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

田蘭道:“什麼叫萬劫不復?今曹賊所過之處。百姓盡數屠戮,還能有什麼比這更慘的?文遠那邊的軍情商議我就不去了。這便拔營往範縣去者。”

紮營的動作是比較慢的,拔營就快了,而且田蘭的這支軍隊本來就訓練有素,在郭嘉、張遼等待的當口,田蘭就走了。這一次,丙隊先行。五千名俘虜沒有與原有士兵混編,由乙隊集中看守,動作稍慢,走在輜重兵的後面。

東阿至範縣,不是什麼大道。所以田蘭提了個俘虜當嚮導。走了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大道。

前面都是莊稼地。地與地之間,有一人通行的小道。田蘭爲了讓部隊走得更快,便將馬帶到旁邊,走莊稼地。大隊士兵則排成四列,同時尋路前行。

莊稼地的土質相對鬆軟,馬蹄踏下去之後踩得較深,拔出來就得多費些力氣。剛開始田蘭還愛惜莊稼,注意自己約束馬匹,儘量不要踩踏禾苗。走了一陣,實在是太慢了。心裡一煩,就不管了。再往前行,水田漸多。水田比起土地更是不如。馬匹不僅走得慢,而且還會濺起泥漿。

走着走着,忽然迎面來了一支馬隊。雙方相距尚遠,最前面的丙隊士兵就射了幾支箭過去。意思是表示弓箭射程,讓雙方的部隊保持在一箭之外。

東阿一戰,田蘭不僅抓了五千俘虜,還得了三千多張弓,兩萬多支箭。

對面那支馬隊,約莫有一千騎左右。由於都是騎兵,前進更是艱難,心中也正是窩火的時候。一名身材異常魁梧的大漢騎着馬走在隊伍的最前端。他自己走的是田壟。田壟既窄又溼,坐騎失足滑進了水田,把那名大漢跌進了泥湯。這纔剛剛爬了起來。上馬不久,忽見幾只箭矢迎面飛來,落在了前方。大漢頓時大怒,吼道:“奶奶的,還遇着黃巾賊寇了。有種再射!”

前面丙隊士兵聽到對方叫罵,沒有還罵,立即又射了幾箭。但因爲雙方相距將近兩百步,普通箭矢只能射到一百三十步左右,而沒有殺傷力。

馬隊帶隊的大漢見了後面這幾箭,大笑曰:“如此稀疏,如此無力。如此弓箭豈能殺人哉。”然後跳下馬。這樣的路,騎馬簡直就是受罪。哪知一下馬,就又落到水田。濺起了許多泥漿。大漢罵道:“呸、呸、呸。這馬,不騎了。”把手上兩支大鐵戟往田裡一插,幾步走到馬匹前面的田壟那兒,坐了下來。取出十幾支短戟,左手握着。然後對跟從的人說:“老子睡覺了。賊人接近我十步之內再呼我。”對從人說話,本來不需要大聲,但那名大漢卻不完全是交待自己的從人,主要的目的是想對來犯的賊人表示一種藐視。因而是吼出來的,頭也是向着前方的。

不錯,這就是典韋。呂虔丟失濮陽之後,逃至範縣。立即派了信使報告曹操。曹操聽說有不明軍隊佔了濮陽,還失了于禁,便遣回了典韋,以協助荀彧、荀攸、程昱、曹洪等人守四縣。

典韋的嗓門很大。田蘭聽見了。聽到典韋說自己睡覺了,田蘭不禁笑了起來,道:“哇,這人裝腔作勢夠可以的啊!如果他真的守信,我就走到他身前十一步,看我的弓能不能殺他。”

一名親兵道:“哎,田帥,我這兒能看見那個人。長得好胖啊!”這時。田裡的稻穀已經長高,再因爲地形起伏,有些地方就看不到坐在田壟上的典韋了。

田蘭驅馬,緩慢地向那名親兵靠近了。一瞧,笑道:“果然很胖。莫不是肚子裡有孩子吧?”衆親兵聽了,一陣轟笑。“子義呢?讓子義一箭送他上西天吧。”後面的太史慈聽到田蘭的呼喚,答應了一聲,但卻一時趕不過來。便下了馬,徒步趟着泥漿往田蘭這邊走。

田蘭等了等,見太史慈半天走不過來,不耐煩了,就道:“乾脆我們射吧。選好位置,別傷着自己人。”見親兵都已就位,田蘭挽弓搭箭,就射了出去。

田蘭的箭法相對於親兵而言,還算可以。但典韋雖胖,卻因其坐着,目標變小。田蘭這一箭,正中其馬。箭矢自戰馬前胸而入,再前進了一段距離,最後停留在肚腹之中,沒有從後面鑽出。

戰馬訇然倒下,把典韋嚇得當即跳了起來。騎了這麼久的戰馬,還是有一點感情的。雖然戰馬把剛纔把自己摔進田裡,那也應該怪地形不對而不應該怪戰馬不好。典韋當即罵道:“敢殺老子的馬,老子定要讓爾等……”沒有說完,是因爲女親兵的箭到了。典韋首先投出扣在右手的兩枝小戟,與一支箭矢迎面一碰,小戟落地。箭矢卻繼續飛來。典韋當即一縮頭,躲過;同時把左手的小戟分了一半到右手,雙手一揚,十幾支小戟往田蘭等人飛過去。然後就在水田裡打了個滾,再翻身拔出插着的兩支大戟。吼叫着,便往前方衝了過去。

典韋的小戟只飛了三十幾步距離便跌落水田。自是不能對田蘭等人稍有威脅。而這時,太史慈也到了田蘭的身邊。田蘭道:“子義,瞧見那胖子沒有,給他肚皮一箭吧。”

太史慈的兵器,馬戰用的是長槍,步戰用的雙戟。這裡,太史慈見典韋也是雙戟,便道:“請田帥允許我步戰。”田蘭道:“隨你怎麼都好。”太史慈便衝了上去,迎住了典韋。

由於典韋衝出在先,相遇之處便離田蘭這邊近了一些。田蘭並沒有走在隊伍前面。最前端的丙隊士兵距離相鬥的二人,不過三十步左右的距離。

典韋的大戟乃是馬上急戰的利器,再加上典韋力大,招式大開大闔,威勢無比。太史慈的雙戟本就用於步戰,尺寸較小,重量較輕。如今兩人正在步戰,倘若是實地,則應該是一剛一柔。旗鼓相當,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了。倘若不僅是實地,而且地形複雜,存在許多障礙物的話,則必然是太史慈佔優。但可惜現在都不是,現在是水田。

兩人相遇,太史慈靈活的步伐在水田之中根本就無法施展。只得站定了跟典韋拼力氣。這樣一來,就舍長取短了。兵器碰得幾下,太史慈手臂就有些麻木了。太史慈感覺不對,便且戰且走,往旁邊一塊莊稼也退去。太史慈感覺莊稼地。一定比水田好點。

但典韋哪裡肯舍?當下得勢不饒人,更是加緊了攻勢。大戟硬砸硬碰,容不得太史慈有喘息之機。太史慈咬牙堅持,堪堪退到了水田的邊緣。就差一個田坎,怎麼也上不去了。太史慈想道,就這麼打下去,肯定也是必敗無疑,不如行險,險中求勝。於是,鬥到分際,太史慈將右手短戟脫手扔向了典韋,然後一個滾翻,便上了田坎。

倘若是單手兵刃,典韋要打落飛來的短戟,就不能攻擊了。太史慈翻上田坎的損失,也就是失去武器。但雙手兵刃就不同了。典韋一戟格擋飛來的短戟,另一戟便朝正在滾翻之中的太史慈掃了過去。太史慈的左臂一下子就被劃開了一道大口子。

太史慈翻身站起,忍痛將左手短戟交到右手,立即又擋了典韋一招。本來太史慈還想利用自己在田坎之上的優勢居高臨下守得一時,但雙手麻木在先,左臂受創在後,這時早已脫力。短戟與典韋的大戟一碰,立即飛出。太史慈急忙轉身就跑。

田蘭等人一直瞧着二人相鬥。眼見太史慈落在下風,卻因爲自己這邊箭法都不過硬,而不能發箭支援。這時見太史慈跑開,早就蓄勢待發的箭立即射出。

這邊的典韋跳上田坎,剛要追趕太史慈。忽聞弓弦聲響,立即揮舞雙戟,格擋弓箭。神臂弓射出的箭矢非一般可比。典韋格擋了九支箭,左手戟掉在了地上。可惜另外十支射偏了。

再次發射,需要連續拉弓三次。田蘭等人均是女流,動作不能連貫。田韋趁這空隙,也不撿掉落在地上的大戟了,就拖着剩下一戟,朝太史慈追出。

典韋沒見過神臂弓。前面因爲距離較遠,儘管戰馬被射死,但箭矢的力量並不算十分強勁。這時距離較近。典韋就有點害怕了。因此典韋想盡快地追上太史慈,因爲典韋知道,只要與對方將領鬥在一起,對方就不會發箭。

太史慈因爲身上有傷,跑得不快。看看就要被典韋追上。丙隊士兵中忽然衝出三人,迎向典韋。其中一人,跑在最前面。還未舉刀,典韋一戟就刺中了那名士兵的肚子,繼而挑到了半空,準備向另外兩人砸去。哪知那名被挑着的士兵身在半空,仍然一刀砍向典韋的腦袋。典韋立即頭往左偏,手往右移,避過了腦袋,讓右肩承受了這一刀。然後大戟一揮,戟上的士兵被揮了出去。緊接着又一戟往一名奔來的士兵刺去。

奔來這名士兵早就看出典韋力大,沒有用刀,而是雙手拿了一張鐵盾。見戟刺來,盾牌倏然伸出,迎着戟鋒便砸。典韋戟碰鐵牌,順勢彈起,一招“紅霞奪目”,戟鋒又直取另一名士兵的咽喉。另一名士兵用的是刀,對典韋刺來的大戟彷彿視而不見,一刀砍向典韋的臂膊。典韋不求傷敵,先救自身,回戟一隔,將他的攻勢一舉化開。

用盾士兵一瞧,鐵盾與戟鋒相接之處,竟給戳了一個指頭般粗大的凹陷,不禁駭然。當下更不怠慢,將盾牌舞得呼呼風響,砸、壓、按、劈,掩護另一名兄弟進攻。另一名士兵則在盾牌的掩護之下,不時揮刀攻出。因爲有舉盾士兵的掩護,用刀士兵可以全採攻勢,威力無形中就增加了數倍。

若在平時,這麼兩名士兵自然遠遠不是典韋的對手。可如今典韋大戰太史慈近百餘回合,力氣尚未恢復。又遭肚子被挑的那名士兵在右肩上砍了一刀。疼痛更使得典韋的功夫打了折扣。典韋自己又心急,想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法速戰速決。因此,眨眼之間,典韋就搶攻了十招。怎知這兩名士兵攻守相助,堅如磐石,令典韋怎麼也不能各個擊破。十招一過,典韋力氣更加不濟。右肩的傷勢使得典韋的右手已經不聽使喚。而這時,又有十幾名丙隊士兵衝了過來。

典韋衝出之後,其率領的馬隊未得命令,原地等待。眼見典韋交戰太史慈,大佔優勢,更是沒有動作。後來形勢直轉而下,典韋落於下風,馬隊就慌了。連忙加鞭驅馬,準備趕來。但馬匹在泥濘的水田裡根本就不能奔跑。鞭策之後,奮蹄前行,立即摔倒一片。騎兵們自田裡翻身站起之後,不敢再騎馬了,直接轉職爲步兵,衝了過來。

但是,可是,但可是,可但是,騎兵們距離典韋有一百多步,實在太遠。還沒有衝到,典韋已被丙隊士兵砍成了肉泥。在殺死典韋之後,丙隊士兵立即就迎向了這支剛剛由騎兵轉職的新步兵。

丙隊士兵對戰這種新步兵,就好像是餓了幾天的乞丐遇上了豐盛的宴席。一陣風捲殘雲,流星趕月,就吃了個落花流水。有三百多丙隊士兵因爲位置靠後,兵刃沒有得到見血的機會,什麼都沒撈着,個個頓足感嘆運氣不佳。

這場遭遇戰,得到千匹戰馬,而且馬匹都沒有受傷。田蘭命令丙隊士兵們把對方的馬匹牽着走。然後讓郭圖安排打掃戰場,救治傷員。

一名親兵道:“田帥,子義將軍好像受傷了。沒有他射箭,進攻東阿的方法就不能用了。不知顏將軍和文將軍的箭法如何?”田蘭道:“顏將軍和文將軍就刀法好,箭法不行。”停了一下,又道,“走,跟我去問問子義,看他還能不能射箭。”

田蘭等人過來的時候,郎中正在處理太史慈的傷口。太史慈見田蘭來探望傷勢,大爲感動,道:“田帥,都怪慈魯莽行事。十日內恐不能發箭了。只怕會誤了田帥的大事。”

田蘭一聽,真不能射箭了。失望之餘,只道:“子義沒事纔是最大的大事。攻城掠地根本就不算。”衆親兵見田蘭口不對心,不由得發出了輕輕的笑聲。

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816章 勞生怨別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576章 延壽金縷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二卷 第693章 孤村芳草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101章 戰役盤點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153章 殺戮平民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408章 水影橫池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90章 蟠桃結子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第二卷 第664章 恨隔爐煙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312章 海水略黃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