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

資,準備上路。巫苓燕已經行動如常。就由你負責照看萬臨山。”

衆人聞聲而動,很快便找出大部分馬幫物資。趕在江水決口之前,通過了雅魯藏布江。

子虛十四年的春節,就這麼一晃而過。

自熱泉開始,雷家四姐妹就不再活潑。墨脫地震之後,萬臨山、巫苓燕二人也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了。

當萬臨山以爲巫苓燕葬身泥石流之時,悲痛萬分,深深後悔沒有珍惜巫苓燕往日對自己的情義。然而,在得知巫苓燕死裡逃生之後,卻又立即心生猶豫,躊躇不前了。

終於趕到了拉薩。

偵騎隊早早地再次渡過雅魯藏布江,繞道拉薩的北面宿營。然後起了個清早,向拉薩進發。

色拉烏孜山下是色拉大乘寺。該寺規模宏大,佔地甚廣,有措欽大殿、麥巴扎倉、結巴扎倉、阿巴扎倉和三十二個康村,僧侶達五千餘人。

此時,色拉寺正在進行展佛大典。

高原上的陽光強烈而燦爛。在湛藍的天空襯托之下,白雲格外多姿。佔地十五畝的紅牆、白檐、金頂,散發出一種熱烈的氣氛。各地僧衆百姓從幾條灰褐色的崎嶇小道循序而來,進寺繞行一番後,轉到寺背東面的巖坡之下聚集。分列在巖坡巨型鐵架四周的平臺周圍。有一些人,還坐在寺牆之上。

雷絕招道:“新年剛剛過去,不知他們在舉行什麼重大的慶典。我們從這個方向過去,直接插到鐵架的正面觀望。如何?”溫玉華道:“好。”

忽聽鼓樂法號響起,上百喇嘛、信徒肩上扛着緊裹的畫像,由經堂涌出。手執法器、經蹯的喇嘛和戴着黃帽的高僧,莊重肅穆地走在前面。人們簇擁着,不斷有人向大佛獻哈達。

大佛畫像被擡升至鐵架頂端,然後由喇嘛展開,幅長十丈,直至底部平臺。兩旁彩佈列成八字。小喇嘛執黃色經幡立於大佛像頂。鮮豔的佛像與東昇的太陽交相輝映,虔誠的信衆紛紛頂禮膜拜,不少人拼命擠到佛像前拋獻哈達和錢,不斷向平臺爐內投放柏枝、香草。

“是釋迦牟尼像,”溫玉華命令道:“下馬跪拜。”偵騎隊全體依言全部伏拜於地。

山坡上,觀展佛的人羣雖極擁擠,但卻緩慢而有序地進退。吐蕃民衆嚴肅、認真、誠摯的目光與偵騎隊的伏拜,同樣出於旁無邪念的純淨,共同鑄就了這一莊重的時刻。

有僧侶過來問訊。然後方知,此次慶典,是爲了慶祝吐蕃與小勃律簽定互不侵犯協定。

吐蕃地處高原。雖與天竺、疏勒、龜茲、四川、大理諸國接壤,卻因爲喜馬拉雅山、昆倉山、大雪山等天然屏障,實際只與小勃律一國接壤。與小勃律簽定互不侵犯協定,就顯得特別重要。

雷絕招道:“簽下此協定,吐蕃便可免去後顧之憂,全力揮兵東進了。”

高原民衆普信佛教,卻因宗派不同。各派輒鬥不止。贊普谷卡巴統一吐蕃之後,改變了藏傳佛教,將密宗和顯宗合在了一起。出現了數教同堂的詭異現象。比如色拉寺的阿巴扎倉屬於密宗,麥巴扎倉和結巴扎倉就屬於顯宗。谷卡巴此舉對佛教雖有玷污之嫌,但吐蕃卻因此而得以統治。

現在,偵騎隊接上色拉寺,也就等於接上了吐蕃的官府。

色拉寺僧侶對偵騎隊並未多加盤查,反而對偵騎隊馬幫帶來的物資大感興趣。出重金,一舉將所有物資全部買下。又添加銀兩,讓偵騎隊將物資運往通麥。

通麥位於“川蕃道”上吐蕃最東部,離拉薩一千一百多裡,乃吐蕃的邊關。從通麥開始,還要經過三千多裡荒無人煙的雪山草地才能到達四川的灌縣。

自西向東奔騰了三千多裡的雅魯藏布江在通麥這裡拐了一個大彎,掉頭南下;經墨脫、薩地亞,改名布拉馬普特拉河,轉而向西;再經兩千多裡之後,在天竺國的西南部達卡入海。

天竺國暖和的海風難以越過高達兩千丈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只有從薩地亞,雅魯藏布江切割的山口吹進少許,故此沿江植物密佈,四季常青。墨脫以後。地勢驟險,江岸嶺谷高差達一千二百多丈,暖風受阻,徐行七百里後,及通麥而止。

自薩地亞至墨脫,氣候雖優於通麥,但其地勢封閉,與外界隔絕,故只有少數流亡之人安居而無集鎮出現。此次偵騎隊誤入墨脫,最終還是藉助地震之力方纔找到出路,墨脫之阻塞可見一斑。

通麥就不同了。它位於“川番道”上,西通林芝,東達波密,加上氣候溫暖,故繁華異常。另有一條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脈,叫做易貢藏布的河流在通麥匯入雅魯藏布江。易貢藏布盛夏時怒濤奔涌,水量充足;入冬之後,萬里封凍,又變作一條冰川。

化裝成馬幫的偵騎隊到達通麥之後,發現街上全是軍隊,上萬間房屋的大鎮,竟未遇一個百姓,十分可疑。

雷又招道:“鎮上沒有廟宇。那間叫做‘扎什達馬’的酒樓不斷有人進進出出。進出之人皆有隨從親兵,呵五吆六的,身份大是不凡。應遣人察勘一番纔是。”

雷絕招點了點頭:“不錯。此鎮已被軍隊戒嚴,察勘成功就有可能準確知道其軍隊的動向。須小心從事,爭取一擊成功。”

萬臨山道:“依在下看來,招弟、再招二位姑娘奔行無影,能當此重任無疑。”

溫玉華道:“不行。如此大事。最忌打草驚蛇。招弟、再招經驗不足,不能勝任。應該派遣博聞強記、老成持重之人前往纔是。我自己身爲主帥不能前往,故推舉言壽風、楊昌樂二人前往。”

雷絕招道:“好的。素聞華山派輕功別有蹊徑,卓司前掌門可同往接應。”

偵騎隊前行二十里,在一個叫做傾多的地方歇息。

兩日之後,言壽風、楊昌樂、卓司前才趕了上來。可把衆人給急壞了。

偵察‘扎什達馬’酒樓之時,吐蕃贊普谷卡巴正在接見大理和吐谷渾的使者。

楊昌樂道:“……那大理使者自稱奉掃北大元帥杜聞秀之命,攜重禮前來遊說吐蕃共伐四川。吐谷渾使者則稱吐谷渾國王已經接受大理杜元帥的提議,奉國王之命,前來督請吐蕃共襄盛舉。”

衆人聞此消息,大驚。高麗長白派掌門石固急忙問道:“吐番答應沒有?”

“沒有。”楊昌樂道:“那吐蕃贊普谷卡巴說,吐蕃連年內戰不斷,國力不濟,難以舉戰。又道,爲君者,當以和爲貴,對鄰國友好親善,讓國民休養生息纔是。他自己已受天朝‘西海郡王’的封號,並數次請婚,雖至今未得應允,但睦鄰友好局面已成,斷不可輕率毀之云云。言辭堅定,不容動搖。全不爲大理、吐谷渾兩國使者所動。”

很多人吁了一口長氣。連道“好險。”

言壽風道:“險什麼險?後面的才險。探到這些,我老叫化就想回轉了。幸虧楊掌門堅持留下,這才知道了後面的事。楊掌門,還是你說。”

“這個,因老夫平素與官宦之人多有往來,言不由衷的看得多了,這纔多了個心眼。”楊昌樂還是不慌不忙地說道:“第二日,有下屬請示購自我們馬幫的物資如何調派。吐蕃贊普谷卡巴命令,全部調給前軍。這時,那個下屬多了句話,問爲何不讓馬幫多送一程。谷卡巴說。四姑娘山離灌縣太近,絕不能走露消息。”

雷再招驚道:“這是什麼意思?是說有一股前軍在四姑娘山嗎?”

雷招弟點頭道:“原來谷卡巴納貢請婚都是表面文章,老謀深算更勝大理一籌。爲及時獲取漁人之利,竟早早的伏下奇兵。佩服,佩服。”

監軍鄒衛閩道:“哎呀,我們的軍隊就在茶坪山,相距不過百十里地卻不知敵蹤,這可如何是好?”

“啪啪!”雷又招擊了兩下手掌,待衆人靜下來之後,道:“稍安忽驚。行軍作戰,最忌敵暗我明。吐蕃軍隊雖深入我腹地,但他們爲了坐收漁人之利,暫時不會行動;現在他們已經暴露,已絲毫不足爲患,故我深以爲喜。泰山派掌門楊昌樂記頭功一次。丐幫幫主言壽風、華山派掌門卓司前記次功一次。回成都之後,我當親自把盞,爲三位英雄慶功。”說到這裡,埋首停了片刻,再昂首道:“萬臨山、巫苓燕二人,請你們帶足乾糧之後立即起身,到離通麥最近的山峰之上等候吐谷渾使者。待使者出動,便跟蹤而行,至能看見吐谷渾國之處,再殺死使者,阻止其向吐谷渾國王覆命。若有機緣,可伺機救出巫姑娘的家人。”

萬臨山、巫苓燕二人面挾寒霜,凜然受命而去。

非常幸運,萬臨山、巫苓燕剛剛轉過山脊,就看見一行人從麥通走了出來。巫苓燕道:“瞧這陣仗,定是我們吐谷渾的。”

過了兩座大山,吐谷渾使者一行轉向北面的山谷。萬臨山、巫苓燕忽遠忽近地緊隨在後。

一個時辰之後,巫苓燕忽然一歪,似乎扭傷了腳。萬臨山上前查看,巫苓燕突然發難,肩一挺,將萬臨山撞下山去。

這一帶的大山十分陡峭。就算棱角分明的方石,亦能滾至山腳。故萬臨山這一滾下。怎麼也煞不住去勢,反而越滾越快,過了很久,才重重地摔在山腳。

好在山的這一邊沒多少積雪,萬臨山的摔落沒有引發雪崩,從而保住了性命。不好的是山體土壤較少,岩石裸露,一路碰撞;還有一些小石頭被帶動,隨後落下,向已經落在山腳的萬臨山重重砸下。

“呼”的一聲,一個龐然大物砸了過來。萬臨山劇痛之餘,身手不靈,只得轉過了身,以背硬挺。

來的卻是巫苓燕。

自己是被巫苓燕撞下來的,巫苓燕又是被誰撞下來的?萬臨山腦筋一時轉不過彎來。

“噗”、“噗”、“啵”……幾粒小石擊在巫苓燕身上,反而使其醒轉。“萬兄,你沒事吧。”巫苓燕睜眼即問。

“死不了。”剛說完,萬臨山又覺語氣過於生硬,補充道:“你放心,我沒事。”

“那就好。萬兄武功高強,我早料到你不會有事的。”

萬臨山望了望地形,盤算了一陣。看起來巫苓燕的傷勢也不算很重,休息一陣之後,基本上還能扶到上面的路上去。只是這一下耽誤了功夫,追蹤吐谷渾使者的任務是完不成了。事已至止,埋怨亦是無用。於是,萬臨山說道:“保家爲國,故鄉情重,巫姑娘的心情我能理解。回去時,就說你不小心失足落下,我下來救你就成了。”

“不是。保家爲國什麼的我不懂。”巫苓燕道:“我對不起你。那個,那個使者就是金旺福,也就是我曾經說過的金哥。”

萬臨山聞言十分詫異。自己這邊,當巫苓燕對自己好,自己正被她打動的時候,又覺得她不夠完美,總是下不了接受的決心;當巫苓燕對自己冷淡之時,又擔心其對自己是否真正有意。患得患失,若即若離,倍受煎熬。卻不料巫苓燕對惜日的戀人依舊有情,而且還坦然承認。頓時,心裡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知是什麼滋味。

卻聽巫苓燕說道:“不管你信是不信,我的心中只有你一個。我只是覺得欠了他的情,不忍心讓你殺了他。我對不起你,這就還給你罷。”說罷一聲輕哼。

哼聲雖輕,卻兇險非常。萬臨山轉身一看,見巫苓燕已將一把匕首刺入自己的胸口。

“你幹什麼?”萬臨山忙扶起巫苓燕,手指在匕首旁邊輕輕按了幾下,發現已無法挽回,急叫道:“你爲什麼這麼傻呢?”

“我不配你……早就不想活了……”

“你配你配,我也喜歡你呀!”

巫苓燕聞聽萬臨山此言,眼睛忽然放出光芒,神采煥發。萬臨山知道這是最後的回光反

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二卷 第166章 拿下上庸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501章 紫萼香心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261章 劉備中計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