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

“夭夭灼灼,委委佗佗洋洋活活,敖敖揭揭,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匪飢匪渴,式食式飲,日之月之,載舞載歌,室兮闥兮,即兮發兮……”

楊悅將詩句徐徐念出,不待唸完,已有不少人開始交頭接耳。有些人微微點頭,有些人面露驚詫……再到後來,有些人已開始低頭沉吟,或者相互問詢印證。等到唸完,宴會上已是一片嗡嗡之聲,竊竊私語。

楊師道一捋鬍鬚,不住點頭微笑。便是劉洎也目露讚歎之色。

江夏王卻是哈哈大笑,低聲向楊悅說道:“服了你這丫頭。難怪老六對你如此……”

楊悅心中得意,便沒在意他話中的戲謔。去看田備,田備一臉尷尬之色,眼中有些不憤,更多的卻是嫉妒。

楊悅這首詩不是律詩,而是用樂府詩形式,十分巧妙。妙就妙在所有句子都用複詞。而更妙的是全部都用典故,所有的句子皆出於《詩經》。

開篇四句“夭夭灼灼,委委佗佗洋洋活活,敖敖揭揭”,描寫女子豐華正茂,美麗佼好;中間四句“敖敖揭揭,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匪飢匪渴”,寫男子見到心愛的女子,十分歡欣,不知所措的心情;最後四句“日之月之,載舞載歌,室兮闥兮,即兮發兮”,寫的是新婚夫妻,恩恩愛愛,形影不離。

整個詩句不僅全部是用典故,而且用得恰到好處,連成一個有情節有發展有高潮的故事。如果不是對《詩經》十分了解,很難理解此詩。難怪衆人要交頭接耳,相互補問。

楊悅能寫出這樣一首詩,卻是因爲她在後世讀書時,曾經作過一篇專門研究《詩經》中婚戀詩歌的論文。沒想此時恰好用到。

楊師道點頭笑道:“公子此詩一出,天下士子再也不敢寫新婚詩也。”

劉洎則打趣道:“長安公子這首詩,比楊中書的‘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要高明瞭些。”

“老夫的詩比起公子的,的確要直白得多。”楊師道深以爲然,哈哈大笑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劉洎說的是楊師道的《看婚》一首,“洛城花燭動,戚里畫新蛾。隱扇羞應慣,含情愁已多。輕啼溼紅粉,微睇轉橫波。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詩中寫得是新娘新婚時的嬌羞之情,極是微妙。最後一句的打趣,還有些葷段子的意思。比起楊悅這首詩要露骨直白太多。

江夏王見楊悅看向田備,明白她的心意,呵呵一笑向田備言道:“田狀頭以爲如何?請田狀頭品評一下如何?”

“長安公子果然名不虛傳。”田備訕訕地起身說道,面上有些尷尬。與在座的大多士子一樣,他雖然知道楊悅是全部用典,而且全部用的《詩經》典故,但其中有一兩句卻拿不準出處,不敢亂說。因而被江夏王點名出來品評,不免要露怯。

田備臉上一紅,略一沉吟,忙放低姿態,言道:“長安公子這首詩實在高明,其它用典田某還能知之,只是這句‘洋洋活活,敖敖揭揭’出自哪一首,還要向公子請教。”

楊悅剛要開口,卻聽喬知之冷笑一聲:“‘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敖敖,說於農郊……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這是《詩經.衛風.碩人》裡的句子。田狀頭剛纔還說公子的作品用詞‘簡陋’,怎麼此時卻又不識得出處。看來長安公子寫的太‘陽春白雪’,對錯人了。”

田備被他譏諷,臉上立時羞成一塊大紅布,呆立當場,不知如何應對。

反到是楊悅看了有些不忍,笑着言道:“田狀頭不必如此,天下詩歌何止萬千,有一兩首記不清楚也是常見。在下也不敢說對於詩歌有多少見的,不過是恰好知道田狀頭不知道的一首詩而矣。”

田備見說納納的點道稱謝,坐在一旁,心中卻暗罵楊悅故示大方,今日這個人是丟大了,偏偏好人被她做盡。

果然,衆士子見楊悅如此雅量,紛紛稱讚。天下詩社的人不用說,便是不是天下詩社的人也大爲讚揚。交口稱讚之下,衆人又大大將楊悅用典的出處熱烈的討論了一番……

“這句‘夭夭灼灼’出自《桃夭》:‘桃之夭夭,灼灼痛其華,子之於歸子之於歸,宜其適家’,比興的是女子正值妙齡,適宜成家。公子用這句開篇,寫得極是恰當。”

“‘君子偕老,副笄六枷,委委陀陀,如山如河’,這句‘委委陀陀’出自《君子偕老》,用它來形容侍嫁的女子舉止雍容優雅而穩重,再合適不過。”

“用‘洋洋活活,敖敖揭揭’來形容女子高桃身材修長美好,十分貼切……”

“這句‘子兮子兮,今夕何夕’當是出自《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說的是男子猛然見到自己心愛的人,不知怎麼辦發出的衷心的感嘆。更見女子之美。”

“《車轄》中有‘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餚,式食庶幾。’是說有德淑女嫁過來,男子心得安慰,欣喜不已,勸大家多飲幾杯。這‘匪飢匪渴,式食式飲’,用的應該是這個意思。”

“這最後四句,最爲出彩。《東方之日》中有‘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意思是太陽從東方出來啊,美麗的娘子就在我的內房,悄悄伴我情意濃啊;月亮出自東方啊,美麗的娘子在我門旁,悄悄隨我情意長……”

……

聽着衆口稱讚,極盡溢美。楊悅不由暗暗搖頭,古人真是食古不化。大概爲了顯示自己的知識多,所以才以引經據典爲美。不過,想到後世那些綿羊體、梨花體等,又覺得還是古詩好些,雖然免不了要多吊些書袋,但總比“白開水”兩句,便叫詩好多了。

正想得出神間,卻聽劉洎言道:“聖人言道‘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公子的詩用典之妙,可謂妙不可言。只是如田狀頭這樣的人才都不能全部理解,不免有些……哈哈。”

劉洎一陣打哈哈,言下之意甚是明瞭。

楊悅心中不由大罵:“這傢伙可真不是東西”。這老傢伙逼着我作“陽春白雪”來難倒別人,現在卻又用孔聖人的話,說我寫的詩過於“文鄒鄒”,暗示我的詩過猶不及,不是“君子”……

不過,楊悅面上卻是微微一笑,從容言道:“劉侍中所言極是。孔聖人的話自然不會有錯。然而,在下對孔聖人這句話的理解卻與劉侍中有些不同。”

“不知長安公子有何不同?”

“‘文’與‘質’的關係當然如聖人所言,‘文質彬彬’爲最好不過。過簡則流於粗野,過於華麗未免流於虛僞驕飾。不偏不移,不簡不繁,中庸之道,才正是我儒學之道,某也如此認爲。只是對於何爲‘質’何爲‘文’的理解有所不同。某以爲‘簡白’之文不一定便是粗野,而引經據典有時候也不一定便是華麗。”

“哦,此話怎講?”

衆進士、明經皆凝神細聽。田備見劉洎爲難楊悅,眼中微有得色。

“比如,在下聽過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樣的詩句,雖然基本上是用白話寫出來,可謂是再簡樸不過,但不見得便是粗野之作。”

富嘉謨高聲聲援道:“公子所言極是。駱賓王這首詩,朗朗上口,質樸可愛,再佳不過。聽說在婺州一帶,傳唱極盛,但凡有小兒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聽了二人一唱一和,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

劉洎一時無言相對,只好呵呵一笑,說道:“公子高才,見識果然非同一般。”

楊師道見劉洎一直有意刁難楊悅,早看不過眼。又見楊悅機敏答對,心中對楊悅更加讚歎。看到劉洎無話可說,便打趣道:“劉侍中一向以機辯著稱,今日可是找到了對手。只是今日是來宴飲,可不是來鬥嘴。劉侍中不要只顧着說話,還是多吃幾杯酒吧。”說着向衆人舉杯共飲。

劉洎便順杆爬下,笑道:“正是,正是。”

衆人大笑。當下祝酒對飲,聽歌賞舞,去了些含沙射影、故意相難。一時間座中其樂融融起來。

酒深杯醉之時,有人提議玩“曲水流觴”的遊戲。

古人風雅,於上巳節,三月初三日,向有“曲水流觴”的風俗。就是在彎彎曲曲的溪流之旁,把盛滿了酒的觴放入水中,自上游浮水飄流而下。觴行到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便飲酒,據說此法是用來去邪。後來卻被文人改成遊戲,即興賦詩飲酒。如果有人作不出詩來,便要罰酒三觴。傳說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便是在蘭亭曲水流觴時,王羲之乘興揮毫而作。

衆才子見說,高聲響應。夜宴漸漸掀起高超……

不知是誰又來提議,不作詩只聯句。規則沒什麼高明之處,不過是一個人出句,把酒杯放到一隻碟子裡順流旋轉而下,停到誰面前,誰來對句。如果對不出來,便要罰酒三杯,對得出來,要重出一聯。如此連綿接力。

楊師道一向以詩才著稱,又是宴會“主持人”,被衆人推舉由他開始。

楊師道便不客氣,出了一聯:“曲水通幽暗消魂,今宵登科”,雖然十分應景,但是跟他的詩一樣,有些不太正經。衆人鬨笑絕倒。

戲笑聲中,杯盤輕撥動,順流而下……

衆美姬也參與進來,其間嬌聲燕語,擊掌讚歎,觥籌交錯好不熱鬧。衆才子果然了得,一轉下來,便得了不少佳句。

喬知之的“笑看風雨後,無語問斜陽”,宋令文回的是“杯向雲霧間,有意邀明月”令人讚歎不已。其它如“涇渭分可清白立見”、“踏月成詩士子秀”、“飛鳥入林杜鵑啼”等等無一不佳。

便是江夏王李道宗這個行軍打仗的將軍,也出了一聊,“我醉輕狂誰與共,挑燈看劍”最是佳句。

楊悅不由暗暗讚歎。

對於對聯粘句,楊悅也還算拿手。一轉杯子沒有在她面前停,二轉卻沒有飄過他,停在了她的面前。上聯正是江夏王出的“我醉輕狂誰與共,挑燈看劍”,楊悅對了一句“君歌離亂敵相對,破釜沉舟”。江夏王的上朕氣勢大開,很有些大將軍志得意滿、意氣風發之意。而楊悅的對句說他是‘離亂’,用楚霸王的典故,大有調侃之意。引得江夏王又氣又笑。衆人拍手叫好。

該到楊悅出對子,她看了一眼站在自己一箭之外的劉洎,暗暗一笑,出了一朕:“畫上荷花和尚畫。”

這個對聯,據說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出的一個絕對。最妙的是正讀與倒讀同音。此聯一出,衆皆譁然,不少人已大大的縮頭,生怕轉到自己面前便要露怯。

卻見楊悅微微一笑,手指輕輕一撥,不多不少,杯碟輕輕轉到劉洎面前,停了下來。

劉洎一呆,頭上冷汗立時涔涔直冒,這個對子實在太難對,想了片刻沒有得句,不得不放棄,苦笑道:“公子高明,某不才,甘願受罰,拿酒來。”連飲三杯。

楊悅見劉洎被自己難倒,終於出了一口氣,心情大好,嘿嘿直笑。

田備在一旁看到劉洎尷尬,開解地說道:“長安公子出的這句子只怕是千古絕對。便是出對之人也未必對得出來。”

楊悅見田備又來挑釁,不由皺眉。見劉洎面色稍愉,帶着欣賞之意看了田備一眼,不由心中微微冷笑,言道:“不見得。”

田備拱手說道:“還請公子指教。”

楊悅一指劉洎笑道:“對句便在劉侍中身上。”

楊悅話語剛落,楊師道不愧是個老才子,一拍手言道:“妙哉,果然在劉侍中身上。”

劉洎卻是一怔,不明所以。

喬知之也笑道:“我也知道了。公子所言極是,知之佩服。”

衆才子卻還沒有醒過味來。

楊悅徐徐言道:“書中詩書侍中書”。

衆人恍然大悟,皆拍手稱妙,一時間對楊悅的溢美之詞又上一個高峰。

田備弄巧反成拙,大是尷尬。劉洎也不由怪他多事兒,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二人一直想打壓楊悅,沒想到卻使楊悅更加名聲大震,心中不憤,卻也不得不歎服於楊悅的才思敏捷。雖然心有不甘,卻不敢再挑釁。

……

酒酣人醉,衆才子原本或許還拘謹些,到了此時,卻已開始放浪形骸。大多已開始與美妓相對調笑。江夏王更是第一個帶頭,將美妓移到自己懷中。唐代向以才子風流爲美談,官員也從不禁止狎妓,座中諸人到也沒什麼放不開,一時間有些讓人無法細睹起來。

楊悅放眼看去,富嘉謨、薛元超等人皆不能倖免,或與美妓猜拳吃酒,或擁抱嬉戲。便是宋令文這個一向看上去粗豪的漢子,楊悅向來以爲他會與尉遲洪道相近,不喜女色,卻原來也已醉臥到一個美人懷中。

楊悅不由大大地搖頭。見只有喬知之一個人獨自自斟自飲。年少英俊,反而不似衆人醜態,不由大爲驚奇。

楊悅走近他身邊,敬酒笑道:“衆人皆醉君獨醒……知之到是個柳下惠。”

薛元超在一旁聽到,哈哈笑道:“什麼柳下惠,只是這裡沒有窈娘而矣。”

“窈娘是誰?”楊悅好奇地問道。

“你問他,”薛元超一指喬知之笑道,“那窈娘是知之的一個美婢,爲了她,知之不惜與父母對抗,不肯定婚娶親……”

“喬知之,窈娘?”楊悅突然恍然大悟,難怪自己一直覺得好像聽過喬知之這個名字,卻原來正是因爲他與窈孃的故事。

據後世的傳說,喬知之因爲喜歡自己的美婢窈娘,但唐代婢女不能爲妾,更不可能爲妻,喬知之因此不肯娶妻納妾,一心只愛窈娘一人,到是一段千古的愛情佳話。

只是很可惜,後來窈娘被武承嗣強行奪佔,喬知之卻無可奈何。古人有奪妻之恨,卻沒有奪妾或奪婢之恨,因爲婢妾原本不過便是可以拿來送人的東西。因而喬知之的窈娘被奪,卻沒處去說理,律令根本不支持。後來窈娘憂憤自殺,可憐一對有情人,天各一方……

見薛元超取笑,喬知之卻也不惱,只搖頭笑道:“你們這些人怎知情愛之妙!”

“哦?”楊悅心中想着喬知之可憐的未來,有點心不在焉。

“公子可曾真正愛過一個人?如果公子真正愛上一個人,便會知道那種感覺。”見楊悅對座中美妓也不感興趣,喬知之以爲楊悅如自己一般,大起知己之感,便趁着酒興,向楊悅說起心事來。

“什麼?”

“如果你真正喜愛上一個人,眼裡心裡想得都是她,便再也不會對其他人感興趣……”

見喬知之這個古人,卻有現代愛情意識,楊悅大生好感,不住點頭讚歎:“知之纔是深諳情愛之道也!”

二人癡人對癡語,相對敬酒,竟然越談越投機……

(注:文中,富嘉謨的詩是他的名篇。宋令文的詩卻是引了他兒子宋之問的一首。呵!)

第127章 驚變第278章 密謀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318章 小心眉兒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73章 原點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30章 “八卦”何來第291章 多情第365章 平叛5第338章 壽宴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84章 焚經第46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一)第80章 拜師(五)第192章 獻俘第164章 涅盤(上)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96章 變態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351章 連環5第143章 蒼巖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249章 獻城第157章 訪客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338章 壽宴第30章 “八卦”何來第216章 拜月(3)第18章 謝謝衣服第365章 平叛5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242章 鐵馬冰河第5章 推背之第297章 兵圍衛公府第259章 傾城(2)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338章 壽宴第283章 天師(2)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61章 傾城(4)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254章 失蹤第91章 “內訌”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324章 伐謀(3)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283章 天師(2)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281章 鬥法(3)第193章 月牙河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357章 下江南第33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3第201章 金印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305章 國恤第280章 鬥法(2)第216章 拜月(3)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357章 下江南第233章 “王夫人”第362章 平叛2第205章 李二郎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34章 采采芣苢第172章 天機(2)第128章 錯?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344章 動機2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98章 千葉公主(1)第120章 彈歌第193章 月牙河第102章 謠言疊起第260章 傾城(3)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88章 義鬥(上)第271章 梅花巾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329章 對決(4)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166章 涅盤(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51章 蕭聲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