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曾經我以爲你是一個廢物

“侯爺,計劃得提前了,貴妃那邊準備得如何了?”

斗篷客冰冷而又略顯急促地詢問着鄭國泰,這樣的語氣讓鄭國泰非常不爽。

鄭國泰陰冷地看了這位便宜而不簡單的幕僚一眼,語氣卻是遲疑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此事按計劃執行就好,一旦提前恐會橫生變故……”

“侯爺!”

斗篷客毫不客氣地打斷他的顧慮:“王爺進京已經兩日,以王爺進京之時當街滋擾百姓,繼而毆打南城兵馬司校尉的舉動,有心人理當捕捉到王爺的消息。

紙終究包不住火的,現在兩天過去了,朝野上下對王爺入京一事全無半分反應,這其中……必定有詐!”

鄭國泰嗤笑道:“先生多慮了,南城兵馬司豬狗般的東西,王爺當日亮明瞭咱們侯府的牌子,諒他們也不敢繼續糾纏,否則老夫有一百種辦法讓楊勇生不如死!

先生稍安勿躁,還有五日宮中選秀便會如期舉行,到那時便是咱們立下不世奇功的時候。

至於這幾天嘛,且任朱常洛那個小畜生逍遙兩日!

還有顧家父子,一對畜生,這事兒過了看老夫如何雜治他們。

顧家與國同休兩百年,也是時候爲大明着想,爲有德之士騰一個好地兒了!”

斗篷客一把掀開頭罩,急道:“王爺萬萬不可小視先天下英豪,京師各方勢力魚龍混雜,誰都不是吃乾飯的,撇開廠衛和京營不談,那羣御史便是一羣瘋狗和餓狼。

平日裡一旦勳貴稍有差池,御史們便會同鯊魚見血樣咬上來,那日王爺以侯府的牌子平事兒,即便南城兵馬司如何慫包,御史們事後斷然不會一點兒風聲也收不到。

可現在兩天過去了,御史們對這事兒毫無所聞無人彈劾,反常即爲妖啊!”

他再一次以實例論證京師的反應。

鄭國泰目光閃動,但仍然堅持道:“京師人口數十萬,朝廷御史數十人,嘿,楊勇那邊沒有膽子漏出消息,他們又從何得到消息?”

豬腦子啊!

斗篷客暗恨不已,類似的話當日他便表示了擔憂,但被鄭國泰怒斥荒唐,當時無憑無據,他只得把剩下的諫言咽會了肚子裡。

直到兩天以後朝野上下依舊對此事“毫無所覺”,這讓斗篷客愈發擔憂了,今日裡他顧不上鄭國泰的惡感強項進言,不曾想鄭國泰警覺之餘依舊不爲所動,這讓他再一次對自己這趟南下之旅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

咬了咬牙,斗篷客壓低聲音道:“好,咱們就算御史們個個吃乾飯,廠衛全數都是蠢貨,他們一概對王爺入京神不知鬼不覺,咱們的一切行動天衣無縫!

不過朝廷明日邊會議決方從哲、何宗彥二賊,隨後便會定下閣臣重組之事,這事兒可是王爺就藩以後朝廷的頭號大事,朝野上下,甚至地方州府都會緊緊地盯着乾清宮。

嘿,如此一來,慈慶宮那邊的動靜……是不是就無人關注了?

此誠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天賜良機啊侯爺!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下斗膽請侯爺痛下決斷,乾坤易幟一日可定啊,五日以後……王爺必將悔之晚矣,敢問侯爺您又將如何自處?!“

這話撓中了鄭國泰的痛點和興奮點,他一拍座椅低喝道:“老夫和王爺等這個機會已經十數年了,未曾想最後卻是以如此蠅營狗苟的方式成就大事,老夫恨啊!

……若明日舉事,大事必成麼?”

斗篷客沉聲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下只知若明日舉事不成,那麼五日後行事定然功敗垂成!”

鄭國泰面色變幻不定,他不得不承認斗篷客的話很有道理,他雖然性子並不果決不是個成大事的料,但在事關身家性命的選擇上,他不得不做出利益最高的決斷。

“既然如此,那便明日舉事,即刻聯絡宮中……”鄭國泰終於下定了決心。

“……伏稷遙,山西大同人,家資鉅富,少時豪勇任俠其父不喜之,其十歲讀書寒窗二十載,而功名場上屢試不第連秀才亦未高中。

心灰意冷之餘,伏稷遙一怒燒燬了所有的詩書典籍,聲稱大丈夫當仗三尺青鋒立不世功業,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酸儒,好男兒豈能同伍。

其後此人在山西和直隸甚至關外仗劍經商,伺其武勇和精明闖下了偌大的名頭!

此人一月前秘密進入永寧侯府,自此以後深居簡出,一月時間不過出府三次,而每一次出府不論如何晃盪,途中都會出入那家名叫錦記的小客棧。

每次待的時間不定,最長一次待了兩炷香喝了一碗酒,最短的一次便是蕭源撞見那日,前後不過幾十息。

這幾天伏稷遙再未到過錦記,弟兄們已然拿下了客棧的掌櫃和夥計。

嘿嘿,咱們按照大人水刑的法子炮製一番後,掌櫃便‘痛快’地交代了消息是送回了山西。

不過消息是以暗碼傳送,他們對內容一無所知。

咱們已經通報山西那邊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偵緝,老杜主動請纓帶着最精銳的弟兄去了山西。

千戶大人但請寬心,不出十日一定會有結果!”

常遠終於查到了斗篷客的身份,第一時間向顧子軒抖露那個光頭殺才的老底。

跟領導彙報工作也是個技術活兒啊,人家常副千戶就做的非常到位,默默敘說自個兒功勞的時候,不忘捎帶上領導的重要指示和啓發。

爲啥咱們能迅速突破得到重要進展,那是因爲咱們用了領導發明的水刑啊,這玩意兒破案迅速有效不傷犯人肌膚,在給犯人留下嚴重心理創傷的同時,還能不動痕跡地坑他們毫不知情的同夥呢。

這樣的下屬向來都會比較有前途的,顧子軒也不能免俗,他越看常遠越順眼了,尤其這廝表功的同時沒有落井下石,還不忘點出同僚杜洲積極主動的工作覺悟,這讓小侯爺非常滿意。

小侯爺嘉許的目光讓常遠直如喝了二兩老酒,渾身上下熨帖無比。

顧子軒原本嚴肅地聽着老常彙報,聽得後來卻是笑道:“還當他多大的來頭呢,卻不過是一個社會人,鄭國泰那條老狗飢不擇食啊,如此社會渣滓竟然引爲心腹,永寧侯府這是缺人才呢還是缺錢啊?”

常遠附和道:“千戶有所不知,自福王幾年前就藩以後,鄭家的行情便一日不如一日。

朝中文武依附鄭家的一個也無,永寧侯爲這事兒氣得大病一場,整日裡臥牀不起痛罵人心不古,將那羣聖人門生罵得是狗血淋頭啊。

呵呵,有了這麼一出,朝中更是無人願意沾惹鄭家,永寧侯真真是懷抱金梧桐卻招不來綵鳳凰啊。”

顧子軒聞言哈哈大笑,末了卻是面色陰沉冷冷道;“鄭家豬狗一樣的東西,家裡怎會栽得活金梧桐?”

常遠苦笑道:“千戶大人這話……”

這位爺提起鄭家向來豬狗相稱,起初他和杜洲聞言嚇得不行,您這罵鄭國舅不要緊,可照您這生物鏈算下來,您是罵福王是豬狗,還是罵皇帝陛下日了狗呢。

不過在顧子軒又罵又踹狠狠拾掇一頓後,二人再不敢質疑顧子軒對皇親國戚血統的質疑了。

捏了捏下巴,顧子軒疑惑道:“這麼算下來,要不便是鄭國泰那個畜生一個月前強姦了七八頭母豬,腦子昏了頭招了姓伏的那個社會渣滓,要不便是姓伏的有真本事,或者背後有着鄭家也不得不倚重的力量。

你覺得哪種可能最大?”

常遠的消息基本佐證了他此前的猜想,震驚之餘感慨着果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事兒崇禎的老丈人同樣幹得不少啊,雖然後果沒有這麼惡劣,不過性質卻是一樣兒一樣兒的。

娘希匹,還是缺人啊,顧子軒打量着常遠,捎帶着便起了考較的心思。

千戶大人向我徵求意見了,常遠頓時激動得雙眼通紅,這位爺平日裡強勢無比在右上所從來說一不二,如今肯詢問自己的看法,這……便是把自己看做心腹的起點啊。

此前顧子軒不過是將他們納入門牆,離心腹還遠着呢。

常遠無比珍惜這個機會,他沒有急於邀功而信口開河,想了想道:“世子,以屬下看來這個姓伏的定然有着永寧侯無法拒絕的東西!”

常遠一口否了姓伏的本事,一個秀才都考不中的廢物點心,老子還能指望他有幾分本事?

顧子軒面無表情道:“理由?”

常遠道:“永寧侯府雖然比之從前落魄,可不論是家財還是朝野的聲望,哪裡輪得到一個小小的遊俠豪商高居幕府。

民間豪商的那點兒家當,永寧侯哪裡看得上眼,即便伏氏乃山西鉅富。

這麼一圈兒劃下來,屬下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山西得天獨厚的位置了!”

常遠眸中閃過興奮而又忌憚的光,他偷偷打量顧子軒,只見千戶大人的眼神越發的熱切,竟而透着幾分鼓勵。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是咱們錦衣衛辦案的要訣,你儘管說出你的猜想,說錯了沒有關係,咱們又上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一味媚上畏縮不前的奴才!”

想起四處鋪開的攤子和千頭萬緒的破事兒,顧子軒對人才的渴求已經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如果右上所能夠得到使得稱手的人才,顧子軒不介意給他一方嶄新的天地。

常遠這才鼓足勇氣低聲而又堅定道:“屬下以爲,那伏稷遙身爲山西人士能夠把生意做那麼大,定然背後少不得晉商的扶持,而晉商……

這羣號稱‘非數十萬不稱富’的吸血鬼,他們的生意之所以能冠絕天下,塞外和遼東的市場他們須臾不可離。

在福王和鄭家面前,伏稷遙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除了塞外和遼東那邊的關係,屬下實在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顧子軒眸中的讚賞愈發濃厚了:“不錯,你能想到這一步,證明你並非一個只會舞刀弄棒的莽漢。

繼續說,你覺得是遼東還是塞外?”

常遠興奮得渾身發抖,離心腹一步之遙了,如果接下來的答案能夠繼續出彩,就能徹底搭上千戶大人的戰車了。

他對顧子軒的前途狂熱地看好,所以他在面對顧子軒的考較時能夠激發腦子的極限!

“遼東!

屬下的理由是蒙古這幾十年被李成樑揍怕了,他們還要舔傷口,雖然與大明不時會有邊境挑釁,不過生死之戰十年內已經不大可能。

而遼東不一樣,建奴公然扯旗造反自立年號,兩個月前更是大逆不道以七大恨討伐大明,大明與建奴的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富貴險中求,我若是伏稷遙要賺大錢,最好的選擇必然是遼東,我所有的經營重點也必然放在遼東!”

常遠終於給出了他的答案,顧子軒對此……擊節叫好。

沒想到啊,這右上所真他孃的是一個風水寶地,常遠的見識讓他刮目相看,如果能夠多得幾個這樣的人才,何愁華夏不興。

他感慨着亂世出英雄,英雄靠緣法。

青史留名者固然名傳千古,不過未留名者,誰又能知道多少人一身抱負未得施展。

常遠與他的看法不謀而合,不過還不夠深,不夠透徹。

顧子軒不動聲色道:“一個遼東的商人,如何便能得到鄭國泰的垂青?”

垂青這個詞讓常遠一陣惡寒,卻也打去了他的最後一絲顧慮:“藩王成大事者須裡應外合,今鄭貴妃居內策謀,而外應者……

遼東當爲首選,伏稷遙,便是那個至關重要的引子!”

“遠水不解近渴。”顧子軒似乎依舊不爲所動。

常遠有些着急了:“遼東的佈局,非爲當前也,福王取而代之後當見其效!”

顧子軒依舊淡定地看着他,眼中的欣賞也漸漸淡了,常遠狂熱的心頓時如墜冰窟,難道……我看錯了嗎?

常遠的眼神從熱切變得淡然,繼而透着幾分恐懼,最後顧子軒還尋着了三分哀求。

驀然,“哈哈,哈哈哈哈哈……”

顧子軒抱頭大笑,他肆意地笑着,最後捂着肚子蹲在了地上,即便這樣他還是指着常遠暢快地笑着。

“千戶大人……“

常遠慌了,這一刻他對千戶大人的喜怒無常留下了深刻到恐懼的記憶。

良久以後,顧子軒擦去了眼角笑出的淚花兒,他緩緩站起道:“常遠吶……”

常遠趕緊扶住了小祖宗,忐忑在:“屬下在!”

顧子軒一把甩開了他,“你可知道我對你有多麼滿意嗎?”

這……合着您這一出大戲是表揚我呢,常遠冰冷的心又活過來了,有了前車之鑑,他不敢肆意徜徉,啪地立正道:“願聽世子訓誨!”

顧子軒笑道:“喲,學習的心思挺難得啊,不錯,右上所的人就得有這股子與時俱進的勁頭。

呵呵,大明病了,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唯一的希望便是壯其筋骨刮骨療毒。

而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大明多一些良醫,大家羣策羣力,方有最後的一線希望讓大明起死回生。

從你今日的表現,我看到了拯救大明的希望,這怎能讓我不喜出望外呢?”

常遠眼眶熱了,千戶竟然對我信心這麼強的嗎。

顧子軒拍着他肩膀悵然道:“曾經,我以爲你是個廢物……

一個只會溜鬚拍馬的老油條,一個只會誇誇而談急領導之所急的廢物……”

第一百三十八章 糾結的朱由校第七十八章 蓄意而爲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男生女一樣好第九十九章 底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經病千戶第三十八章 承乾宮事變(二)第一百四十章 心懷坦蕩 至誠至孝第一百五十九章 槍還是老的硬第一百三十八章 糾結的朱由校第五十五章 呸(感謝打賞和連推的朋友)第九十六章 西席的不二之選第一百一十六章 “慷慨”的駱督公和日夜兼程的福王殿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曾經我以爲你是一個廢物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次調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被拖進了小樹林子的王廠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做狗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年皇孫之煩惱第一百七十九章 勳貴集團的背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願意老年癡呆的朱翊鈞第四十五章 上了東宮的賊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風暴將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今天下英雄惟台山公與周公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聲地笑得意地笑第十七章 顧兄口味太重了第一百五十章 攪屎棍子要砸鍋第一百二十八章 可怕的讀書人第十一章 完璧歸趙第八十一章 該千刀萬剮第九十一章 坑神無處不在(感謝HUANG900928書友千賞)第一百二十四章 駱思恭老犬守土 顧子軒神鷹開疆第一百章 乳虎初嘯與驅虎吞狼第一百五十七章 紅日似血 英雄遲暮 大明不朽 江山萬古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小年紀心理陰暗第八十章 吞蜀肥秦第九十五章 跑偏的野望第十七章 顧兄口味太重了第一百零四章 自保之道(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七章 翠花兒第一百八十章 揮刀指蒼穹的少年第九十三章 成功雖無把握 成仁卻有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萬曆的淚和武人的三分自留地第一百三十四章大明東印度公司的野望(二)第一百八十九章揮揮手啊就不要回頭第九十二章 十二級颱風不如枕邊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激烈分贓 百死無悔第一百六十七章 耍猴作死的何宗彥第六十七章 憤怒的方從哲第一百四十章 心懷坦蕩 至誠至孝第八十七章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第一百二十八章 可怕的讀書人第一百八十九章揮揮手啊就不要回頭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音希聲第一百八十一章 今天下英雄惟台山公與周公耳第八十九章 萬曆怒了第五十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經病千戶第一百七十章 純良的孫傳庭第一百六十章 天字第一號大傻逼第十七章 顧兄口味太重了第十一章 完璧歸趙第一百三十一章 敢想敢幹的成國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風暴將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一百三十章 我兒子的山就是比你家丫頭的山要高第四十四章 斗轉星移還施彼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六十九章 該磨刀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開國勳貴和靖難勳貴第五十一章 初步摧毀意志第一百九十章 你難不難受想不想哭後不後悔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第四更求首訂)第二章 大義滅親第九十章 自己挖坑埋自己第四十七章 血書條陳直臣逼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敢想敢幹的成國公第十六章 生死兩難第四十八章 鐵血真漢子第五十四章 首戰取勝第九十八章 母暴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武將的王之蔑視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天白日文明辦案的錦衣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駱思恭老犬守土 顧子軒神鷹開疆第四十五章 上了東宮的賊船第一百八十章 揮刀指蒼穹的少年第四十章 舐犢情深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男生女一樣好第一百四十八章 被拖進了小樹林子的王廠公第四十二章 暗算第五十一章 初步摧毀意志第三章 我們不一樣第六十三章 漏洞第九十四章 領導兜底第二十六章 風水寶地第七十七章 小人報仇從早到晚第一百零三章 暢想之女教師(第一更求首訂)第七十一章 男人要快準狠第十七章 顧兄口味太重了第一百零二章 侯府對第一百三十五章朕即國家的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