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訓新曲目

坐在電腦前,蘇祖看着剛剛敲完的這篇日記,臉上掠過一絲追憶之色,接着又按下了刪除鍵。

海根訓練基地的夜晚頗爲冷情,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這個時候已然是萬籟俱寂,蘇祖刪乾淨了剛寫完的回憶,起身站在窗邊透了口氣。

左右活動了一下因爲坐得時間長而有些僵硬的肌肉,平復着心情,看着窗外不遠處訓練基地已經平整完的道路,霓虹色的燈光照亮了路面和旁邊圍着鐵絲網的幾個田徑場和足球場,清冷,闃靜。

時間已經進入2007年,亞運會結束之後,蘇祖重新回到滇南省海根訓練基地冬訓,這算是近段時間以來難得安靜的一個夜晚。

尤其是這樣一個人獨處的涼夜,拋開了喧囂、榮譽,難得能夠沉下心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回顧一些以往不曾去細想的事情。

儘管不過是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尤其是隻有訓練和比賽兩個主題,時間更是過得飛快。但,對他來說,其實這已經是穿插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

“莊周夢蝶,孰蝶是我,我是孰蝶,今日夢醒,蝶我依難分!”

站在窗前,蘇祖嘴角掛着笑意,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印證此時的心境,卻是頗爲貼切。

只是不論如何,過去便宛然如夢,無論冗長還是短暫,他在這裡,一直努力着,本就不必有太多的感懷!

明天開始新賽季的冬訓,他現在的身份是就是一個運動員,如此而已。

……

一夜無話。

再次醒來,天色已經矇矇亮。長期訓練形成的早起生物鐘比什麼鬧鐘都準確。

海根訓練基地經過一年的時間,條件比起去年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似乎因爲蘇祖去年在這裡的亞高原訓練成果顯著,除了短跑的運動員外,中長跑的田徑運動員,以及一些足球隊也在這裡展開了訓練。

蘇祖簡單地洗漱了一番後,穿好衣服鞋子,拉開門直接朝田徑場跑去。

田徑場上,在蘇祖出現時,已經有了不少跑動的人影。

章裴孟、文勇易、陳宇航等等短跑隊年輕的運動員此時已經開始了早上的慢跑晨練,運動員訓練不一定都特別刻苦,但在能出成績的那幾年,肯定都需要特別肯花功夫。

“蘇祖!”

“祖哥!”

幾人經過跑道打招呼的聲音響起,但都沒有停下腳步,依舊自顧自地保持着慢跑的節奏。

蘇祖招手笑了笑,這就是他喜歡的田徑場,簡單而純粹。

看着一個個奔跑而過的身影,他有種很奇特的感覺。在以前禾島或者剛進入國家隊的時候,田徑場最早出現晨跑訓練的一直是他,而現在他晨起的時間未曾變過,但其他人已然有所改變。

在場邊稍微活動了一下筋骨,蘇祖很快也加入到了晨跑的隊伍當中。

……

“師父,這就是我的冬訓計劃?”

上午,海根訓練基地的集訓室內。蘇祖此時看着手裡的幾張訓練計劃表格,略有些不解地看着李志忠。現在已經進入冬訓的正式節奏,但今年的冬訓計劃裡有了出乎蘇祖預料的安排。

“怎麼,覺得有問題?”李志忠將手裡其他的訓練計劃安排扔了一旁的張平秋,讓他發放給其他運動員。每個短跑運動員的訓練計劃都有所區別,這是根據個人的水平特點進行設置的。

“大的問題倒沒有,水中訓練這個什麼?”

蘇祖指了指訓練安排,大部分和去年類似,主要加強的還是速度耐力,還有力量訓練等等,但其中的一項水中訓練讓他有些覺得奇怪。

“一週五次的水中跑訓練,每次30-60分鐘?”

“你說這個啊。”李志忠瞟了一眼蘇祖指出來水中訓練一項,笑道,“我們的課題小組花了不少時間借鑑其他項目訓練方式,總結得出來的,不會佔很多,主要是穿插在你的日常訓練之中。嗯,等會我們就試一試,你先感受一樣。”

說着,似乎看蘇祖還有些不太理解,李志忠又接着解釋道:“這叫做交叉訓練,你之前其實也接觸過,像你的力量訓練有穿插了一些舉重運動員訓練爆發力的方式,還有核心力量我也給你借鑑了不少體操選手的訓練方式,提高平衡感和協調性。”

這樣一解釋,蘇祖到有些明白過來。

在體育訓練中以訓練成果爲目標經常會進行交叉訓練,交叉訓練主要是爲了提高某項運動能力,而進行其他的體育運動。

比如滑冰選手在夏季,經常會進行自行車競速訓練。因爲自行車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滑冰運動能力。

其中鐵人三項運動,可以說是交叉訓練最多的一項。很多鐵三訓練,並不是頻繁地去到各種環境好的地方集訓,而是根據季節來安排訓練,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以室內游泳池裡游泳和讓身體變得暖和的跑步運動爲主要訓練。在炎熱的夏天,騎着自行車感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或是在海上游泳,也能提高自己的速度與體能。

這種訓練方式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一個是保持新鮮感和趣味性。再專注自律的運動員,長期訓練一個項目,時間久了,多少也會變得乏味而無力。

畢竟競技體育的訓練,並非是普通的健身運動,在訓練當中的強度和要求都非常高,極易造成運動員的疲勞。

穿插換一些新的訓練模式,在心理上也能夠得到休息,更能享受運動的樂趣,保持持續運動能力。

另外一個效果就是,在單一項目中不能得到鍛鍊,或者充分鍛鍊的部位,可以通過交叉訓練其他項目得到刺激。

而且,如果有傷病在身的話,隨着訓練項目的分散,身體的負擔也得到了分散,能夠降低受傷的風險。

從集訓室出來,蘇祖和李志忠來到的了海根訓練基地的一處室內游泳館。

“去熱下身,換好泳衣,等下下水吧。”李志忠看了看游泳池的水位,轉身朝蘇祖說道。

蘇祖看了看李志忠鄭重的模樣,也沒有再多問,轉身在游泳池邊快速的進行了一番熱身,活動關節肌肉,接着又換好了泳褲。

“下水吧。”老李淡淡地瞟了眼蘇祖,也沒多說什麼,直接喊道。

“師父,你這是要把我往游泳運動員上培養啊,你是不是還記着我亞運會我這個最佳MVP差點輸給了樸太恆呢。”

“去去去,誰跟棒子一般見識,你什麼級別,他什麼級別。”

老李撇了撇嘴,說起這個還真是有幾分來氣。

多哈亞運會蘇祖一人手握男子100米和200米兩枚分量十足的金牌,在的最有價值運動員評選上,竟然差點輸了。當前男子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在2006年三破世界紀錄的選手竟然差點輸了,這讓老李都覺得有些可笑。

亞組委官員在公佈評選結果前表示,這次MVP的評選有三個主要條件,首先是知名度,在這一點上,整個亞運會所有參賽運動員裡,無疑是蘇祖第一,其次劉陽宇和北島康介等次之。其次是在亞運會的成績,再就是亞洲各國7300名記者的選投票也將決定最終的人選。多哈亞組委正式邀請了7300名持證記者進行投票,每人只有一次投票機會,投票後,有關方面將把記者的證件號留下記錄在案,避免重複投票。

而評選結果,由於中國入圍的候選名單的運動員太多(蘇祖、劉陽宇、揚威、徐妍瑋、陶璐娜、何寧、劉天佑),造成了中國記者手中的選票分流,蘇祖僅僅以一票的優勢勝過了樸太恆。

這裡倒不是說中國記者不給蘇祖投票,而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家都抱着蘇祖那麼高的知名度和人氣,應該不至於落選,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推幾個其他中國選手的想法。結果造成了蘇祖的很多票都是來自其他沒有候選運動員入圍的國家記者投的。

這一點,讓老李從多哈回來之後,很是怨念了一把。

當然,這裡也得說樸太恆在多哈亞運會的表現不俗,男子200米、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金牌外加兩項亞洲紀錄,如果沒有蘇祖在,劉陽宇都不一定能夠拿到這個最佳運動員稱號。

“教練,下一步呢?游過去?”

下水以後,蘇祖才發現這個泳池的水並比深,可能比奧運會泳池的1.8米要低上不少,大概只到蘇祖胸口的位置。而且溫度也比較舒服,如果是訓練或者比賽之後,過來玩會水,倒是個不錯的享受。

李志忠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秒錶,“不遊,這個水的深度,你就跑。”

“跑?”

蘇祖看了眼李志忠,再次問道。

“對,你跑一個來回看看。”李志忠確定地點點頭。

蘇祖搖了搖頭,露出絲哭笑不得的神色,這個在水中跑步他還是第一次呢,這個訓練方式也不知道是哪個課題組研究出來的。

不過他執行力一向很好,訓練方式,只有訓練過之後才知道效果,他有系統輔助,也能夠隨時察覺異常的狀態出現。

嘩啦啦的水聲響起,蘇祖伸開手腳開始拼命朝泳池的對面跑去。

平常游泳的時候可能不會怎麼覺得,在水中偶爾走幾步,雖然覺得有些吃力,但也很少有人在水裡跑。

但是這在水中一開始跑起來,蘇祖就完全感覺到,這手腳面對的阻力之巨大,簡直超乎了想象。

想如同田徑場跑道那樣擺臂和邁步根本做不到,每一次擡手,以往迅捷快速的手臂,變得沉重了許多,而當手臂好不容易劃過水流然後破開水面,又就濺起了巨大的水花。

雙腿更是每邁動一步,都感受到了阻力和浮力,腳踩在泳池底部經常借不上力,有些輕飄飄的,每邁動一步都十分艱難。

只跑了幾步,蘇祖就發現自己練了無數遍的跑步動作給水的阻力和浮力攪動得有些變形。

室內游泳館內,此時只聽見嘩啦啦的巨大水花聲響起,泳池內蘇祖整個人如同在水中攪動起風波的鱷魚。

五十米的泳池,來回就是一百米的距離。

蘇祖只感覺跑着跑着,似乎就變成了走一樣。但多年的訓練和好勝心,總已讓他不可能隨意退卻,依舊調動起身體全部的力量不斷的朝着前方跑去。

等蘇祖再次回到起跑位置的時候,李志忠悄然看了一眼秒錶,看着泳池中大口大口喘着粗氣的蘇祖道:“怎麼樣,說說感覺。”

蘇祖臉上微微有些漲紅,呼吸劇烈,連連搖了搖頭,“太累了,太費勁了!這很折騰的人啊。”

李志忠扔了條毛巾給水裡的蘇祖,讓他擦把臉,臉色稍稍鄭重了起來,“你別小看着水中奔跑訓練,這是之前已經特別根據科學計算過的。

水中的重力大約是陸地的十分之一,因爲有浮力,對於腿部和腰部的負擔降低了很多,即便有傷病也可以繼續訓練,保持身體機能。

而且水中受到阻力大概是陸地的12倍,你在瞬間爆發的時候,又可以增加你身體整體的負荷。而且水中的水壓約爲空氣的一千倍,水壓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更好地達到恢復疲勞的效果。

再一個就是水的熱傳遞大概要比空氣要快27倍,降低了體溫。以後你在完成田徑場的跑道訓練之後,再進入水中訓練,能夠讓你的狀態保持和恢復都起到不小的作用。下一個賽季,夏天比賽間隙,加入水中跑訓練備戰,效果應該會更好。”

說着,李志忠又在泳池旁邊繞了繞,說道:“你後面接下去不論是比賽還是訓練,傷病都是第一個要注意預防的,水中訓練在這方面能夠避免很多問題。之前我看資料有個國外的女短跑運動員因爲足底筋膜炎困擾被迫停止陸上跑步訓練大半年,然後她就以深水跑步訓練維持狀態,每週六次,等她傷病好了之後,她的跑步成績依舊維持在了原來的水平。”

聽到這裡,蘇祖眼睛亮了一下,這水中跑步訓練他是第一次接觸,但看起來,做這個課題研究的訓練方式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在保持狀態和防止傷病上有不小的效果。

“不過,你剛纔跑的方式不對,有些地方還需要注意改變一下。”李志忠說着在岸邊做了一下簡單的動作演示。

“跑動時,你深層軀幹肌肉的運用會比想象中多,因爲要在水中維持一個垂直的狀態是很困難的。一定要運用深層軀幹肌肉保持身體的平衡,否則在水中跑步的時候身體便會左搖右擺,舉步維艱。”

蘇祖在水中按着李志忠說的要點,不斷調整動作。聽李志忠說了這麼多,看來這項訓練的效果應該不假,一旦進入訓練狀態,他便完全收起了方纔玩鬧的心思。

深水跑步訓練其實是在國外跑界算是流行已久的交叉訓練方法和運動傷害康復方法。但國內在專業運動員的訓練上,用的並不多,一個原因主要是見效比較慢,還有就是現實條件制約,如果運動員水平沒有達到一定層次,很難有人指導和注意。

蘇祖一直注意着自己的動作,蹬小腿,跨步,雙手伸展開划水,避免身體前傾變成了狗刨。

室內游泳館,呼啦啦的水流聲再次響起。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五十三章 競技人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2004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力訓練第二百四十四章 臨時停賽第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等待着……第九十四章 新教練與課程第二百五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三百一十五章 歸國一週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二百四十五章 約翰卡佩爾的挑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跳高第一第二十一章 200米預賽和跳高第一百五十五章 奧運戰略第九十六章 負面狀態第二百五十八章 落幕的接力決賽(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贊助上門第三百九十五章 即將落幕第四十章 打架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國紀錄完本感言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緊張一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跑得最快的人第七十八章 教練家第二百章 鞋跑掉了第二百零四章 機場被堵第一百五十四章 贊助上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雨中晉級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200米預賽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力訓練第十四章 訓練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見證第二百九十九章 飛檢第十二章 廣播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賽準備第五章 第二趟第二百二十九章 男子短跑巔峰時代開啓第三百五十九章 男子200米決賽第五十八章 學籍第四十三章 特訓第一百二十章 訓練效果第一百零九章 老李和系統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你驕傲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六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餘波討論第七十四章 穩中有升的狀態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米第一輪(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緊張一幕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六十八章 潛能值不漲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價值第一百三十二 亞錦百米決賽第二十四章 招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鳳凰歸巢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二百一十一章 訓練和邀請第二百九十九章 飛檢第二百二十六章 楊光宗的異常第八十六章 超風速第二百五十章 披紅旗者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己的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200米複賽(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亞洲新歷史第三百零七章 巴黎黃金聯賽(二戰鮑威爾)第二百八十五章 冬訓開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雙雄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三百八十六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上)第一百章 又遇故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一百九十八章 未到鬆懈時第一百零五章 SUZU?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三百五十六章 男子200米預賽和複賽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二百一十七章 雙雄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賽之前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錦賽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鳥巢巔峰(百米決賽) 萬字大章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拍電影?!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二百七十章 頭條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