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興佛事百姓篤巫(下)

-

“大人,大人!李大人!”吳潞緊跟在婉貞身後,不停地嚷道,婉貞卻沒事人一般信步前行,“大人您且站站,卑職有事請教。”

“哦?”婉貞終於停下腳步,站在府衙門口前。他們從天竺寺回來,吳潞的臉色就非常難看,幾次欲言又止。見婉貞回府之後便換了官服,一身文人長衫,說是要拜會史侯爺,心中更是一驚。其他人已經被婉貞遣返回去各做各事,又派了江中先去史府打個招呼,送上拜帖,自己帶着德雲便要出門,吳潞看再也等不得了,連忙跟出來。

婉貞溫和笑道:“吳大人有何見教不妨直言。”

吳潞黝黑的臉上有點尷尬,咬咬牙一狠心,終於一口氣說了出來:“大人,現在府庫裡不過一萬五千餘兩白銀,黃金不足一千兩,加在一起也不到兩萬兩的數目。如今,義倉只能支持半月,而真到秋天的糧食下來卻足有兩個月的時間!這時候一下子就拿出五千兩白銀給寺院,大人到時候要拿什麼給災民百姓救急啊!”

婉貞有點意外,本以爲江南一帶的人大多性情溫和柔弱,官員們雖不是本地人,但生活久了也難免受影響。就像江中和那位住持和尚,不會直接開口表示什麼,總要委婉拐個彎地暗示,也算是特色。像吳潞這樣能慷慨陳詞地諫言倒是難得。不由得開口問道:“吳大人是哪裡人?”

吳潞一愣,沒想到竟回了句不相干的話,順口答道:“揚州人氏。”

“離得不算遠麼,也是江南地方。”婉貞點點頭,“來杭州幾年了?”

“先帝時最後一科的貢生,沒多久先帝駕崩,時局動盪。也沒人主管我們這屆的學子,卑職就自請來了杭州府,做個文書,算起來也有五年了。”

五年的時間並不短,看吳潞的樣子,不過三十出頭,要是在先帝時就是貢生出身,那時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豈不也是頗爲推崇地青年才俊?不過看來此人雖然耿直。但有幾分呆氣,不然堂堂貢生出身豈能在一個地方府衙屈身文書一職。還五年沒有晉升?但此人做事倒極爲用心,且還有些頭腦,並非全然的書呆子庸庸碌碌。可能前幾任的知府忙着搜刮民脂、拍馬媚上,沒空提拔個呆頭呆腦的小文書吧。婉貞想罷,微笑道:“吳大人對本官的決定有異議,並非不可解釋。只是此時江大人已到了史府,正等着本官前往。 讓有爵位的史老爺多等恐怕不好,所以不如吳大人一同前往,到時候有什麼異議回來也好一起說,如何?”

吳潞又一愣,看來這位少年上司對他倒是不防範也不反感,這倒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他在杭州府這幾年。不論是上司還是同僚,大多對他敬而遠之,前任知府還差點讓他捲鋪蓋回家,後來還是江司馬念着府裡只有他能把混亂的賬目理清、能寫出文體工整易懂地公文,才保他下來的。這位京裡來地欽命大臣卻能邀他一同外出訪查。讓他吃驚不小,於是便糊里糊塗地應下來。也沒想自己跟過去做什麼。

吳潞知道了,自己跟來是過來遭罪的。

一面心驚肉跳地聽着史侯爺述說府裡的豐功偉績,一面更加心驚肉跳地聽着李宛大人溫文爾雅地符合贊同,終於,史侯爺提出了老太君要辦大壽卻苦於受禁令限制的無奈。言下之意。要求通融。

這位史侯爺四十出頭的樣子,頭戴員外帽。上鑲美玉,一身綢緞長衫連腰間的汗巾都是絲絹地,身上的佩飾有東珠串結、平安玉掛和蜀錦香囊,可謂是富貴滿身。頗爲方正的白淨臉和頷下幾綹長鬚,還有幾分文士風流的氣度,談吐也還算文雅,與婉貞寒暄起來也十分得體。

這史府本來是開國功臣之一,隨着太祖打天下封來的侯爵,不過而今年代久了,兒孫們大多棄武從文,又沒真正地去考個功名,因此,史家現在是空有世襲的侯位,管些有點油水的閒差,並無什麼要職重權了。但畢竟是名門大家,這杭州府地父母官也要常走動,定期拜訪。史家也要擺出上位者的姿態,一方面屈尊接待,一方面委婉提點,若是有什麼好事,大家互相有個照應。

史侯爺當家這些年,第一次見到如此年輕的官員拜訪,早聽過傳聞,真真是個俊美的少年郎。不過氣度卻是不凡,穩重大氣,不可輕視。

“李大人名動京城,此次聖上欽點主鎮杭州,既是聖上的恩典,也是杭州百姓之福啊。”

婉貞謙遜地道:“侯爺過獎了。李宛年輕,又是第一次外放委以重任,恐負聖命,時常惶茫,許多事情還要侯爺提點一

”誒,您過謙了。倒是我府中上下,怕是要仰仗大人了。“

婉貞心裡明瞭,口中接道:”侯爺若有差遣之處,下官必然盡力而爲,絕不推辭。 “

等地就是這句話,史侯爺捻着鬍鬚笑道:”李大人莫要哄老夫啦。“

婉貞笑道:”豈敢豈敢,下官是真心誠意。“伸手端起茶杯,恩,輕薄剔透的釉青瓷,輕輕墊了下,龍井的清香就縈繞在口鼻之間。心想,真是好茶好杯,看來這趟沒白來,今天虧不了本。

史侯爺笑道:”李大人既然如此爽朗,老夫也不拐彎抹角。您想必已經聽聞,這個月末就是家母的六十大壽,本來遠近的親戚朋友早就下了帖子,打算大家熱熱鬧鬧地給老壽星慶祝一番。不成想年成不好,官家又下了禁令:不得鋪張奢靡。真叫我們進退不得啊。您說說看,本想給老人家慶個壽,一家的親戚朋友聚一下,帖子又是早下了地,若連這個都不行,可真叫人爲難。“

婉貞瞭然點頭。溫聲說道:”此事下官地確有所耳聞,只是剛剛到任,不明白原委。不知老太君怎麼想?“

”嗨,她老人家是朝拜了的二品誥命,一輩子辛苦操勞,就爲家裡這些大大小小地兒孫們,如今到了晚年,連給她老人家過壽都不能。我等心中有愧,都不忍相告啊。“

”難不成老人家還不知道呢?“婉貞想了想。這跟吳潞說的有些差別,按他們地說法,是史老太君心裡不滿纔是。

”我等只略略透了口風,她老人家還不曾知道外面的變化。因爲朝廷又下派了欽命大臣來,我等便想與大人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法子。“史侯爺捻捻長鬚。擡眼看看這少年的應對。

婉貞心中有數,溫言道:”侯爺如此信任在下,惶恐惶恐。不過今年無論府庫還是米倉,都確實艱難。實不相瞞,賑糧能不能撐過這個月,恐怕都很難說。此時若是府中大會賓客,這外面要是聽說了。只怕對貴府聲譽不好……所以也請您體諒一

史侯爺又要續言,婉貞卻微微一笑,要先堵上他的話頭,自己繼續道:“不過,老太君一輩子勞苦功高。既是朝廷親封的誥命夫人,又是家中的長者,於國於家都是長輩功臣,這壽宴若是不辦,下官聽着也過意不去啊。不如想個兩全的法子,即不算奢靡。能夠與民同樂。又能讓老人家風風光光地,侯爺府上盡顯榮耀。這纔好。”

“既要風光又不能奢靡,這可不好辦吧?”史侯爺嘴角動了下,心想,這小子莫不是又來勸我們開鋪施粥,給他們分憂吧。心裡冷笑道,趁早少打這種如意算盤。

婉貞也察覺到對方的不信,更加誠懇地說道:“確實不好想,這最主要地還是史老太君她心裡高興,您說是不是?不知老太君平日喜歡些什麼,這樣也容易盡孝心。”

史侯爺一愣,沒想到他竟然問起這個,居然沒提施捨錢糧的事,便說道:“她老人家如今每日不過吃齋唸佛,閒了與年幼的兒孫玩笑一下,悶了聽兩齣戲。如此而已。”

婉貞笑道:“倒像是老神仙一般。唉?老人家吃齋唸佛,莫不是篤信佛學?”

“這個……她老人家一輩子憐弱向善,雖不至於研學佛學,但確實心向極樂。”

婉貞欣喜道:“如此一來,下官倒有個想法,既能風光榮耀,又能讓她老人家高興,就是不知侯爺的意下。”

“李大人請說。”

“昨日在下剛到任上,天竺寺便送來申報請求重修寺院。這本不是急務,您想,如今人還不飽肚子誰能記掛起佛像來?但天竺寺的師傅又言之懇切,下官今日一早便去看了一下,見所言不虛,確實需要重修了。如今田中收成不好,不少壯丁閒在家裡,工錢又比往年低了許多,正好可以少錢辦大事,又能讓人有事做有錢拿,豈不兩全齊美?便答應了天竺寺的申報,決定撥些銀子過去。正巧師傅們告訴說,半個月後要有法事舉行,乃是祈福講經地法會。若是史老太君願意,不如趕着這法會舉行,專門爲老太君辦場祝壽祈福的儀式,不知可使得?”

“這……這倒是個法子,不過麼……不過……”史侯爺心中盤算,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估計老太太還能高興,出些錢給寺院麼,自然也是平常事,能在官府支持下辦場法事,這面子都讓史家賺足了,不過官府,不,眼前這個少年官員能有什麼好處,值得如此幫忙?

婉貞又笑道:“老太君還喜歡聽戲,這正好。天竺寺前後地方寬敞,且樹木繁陰,盛夏之時也格外清涼。不如辦完法事後在那裡搭個堂會,老太君可以邊納涼邊賞戲,還可以廣邀親貴朋友,百姓看到也就與民同樂了。如此可好?”

“這……”既省下了大辦酒宴的錢,又不失體面,果然不錯。難道這人是想借着史府的名義結交名流、鋪墊政績,這倒不錯。誰也不吃虧,誰都有利可圖。於是當下答應了:“李大人此法甚爲妥帖巧妙,待回稟了家母,確定了具體事宜,再向大人呈報。”

婉貞聽了,看已經水到渠成,起身告辭道:“這是下官應當應爲的,侯爺能信任下官,真是莫大的榮幸。不過時日無多,侯爺要想辦得風光體面,還需早作安排。若有什麼計劃可以直接差人到府衙,江司馬和這位吳大人都可以商量。下官還有公務,現行告辭。”進了府衙,吳潞一臉小心翼翼地跟着婉貞進到後堂,見周圍無人,終於開口:“大人,您放任史家,大辦法事堂會,到底是想怎樣?”

婉貞卻不接口,反而說道:“吳潞,從今日起,你要負責天竺寺地工程,一是監督寺中的用度,不得剋扣匠人的工錢,二是看史府把錢用到哪裡,你要善於引導,不可讓錢變死,要把錢變活,明白嗎?”

“把錢變活?這個……大人,此話怎講?”

“錢在人的手裡,要買賣,要用度,要開銷,這就是活錢。只要手中還有活錢,百姓就不會哀聲四起,就不會鋌而走險。這錢要是貼在佛像身上,不能用,不能花,這就是死錢。要少變成死錢。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民心,只要人還有事做,能賺錢,能養活自己,這日子就好過多了,明白麼?”

吳潞聽了,似乎眼前一亮,隱約明白了這其中地意思。官府的錢不是施捨出去,而是讓大家有活幹,作爲工錢發出去,這能讓人提精神啊。再加上現在的工錢便宜,可真是少錢辦多事。

“你的腦袋也要靈光點,不要拘泥陳規,以後只怕比這更大的事還多着呢。先辦好史家這件,回頭叫江司馬過來,以後跟那些富戶大家打交道,就是他的事了。能像榨出錢,就是他地功勞!”婉貞擡眼說完,看着眼前神情複雜地呆文書。

榨出錢?這個……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官府要變着法地從富戶大家身上榨錢出來!

第六十七章 四照朱顏,人間今夜渾如夢(下)第一百一十六章山路崎嶇多隱患(中)第四十章原野蕭條兮鋒戍萬里七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坐明堂(中)第四十六章 城頭烽火不曾滅 十拍(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雷霆萬鈞雲壓頂(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八十九章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下)第一百三十章 歸來見天子(上)第六十二章 花月正春風第六十三章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八十二章 紅酥手,黃藤酒(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風起兮雲飛揚(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坐明堂(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他鄉遇故知(下)第二十九章 雙姝世間華第一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探險地三思後行(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衆寡不相恃(中)第六章 文秀武英天降才第七十章 玉手出鋒芒(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上)第一章 巾幗志起第二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七章 四照朱顏,人間今夜渾如夢(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識冰心幾經曲折(上)第六十章 借問誰家子第四十章原野蕭條兮鋒戍萬里七拍第二十七章 驚回千里夢第一百零八章 朝天貢一籌莫展(下)第五十一章 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十三拍(上)第八十九章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下)第一百零九章 探險地三思後行(上)第十五章 疑雲重重第三十六章 越漢國兮入胡城 三拍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處不相逢(上)第二十七章 驚回千里夢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雲壓頂(下)[第八十四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處不相逢(上)第十八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四十五章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 九拍(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坐明堂(上)第三章 乍見天顏第三十二章 素手倚雙劍第七十三章 察之以毫釐(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日心期千劫在(下)第六十五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十五章 往事知多少第一百零六章 朝天貢一籌莫展(上)第三十六章 越漢國兮入胡城 三拍第一百七十六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下)[第九十七章 朱門酒肉臭(下)第五十六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下)第九十五章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下)第七十六章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斗魁異色映紫微(下)第七十八章 落花流水總無情(下)[第九十一章 花燭對映美人顏(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風起兮雲飛揚(中)第五十四章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 十四拍(下)[第八十五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春情對秋思(下)第五十一章 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十三拍(上)第一百六十章 兵者詭道也(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處不相逢(上)[第七十五章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第一章 巾幗志起第一百一十六章山路崎嶇多隱患(中)第二十九章 雙姝世間華第五十三章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 十四拍(上)第八十三章 紅酥手,黃藤酒(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雷霆萬鈞雲壓頂(上)第六十二章 花月正春風第二十二章 波瀾再起第四十五章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 九拍(下)第二十六章 疑是故人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衆寡不相恃(下)第二十章 只願太平止干戈第六十九章 玉手出鋒芒(上)第十五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風起兮雲飛揚(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上)[第六十一章 櫻桃花底,相見頹雲鬢第三十五章 戎羯逼我兮爲室家 二拍第十九章 誰人曾見壯士歸第三十七章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 四拍第十二章 塞外風沙催嬌顏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一章 尚能飯否第一百六十章 兵者詭道也(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斗魁異色映紫微(中)第五十一章 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十三拍(上)第三十七章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 四拍第七十六章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日心期千劫在(上)第三十三章 喋血鎮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