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571章 齊共南山

“自古攻堅之戰不如趁火打劫。一處戰火很容易導致處處烽火。牽一髮而動全身。十五萬四川將士能夠抵抗朝庭和四國軍隊的同時進攻麼?顯然不能。因此,這次閉合堂開張,便是希望能拿出個決斷,搶先對四國五方各個擊破,以免同時被攻,腹背受敵。

“昨日,閉合堂已經閉館。猜測的結果是:出兵與否?敵國確將出兵,我可先發制人。攻擊順序?大理、西夏籌備良久,難以速勝,不可輕易起釁;應先吐蕃、吐谷渾等國。行軍原則?出奇制勝,攻其不可攻;征服不如佔領,免除後患。領軍要點?應將不可說置於首位而定取捨。將帥選拔?積功而升,應由溫玉華,由我主持。

“下面,請在座諸位,就如何執行閉合堂的猜測,出謀劃策。”

良久,誰也沒有說話。萬臨山悄聲問雷絕招道:“哎,什麼叫二品布衣?”雷絕招亦輕聲答道:“科舉會試得功名而未封官者叫一品布衣。二品衣布仿此。”

溫玉華看見了二人說話,道:“言者絕對無罪,請務必暢所欲言。誰先說?萬臨山。試試吧。說錯了不要緊的。”

萬臨山被點到名字,只得說道:“嗯,在下是想,溫姑娘的意思,在下還不太懂……”

“好。總算有個開頭的了。其實我的意思已經說過了,現在我再明確地重複一次。”溫玉華道:“我,希望能先發制人,避免遇到四國五方同時進攻的慘狀。以往,我們對大理、西夏準備比較充分,這次卻被閉合堂否決了。對於最後一點,我原來是想將兩位軍師樹起來,這次也沒能辦到。大概就是這些。”

雷又招道:“無妨。我和四妹關心的是做什麼事。至於排名在溫姑娘之上之下,我們並不在意。對於閉合堂決議第…,‘出奇制勝’,應該沒有爭議;兵法上就有‘始以正合,終以奇勝’之語。‘攻其不可攻’,應該理解爲‘進攻敵國認爲我們不可能進攻的地方’,或者說‘表面上看起來不可攻取之地’,並不是指真正不能進攻的地方。‘征服不如佔領,免除後患’,很好,我自己也是這個意思。剩下的,就是如何對吐蕃、吐谷渾動手的問題了。”

雷絕招道:“但是,第四條‘應將不可說置於首位而定取捨’,這部分溫姑娘還沒說呢。”

溫玉華環顧回周,似乎幹吞了幾下口水,然後以極慢的速度說道:“南暑北寒。相互呼應。暑退寒即至,春去暑亦歸。恰紫氣東來,正可掃庭蟻穴,張開根本。待相互消長,回馬祛病之後,請紫鸞上山,可得閒半年。如今西行吐蕃,當是寒暑齊至。消長略有不同,大致如是。”

這番話的意思,是說大理和西夏相互呼應,征討一方,另一方必然趁虛進攻四川。此次皇上入川,因可能勢成水火,必有禁軍和山南、劍南部分駐軍同行,其兵力應能與川軍抗衡一段時間。這樣,川軍正好可以放棄根本,將成都交給皇上帶來的朝庭軍隊,利用他們來抵禦一方,川軍則藉此良機全力攻取另一方。待勝利之後,再回師夾擊。此時,皇上帶來的朝庭軍隊已元氣大傷。川軍便可以用強,以安全之由軟禁皇上。這樣,就可以保證朝庭半年以上不會進攻四川。如今按照閉合堂的意思西取吐蕃或吐谷渾,背後理應是大理、西夏兩國齊圍成都的局面。兩國圍攻與一國圍攻比較,消長略有不同。但因兩國之間亦相互制肘,故不能說能抵抗一國之軍的兵力就不能抵抗兩國。因此,最終大致上依然是軟禁皇上的結果。

由於涉及皇上,有大不諱之隙,故溫玉華遣辭調句,說得隱晦之極。好在萬臨山也知道此事,還不算難懂。

雷絕招道:“那就簡單了。吐蕃、吐谷渾?吐谷渾行蹤不定,當然選擇吐蕃。”

人羣中站起一位。這人目清眉秀,文質彬彬,大約三十歲年紀。這人先抱拳向四方行了一禮,然後朗聲說道:“鄙人鄒衛閩,乃此次統帥之考新任的監軍。鄙人想就閉合堂猜測的前三條,向溫姑娘,向兩位軍師請教。

“第一條‘敵國確將出兵,我可先發制人。’什麼叫確將出兵?種種形勢、幾個消息,對軍隊來說,就可以坐實敵國的行動,然而對於閉合堂卻不行。他們完全可以懷疑是軍隊因爲想出兵而僞造的形勢和消息。因此,這一條,若不是閉合堂不想出兵的藉口,就是準備對軍隊追究責任的隱伏之辭。若我們刺激敵國先行出兵,雖能取得確證,擺脫閉合堂對軍隊可能有的責難,但‘先發制人’就成了一句空話。

“第二條,攻擊的順序。違背了整個軍國形勢的急需,違背了知己知彼的作戰之道。如此大異常情,實乃閉合堂故意給軍隊設置的障礙。可以明顯地看出,閉合堂不願出兵。

“第三條,出奇制勝,要征服。須知奇正相偎相依,沒有正合,哪來奇勝。消耗戰絕不可能完全避免。此條說明,閉合堂今後就有理由在軍隊不能滿足它不合情理的、佔領別國的要求的時候,鉗制軍隊的糧草物資。

“綜上所述,鄙人認爲,閉合堂實際上根本不願出兵。從閉合堂多處伏筆的猜測來看,他們很可能已經知道自己主宰的地位。軍隊若是貿然行動,實有很大的風險。”

“這話很有道理。”鄒衛閩話音剛落,尊重便站了起來,說道:“我們軍隊的職責就是保境安民、擴充版圖,風險是明擺着的。在下認爲,閉合堂的意思正如鄒監軍所言,不願出兵。在下同時認爲,軍隊現在若是不出兵,等到將來四國五方合圍之時,風險更大。因此,在下贊成出兵。

“自古華山一條路。明知山有虎,也只好往虎山行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按剛纔兩位軍師所說的,兵發吐蕃。

“現在,在下想就第五條將帥選拔談一下自己的愚見。

“又、絕兩位軍師,天資聰穎,荊州十里鋪一戰,名揚天下,實乃天降奇人。這段時間,按照溫姑娘的意思,官府食客對兩位軍師添油加醋。更是神乎奇神。然而此次進兵乃關係到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稍有行差踏錯,就會將四川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兩位軍師年紀輕輕,從未統兵,僅因爲一次針對江湖草莽的成功行動,就委任爲軍師;若再將全軍交其統率,未免有些草率。因此,在下同意閉合堂的猜測,積功而升,由溫姑娘主持。”

“灑家不同意尊重兄弟的說法。”鶴髮童顏的太監王濟恩起身說道:“兵者,詭道也。取勝之法,存乎於心。想當年峨嵋派渡元掌門,化名李舜,重新點燃王小菠之餘燼,火燒天下;川軍數番與之交戰,屢戰屢敗;朝庭派兵增援,遍遣諸將,亦難挽頹勢;最後,直到灑家出馬,這才平定了四川。論治軍,灑家或許不及溫姑娘;論作戰,溫姑娘或許不及灑家。灑家素以爲,用兵之道,天下無人能出灑家之右者,直到得知兩位小姑娘的事蹟之後,灑家才改變了看法,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對大理、西夏其中之一,若灑家帶兵八萬,在損兵三萬之後,有勝利的成算。眼下突然之間要兵發吐蕃,縱使十五萬軍隊齊帶,灑家也無計可施。既然灑家不能勝,溫姑娘必然更不能勝。因此,灑家認爲,若要出兵,若要兵發吐蕃。必須將軍隊交給兩位軍師姑娘。”

溫玉華道:“這個問題就不用爭了。軍隊由我主持,再由我向兩位軍師放權。若兩位軍師不堪大用,我負責取其性命。如何?”

萬臨山道:“取性命,未免太嚴重了吧?”

溫玉華道:“若我軍進攻吐蕃而不能獲勝,我們全部都要死的。我只是讓她們二人先行一步,算不得什麼。”

劍閣將軍凌向山道:“溫姑娘說得沒錯,反正我們都是要死的,不如放手一搏,將軍隊交給她們。說不定我們就能活命了。”

溫玉華不願在統帥問題上多作糾纏,趁機說道:“好了。下面,讓兩位軍師談談怎樣貫徹閉合堂的猜測纔是。”

雷又招、雷絕招相互看了一眼,由雷絕招站起身來,說道:“承蒙各位信任,三姐和我皆不勝感激。

“適才說了,要貫徹閉合堂的猜測,必然兵發吐蕃。然而吐蕃的山川河流、地形要隘,我們不知;其兵力防布、國計民生我們不曉;其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我們不得。好在有江湖人士加盟,故集中全力,偵察吐蕃,乃當前的首要。

“吐谷渾國行蹤難定,我方僅能嚴陣以待,待機而動。

“大理、西夏兩國,以西夏爲重。越西往南無人治理,以西的天竺地域遙遠且普信佛教,滅大理對朝庭影響不大。西夏與龜茲、回紇兩國相鄰,這兩個國家與高昌、鐵勒、東突厥、契丹、奚國、高麗、日本等國素有通商,西夏若亡,諸國必然驚慌,極有可能結成聯盟,一致抵抗。所以,軍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滅掉西夏。

“那時,我們與吐蕃的戰火可能正在燃燒,大理、吐谷渾也有可能依然與我們交戰。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麼,真正的威脅其實來自朝庭。只要我們滅了西夏,朝庭北部邊境必然多處潰爛。按照朝庭一向軟弱的作爲,必然會主戰主和,爭執不休;納貢稱臣,忙於應付。若我們在滅西夏之後就迅速將軟禁之人送回,朝庭一時之間就無暇顧及我們了。

“因此,大體上我們將兵力分爲三處。一處由王公公率領,控制大理兵進四川的日程,務必使大理軍與即將入川的朝庭軍隊互相消耗。另一處由我率領,一是防備吐谷渾,二是回師成都解危,三是對西夏待機而動。主力則由我三姐率領,也許是迅速了斷吐蕃,也許是迂迴夾擊西夏。

“以上是第一個階段:將四川的危機轉嫁給朝庭。”

雷絕招說完即坐下,旁邊雷又招立即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其餘諸位都不發一言,各自思索。

三日後,偵騎隊遵照雷絕招的命令,自各方聚齊康定。

長約兩裡的康定縣城,依水建屋,傍山築樓。周圍“跑馬山”、“折多山”、“打箭爐”三座嶙峋連綿的山脈將縣城緊裹於一遛狹長的壩子裡。折多河遠遠的來,唱着明快的歌,把縣城沖刷爲兩半。河的東岸是街,河的西岸也是一條與東岸並行的街。如果登上對面“打箭爐”俯瞰康定,其實它就只有一條街。

折多河是康定人的母親河。據說發源於貢嘎山冰川的陳冰深處。

在康定,最出名的便是“水井子”了。這裡的小孩從記事起,就忘不了“水井子”對他們刻骨銘心的感覺。“水井子”的泉水經年噴涌,清純剔透。用這泉水,或生飲或沏茶,清冽甘爽,透肺沁心,直入肝脾。每到年關臨界,百姓爲爭得第一泉水,長龍相守,徹夜望候,乃至你爭我搶,幾齣命案。

偵騎隊由溫玉華、雷家四姐妹、萬臨山、巫苓燕七人,並三位將軍、九名監軍和三十多名江湖人士組成。

五十餘人的偵騎隊,趕騾馬三百匹,各馱有煤、鐵、布匹、絲綢、藥材、糧食等物品,每隻口袋上還書有四個大字:龍虎鏢局。

就是這樣一支偵騎隊,要對吐蕃進行迅速的偵察。

吐蕃高原,本來有十幾個小國並存,比較強大的有三個:即西部的羊國,中部和北部的蘇毗,南部的犛牛部。犛牛部又叫吐蕃部。三個部落中,以活動於跋布川、窮結的吐蕃部最爲強大。三十多年前,吐蕃部兼併了蘇毗,消滅了羊國及其它一些小國,逐步統一了高原,建立了吐蕃王國,定都邏些,改名拉薩。

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513章 燕然未勒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616章 頃聞四海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333章 徵鴻凝睇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713章 側臥珠簾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塵裡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508章 原桑飛盡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664章 恨隔爐煙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588章 閨中今夜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686章 輕雲時度第二卷 第576章 延壽金縷第二卷 第135章 不救徐州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470章 酒困路長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620章 紅顏暗與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695章 胸前淚粉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516章 瑤圖纘慶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588章 閨中今夜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