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

子虛十二年,太后冊封谷卡巴爲“西海郡王”。準備在皇帝親政之後再加封他爲“賓王”,但還沒有將長公主許配給蠻夷之族的打算。

吐蕃天朝雖聯姻未成,兩國使節互遣,卻使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以“茶馬互市”爲先導的通商、農具等交流也隨之廣泛。一時之間,兩國金玉綺繡,問遣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一條聯結天朝吐蕃的“唐蕃道”就這樣形成了。

“唐蕃道”由中原京城開封起始,經河東的平陸,關內的潼關、長安西行,穿越西夏的隴西、臨洮之後,在炳靈寺或大河家附近渡黃河轉入崑崙山區的民和,再經湟源、海心山,翻過巴顏喀拉山口至清水河,渡過通天河至子曲,溯子曲河上至野雲鬆多,過當曲,越過唐古拉山脈的查吾拉山口至吐蕃的聶榮,最後經黑河、當雄到達拉薩。

四川自子虛八年張永施行新政之後,與周邊國家通商日益頻繁,爲避開“唐蕃道”經西夏那一段。避免在昆倉山區與吐谷渾國遭遇,相應地也出現了一條“川蕃道”。“川蕃道”自灌縣起始,翻越茶坪山,經臥龍,過墨多爾山、折多山至八美,然後順大雪山與工卡拉山的夾谷北上,轉過牟尼芒起山,在拖壩渡過雅礱江,越過沙魯裡山,再經吐蕃的昌都、通麥,西至拉薩。

然而,偵騎隊卻不能這樣走。偵騎隊必須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線。

雷絕招的意思是:從人跡罕至的地方進入吐蕃,主要想試驗進軍路線在雪域高原的隨意選擇性;偵察吐蕃對四川的兵力防布,預備在回川走“川蕃道”的時候進行。

逆山泉而上,越過木槓嶺山口二臺子,下營官,渡雅礱江,偵騎隊所行非止一日。

翻過沙魯裡山之後,沿途幾乎就看不到人家了。這日清晨,偵騎隊溯無量河而上,遠遠地就望見了一個村落。

這種窮鄉僻壤的旮旯之地,平素根本就沒有外人來過。偵騎隊的到來,使整個村落像過節一樣喧鬧起來。

經打聽,村落裡的人自稱爲羌族。自稱其祖先爲逃避戰亂而遷移至此。從村落裡的許多古老的崗樓建築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一位年紀很大的,可能是族長之類的羌族老漢拿出上好的花生、核桃、雞蛋加上酥油,放入一個竹筒,加入燙極的茶水。伸了細長木棍進去上上下下,幾經搗塞提料,倒出來再放少許鹽巴,然後將這褐紅色的香茶捧過頭頂,獻了過來。

偵騎隊中,以泰山派掌門楊昌樂最有派頭,舉手擡足之間,無不透露出一股頤氣指使的氣概,很容易使人誤以爲首領。這時,見到老漢獻出之茶,楊昌樂當即側身道:“老人家此舉,拆殺我也。待我喚總鏢頭前來,方可領受。”

溫玉華聽見呼喚,與雷家四姐妹、巫、萬等人一齊過來。

溫玉華接過茶碗喝了一口,讚道:“酥香潤肺,好極!”雷絕招淺嘗之後,贊曰:“入脾沁心,極美。”雷又招喝過之後說:“似乎還能提神補腦。”雷招弟喝了卻道:“最重要的是止渴生津。”巫苓燕喝了之後,道:“此茶最大的功效是抗寒祛冷。”雷再招品了品,道:“還能滋陰壯陽。”

萬臨山接過茶碗,剛將末尾一點茶汲入口中。聞聽雷再招之言,“噗”的一聲,噴了出來,弄溼了羌族老漢的褲腳。萬臨山當即連聲道歉:“失禮,失禮!”

老漢笑道:“沒有關係。我們羌族,就喜歡豪放。你就把這裡當着自己的家好了。”

溫玉華道:“老人家,我們想問一下路,行嗎?”

老漢道:“我知道你們要問路。你們這麼大的馬幫,拉了這麼多的東西,當然不會是衝我們來的。不過,我也只能告訴你們,前面沒路了。”

“沒路?”溫玉華道:“是否你們的族人沒有往前面走過?”

老漢道:“不是的。早先嘛,是有路的。你們瞧,這邊是海子山,這邊是無名山,無量河就打山谷中來。逆流而上,翻過山口,下山走上半日,可到金沙江。我的祖輩曾這樣走過。但是,打我父親那一輩開始,這山谷就開始鬧鬼了。

“這片山谷,原名依吉拉達。凡是進谷去的人,回來之後,必犯冷熱怪病而死。後來,我們就叫它“斯合”,也就是‘打擺子而死’的意思。

“谷內有上下兩個洞。下洞,人稱無底洞,深不可測;打我父輩開始,若對着洞口大吼一聲。洞內便會有白氣冒出。而上洞則是冒黑氣,更是陰森可怕,無人敢進。

“谷內的動物都修煉成精。那大蛇有碗口粗細,所過之處,草木變得漆黑,齊刷刷直朝兩邊倒。

“在我父輩的時候,有三十個人成羣結隊進溝,準備翻越關門石,到山那邊去換點東西。結果有去無回,音訊全無。

“在那個叫做關門石的峽口,一聲人語或者狗叫,都會驚動山神,會吐出陣陣毒霧,把闖入峽谷的人畜捲走;有時候山神還召來暴雨冰雹,造成人畜傷亡,莊稼顆粒無收。

“老漢勸你們,不要往前走了。”

不往前走是不可能的。偵騎隊稍事歇息,隨即出發。

兩邊的山上,是一望無邊的原始森林。從谷內望去,但見絕壁危峭,更覺溝壑深邃,使人憂慮重重,疑神疑鬼。溝內林海蒼茫。巖壁陡峭,隨時猿啼熊嘯,到處陷坑暗河。

猴、熊貓、巖牛、野豬、山雞等,沿途所見,叫得出名字的鳥獸就有二十多種。闊葉林、針葉林、灌木林和高山草地四種不同的植被共生一溝之內,觀賞片刻之間。

進入溝內森林不久,路便完全消失。剩下的蠶叢鳥道,便是羌族老漢的祖輩們,用彎刀在莽莽林海中劈出來的道路。走近關門石,兩條獵狗忽然不聽使喚,自行脫隊而去。更使人膽戰心驚。

至關門石。見兩巨石似天外飛來,橫亙在峽谷中。中間呈凹形。岩石上幾條溪流匯合後噴涌而下,展開形成一道高達七丈,寬約兩丈的瀑布。巖下有一深潭,潭中有急流漩渦,周圍的水呈碧色,中心墨黑。雷絕招道:“水下疑有暗洞。”

又行一陣,岩石上露出斑駁的文字,曰“狐狸山”。此處山勢極陡。懸崖上有一徑如水桶,呈乳黃色的圓形菌類。此菌在陽光的照耀下不斷變幻着色彩,忽兒雪白,忽兒嫩黃,忽兒青綠。雷招弟道:“那一定是木菌修煉成精了。”巫苓燕道:“可否將它摘下來?”雷招弟道:“好。待我試它一試。”正欲起身,溫玉華道:“凡事有當爲不當爲。師妹不可相試。”巫苓燕道:“我看它很像靈芝,就叫千年閃光靈芝吧。”萬臨山心中一品,這名字竟非常神似。

午時,發現一隻獐子。爲了口福,雷再招、萬臨山二人奮起直追。看看即將追上,突然橫刺裡掠過一隻兩頭獸。這隻兩頭獸,頭尾一樣,兩隻扁嘴,花皮毛,長約三尺,估計有二十斤重。二人大吃一驚,讓獐子跑了。回去一說,竟無一人相信。

飯後前行不久,發現一隻獵獐子的套子。套子上尚套着一隻巨鳥。因時間久遠,鳥身已經腐爛,但殘骸尚存。其羽毛長達四尺,深褐色,羽柄就有拇指粗。溫玉華等人這時才感覺此山確實有些古怪。

上到冰雪覆蓋的高處,隨行三位將軍和九名監軍突然倒地,人人頭痛欲裂。一把脈,均燒得不輕。也不知是否鬼神作怪。

越過山口,遇見兩頭大熊貓。衆人正自高興,卻發現它們放着旁邊的竹子不吃,反而在撕扯山羊。雷招弟道:“這些熊貓如果沒有逮着山羊。說不定就要吃人哩。”雷再招道:“這就要下山了,怎麼沒有看見那兩個冒煙的無底洞?”雷又招道:“別管這些,快速離開這種危險之地爲上策。”

下得山來,三位將軍和九名監軍的病竟自行莫名其妙地好了,讓人摸不着頭緒。

酉時,偵騎隊趕到茶雪,來到金沙江岸,卻因地勢陡峭,水流湍急,馬匹無法渡江。向村民打聽之後才知,順江而下,三十里之外的竹巴龍有橋能渡。

隨後幾日,在渡過瀾滄江、怒江之後,到達了吐蕃的然烏。

這裡的道路平坦多了。村落也漸漸密了起來。一經打聽,原來偵騎隊已經轉到“川蕃道”上來了。

雷絕招道:“繞道,避開‘川蕃道’。經古玉、薩地亞,走雅魯藏布江對岸,靠喜馬拉雅山山腳行進。”

於是,偵騎隊沿着察隅河順流而下。走了六天,到了丹巴曲、察隅河與雅魯藏布江交界的薩地亞。察隅河和丹巴曲都是小溪,不難渡過。雅魯藏布江卻怎麼也過不了。雷又招道:“不用着急,我們沿河往上走,總能找到渡河的地方。就像在金沙江一樣。”

三天之後,經過格刀。頓覺天氣漸暖,地勢趨緩。雷絕招道:“我素聞吐蕃乃高原苦寒之地,今日行來,乃知其言有虛。”於是,雷絕招將三十多名江湖人士召集起來,編排次序,分左中右前後,按行軍的方法向前推進。

前軍,起偵察、瞭望作用。正式行軍時,還要將沿途所遇村夫全部禁錮,封鎖敵軍的消息。左右兩軍,起掩護中軍側翼的作用,也要禁錮所遇村夫,此時,還兼作偵察。中軍,本是軍隊的主要兵力,後軍應是輜重糧草,但此時雷絕招顛倒了一下,中間是幾百匹騾馬,後面纔是重要人物。

雷絕招向前、左、右三個方向的人分發了煙花爆竹,吩咐:每隔一袋煙功夫炸響一次,作爲聯絡;每隔一個時辰,三個方向的人都回歸中軍,按次序與趕馬的江湖人士交換位置。雷絕招道:“發現村落,迅速返回報告中軍。聽見中軍牛角號吹響,也要迅速返回。”

如此一來,偵騎隊與迅速二字就沾不上邊了。但溫玉華並沒有制止。

一日之後,地形逐漸破碎,平緩的地貌像是被開山的大斧砍開了幾條口子。雷絕招召回左右兩邊的人馬,選擇靠雅魯藏布江最近的口子繼續下行。走了一陣,口子變作深谷,兩旁山脈斷裂,出現了獨立的山峰。

天將近午,雲臺派戚長勝來報,前軍很久沒有迅息,請示騾馬隊行止。

雷絕招問道:“現在是誰人充當前軍?”

戚長勝道:“回軍師話,現在是黃山派汪屏南汪師兄和敝派唐深川唐師兄二人。”

“好。讓騾馬隊停止前進,找一處寬敞平坦的地方休息。待我們趕到,再作定奪。”

“得令。”戚長勝調轉馬頭,雙腳一磕馬鐙,急馳而去。

雷再招向雷又招問道:“出了什麼事?”又改口說道:“我是讓你猜猜有可能出了什麼事。”雷又招道:“若在前幾天那種冰雪覆蓋之地,還有可能是遇到了雪崩。現在這種地方嘛,實在想不出會出什麼事。”雷再招不死心,又道:“四妹你呢?”雷絕招道:“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等我們趕上前去,不就知道了麼。”雷再招道:“嘿,我說,這幾天真悶死人了。不如,讓我先去瞧瞧,也好有個照應,怎麼樣?”雷絕招道:“遣人探視,也是一法。不過,要去就讓大姐去,偏不要你去。”雷再招道:“嗨,我想去,大姐不想去。怎麼偏偏和我過不去?”

“大膽!竟敢對軍師無禮。”雷招弟喝斥雷再招,隨即又道:“你怎知我不想去?”揚鞭一抽馬臀,揚聲道:“我──去──也。”

遠處的山峰就那麼遠,距離並沒有變化。打馬急馳之後,兩側樹木山石紛紛往後傾倒,又不斷地有所補充,就像隔在遠峰之間的距離反而延長了一般。過了一會兒,雷招弟趕上了騾馬隊。

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317章 勝利撤退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一卷 第16章 再返青州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513章 燕然未勒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471章 清霜暗菊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626章 柳眼向人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768章 花勻露臉第二卷 第547章 長煙落日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540章 旋呼佳麗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558章 濃潤侵衣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569章 葉翦紅綃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