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曲終人散繁華盡(2)

安國公這個爵位,因累累軍功而受封,那麼,作爲上一代的嫡長子,曾經的安國公府大老爺,如今的安國公,本就應該親上戰場,以自己的實力得到兩老留下的人脈的認可!

而,安國公又是如何做的呢?

如所有的“二代”們一般嬌生慣養長大,不識人間疾苦,頗有些易哄騙的“傻白甜”大少爺的習慣,也就罷了。

畢竟,軍隊是一個大煉爐。

不論是作天作地,讓人頭痛又萬分無奈的紈絝子弟;抑或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風一吹就能吹跑的文弱書生;再或者是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少爺,一旦被扔到軍隊裡,那麼,都能在短則一年,長則三五年的時光中蛻變!

不過,這一切,也是有前提的。

——這些世家子弟的長輩們要“捨得”!不要一邊將人塞到軍隊裡,嘴裡說着任由軍隊隨便操練,絕不心軟之類的話;一邊卻又私下裡令人保護,頻繁地書信往來,殷勤地派人送來各類吃食衣物。

不然,別說三五年了,哪怕十年,二十年,這些人也終究會是混日子的“紈絝子弟”!

當然,這樣的情況,按理來說,絕不應該發生在安國公身上。

畢竟,老國公和老夫人這兩位,那是真正爲大唐王朝邊疆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不說其它的,單單“不畏難險,迎難而上,勇往直前,殺伐果決”的信念,就不會因任何人和物而有所動搖。

可,架不住這兩位長駐邊疆幾十年,這期間,因爲邊疆的不穩定,再加上安國公府這一代血脈子嗣稀少,故,夫妻倆纔會應了太夫人的請求,在兒女剛剛記事不久,就將他們送到了京城,養在太夫人膝下!

一爲保兒女平安,二爲讓兒女代自己盡孝。

可以說,老國公和老夫人這兩位的出發點是好的。

只可惜,他們什麼都算到了,就是沒算到“世事變遷,人心難測”。

太夫人不知道一族嫡長子的重要性嗎?尤其,還是安國公府這種以軍功封爵,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軍人世家”的家族!

當然不是。

只是,這世間,有誰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叔伯夫君和兒子一個又一個地戰死沙場,屍骨無存?

這與所受的“國家重於一切”的教育理念無關,也與自己得到的來自於家族特有的世家貴女精英級別的培養無關,更與自己“閱萬卷書,也同樣行了萬里路”而培養出來的眼界心胸無關,而是純粹的一顆愛子之心!

尤其,在自己生養的四個兒子相繼戰死沙場,就連唯一存活於世的幼子,也被迫擔起父輩的責任,和自己的媳婦雙雙奔赴戰場,一走就是近二十年的情況下!

如此一來,太夫人基於種種考慮,做出“養廢”安國公這個嫡孫的念頭,也就有理可循,更是情有可原了。

但,這並不代表駐守邊疆幾十年期間,曾數次趕回盛京休整,並與太上皇彙報軍務的老國公和老夫人這對被邊疆蠻夷們冠以“羅剎”稱謂的夫妻檔,就能心甘情願地接受!

畢竟,這世間,誰不追求所謂的“子承父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征戰邊疆二十年,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在軍中圈了一個地盤的老國公和老夫人,又怎能忍受自己的“後繼無人”?

只可惜,說也說了,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安國公一如既往地將老國公和老夫人的話當成“耳旁風”。就連老國公和老夫人離京時,令人悄無聲息地帶走安國公,抵達邊疆,安國公醒過來後,都會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計策,只爲了能讓人送他回京城!

至於丟到軍隊裡去訓練個十天半個月?

這法子,對那些打着諸多旗號行事的真假紈絝確實有效,但,對“不回京,就尋死”,毫不猶豫將性命置身於外的安國公來說,還真起不到多大效果!

畢竟,安國公可是這一代的嫡長子!肩負着襲爵、繼續家族責任,並將其發揚光大的嫡長子!

將一府嫡長子折騰出什麼問題了,真不是“老壽星上吊——自個兒找死”呢?

當然,安國公能這般“恣意狂妄”,也和老夫人每天都必需見到安國公,若一天沒能見到安國公,就會匆忙地派護衛們快馬加鞭地趕到邊疆,見到安國公後,不管邊疆發生了什麼事情,哪怕立刻開戰了,都要立刻保護安國公回京這樣的做法有關。

如此,纔將安國公給寵出了個“無法無天”的性子。

但,人之所以稱之爲人,之所以敢自詡高等動物,那是因爲人類凌駕於所有低等動物的“思想”。

老國公和老夫人這一生,共育有三子兩女,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了盛京,由太夫人養在膝下。而,太夫人給予這五位的,也都是一般無二的溺愛。

那麼,爲何,只有安國公這位嫡長子被“養歪”了?

而,同樣受着太夫人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教育,從而把“武將”這個職業從自己人生規劃中劃掉的三老爺和四老爺,卻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並在最短的時間裡,就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

比如說,早在四年前,就已經被提拔爲大理寺卿,享有正三品大員權利和榮耀,如今,正往二品大員方向奮鬥的三老爺。

再比如說,早在十年前,就已名揚大唐,成爲世人皆知的又一位“風流名士”,如今,正往“知名度擴散到世界各處”方向奮鬥的四老爺。

至於兩位嫡女?

嫡長女,也就是如今的淮南王妃。

嫡次女,正是山東巡撫夫人。

即便,這些年來,淮南王府鬧劇頻發;即便,淮南王妃的位置早已不那麼穩妥;即便,真正知曉真相的人,都不會太過同情和憐憫淮南王妃,但,在大多數人眼裡,不論淮南王妃,抑或是如今的山東巡撫夫人,從某方面來說,都算是世家貴女中少之又少的“人生贏家”。

故,在這樣的對比和襯托下,可不就顯得安國公這位嫡長子走到如今這一步,都是自己“作”出來的呢?

同樣的生活環境,同樣的教育條件,偏偏,五人中,就只有安國公一人“文不成,武不就”,更輕易就中了身旁侍候丫環那些甜言蜜語裡包裹的“毒藥”,不管不顧地一意孤行,比如說,數十年如一日地寵愛於姨娘這位曾經的“奶姐”!

真要說來,安國公的“嫡長子”“準襲爵人”身份,就註定了他在安國公府裡那比其它兄妹還要尊榮的生活!偏偏,也是這樣的安國公,到最後,竟然成爲“扶不起來的阿斗”,讓人如何不感慨萬分呢?!

第466章 價值昂貴的座鐘第600章 苦尋長輩來做主第506章 大姐聞訊心慌亂番外5:正是秋獵好時光(1)第538章 傅芷卉醇醇勸說第565章 宮宴裡再現撞衫第440章 傅四爺快崩潰了第397章 和離教女二選一(1)第652章 表妹言悔過自新第584章 宮宴事有利有弊第117章 大額訂單又來到第666章 脆弱的母女情誼第595章 黑白雙鷹抵鄭宅第589章 絕處逢生夢表妹第209章 點燃八卦的熱情第708章 欲往秦嶺山一行第357章 候府裡的真相帝(2)第443章 賣安利的於掌櫃(1)第523章 於姨娘巧言挑撥(3)第507章 母女倆終於見面第144章 人總是會改變的第278章 母女倆午後閒話第154章 吾將會日省三身第50章 炮灰,又見炮灰第218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464章 夫唱婦隨長公主第485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1)第359章 兄妹午後的閒聊(1)第95章 得隴望蜀心不甘第472章 究竟誰會迫害誰(2)第703章 四房夫妻欲回京第186章 八姑娘是個妙人第696章 表姐妹撕破臉皮第573章 宮殿內不見人影第83章 惹人憐愛白蓮花第202章 忠心丫環不忠心(2)第192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29章 私庫和縣主爵位第678章 有其女必有其母第651章 世家從無蠢姑娘第663章 好心卻沒有好報第137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358章 窺見真相表妹驚第454章 這世間我只信你第150章 人都難免有私心第182章 劇本有些不太對第234章 傅四爺撞上槍口(2)第497章 淮南王妃有點怪(1)第399章 和離教女二選一(3)第114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75章 母女爭鬥的炮灰第60章 冷待系統被人欺第496章 大姐巧用離間計第303章 選秀宴裡見撞衫(2)第391章 大姑娘巧妙應對(1)第189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301章 中庸之道不可取第465章 每日的新鮮飯食第344章 候府夫人慾悔婚(2)第451章 爲兒女苦心籌謀(2)第155章 隱世家族已現世第367章 欲說女兒私密話第262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319章 輕言妙語來試探(2)第254章 誰是告狀小能手(1)第648章 傅佩瑤綵衣娛親第68章 磕頭哭泣求憐惜第602章 好心贈藥卻被拒(1)第220章 滿心不甘欲逃跑(2)第311章 四皇子英雄救美第72章 親兄妹緣何“相煎”第409章 英雄氣短傅四爺第119章 淮南王妃欲和離第682章 姐妹相繼爲棄子第538章 傅芷卉醇醇勸說第619章 適當地推波助瀾第278章 母女倆午後閒話第641章 大姑娘不言放棄第305章 年齡是個大問題(2)第80章 戲裡戲外誰能辯第479章 慘遭鞭笞候夫人(1)第691章 齊聚一堂糗樣出(1)第195章 大姐的真正來意(3)第290章 當錢已不再是錢第147章 一唱一和提舊事第419章 大姐表妹攜手來(1)第264章 手帕交?垃圾筒!(2)第507章 母女倆終於見面第625章 愛情是什麼玩意第593章 回信也是大問題第305章 年齡是個大問題(2)第364章 正屋驚見老國公第434章 坑來坑去坑自己(1)第274章 大姐獲訊心慌慌第41章 雁過拔毛的惡名第371章 跨時空認親大會(4)第540章 國公夫人慾出山(2)第572章 表姐妹慘遭捉姦(2)第99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50章 炮灰,又見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