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新教練與課程

“蘇祖,我們又見面了。”

青訓基地的田徑場上,餘立偉和陸建明兩人從辦公樓出現後,在田徑場邊上,見到了被張平秋領着正在熟悉場地建築的蘇祖。

“餘教練。”蘇祖見着這位國家田徑隊副總教練,走到對方跟前問好。

“好小子,感覺好像比上次又壯實了一些。”

一見面,餘立偉輕輕地伸手捶了下蘇祖的胸口,距離上次大獎賽和冠軍賽過去也沒多長時間,但蘇祖看上去似乎又壯實了幾分。

“確實又壯了一些。”陸建明在一旁細細地打量了蘇祖一眼,點頭附和道。他只在中運會的時候見過蘇祖,如今已經兩三個月過去了,感覺上要比餘立偉還明顯。

“老陸,你的眼光真的是挺毒的啊。”餘立偉笑着說道,“蘇祖,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陸建明陸教練,以後就是你的主管教練,你的生活訓練都由他負責了。”

“陸教練?”蘇祖看着陸建明,似乎有些眼熟,但一時沒想起來在哪見過。

“不記得了?”陸建明看着蘇祖流露出幾分思索的神色,笑着說,“中運會。”

“陸教練在中運會的計時主裁判?”說到這裡蘇祖纔想了起來,當時剛剛比完中運會的百米決賽,他還處於比較興奮的狀態,記得有個裁判員攔住了他說了幾句話。沒想到就是眼前這位陸教練。

“陸教練是國家隊裡第一個發掘你有潛力的,也是他向我推薦,大力邀請你來國家隊的,不過上次我可是被人拒絕了啊。”餘立偉顯得心情很是不錯,叉着腰隨意地走動了幾步,笑着道。

“原來是他。”蘇祖到現在也才明白,國家隊裡第一位關注自己的就是眼前這位陸建明陸教練,他在中運會的時候就關注到了自己,然後向國家隊推薦了。嗯,對方本身就是國家隊的教練,只是中運會的時候去客串了一下裁判。

“老陸,你們先好好熟悉下。”餘立偉介紹完了兩人,朝助理張平秋招了招手,“小張,你跟我走吧,後面還有一些接待工作要做。”

等餘立偉和張平秋兩人都離開後,陸建明看着蘇祖,說道:“以後你的訓練和生活就是我負責,我這個人好說話,規矩不多,我們有言在先,有幾點先說好了。”

“第一,準時;和你說好的時間,我不管你有什麼理由,到了時間我要見到人。第二,不得無故離隊;訓練上生活上,你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和我說,但別和我玩失蹤。第三,不許謾罵打架,明白了沒有?”說到最後,陸建明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個分貝。

“明白了。”

“大聲點。”陸建明眉頭一皺,再次喊道。

“明白了。”蘇祖昂首挺胸大聲回答。

僅僅見面的幾個小印象,蘇祖已經看出這位新教練身上帶着一股軍人作風。這個倒不奇怪,蘇祖曾聽李志忠講過,從特殊年代開始,國家隊很多教練員運動員都出自八一體工隊。

“行。”陸建明滿意地點點頭,“走吧,我先帶你轉轉,熟悉下訓練場還有食堂……”

……

“我國短跑的技術理論源於訓練理論較爲完整的前蘇聯,此後,在多年實踐中……所以,技術理論的落後是我過短跑運動水平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學訓練是現代運動訓練最重要的發展趨勢,科學的訓練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

運動技術學院青訓基地內,一間寬敞的大教室內,來自全國各地的教練員,一個個安安靜靜地坐在位置上,聽着講臺上一個鬚髮花白的老者正在講課。

這已經是開始青訓開始後的第五天,各個地方的青少年運動員和教練員陸續抵達,蘇祖在這些天裡,除了日常的訓練和測試外,就做一個事情,上課。

這個是陸建明強制要求的,最初瞭解到這位新教練是八一體工隊軍人出身,肯定訓練方式是和練兵一樣,不管不顧往死裡操練。

結果和他想的恰恰相反,陸建明講科學講理論,除了每天下午要求蘇祖做一定的日常訓練,就是帶他測試當前的成績和身體的各項數據,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個,去和來青訓的教練員運動員一起上課。

其實,這個課程是青訓基地主要對於教練組成員的一個理論研究課程,課程時間是兩個星期,主講大部分都是總局和田協邀請來的生理學,生物力學,訓練學,健身康復方面的專家。形而上的理論課程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

上課的成員也多數是來自各地的教練員,本身這個課程的意義也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不過也有少數感興趣的運動員在場內。

陸建明把蘇祖塞進來聽講不是要求他學會什麼理論,但一定要有所瞭解,田徑運動短跑運動是怎麼樣一回事。

這就像是一個賽車手,不要求你會修車,會製造車的零部件,但你得知道你的賽車是怎麼運作的。你的車從跑動到剎車有哪些部位在參與,大概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跑步,人人都會,有時候也就因爲太過平常,大家反而看不到,而忽視了內在的各個方面聯繫。

同樣,一名短跑運動員,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跑步,跑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身體內外有什麼相關聯的?

而且還擔心蘇祖初中畢業的文化水平太低,特別強調了要讓他勤做筆記,現在也許用不上,說不定將來哪天就有所觸動。

這也是執教風格的區別,有的教練員只管做計劃下要求,讓運動員去做,不說也不解釋。但也有些教練員會和運動員事先溝通,提綱挈領地講明爲什麼要這麼練,這麼練的原因在哪,會有什麼效果。

這裡面也會涉及到一個運動員的問題,一部分運動員可能受文化水平或啓蒙教練的影響,只悶頭訓練,聽不懂理論也不願意聽。而一部分運動員則會細細地咀嚼各種訓練的意圖。

蘇祖畢竟曾上過大學,也接觸過很多行業,理解能力足夠,完全聽不懂倒不至於。不過一些概念理論確實比較晦澀,他也雲裡霧裡,好在他主要是爲了瞭解,不求透徹,多少也學到一些東西。

“跑步這個很簡單的動作,在生物力學上,主要是從肌肉活動,肌力引發的人體運動形式。人體運動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專項力量從本質上是動作系統的力量和整體力量……人體運動能力的發展,是在動作結構與運動功能從失調到協調,一定水平的運動功能決定了一定的動作結構。”

這些理論知識乍聽之下,枯燥無味,乾巴巴的,普通人眼裡這些東西跟平常跑步沒一毛錢關係,但只有真正從事了這個行業,才能夠了解到裡面很多的內在情況。

比如,蘇祖聽了一節課程,途中跑支撐擺動技術機制是科學的短跑專項力量訓練的需要,講的就是途中跑這個完成起跑加速後,身體進入最高速奔跑狀態下,後半程需要訓練的是哪些專項力量,如何提升這一部分,手臂擺動的幅度對步頻的影響等等

很多優秀的運動員,在職業生涯的時候都非常的燦爛輝煌。而退役後,爲什麼有一部分人可以轉職成爲教練,到市隊到省隊,甚至到清華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執教,而有一些爲什麼完全是渾渾噩噩,一無所長。

區別其實就在這裡,一個是有了理論和自己運動實踐的相互印證,挖掘修正完善,而一個只能是遵循教練的意圖訓練,不知是爲什麼而練,更有甚的更完全是憑藉身體本能。

蘇祖對於這些理論學習不排斥的一個原因也就是這個,他比很多運動員看得透徹。無論你做什麼事,從事哪一個行業,你首先得去了解它。按他曾經的知識積累,在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上完全是零,但走上了職業運動員這條路,不可避免的需要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對於運動員來說,他不用成爲理論專家,但他最好能夠了解。

你想跑得快,首先,你得知道你是怎麼樣跑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十二屆亞錦賽第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刷新紀錄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11屆田徑世錦賽!第十一章 100米第二百六十七章 運動員代表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力賽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來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一次交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賽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選拔賽和廣告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國紀錄第七十章 漲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四十四章 紀錄片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技人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後的決賽第二百四十三章 泰森蓋伊的想法第六十二章 有人破紀錄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是終點第二百七十二章 魔都黃金大獎賽開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飛檢第七十一章 全國田徑大獎賽第二百七十九章 短跑熱第一百一十七章 理念分歧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後的決賽第一百四十九章 盤點名將第十一章 100米第二百五十七章 落幕的接力決賽(上)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三百六十五章 鳳凰歸巢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二百五十章 披紅旗者誰第八十章 興趣和飯碗(下)第七十四章 穩中有升的狀態第二百一十三章 過年議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等你很久了第三百零九章 洛桑洛桑(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冬訓開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唯有最強才能突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雙雄第三百六十六章 回國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高呼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虎之爭(下)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等待着……第一百四十四章 紀錄片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價值第二百二十章 百米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奧運要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們的紀錄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爲跑而生第五十九章 第八屆中運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一百八十七章 有人要進步第三百七十八章 閃電破世界紀錄第二百四十四章 臨時停賽第三百八十四章 男子100米複賽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三百一十章 羅馬黃金聯賽(三戰鮑威爾)第六十七章 突發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國紀錄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三場預賽(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已經準備就緒第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錦賽開始第二百二十章 百米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200米X飛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高的那座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第三枚獎牌第三百零九章 洛桑洛桑(下)第三百章零一章 18個月的時間第四十四章 啓程第二百七十九章 短跑熱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已經準備就緒第十一章 100米第十九章 11秒89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力新陣容第三百四十章 羅希姆諾和巴黎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爲跑而生第二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設想第三百八十章 2008奧運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盤點名將第二十五章 跳遠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森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冠軍的一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2004到來第八十五章 表情包第三百四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三)第六十六章 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