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準備60米

蘇祖春節在家中的時間很短暫,頭尾加起來其實也就十天左右。

之前的比賽獎金除了買個手機外,蘇祖基本也沒有什麼大的開銷,加上後面全國田徑冠軍賽拿到百米冠軍所發的獎金還有工資,加起來也有五六萬。將一張存了5萬的銀行卡給了母親葉青梅,至於說摩托車,終究還是在母親的一力反對下,暫時沒能買成。

這幾萬塊錢,按照重生者規律,怎麼也得找個投資渠道,翻個十萬二十萬的。但事實是,這個時間節點蘇祖作爲一個專業運動員根本沒有太多精力去研究,二就是真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放個兩三年,有這個時間,他早已賺到遠超過受益幾倍幾十倍的收入。

還不如直接給父母,幾萬塊在這個時間對於農村家庭已經不是小數目。對於蘇祖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想讓父母安心。告訴他們自己不再是承歡膝下的稚子,而是已經他長大成人,選擇競技體育這條道路或許艱難,但他已經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能夠自立,不再需要他們再去揹着這個負擔。

這一年的時間,家裡的經濟狀況即便沒有他的幾萬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了需要去用心供養一個人的負擔,不用時時刻刻去想着要去賺些活錢,來應對學費、學雜費,生活費之類的。

安安靜靜地和父母過了一個春節,期間走親戚,上門拜年,有見到蘇祖個人變化驚詫的,也有聽到他已經入選國家隊而羨慕不已的。談笑之間,誰也沒能想到會有這麼快的變化。

一直愛看體育比賽的表哥,還調侃了幾句,說在電視上看到了蘇祖,更引起了各家親戚的好奇。不過運動員終究是離普通人有着太遙遠的距離,而且此時蘇祖的成績和名氣也不足以引起什麼轟動,不過就是偶爾間閒聊多了一個談資。

2月7日,農曆正月初六,蘇祖揹着行囊,告別父母,再次離開家。汽車,火車,飛機兜兜轉轉,又是春運,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纔在第二天中午回到了青訓基地。

下午簡單地打掃了下宿舍衛生,好好休息了一下,也沒有馬上就投入訓練。他剛回來的時候也在田徑場瞟了幾眼,這時候返回青訓基地的人不多。田徑場上也只有三兩個回來沒幾天的運動員在做一些恢復性訓練。

從去年召集的那次青訓結束以後,大部分地方隊的運動員和教練也基本上回到了各自的省市。被國家田徑隊相中的苗子有幾個,包括教練員一起,但相對於青訓的總人數,也不太多。

在春節這段時間裡的休息和調整,蘇祖發現原來出現的各條異常負面狀態,基本都已經消除,都是處於中輕度的疲勞,恢復起來的速度很快。

2月12日,陸建明也回到了青訓基地,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蘇祖去運醫所稱重加體檢。

“70.12公斤,體脂10.5%,你回去這個春節過得有點滋潤了啊。”看着體檢報告出來,陸建明皺起了眉頭,一個春節回來,蘇祖的體重和體脂,比起之前在隊裡都有所增加。

“我練幾天就降下去了。”蘇祖看着也不是太滿意,體脂升高,體重加大,毫無疑問會加大身體負擔,影響了跑動的速度和節奏。

畢竟春節回家的飲食結構和在隊裡完全不一樣,在口味上,更不用說。營養餐做得再好吃,一連吃上幾個月,也沒幾個人能受得了。

春節這個時間段,其實也是教練員比較頭疼的。因爲這樣一個盛大的節假日,沒了約束,沒有幾個運動員春節回家不長胖變重的,像蘇祖這樣的體型算很好,基本長肉了也不怎麼看得出來,換做是那些練體操,練游泳的,一個春節就似乎被吹了氣似的在長。

每年春節回來稱重後,一個個都是被教練趕到操場裡先把肉減下來再說。

蘇祖這已經是再三控制的緣故,但因爲訓練停滯,飯量擺在那裡,依舊不可避免地攝入了過多的能量。去年在體校訓練還沒有人去強調這個,但今年隨着訓練的專業化提高,方方面面都需要隨時注意。

“你這幾天得趕緊恢復下狀態,時間很緊啊。”陸建明頗有疑慮地說道。

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影響力不算太大,但在國內的田徑賽事中,也算是比較靠前的,一般一次比賽有三個站點。主要還是這個比賽還是全運會選手的積分賽,也是爲了參加世錦賽這些大型國際賽事的標準起點。

比賽共設男女各11個項目,包括6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60米欄、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

參賽的單位各級省市的地方體工隊隊,或者各自體育系統獨立院校和俱樂部,都可以參賽。

參賽前一般要求運動員報名個人的成績。

蘇祖這次參賽用的是西南運動技術學院的名義,他的個人關係現在還掛靠在禾島市隊,按一般來說,參賽資格肯定是從榕海省隊那邊走。

不過陸建明瞭解他和榕海省隊沒有太多交集,直接就跳過了這個步驟,反正又不是全運會,和運動技術學院溝通後,他這次的參賽單位就直接是運動技術學院。

在國內這個也是常態,借調運動員參賽,也是很正常的情況。很有特色的“用人單位與原人才輸送單位共享成績”制度。這也是我們常見的,有些比賽運動員明明是A省人,可能在比賽場上卻穿着是B省的隊服。

其實運動員加入國家隊後,即便是在國家隊參賽,但一般在國內的賽事,大多數依舊是按照地方省市的單位來參賽。

就想蘇祖現在,他的關係是落在禾島市隊,但也分屬榕海省省隊的隊員,如果他要參加全運會這種賽事,肯定是以榕海省隊這邊的名義。

陸建明瞭解了蘇祖的一些情況後,兩人直接到了田徑場,展開訓練。

因爲有準備參加室內田徑錦標賽男子60米的項目,訓練的側重點也有所調整。事實上,陸建明的訓練計劃,除了原來蘇祖的力量性訓練調整較小外,其他的都有所調整。

60米這個單項,是田徑最短的項目,也是最體現人類爆發力和迅捷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因爲距離短,不會有太長的途中跑,所以對於起跑反應和起跑速度的要求更高。

陸建明分析過蘇祖的跑動姿勢,他的步頻快,加速也快,但因爲100米改動了跑法後,提高了一定的步幅,在前半程加速的時候會比之前稍微慢些。

這種跑法針對的是100米,短期內陸建明也沒有準備去再次改動,越改運動員需要適應,只會越混亂,只是將重心落在了提高蘇祖的起跑反應上。

在短跑比賽中,0.10秒被視爲運動員起跑時對發令槍聲反應的極限,如果比這個快,會被判搶跑。

但最極致的起跑反應速度是多少呢?2002年9月14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大獎賽上,美國選手蒙哥馬利以9秒78創男子100米世界紀錄,當時其起跑反應時間爲0.104秒。另外跨欄的劉飛人也有過極致的0.105秒起跑反應。

拋開壓槍跑的運氣成分,這種起跑反應幾乎是人類的極限,而在短跑領域,

蘇祖現在的起跑反應在0.2秒內,偶爾可以在0.15秒左右,在普通的短跑選手中還過得去,但真正和頂尖高手開始較量,這個就有所不足。最好能夠達到的起跑反應速度,能穩定在0.15秒以內。

尤其是在60米的短跑比賽,起步慢個0.01秒,前面一二十米就得看着對手跑,而等速度加上去的時候,馬上就到了終點線。

短跑裡有一句話叫做,不管多近的距離,多快的速度,沒有起跑就什麼都沒有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決賽第二百八十五章 冬訓開始第二百八十章 影響第二百一十九章 開賽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米半決賽(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錦賽開始第六十章 泡麪第九十二章 家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預賽與少年第二百六十三章 第一場黃金聯賽(下)第二百四十章 我是世界冠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高的那座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三章 體育課第一百五十章 室內世錦賽開幕第二百四十章 我是世界冠軍第四十章 打架第三百四十七章 百米半決賽(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臨時停賽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六十九章 不糾結第三百四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三)第四十八章 第一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國紀錄第四十四章 啓程第二百章 鞋跑掉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見證第一百五十七章 選拔賽和廣告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隊友第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冠軍的一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上)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一百三十四章 蘇祖你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阪大獎賽第十八章 決賽準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五屆城運會第六十五章 我來,我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壞消息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預賽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二百七十二章 魔都黃金大獎賽開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級決賽(本章爲盟主幽明之羽)第三百四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預賽與少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壞消息第五十章 約定第一百零一章 差一點第三百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七十八章 賀函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價值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訓練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技人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勞倫斯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亞洲新歷史第一百三十章 電話第一百零五章 SUZU?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九章 秋收(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二百九十七章 跑得最快的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第七十九章 興趣和飯碗(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韓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選拔賽和廣告第二十四章 招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虎之爭(下)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三百六十四章 發懵的消息第十三章 談心第八十五章 表情包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爲跑而生第二十三章 200米決賽第二百三十九章 逆襲的老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輿論倒逼第九十四章 新教練與課程第三百二十五章 頭號公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發佈會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一百八十一章 預賽與少年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已經準備就緒第二百五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日奧運第二百二十六章 楊光宗的異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三百三十一章 蘇祖日記(本章第一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