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中將軍銜

“哈哈,不怕嚇破你們的狗膽,本地的同知算個球啊,爺的舅舅是收元教教主劉正聖。”

玉柱聽了這話後,不由微微一楞,收元教,不就是在北方民間非常有名的邪教——八卦教麼?

八卦教又稱五葷道、收元教、天理教或清水教,但是,八卦教真正厲害的名字,叫作:白蓮教!

白蓮教,乾的最厲害的一件事,必須是:嘉慶十八年李文成等領導的天理教起義。

這次起義,因爲有宮裡的太監做內應,差點佔領了皇宮。

既是如此,玉柱馬上吩咐張勤:“都抓回去,細細審問。”

自從,朱重八投靠了白蓮教,並趁機崛起之後,其後的歷代掌權者,都不可能容許白蓮教發展壯大起來。

但是,白蓮教徒們,改頭換面,暗地裡以各種名目猥瑣的發展壯大起來。

隨着玉柱的一聲令下,肥男和他的手下們,就都被綁了。

出來逛街,遇見如此掃興之事,自然是逛不下去了,只得草草回去。

玉柱對白蓮教的忌憚,主要是擔心,白蓮教往新軍裡面滲透。

山東和河南的鄉下,白蓮教和義和拳,雖然勢同水火,但是,彼此又不能排除。

拳會和教黨之間,也在暗中相互滲透,各自從敵對的組織中,汲取本身所需要的東西。

刑訊審問的結果,令玉柱稍覺安心,他們尚未滲透進新軍之中。

玉柱萬萬沒有料到,八卦教僅僅在張家口一地,就有教徒近千人。

然而,玉柱更沒有料到的是,八卦教的教徒們,竟敢在私下裡搞串連,妄圖包圍同知衙門,要求玉柱放人。

這也太猖狂了,簡直是目無王法!

重賞了告密之人後,玉柱盛怒之下,簽發了堅決鎮壓的命令。

後半夜,人們都睡着了之後,張家口的南門,被悄悄的打開了。

近衛鎮和第一鎮的三萬多名戰士們,如同潮水一般,把整個張家口城裡的大街小巷,圍得水泄不通。

條塊分割,如同過篩子一般,挨家挨戶的搜查,只要家裡有八卦教的特殊標記,一律帶走。

搜查,持續了一天一夜。

最後,呂武和牛泰一起回來報告了。

牛泰說:“回主子,奴才和呂武,一共抓了四千多名八卦教徒,大牢裡都塞滿了,只能押入了本地綠營的操練場。”

玉柱點點頭,說:“派人把他們都押去大沽口,分散送到南洋去。”

與其留在國內,最後演變成義和團那種禍害,不如禍水東引,讓他們去禍害南洋諸國吧。

實際上,據玉柱所知,南洋諸國裡邊,早有各種華人的拳會存在。

正好,讓他們過去參與內鬥。

只因,他們尚未滲透到新軍之中,所以,玉柱這才手下留了情。

不然的話,挨個槍斃,肯定是逃不掉的。

解決了張家口內部的隱患後,玉柱一直等着老十四打過來的消息。

半個月後,老十四帶兵抵達了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玉泉區)下,城裡的土默特王公,望風而降。

降了才正常,不降纔是腦子進水了。

因爲,歸化城的守軍才幾百人而已,根本不可能抵擋老十四的二十幾萬大軍。

還真別說,老十四帶兵打仗,還真有一手。

從喀爾喀蒙古一路東進的老十四,沿途招攬了不少蒙古人入夥。

歸化城,在大同以北的長城外邊,山西巡撫楊森趕緊急報給了玉柱。

玉柱一眼就看穿了老十四的聲東擊西之計。

山西北部的右玉城、殺虎口和大同府,牆高溝深,守城的火炮衆多,可謂是易守難攻也!

有楊森在山西主持大局,就算是抵擋不住老十四,也可以堅壁清野嘛。

老十四帶了二十幾萬大軍打過來,最怕的就是四個字:堅壁清野。

山西的地形地貌,很有特色,即:兩山夾一川。

山西的西部地區,是高大巍峨的呂梁山。

其中部地區從北到南,依次是:恆山山系、五臺山系和太嶽山系。

整個山西的東部,都被太行山所阻隔,只有幾個狹窄的出口,可以進入河北地區。

只要老十四進了溝壑縱橫的山西,就等於是拱手放棄了機動力強的優勢。

不客氣的說,新軍只要隨便扼守住某一個東出的山口,老十四必將進退兩難,糧草用盡。

至於,老十四從大同南下,嘿嘿,那就只能繞路河北,再轉道北上了。

智者所不爲也!

整個西部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個字:無糧。

玉柱索性哪也不去,就在張家口以逸待勞!

新軍是妥妥的近代陸軍,這就決定了,類似古北口、黃崖口和喜峰口,這種天然的險關,頂多只需要派一個標駐守,就可以堅守很長一段時間了。

爲啥張家口這麼重要呢?

嘿嘿,道理其實很簡單,整個京師的北部,過萬的大部隊想快速進出長城,只能走張家口。

老皇帝雖然不修長城,卻把別處通往京師的道路,全都修成了羊腸小道。

羊腸小道上,新軍處處可以設防,處處可以打埋伏。

所以說,玉柱料定了,老十四耍過花樣之後,最終還是要來張家口,和他硬碰硬的打一場大決戰。

說起老十四的軍事才能,玉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句經典臺詞:告訴你們程瞎子,老子當年教他怎麼打槍,現在就教他怎麼打仗,讓他站在山坡上學着點。

果然,老十四在右玉城下,攻了好幾次沒攻下之後,只得被迫轉道向東,直奔張家口而來。

這個時代,看敵軍的兵力情況,主要是看營頭的將旗。

有經驗的哨探,只需要數清楚,有多少面將旗,大致就可以估算出敵人的兵力情況了。

幾天後,老十四的先頭部隊,出現在了興和城。

興和城,也就是如今的張北縣。

提及張北縣,就不能不說一說,“張北乾咳”了。

明末清初,張北快板最早爲民間順口溜,隨着二人臺的出現與發展進入表演場所,開始稱“張北乾咳兒”。

這個時候,老十四最擔心的是,玉柱躲在張家口的險關後邊,死守不出。

所謂的二十萬大軍,看似人多勢衆,但是,每天要吃掉多少糧食呀?

就算是蒙古人有牛羊的補充,也架不住這麼多人的嚼裹。

老十四最大的致命傷,就是缺糧。

清晨,在嘹亮的集合號聲中,玉柱在彭映月的服侍下,換上了新軍的制式軍服。

新式大檐帽下,是目光深邃的堅毅面龐。

燙得筆挺的軍服,鋥亮的馬靴,腰間掛着制式軍刀。

今天,是新軍將士們的正式授銜之日。

作爲全軍唯一的上將軍,玉柱將親自給將軍們,頒發軍銜及證書。

出門上馬,一路小跑着,來到了張家口外的大草原上。

三軍將士們已經肅立完畢,正等着玉柱的大駕光臨。

“立正!”

“敬禮!”

在軍官們的口令聲中,玉柱縱馬馳上了臨時搭建的檢閱臺。

悠揚的軍樂聲中,新軍營務處總辦蔣盛,雙手捧着授銜命令,大聲念道:“命令……”

“啪。”檢閱臺下的將士們,十幾萬只腳後跟,幾乎同時用力的一碰,現場立時響起了雷鳴般的碰撞聲。

“第一鎮鎮統呂武出列。”

呂武大踏步的走到了玉柱的跟前,併攏雙腿,兩眼含着熱淚的注視着玉柱。

“呂武,實授中將軍銜。”蔣盛接着念命令。

玉柱接過張勤遞來的軍銜肩章和領章,親手替呂武佩戴到了軍服之上。

“學生呂武,誓死效忠山長!”

握手的時候,呂武禁不住的淚如雨下。

十多年前,呂武不過是個窮山溝的泥腿子罷了。

呂家大哥穿過的褲子,二哥接着穿,然後三哥還要穿。

輪到呂武穿的時候,那條褲子已是補丁疊補丁的完全沒辦法看下去了。

但是,就算是褲子再醜,呂武也必須穿下去。不然的話,冬天豈不要凍死?

“傻小子,哭什麼?只要殲滅了老十四的主力叛軍,咱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玉柱擡起手臂,十分用力的在呂武的肩上,拍了兩下。

“第二鎮鎮統馬青方出列。”

馬青方大踏步走到玉柱的跟前,莊重的舉手敬禮。

玉柱替馬青方佩戴肩章的時候,馬青方忽然小聲說:“山長,第二鎮永遠都跟您走。”

玉柱微微一笑,原本很直爽的西北漢子,也變得很會說話了呀!

由此可見,新軍的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受了大清官場的影響。

實際上,在官本位的體制之下,各行各業都無法避免官場習氣的持續滲透。

也許是察覺到了玉柱的不以爲然,馬青方急了,小聲說:“山長,您是知道的,我是個粗人,不會說那些好聽話。都怪牛泰,非要教我這麼說。”

嗯,這話纔是真正的有點意思了!

因爲有準將的存在,中將軍銜,肩章是三顆金星,領章爲紅底的牡丹花。

誰都沒有料到,輪到牛泰受銜的時候,這傢伙居然猝不及防的跪下了。

“奴才叩謝主子恩典。奴才不會說那些俏皮話,奴才只知道,主子讓幹啥,奴才就幹啥。”

尼瑪,一口一口奴才,簡直是賊性不改!

不過,整個新軍之中,也就牛泰一人這樣而已,別人都不敢,也沒資格自稱奴才。

此前,就算是玉柱拿鞭子狠抽,牛泰這個犟種,寧死不肯改口。

玉柱也拿他沒輒啊!

蔣盛心想,全軍上下,都喚山長,就牛泰一個“奴才”。

這傢伙呀,看似憨傻,實際上比猴兒還精。

第482章 特諭第402章 絕親恩第401章 下棋高手第642章 佟半朝,不算啥第740章 密旨第292章 將軍升座第542章 不辱反榮第853章 棘手了第670章 玉漢三,又回來了第184章 敢和我鬥?第207章 敢和康熙頂牛第117章 報應第1011章 活擒年羹堯第312章 康熙的寵臣第983章 議政王第九十五章 老五的安達第874章 看誰更會騙?第769章 潑天盛寵第126章 糟糕的弘昀第772章 很棘手第五十一章 惜才的四爺第531章 你還嫩了點第十九章 院試第344章 康熙急召第342章 司馬仲達第533章 衡臣,再擬旨第726章 老八出了手第670章 玉漢三,又回來了第343章 茁壯的玉黨第612章 宮變第763章 老皇帝氣炸了第八十七章 老十二的挖角第192章 乖乖的低了頭第十四章 風波起第953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二十九章 孤是胤礽第165章 窮鬼俠王第157章 鬧家務第四十五章 賈珠,你不行啊第335章 向康熙打小報告第497章 看誰更會裝?第879章 一日三驚第758章 內相之首第298章 激戰正酣第649章 老東西走了第1019章 立後第900章 廢太子死了第1013章 準部,孤來了第956章 軟飯的最高境界第417章 迷惑的就是你第717章 圈中帶套第1005章 佔山爲王的老四第337章 悄悄的拿兵權第1009章 留辮不留頭第191章 太傷自尊了第365章 萬丈波瀾起第555章 白鹿原第三十一章 下江南第624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858章 奇兵第708章 回馬槍第174章 又被皇帝罰了第591章 去豐臺第945章 漁翁得利第380章 山西巡撫第909章 傳皇上密旨第654章 老四來了第527章 軍政一把抓第195章 朕宰了你第436章 燈下黑第898章 玉柱在,就不怕靖難第420章 圈中有套第356章 老皇帝的報復第667章 猖狂之極第952章 同款的王莽,有麼?第953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158章 大拿出馬第二十章 打得臉疼第361章 玉柱的基業第896章 霸氣十足第269章 御門逼宮第907章 誰說了算?第933章 衡臣,擬旨第934章 新軍進京第168章 寫節略第535章 不當小媳婦第950章 受氣的小皇帝第650章 野心家第656章 風波急第906章 世襲罔替第865章 甘拜下風第227章 都在下大棋第738章 微服私訪第119章 談笑定乾坤第470章 刀刀見骨第735章 大清金像獎第609章 綢繆大事第340章 大賞體面第866章 戲外之戲第787章 隆科多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