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

接下來,劉備就進入了內政發展時期。關於內政。老實說,劉備是不怎麼在行的。軍與政,軍方面,劉備雖然不算拔尖高手,但也不是外行。就算是獨領一軍,也同樣是能夠打仗的。而對於政事,劉備基本上可以說就是純粹的外行了。

不過,劉備這邊有田楷、單經、鄒丹、關靖四名高級文吏。這四名高級文吏,比起田潤那邊的樑習之類的人才固然差了一個層次,卻也總比笮融之類的庸才好點。這麼說吧,他們就跟歷史上跟隨劉備的簡雍差不多。劉備又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用人不疑,尊重人才,絕不亂插手。因而治理方面,雖然說因爲語言的關係,發展速度有點慢,但總的來說,還算順利,沒有經歷什麼曲折。

有個詞語叫做“修文尚武”。修文,不是指治理,而是發展文化。如果這裡不是島國。那麼,劉備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關注民間文化的。劉備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軍與政。政,就交給四名高級文吏去做了;軍,則由自己親自來抓。

首先出現的問題,是俘虜的問題。佔領島國的時候,本來是能夠抓到一定數量的俘虜的,結果由於島國士兵前赴後繼的特性,最後總共只抓了一百多人。而那一百多人在被抓之後,居然還絕食而亡了。這件事對劉備的震動很大。如此忠誠的士兵,還真是前所未見。

其次出現的問題,就是土地面積最大的津澤宮大陸百姓全體拒絕種植。這就是大問題了,這就不僅僅是感嘆一番之後就能夠忽略過去的問題了。

津澤宮大陸與其餘三塊大陸的差別,劉備當然知道。岡崎大陸自己是從歌田良家族手裡奪來的,歌田良大陸和池帶大陸則是從津澤宮家族手裡奪來的;換句話說,三塊大陸都是從佔領者手裡奪過來的。只有津澤宮大陸,是直接從統治者手中搶過來的。津澤宮大陸的百姓,必然就會比其它三塊大陸的百姓更加牴觸自己。放在大漢也是一樣。不過,如果在大漢,百姓雖然牴觸,卻不會拿自己的口糧開玩笑。而在島國這兒,就不同了。那些百姓拒絕種植的極端行爲,跟那一百多俘虜絕食而亡,是同一種性質。

在俘虜絕食而亡的時候,劉備曾經感嘆,但因爲俘虜人數少。而並沒有去思考什麼。現在,津澤宮大陸百姓全體罷種,就不得不想了。

一開始,劉備以爲那些百姓罷種的行爲乃出自於對原來統治者的忠心。估計十人中有九人都會這樣去想。例如劉備這兒,文臣武將包括閻柔在內,都是這樣想的。很快,劉備就聯想到俘虜絕食的事情了,然後,劉備就發現了問題。

俘虜來自三處:歌田良軍隊、津澤宮軍隊和池帶軍隊。那個時候,岡崎軍隊已經被歌田良軍隊殺光了。一百多名俘虜,抓的時間有先後,來處也不一樣,就後果一樣,都絕食而亡。如果說這天底下出現了一名仁德之君,無論軍民,都甘願爲之赴死,劉備是相信的。但是,如果說島國的家族首領全部都是仁德之君,所有百姓都願意爲各自的首領而亡,那劉備就不相信了。

這個問題,是屬於政治家的問題。閻柔只能算是軍事家那一類的人才。只有劉備纔算政治家。因而。這個問題最終被劉備所發現。劉備知道,一定有一種別的什麼原因,這才促使津澤宮百姓罷種的。而那樣的原因,多半出自一種信仰,一種宗教,或者是民間習俗。

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派三鬥去了解一下,就能知道了。

找到了問題所在,就能夠對症下藥。三鬥奉命前往,一瞭解,還真是。就是一種信仰。那種信仰,具體的說,是說不清楚的。大致上,就跟相信菩薩的信仰差不多吧。

對於島國的信仰,讀者不熟悉,嘿嘿,其實作者也不熟悉。還是按照相信觀音菩薩的信仰去理解比較容易。某個地方的百姓都相信觀音菩薩,這本身並不是一件什麼壞事。然後,全體百姓因爲相信觀音菩薩而反對統治者了,問題不來了,但還不能說,百姓錯了,或者觀音菩薩錯了。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按照傳統的說法,就是堵與疏。堵,就是把反對統治者的百姓抓起來殺了。這樣的辦法,在大漢通常是行得通的。大漢百姓普遍都比較珍惜生命。因爲怕死,他們就屈從於統治者了。但是,這種堵的辦法在島國卻行不通。島國這樣地方太不發達、太落後了。島國的百姓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可以說人人都不怕死。不僅不怕死。而且什麼都不怕。你一刀砍去,他不怕死,引頸受戮,這還不算很痛苦。絕食而亡,那就痛苦了。那一百多俘虜只是普通士兵的身份,但他們全部都願意承受絕食的痛苦,最後奔赴了死亡。

疏,在島國這裡,不是辦法之一,而是唯一辦法。疏的意思,就是順着來。找準症節所在,把疙瘩解開。如果全體百姓因爲相信觀音菩薩而反對統治者,那就去了解觀音菩薩具體是怎麼說的,統治者具體在哪些方面與觀音菩薩所說的不一致。

任何宗教、任何信仰,都有類似於懺悔的部分。宗教、信仰,都是勸人向善的,因而就一定會有不善的人怎樣做才能變善的教義。現在,統治者在某此方面不善了,那就直接按照教義,變善就行了。找準症節之後,就這麼簡單。

費了一點功夫,放下一些姿態,最終。還算是順利地解決了津澤宮大陸全體百姓罷種的問題。這種疏的辦法,很多人都知道,並且多數人都認爲效果是好的,但去並不是多數人能夠做到的。疏比堵費力費心,而且往往還會與自身的尊嚴發生衝突。多數人都認爲,尊嚴是不可侵犯的,士可殺不可辱。假如要他磕一個頭,就能解決問題的話,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磕的。要他磕頭,比要殺了他更加嚴重;多次要他磕頭,他很可能會殺了你。這就是大多數正常人的表現。

劉備當然是正常的。劉備是不尋常。古有韓信甘受跨下之辱,而韓信是什麼類型的人,僅僅屬於軍事家。劉備呢?劉備則是政治家。在忍辱負重這方面,政治家永遠比軍事家更強。並且,劉備還不僅僅“是”政治家,劉備實際上是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劉備並不是“爲了某種目的,而甘願忍受一時之辱”這種低級層次,劉備早已達到了“爲他人着想、爲百姓着想”的高層次。

於是,爲了符合島國信仰的規矩,劉備承受了一些侮辱。但後果卻是相反的。劉備的文臣武將,爲此而深受感動。並且,在劉備承受了侮辱之後,津澤宮大陸的百姓居然稱讚起劉備來了。

你對百姓好,百姓就對你好。

事情告一段落。對於別人是,對於劉備還不是。因爲劉備是複合型人才。劉備發現,島國的那種信仰似乎可以用於軍事。於是,劉備自己突然就如癡如醉地鑽研起島國的信仰了。連超大運兵船下水,劉備也沒去看。

過了兩個月,劉備不敢說已經完全吃透了島國信仰的精髓,但卻把與軍事有關的部分剝離了出來。這裡所說的與軍事有關,不是指行軍佈陣。如果是行軍佈陣,那發現者應該是閻柔纔是。這裡說的與軍事有關,指的就是前面說過的前赴後繼的精神。這種精神,運用不得其法的話,徒增士兵傷亡。如果運用得法,絕對能夠讓士兵的戰鬥力提高一個層次。

這是與練兵有關的事情。也就是與直接帶兵武將有關。嚴綱、公孫續、王頎、鮑隆、霍弋、董厥、魏邈,這些就是劉備手下的帶兵武將。其中本事最高的,居然還是劉備。閻柔是不會這部分的。

劉備挑選了三千士兵。補充說一句,佔領島國的戰役中,劉備沒有獲得士兵的補充。傷亡之後,士兵總數降至六萬。劉備以這三千士兵作爲試驗,讓他們學習島國信仰。由於缺乏書籍等現代教學手段,其實上就是劉備給那些士兵講解。

過了一段時間,試驗的士兵與其他士兵演練對戰,明顯能感到,試驗的三千士兵氣勢如弘,勇不可擋。

把島國信仰加入訓練的試驗成功了。接下來。就以那三千士兵爲種子,打亂分配到全軍六萬士兵之中。很快,劉備全軍士兵都被島國信仰武裝起來了。戰鬥力上了一個臺階。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就到了豐收在望的夏季。自首次出海算起,就是一年了。回首往事,不堪回首。劉備終於感到安全了。

這日,劉備叫上閻柔,駕船出海。當然,就是純粹的出海。既不是打魚更不是別的。因而走的就僅僅是近海。

這是劉備多年繁忙之後的首次放鬆心情。海天的藍色、樹林的綠色,就好像第一次見到一樣,分外的鮮明,讓劉備心情大好。叫了閻柔和四名親兵,着便衣,駕船出海。

劉備所在的位置,乃是最初遭遇風暴之後第一次找着的福江島。福江島位於岡崎西南,也就是整個島國的西南。劉備將政事委託給四名高級文吏,軍事委託給七名將軍,再來個用人不疑,用人不問,自己就和閻柔遷到了福江島。這就叫做“權力之巔,反在權力範圍之外。”

這一段時間,劉備心情該好了。然而,真正心情大好,卻是突然之間的事情。昨日還在心煩。儘管不知道爲何心煩,心就是煩。清晨起來,突然之間,就頓悟一樣的變化了。

走的是近海,劃的是普通戰船。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劉備全軍,包括劉備、閻柔在內,都會划船了。原來,劉備有專業的水軍,而島國沒有。島國沒有是因爲他們落後。而現在,劉備反而沒有專業的水軍了。水軍的編制尚在,還是七百人。但陸軍裡面,絕大部分士兵都具備了水軍的技能。

劉備不是打魚去的。打魚,主要指以網捕魚,是一種生產行爲。釣魚,纔是休閒行爲。由於這裡是島國,打魚相當普及,釣魚者就不多了。劉備原來就不擅長釣魚,因而後來也沒有被培養出興趣。

劉備此行,走的是西南方向。據說,西南方向大約一百一十里左右,有一片島嶼,名叫男女羣島。羣島由五座大島及無數小島組成。五座大島名叫男島、女島、花慄島、中之島和可可島。後面三座島還無所謂,有趣的是男島和女島。據傳言,說是男島和女島上面,有巨大的岩石天然地構成了無數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的形狀。

生殖崇拜由來已久。生殖崇拜涉及原始人的生存、發展和延續:添人進口才能興旺發達。而且這種觀念一直流傳到現代社會。嚴格地說,現代社會也只不過是把生殖“崇拜”稍稍修正了一下,變成對生育的“重視”而已。

所以,劉備、閻柔到男女羣島獵奇,屬於正常的旅遊消遣行爲,一點都不骯髒。

一百一十里水路,以水軍行程算,爲一天半。以旅遊的速度,是兩天。

普通戰船沒有風帆,所有的動力全部來自人力。而此行又不需要趕時間,因而就劃一陣,休息一陣,速度就慢了。不過,對於方向的識別,衆人到是長進不少。劉備、閻柔也學會了一些。而四名親兵,則已經超過了當初三斗的水平。當然,此時三斗的水平就更高了。

船上當然是裝了充足的食物和淡水的,而且還有酒。沒有裝肉。但是卻有爐子和木炭。雖然此行並不是釣魚,並且衆人對於釣魚都不愛好,但還是拿了兩副釣具。兩副釣具,就在划船劃累了休息的時候使用。釣到的魚,直接殺了下鍋。劉備這四名親兵,烹調的手藝雖然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壞。

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664章 恨隔爐煙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805章 清聲檐下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726章 岸花複道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650章 溫養兩般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224章 餓了就搶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422章 弱袂縈春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578章 憐才深意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704章 香噴雲閣第二卷 第55章 爲伊憔悴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