉洎出了一會兒神,說道,“這次可真有點猜不透聖上的心思。”

吳王英果賢達,一向是李世民最中意的兒子,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也正因爲此,楊貴妃纔沒有當上皇后。如果楊貴妃被冊封了皇后,吳王李恪、蜀王李愔與趙王李福也會變成嫡子,今天這個太子人選極有可能不是當今太子。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逝後,聖上有意冊封楊貴妃爲皇后。長孫無忌聯合京兆韋氏,一齊打壓楊貴妃,不可謂不是老謀深算。

如今,楊悅變成隋國公主,如果她嫁給吳王李恪,將給吳王帶來什麼樣的助力,大家也心知肚明。弘農楊氏不用說,隋室舊臣自然也會全力支持吳王。到時候太子之位會不會變化……

顯然李世民將朝中重臣都劃到太子一邊,自然是對太子十分倚重。而今又立個“公主”出來,當真嫁給吳王的話,豈不是又要多生事端?

馬周與劉洎面面相對,各自想着心事。

二人從左春坊走出,看到長孫無忌恰好從崇政殿出來。低頭沉吟想着心事沒有看到二人。劉洎與馬周特意放慢了些腳步,距離長孫無忌十步遠,跟在後面,沒去“打擾”他。

雖然二人同是太子的擁護者,但長孫無忌顯然一向不將他們放在眼裡。馬周出身寒門,向來不被世族門閥放在眼中。劉洎江南人氏,初仕南樑,與長孫無忌這種關隴世族的政治地位無法相比。

特別是劉洎與褚遂良關係有些緊張。而長孫無忌與秦王府的十八學士是舊友,相互親善,禇遂良正是十八學士之一禇亮之子。因而一向二人不被長孫無忌、禇遂良等人放在眼中。

“長孫無忌絕對不會罷手。”兩個人對望了一眼,心中雪亮。

不過卻也不妨礙,一會兒,衆人一團和氣地在兩儀殿中陪聖上宴樂。

楊悅從武府出來,從延喜門,穿過橫街,徑往大內去。

楊悅站在兩儀殿門口卻微微吃驚,她原本想找李世民談一談,沒想到殿中正亂做一團。

杯盤相交,桌椅多有被踢翻,許多人正圍着李世民正在搶什麼東西。李世民高舉手臂,羣臣你爭我搶,相互擁擠,其中一個甚至站到御踏之上,把住李世民的手,一把搶了過去。

見到殿中值守的宮中與禁衛都面帶笑意,並不上去制止,楊悅暗自駭然。

卻聽李世民哈哈大笑:“昔聞婕妤辭輦,今見侍中登牀。”

搶到書卷的正是侍中劉洎,興奮地大笑着念道:“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卷中內容是李世民填寫的一首樂府詩《飲馬長城窟》。

楊悅早已知道李世民生性豁達,卻也沒想到李世民會和羣臣如此“無間”。更確切地應當說是“無狀”。

衆人正在搶的是李世民的一篇“飛白”條幅。

羣臣本在宴樂,李世民一時興起,將平日甚爲自得的一篇《飲馬長城窟》“飛白書”賜給臣下,沒想話一出口,羣臣蜂擁而上,引起一片大亂。

楊悅看到這班君臣,不由莞爾,原來皇帝是這個樣子。

李世民與羣臣酒至半酣,顯然她來的不是時候。

正待轉身離開,內侍一聲念唱卻已通報了進去:“楊貴妃弟子楊悅晉見。”

楊悅立在殿門口,一時有點進退不得。

“悅兒來了,快進來。”李世民回過頭,看到楊悅,向她笑着招手,聲音洪亮遠遠地從殿中傳了出來。

兩儀殿中卻一下安靜下來,紛紛轉頭去看這個即將被聖上冊封爲“隋國公主”的“傳說”人物。

一時間好奇、探詢或者暗自冷笑,也種目光看向楊悅。

“原來是你。”長孫無忌突然拍手笑道。

楊悅雖然輕紗掩面,一雙眼睛卻極亮。

當日在西海池邊,長孫無忌捉蟋蟀,被楊悅一腳踩死。對這個女孩兒記憶十分深刻,特別是這雙眼睛。似是有一種通透千年的智慧隱藏在裡面,令人難忘。

楊悅看到長孫無忌,想起他當日蹲在地上的樣子,心中不由好笑,微微一笑向他點頭致意。

李世民笑向長孫無忌,說道:“怎麼樣,我說過無忌認識她,當日還曾勝贊過她。”

長孫無忌也不由大笑:“難怪當日趙王稱她姊姊,原來如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等見識似不是一般女子能隨口說出的。”

李世民笑着搖頭:“只怕大家知道她是誰,就不會這樣說了。”

回看一下衆臣,見衆人都一臉驚奇,嘿嘿笑道:“衆卿有不和人當認識她,即使不認識,也定聽過她的大名。”

劉洎瞪大眼睛,卻想不出自己在哪見過楊悅。不只是他,在座的羣臣大都睜大眼睛,驚奇的迷惑起來。

楊悅聽了,心下卻是大驚,去看李世民,李世民果然正瞅着她得意的笑。

楊悅暗叫一聲“不好”,看樣子李世民分明已知道自己是長安公子。

劉洎看了楊悅半晌,搖頭笑道:“聖上說笑,貴閣千金,我等何時曾識得。”

李世民卻哈哈大笑,說道:“劉侍中可敢與朕打賭?”

劉洎笑着點頭:“聖上與臣打賭一定會輸,臣的確不識的她。”

李世民轉頭去看楊悅:“悅兒說說,是朕輸,還是劉侍中輸?”

到了此時,楊悅也知再假裝已於事無補,心下大驚,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笑道:“劉侍中與臣的確有過一面之緣。”

“不可能,臣認不認得人,還能不自知?”劉洎不服氣地說道,“不是聖上說認得便認得的。聖上莫要與她已先串通好了。”

“那是自然。”李世民笑道,“會有很多人可以做見證。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見到劉洎被李世民開玩笑,楊悅一時也玩心大起,笑道:“聖上與他打賭,賭注是何物?”

李世民沉吟一下說道:“就賭這卷‘飛白’吧,如果朕贏了,劉侍中將條幅輸給悅兒,如果劉侍中贏了,條幅自然歸侍中。如何?”

“不行不行。臣好不容易搶了這條幅,聖上怎能再收回去。”劉洎忙將條幅抱到懷,大叫道。他雙眼微紅,顯然已有些醉意。否則剛纔也不會忘形到站在李世民的御踏上去。

“我看也不好。”楊悅微微一笑,“莫若這樣,劉侍中若輸了,便將這侍中的位子讓與他人,如何?”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擊掌說道:“這個賭法新鮮,就賭這個。劉侍中若輸了,這個位子便讓給悅兒,怎樣?”

羣臣大笑,皆道李世民已醉。

劉洎卻是一呆,見到楊悅一雙似笑非笑的眼神望向自己,心頭有點發愣,覺得真在哪見過一般,卻一時想不起來。

楊悅不容他遲疑,眼中閃過一道笑意,手一揮,面上輕紗落下,說道:“劉侍中可認得出在下”

一陣沉默,伴着幾聲驚呼,劉洎與楊師道以及馬周等人都不自主的站起身來,如見鬼魅一般,駭然叫道:

“是你?”

座中卻也多有不識得“長安公子”之人,聽了驚呼,不由驚奇的看向三人。

“長安公子”

“哈哈哈,長安公子”

“原來長安公子是女子”

……

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223章 出獵(下)第73章 《天下新聞》第18章 謝謝衣服第184章 龍華大會(7)第26章 伊本紅妝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122章 英雄第364章 平叛4第210章 宴樂第172章 天機(2)第33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3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327章 對決(2)第314章 爭寵第329章 對決(4)第343章 動機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18章 拜月(5)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350章 連環4第347章 連環1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126章 問難(2)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351章 連環5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76章 拜師(一)第20章 高陽辯機第15章 吳王李恪第218章 拜月(5)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14章 爭寵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267章 小白臉第13章 青梅竹馬第216章 拜月(3)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65章 涅盤(中)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287章 悵然第223章 出獵(下)第340章 怪癖第66章 天下詩社第363章 平叛3第24章 鵝鵝鵝(下)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217章 拜月(4)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246章 白巖詐降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284章 焚經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204章 廢城第129章 情與禮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25章 武氏三思第93章 人道第39章 高陽尋仇第156章 抓賊(4)第122章 英雄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5章 武氏三思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171章 天機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331章 怏怏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127章 驚變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22章 畫鵝點睛第362章 平叛2第40章 心急如焚第5章 推背之第21章 法師玄奘第216章 拜月(3)第340章 怪癖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349章 連環3第74章 二月逆流第66章 天下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