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剩下一個元帥名額

而事實上,希特勒從1935年起開始封元帥,總共封了二十五名元帥,包括十九名陸軍、五名空軍、兩名海軍元帥。其中1940年,當納粹德國取得法蘭西戰役的勝利後,希特勒很高興,一口氣封了十二個元帥;1942年,當他封了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的主官保盧斯爲元帥,後者並沒有如他所願而自殺成仁,深感失望的希特勒發誓再也不封元帥。但最後仍然架不住軍人們對元帥軍銜的渴望,又勉強封出了四個元帥。因此德國元帥軍銜的標準實際上是取決於希特勒個人的評判,元帥們的實際能力魚龍混雜,參次不齊,可能並不能客觀地反映這名軍人的真實價值。我們現在站在一個歷史的高度,一個相對公平的立場來重新審視這些元帥們或者沒有被封爲元帥的德軍名將們,現在如果只有一個名額,您會認爲誰最有資格,最應該被封爲元帥呢

我個人的觀點這個唯一的元帥名額應該屬於卡爾鄧尼茨海軍元帥。下面是我的理由: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敗亡的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爲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宿命。而鄧尼茨元帥是作爲軍人原本可以結束這種局面的人,只不過他被提拔爲元帥的時間實在太晚了納粹德國在歐洲大陸軍事上的巨大成功得益於古德里安將軍提出的“閃電戰”,雖然古德里安本人並沒有被晉升爲元帥,但是他的軍事理論在戰爭初期就被納粹所採用,個人的榮辱沒有影響到整個戰爭的結果。而鄧尼茨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

英國是一個島嶼國家,它長期霸佔着歐洲的制海權,想要擊敗並促使英國投降就必須使它喪失海上霸權地位。只有英國屈服了,西線纔不復存在。可惜希特勒看不到這一點,他推崇的是拿破崙的“大陸至勝”論。因爲代表着海軍新思維的新生代將領鄧尼茨沒有被晉升到決策性的職位上,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是一個思想落伍的海軍軍官,他仍然停留在“巡洋鉅艦”的一戰思維中。德國海軍的整個發展思路是朝着一個錯誤的方向前進。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後,雷德爾元帥還在向希特勒提交過時的大力發展水面軍艦的“z”計劃,並且這個計劃被希特勒批准了,寶貴的時間和資源被無情地揮霍着。早在1935年,鄧尼茨就提出了德國海軍如果想奪取大西洋海戰的勝利,必須建造至少300艘潛艇,100艘用於攻擊英國艦隊,100艘往返於基地和戰區之間,100艘在船塢進行修理和補結這樣的正確主張。可惜他的主張無人理睬。

實戰是檢驗戰略思想的最好實驗場。按照雷德爾的作戰理念,開戰後德國海軍先後出動俾斯曼、斯比上將等多艘主力戰列艦、巡洋艦去襲擊英國人的海上交通線,但是隻取得了有限的戰果,這些軍艦大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被佔絕對優勢的敵艦擊沉。“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的確立,並不是幾艘德國戰列艦的單打獨鬥就可以撼動得了的。而鄧尼茨憑藉着僅僅22艘遠洋潛艇就把大西洋攪得天翻地覆。在1939年9月1940年3月第一階段就平均每月取得擊沉盟國兩位字的商船,單位是萬噸。期間最輝煌的戰果是擊沉了英國航母勇敢號。潛艇在大西洋的作戰隨着德軍在挪威的登陸而暫時中斷。

邱吉爾在回憶錄中沉痛地寫到,“戰爭中,我惟一感到擔憂的就是u艇的威脅,它不是以耀眼的戰爭和顯赫的戰果的形式出現,而是通過數字、圖示和曲線圖表證明瞭自身的價值。”“對我們來說,u艇的攻擊是最大的災難。德國人真聰明,竟然對u艇下了最大的賭注。”其實德國人聰明得有點晚了,一直到普里恩上尉指揮的“u47”潛入斯卡帕弗絡港擊沉了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後,希特勒才認識到潛艇的價值,批准了鄧尼茨建造潛艇的計劃,將潛艇工廠由原來的3個發展到16個。從建立工廠到製造出潛艇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欠缺大量經過培訓的熟練技術工人。扣除掉戰場上的損耗,等到實現300艘作戰潛艇時二戰中德國海軍總共擁有過1162艘潛艇,局勢已經不利得無法逆轉了。否則300艘潛艇在1940年就成爲事實的話,將形成一個連鎖效應,英國在1941年1942年就被困死在英倫三島,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北非之戰了。德國人可以將更多的部隊投入到巴巴羅莎行動中去,那麼斯大林還會有多少翻盤的機率呢

然而非常尷尬的事實是,1942年1月,當德國海軍對美國本土發起“擊鼓”戰役時,只能徵集到6艘遠洋潛艇。參加“擊鼓”戰役的一位德國潛艇艇長面對着衆多的可攻擊目標,無不遺憾地慨嘆着,“真遺憾,當我駛近紐約的那個夜晚,除了我以外沒有增加兩艘佈雷潛艇來一起攻擊。更遺憾的是,今天夜裡沒有十至十二艘潛艇來替代我。”

因此沒有哪位德國將領比鄧尼茨更需要及早地被擢升爲元帥軍銜,如果是惟一的名額,則舍其還能有誰呢

第二,鄧尼茨改變了現代海戰的新格局,他創造性地發明了“狼羣戰術”,使潛艇成爲奪取制海權的主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u艇在技術上存在着許多的缺陷,魚雷的質量也難以勝任海戰的需要,鄧尼茨第一個提出近距離攻擊的作戰方式,他將傳統的3000米的攻擊距離縮短爲600米,極大地提高了u艇攻擊效果。鄧尼茨還強調水面夜襲的戰法,即讓潛艇的瞭望塔在夜間浮出水面,對敵人商船及戰艦進行精確攻擊。這是老潛艇指揮員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1935年秋以前,所有的潛艇都是單獨作戰。是鄧尼茨創造性地提出了“狼羣戰術”,這也成爲二戰潛艇作戰理論的精髓,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實戰價值。雖然這種“狼羣戰術”在當時的科技限制下,存在着許多技術的難題,譬如指揮通訊方面,面對盟國護航船隊的組建,鄧尼茨和他的同事們別無選擇,通過不懈地努力一一攻克了所有的技術難關。這種潛艇在航道上戰術佈陣,巡航搜索敵情,一旦發現盟國船隊就尾隨跟蹤,同時召集附近的多艘潛艇來一起攻擊模式成爲了盟國海員的噩夢。隨着連綿不斷的爆炸聲,一艘艘的商船從海面上消失了,海面上漂浮着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船體的碎片、屍體、各種物品及燃油僅在1942年軸心國的潛艇就擊沉了盟國1169艘船舶6266215噸。

“卡爾鄧尼茨可能是英國自羅退耳以來面臨的最危險的敵人。”英國大不列顛艦隊司令坎寧漢無不憂慮地感嘆着。“當入侵英國證明爲不可能時,鄧尼茨卻看到了使這個國家屈服的唯一途徑”隆美爾元帥也不曾獲得如此高規格的評價。擔任過海軍大臣的邱吉爾首相焦急萬分,頻頻向美國求援。爲了得到50艘破舊、即將報廢的驅逐艦用於反潛,邱吉爾甚至提出用大片土地租讓的方式來交換,英國已經被鄧尼茨的潛艇窘迫到無路可走的地步。羅斯福說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英國奶牛的乳房已經變成了乾癟的布袋,即便翻過來也抖不出什麼東西了。”

因此鄧尼茨專業的指揮水平、領導才能以及他取得的輝煌戰果使他完全具備獲得元帥軍銜的條件。

第三,大西洋之戰悲劇性的落幕誰之過呢1943年1月在卡薩布蘭卡羅斯福和邱吉爾達成共識,爲了奪取歐洲,必須徹底殲滅大西洋中的u艇。戰爭從廣義的範疇來說,其實是國與國之間國力的比拼。大西洋潛艇戰德國最終的失敗主要原因是錯過了時機,根本原因則是國力的不足。

國力具體反映到戰爭中,首先德國在情報戰方面輸給了盟國,雖然德國的b情報機關破譯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密碼,但是在最關鍵的1943年12月,英國人修改了密碼。而1942年2月,英國人成功地破譯德國潛艇的超級密碼,此後德軍潛艇的調動佈防完全在盟國的掌控之中,狼羣的獵狩連連撲空,反而遭受着慘重損失。其次,盟國採取了立體反潛,英美空軍和英國海軍配合,並且專門組建了獨立的反潛支援艦隊對潛艇進行狙殺,這種不對稱的角逐,是大西洋海戰勝負發生逆轉的重要原因,而德國潛艇基本上得不到空軍的支援。

德國潛艇失敗的最致命癥結在於科技的全面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一個千古永恆的公理。英國海軍在其本土沿大西洋沿岸架設了高頻無線電定位網,可以準確截獲德國潛艇之間以及潛艇與基地間的通訊聯絡,並精確確定發電報的海域,然後用空軍對指定海域的潛艇進行迅速地打擊。盟國的反潛力量都特別加裝着一種大功率探照燈,即使是暗夜也能在2000碼距離或者水深30米左右發現潛艇。更要命的是盟國的反潛船艦和反潛飛機都裝備着先進的海空搜索雷達,這種雷達讓潛艇無從遁形。直到戰爭結束,德國都沒有找到任何的破解方法。

面對盟軍反潛力量數量、質量上的巨大優勢,鄧尼茨多次向希特勒請求,在提高潛艇科技含量以前,必須終止這種無意義的自殺式的攻擊,並數次下令終止大西洋海戰。但希特勒要求潛艇戰必須繼續,因爲這樣可以“儘可能多地牽制盟軍的大量兵力”,使之不能騰出手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和實施兩棲登陸。所以一些朋友提到的德國潛艇戰驚人的代價75的陣亡率,包括鄧尼茨自己的兒子在內的兩萬八千名德國潛艇官兵命喪大洋,約五千人被俘虜。潛艇乘員這麼高的傷亡率,卻大都出現在大西洋之戰的中後期。考慮到爲了對付潛艇戰,盟國方面投入了三千艘艦船,二千七百架飛機及十七艘飛艇,四百艘掃雷艇,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大西洋海戰使盟國喪失了二千六百零三艘商船,一百七十五艘軍用船艦,以及七萬名海軍官兵的生命。所以德國潛艇官兵的犧牲還是很有價值的,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第三帝國滅亡的時間。而且這麼高的傷亡率並不能歸咎於鄧尼茨的指揮失誤,此非戰之罪

第四,第三帝國的國家元首。1945年,希特勒在自殺前將鄧尼茨任命爲自己的繼承人,這樣的決定僅從鄧尼茨在三帝國的地位來看,委實叫人匪夷所思。雖然其中有着許多的原因,譬如戈林、希姆萊等接替人的背叛。但是希特勒從這麼多將帥裡選中鄧尼茨是頗有一番深意的。他知道,鄧尼茨,一個非納粹黨的職業軍人在美英等國心目中有着極重的份量,期望鄧尼茨能夠在非常艱難的局面下,利用他的影響和英美等盟國單獨媾和,一起來對付俄共,從而達到保留德國的目的。當然希特勒的想法有點不切實際,但這已是他能爲他所魂牽夢繞的帝國所能做的最後一點努力。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至少在希特勒看來其他的德國元帥和名將難堪大任,惟有鄧尼茨的領導能力和國際威望是第三帝國最後的希望。

本文系原創撰寫,版權歸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觀點繫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十一)撤退軍旅詩人萊蒙托夫東吳武將武功排行榜《魂斷藍橋》的悲劇並非偶然淺析“名將”僧格林沁明之殤:洪承疇仁至義盡的變節我們正在失去臺灣從汶川地震看地震武器攻擊中國的可能性忽視氣象武器研究未來必遭他國暗算重裝甲王牌興衰錄(已發表)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收復藏南的關鍵在於打掉印軍後勤鮮爲人知的捻軍名將青島閱兵所透視出的中國海軍發展思路正說清朝禁衛軍的創建亟覆亡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奧運會安保工作的範圍必須拓展會場以外大國間暗戰之首選戰法——氣象戰(二) 反對派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如果只剩下一個元帥名額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淺談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歷代名將譜總名單二戰中最令人佩服的五大名將抗冰搶險預演總動員佳節攻臺可獲速勝第三帝國的最後一位騎士三國鼎立CAI教案(省二等獎)淺談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好人未必有好報經濟滲透是否真的可以扼制潛在的中美衝突?(九) 最後的進攻從斬張任看西蜀用人生子當如曹子恆!lt;李自成〉塑造的闖將的武功三國鼎立CAI教案(省二等獎)(十二) 夢斷烏克蘭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被虐殺在戰俘營中的百萬德國戰俘爲西楚而戰的忠臣良將們解放軍應將空降軍縮編爲空中突擊師從安全角度考量我軍應在藏南部署野戰軍兩宋元#183歷代名將譜揭秘北洋軍痛失好局的“外蒙行動”正說真實的梁山英雄和宋江起義《三國演義》中的一百零八顆星宿淺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歷史教學(已發表)養兵千日——反思北洋艦隊的覆滅武力解決南沙島礁爭端的終極方案淺論是否存在解放軍重返朝鮮的可能性一個原本可以改變三國曆史的人“火燒坦克”東周篇#183歷代名將譜二戰中最令人佩服的五大名將淺談教育創新的認識(十一)撤退正說真實的梁山英雄和宋江起義航母空間已被大大壓縮,未來是空天戰時代登陸英國的首選指揮官:恩斯特.佈施元帥趣談水滸:《水滸》中最完美的愛情淺談教育創新的認識奧運會安保工作的範圍必須拓展會場以外抗冰搶險預演總動員佳節攻臺可獲速勝自掘墳墓的“海上之盟”中美之戰不同於其他戰爭之處(1)“火燒坦克”三國諸侯勢力武功排行榜走下神壇的“閃電伯爵”(已發表)新聞傳媒已成爲信息戰中的一支暗軍大秦篇·歷代名將譜lt;李自成〉塑造的闖將的武功好人未必有好報大清篇#183歷代名將譜亞丁灣護航行動已逐漸成爲“雞肋”!(七)粉碎逆襲“地獄之旅”—記帝國師在諾曼底明之殤:悲情英雄李定國小傳突襲消滅臺灣海軍中越就南沙海權的爭執必然會有一戰政經智庫屬於重複建設應成立專業軍事智庫爲西楚而戰的忠臣良將們淺談結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解析臺軍戰略:特種戰只是心理嚇阻戰術!亟需提升監管規格纔可能有效控制南沙經濟滲透是否真的可以扼制潛在的中美衝突?解放臺灣最經濟的另類打法鮮爲人知的捻軍名將大清篇#183歷代名將譜納粹軍隊的十大王牌師二戰的爆發與擴大CAI(省一等獎)三世不降唐——單雄信的失敗復仇兩晉篇#183;歷代名將譜二戰中最令人佩服的五大名將一個原本可以改變三國曆史的人收復藏南的關鍵在於打掉印軍後勤趣談水滸:方臘麾下的“八大天王”淺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歷史教學(已發表)二戰中德國的十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