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佘糧

晉安王一行比君若雅更早到達明城住進驛館, 藉口爲了他們攜帶了一百萬兩賑災銀不重蹈蕭萬全的覆轍,將驛館完全騰空,重兵保護。

知道君若雅進城, 晉安王特意派了心腹手下李繼輝在城門口迎接。李繼輝言語間客氣萬分, 卻處處透露出另外一種意思:不好意思, 驛館已經是我家王爺的地盤, 睿親王想要尋個落腳之處, 還要自己動手纔好。

君若雅卻是看也沒看他一眼,李繼輝雖然在晉安王面前得寵,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 君若雅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所以,君若雅的視線直接跳過了前面的李繼輝落在了他後面的梅奇鶴身上。

“想必這位就是梅奇鶴梅大人吧?昔年, 本王在南雲州遇到過一位梅謹瑜梅公子, 頗有個性。不知道與梅大人是何關係?”

“那是下官的侄兒!謹瑜能夠結識睿親王這樣的少年英雄, 自是他的一番造化!”梅奇鶴露出一抹喜色,卻回答的不亢不卑, 倒是讓君若雅有些刮目相看。

君若雅在馬車上聽到南清風說起梅奇鶴的祖籍便是在南雲州,故而有此一問,沒想到這梅奇鶴竟然真的是梅謹瑜的親戚。

其實,君若雅與梅謹瑜不過是一面之緣,只是這梅謹瑜與她十一哥君若揚昔年有些糾葛在其間, 君若雅知道這麼一個人的存在罷了。

君若雅點點頭, 微笑道:“梅大人客氣了, 不知道梅大人對城外的災民有何看法?”

梅奇鶴沒想到君若雅竟然如此單刀直入, 直切正題, 倒是愣了片刻,才笑道:“賑濟災民自幼欽差大臣主理, 晉安王並不喜歡他人過多的過問賑災事宜。下官不過是聽命行事,打個下手罷了。”

想起當初晉安王初進城那會兒,頤指氣使的模樣。梅奇鶴可謂是新仇加舊恨,對晉安王恨到了骨子裡。當日,晉安王職責梅奇鶴開設一個粥棚太過寒酸,梅奇鶴一氣之下乾脆關閉了唯一的粥棚,將賑災的所有事情都推給了晉安王。

初到明城的晉安王不知道形勢,貪功心切,又怕別人分了她的功勞,竟然對此還頗爲得意。知道一連兩天沒有買到一斗糧食,纔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王爺奉命鎮壓暴民,追查那兩百萬兩失蹤的官銀,不知道有何頭緒?”這梅奇鶴倒是有些小聰明。上一句纔將賑災事宜完全推卸到晉安王身上,下句馬上就開始轉移話題,還隱隱提醒着君若雅,她的差事是追查失蹤的賑災銀卻不是賑災大臣。

“聽說梅大人曾經到過劫官銀的現場,不知道梅大人有何發現?”君若雅竟然也沒有糾結在賑災的問題上,似乎連京城時那些成百上千的災民也被拋諸腦後了。

“除了簫大人和欽差衛隊的屍體,就只找到十幾具亂民的屍體。因爲天氣炎熱,所以仵作檢查後已經入殮了。要是王爺想要派人再次驗屍只怕也是不容易的。”

“既然仵作已經仔細勘驗過了,就不必勞師動衆的複驗了。死者爲大,讓他們早日入土爲安的好。稍後,還要勞煩梅大人將驗屍的詳細記錄送到本王的住處。”

“如今賑災的欽差大臣晉安王一行住在驛館中。下官已經將州府府騰空,希望——”

“誒,梅大人是一地之父母官,本王初來乍到,怎能讓梅大人騰出自己的府邸呢?本王的人已然在城中準備了住處,梅大人不必掛懷。只是,這肅州畢竟還是梅大人來的熟悉,諸多事情還需要梅大人傾力相助纔是。”君若雅打斷了梅奇鶴的話,笑道,“本王明日將在住處寬帶明城的肅州的幾位大人和明城本地的大人物,屆時,希望梅大人能夠不吝親臨纔是。”

“王爺客氣了,王爺親自邀請,下官豈敢不去?”梅奇鶴微微皺了皺眉。

早就聽京中來的人說嫡皇女恣意妄爲,囂張異常。沒想到果真如此,纔到了地方上竟然就開始公然索賄。

要知道宴請官員士紳爲假,朝中的欽差到了地方上多有索要好處的。這些人索要賄賂自然無需自己開口,只要那位識趣的地方官員藉着接風洗塵之名宴請飲宴,自然就可以爲許多人創造一個賄賂欽差的機會。

不過,一般的欽差初到一地,都極爲謹慎,會等着地方上的人先出面邀請,然後欲拒還休,如此這般纔會參加這樣的宴會。可是,沒想到這位嫡皇女竟然如此急不可耐,竟然主動出擊了。她是真的太過貪婪還是仗着自己的身份毫無顧忌。顯然,梅奇鶴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次日,梅奇鶴硬要參加了君若雅的這次宴會。說是宴會,其實未必真的就是一場宴會。至少,梅奇鶴走入這處別院沒有看到宴會上該有的酒菜。

參加這場宴會的人也不是君若雅所說的幾位大人和明城的大人物。或者,這些人也算是明城的大人物。他們都是明城乃至肅州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大地主或者世家的家主。

他們有的是明城有名的藥材商人,有的是明城的米商,有的是擁有良田萬頃的大地主這些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不但有錢,應該還是掌握了肅州絕大多數存糧的人物。

肅州位處南方,雖然比不上南離第一大州南雲州的富庶,但是也毫不遜色其他的任何一個州郡。明城爲肅州第一城,自然也集結了明城最富有的商人。

能夠撐起整個家族,富甲一方的人物,並不是僅僅依靠祖蔭便可以的。如果僅僅依靠祖蔭,那麼他們已經落魄了。就算現在還是富有,那麼也會很快變成落魄。有時候一個大家族要倒下,哪怕是如皇朝的第一世家南家那般龐大的家族,只要它已經從內部腐蝕,倒下也不過是一個晝夜的時間。

這些人收到睿親王請帖的第一反應應該也和梅奇鶴一般。沒想到這個嫡皇女竟然膽大到公然索賄的程度。可是,當讓他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卻開始祈禱這場宴會真的是睿親王索取賄賂的藉口。

茶,是好茶!君山的銀針毛尖,每年只有幾斤的產量,就算是皇親國戚也不是輕易可以喝到的好東西。可是,睿親王竟然那這樣的茶葉招待這些滿身銅臭的商人。

是的,無論他們如何富有,終究改變不了他們身份的尊卑。那些大地主或許還要好點,至少他們富有的同時沒有被劃入商人的範疇。士農工商,千百年來,商人的地位始終是卑賤的。

可是,這些別人眼中滿身銅臭的商人喝着簡直可以讓他們日後拿出去好好炫耀一番的君山銀針毛尖卻覺得異常的苦澀。

清雅醇厚的君山銀針毛尖很曾被人品出了苦澀的味道?

“今日,請各位前來,卻是想請大家幫個忙的!”沒有多餘的客套,哪怕是一句虛僞的應酬話語,君若雅也沒有說,“如今東濟州和星洲的災情,想必諸位也是清楚的。如今兩百萬兩賑災銀丟失,本王奉命追回。只是城外那些嗷嗷待哺的幼兒,苟延殘喘的老弱卻不一定能夠等到那個時候。所以,本王決定和各位賒借一些糧食。”

相比於那一套,君若雅更習慣這種開門見山的說話方式,這本就是最適合她的說話方式。她身上的光環足以讓她傲視眼前的這些人。在這個尊卑等級嚴謹的皇朝,身爲嫡皇女的的她有足夠的理由鄙視這些人。

哪怕是有求於人,她依舊是那種理所當然的語氣。賒借糧食是她的決定,不要以爲這件事情與旁人無關。或許會有人站出來說:“糧食是我們自己的,你說借,難道我們就一定要借嗎?”

梅奇鶴坐在君若雅的左側下首,她的對面坐着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男人。這個男人聽到君若雅的話語,皺了皺眉卻沒有說話。

“那麼,就聽諸位想一想,每個人可以借出多少糧食吧!”君若雅端起桌上的茶輕呷了一口道。

“但不知王爺想要借多少,怎麼借?”梅奇鶴身邊一個胖乎乎,圓臉龐的老女人“騰”的一下站起身問道。

君若雅隨與早一步到達明城的晉安王同樣是王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夠用對待晉安王的方法同樣的對待睿親王。就算,肅州距離京城有數日的路程,也不影響明城的人知道睿親王是女皇最寵愛的幼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女皇的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他們母女的,跟你們借點東西又如何?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想通這一點,所以纔有有人站起來。即使,無法避免損失,也要將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低不是?

“大家都知道如今國庫並不充盈,尤其這次受災地區很廣。所以——”君若雅做事喜歡看門見山,並不代表者她是個沒腦子的人,“就按災前的糧價加兩成如何?”

加兩成?再做的衆人多有些坐不住了,彷彿坐着的椅子長出了釘子一般。如今,糧食已經比災前的價格翻了四五倍已經是有價無市。尤其是那些商人,部分囤集的糧食都是災後從那些地主手中以比原來市價高出兩倍的價格收購回來的。

按照原市價加兩成的算法,若是數量再大些的話,可真是血本無歸了。最重要的是,睿親王還是賒借糧食。賒借,若是他日睿親王賴賬,有幾個人能夠從她身上挖出那些銀子來?

“殿下——”明城最大的米商,之前那個胖乎乎的老女人林家主人林淑芳頓時失了顏色,“你這是將我們往絕路上逼啊!”

“我們?不知道除了林家主,還有哪位呢?”君若雅的左手輕輕地撫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望着衆人。

那些本是蠢蠢欲動的人頓時收住了腳,耐着性子,默不作聲。誰都聽出了君若雅語氣中的危險之意,錢雖然重要,卻也重要不過性命。所以,大家一時間都將目光落在了那個王家家主和君若雅的身上。既然有人出頭,他們又何妨不先看看對抗的後果再做打算呢?

53.平衡之計(上)54.平衡之計(下)38.戰局(上)22.出征在即(上)108.京城之亂32.出秦關(上)13.烽火連三月74.災民與暴民21.主動請纓68.睿王搶親(下)13.烽火連三月4.文爭武鬥(中)103.冊立太子24.秦關棧道6.秦念真49.失蹤的人(上)101.黑巫術27.背水一戰(下)88.地牢女人99.蠱術之爭35.混戰(上)94.刺殺2.金聖節15.大廈將傾(中)112.嫁還是娶(上)100.折翅的鷹29.和師一處(中)5.文爭武鬥(下)98.長生術104.長公主到61.情與義(上)72.天災人禍88.地牢女人52.退兵之策19.議和意何119.情難堪(下)9.冰映玉佩51.萌情61.情與義(上)66.逼親與強娶(下)29.和師一處(中)51.萌情63.心傷難醫(上)23.出征在即(下)77.殺雞儆猴(下)25.襲殺12.達氬部67.睿王搶親(上)41.秘密議和42.迷心林遇險(上)2.金聖節87.幽冥鬼煞85.官銀案(下)15.大廈將傾(中)39.戰局(中)35.混戰(上)46.迷心林脫險(中)8.二十四式43.迷心林遇險(中)6.秦念真64.心傷難醫(下)67.睿王搶親(上)17.冊立側夫54.平衡之計(下)3.文爭武鬥(上)67.睿王搶親(上)34.出秦關(下)29.和師一處(中)48.冤家路窄5.文爭武鬥(下)17.冊立側夫18.議和之計74.災民與暴民39.戰局(中)2.金聖節61.情與義(上)45.迷心林脫險(上)69.決不相負(上)8.二十四式74.災民與暴民19.議和意何85.官銀案(下)74.災民與暴民82.官銀下落40.戰局(下)111.邊境之憂7.恣意妄爲17.冊立側夫104.長公主到111.邊境之憂49.失蹤的人(上)6.秦念真33.出秦關(中)47.迷心林脫險(下)36.混戰(中)62.情與義(下)38.戰局(上)51.萌情40.戰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