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戰亂將起

平隆四年,聖朝成勳皇帝登基的第五年十月,幽州傳來戰報:突厥汗國的圖利可汗重病,十六個成年王子爭奪王位,召開了長老會議。王弟頡利頓王被長老會去除繼承權,又要求交出之前幾次大戰的戰利品,並對王儲繼承權一事不可過問。頡利頓王一怒之下率部衆五萬多人直逼雁門關,打算自立疆土。本月初三,頡利頓王抵達雁門關外,雁門守軍五千多人嚴守城門,兩軍僵持不下,幽州方面已派援軍和糧草救援,三天後到達。幽、雲、祁三州已新募得兵士約兩萬人,但因是新兵,還需訓練時日才能送去前線。幽州州牧孟昌、祁州州牧賀丹楓奏請朝廷派遣將領和大軍協力擊敗突厥,並希望以此爲契機與突厥簽訂合約。奏章中說道:突厥王彌留之際,子嗣內訌,兄弟反目,禍起蕭牆,乃天賜良機。我朝現國庫不豐、政議不統,百姓需休養生息,以求長治久安。若與突厥簽訂合約,可暫保我邊疆平穩,再改革弊政,則我天朝必國力昌盛,陛下乃中興之名君云云。

奏報傳來,朝野上下第一關心就是派兵一事,由誰去領兵,抽調哪一部分兵力都成了討論的重點,只有少數幾個有心人注意到奏章後面說的看似是阿諛奉承的官腔,其實暗有玄機的幾個字——”改革弊政“,所謂的派兵助戰、擊敗突厥,其實都是在爲這些做準備。

魏列夫手裡拿着這本奏章的拓本,手捋鬍鬚,微微冷笑:”這些舉子還真是有心,大概是想趁這次戰事建功立足,再提他們那些新政,哼,老夫會讓你們這樣輕易得逞麼。“

”父親,“魏雁輝在一旁道:”父親有什麼打算?哪些腐儒書生真得會這麼做嗎?也太不自量力了。“

”已經不只是些書生了,只怕武官和老臣裡也有人支持,就連皇上的心思也是向着他們,不然短短的時間裡怎麼回鬧出這麼多事!不過,他們的實力還不足懼,這次他們想借以戰事打開局面,站穩根基。想得容易,不過沒那麼簡單。“魏列夫沉穩地說。

”父親打算舉薦誰做主將?朝中老將雖多,但已不能用事,年輕的又多是今年才考上來的,有好一些與那幫書生有牽扯,不知父親心中刻有合適人選。若父親舉薦的人立了戰功,也算是父親的戰功,您的威望到時就無人能及了。就是新政之類的東西,皇上也要看父親的意思了。“魏雁輝道。

”人雖然難找,但也不是沒有。我朝選將看重家世門第,所謂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宗室、宿將素來最爲看重,以防兵變。梁氏滿門本來很是顯赫,然而終究爲外姓,一被說成裡通外國就查抄了滿門。現在剩下的就是皇后的孃家鄭氏了,鄭源雖老不能征戰,聽說他還有兩個兒子,熟讀兵法,有其父之風,也許能夠任用。新政對外戚的勢力也損害不少,鄭家對那些學子不會有什麼好感。現在,皇后又不爲皇帝寵愛,這個時候幫她一把,她以後對我們魏家都會感恩在心,那麼日後有變,也好辦很多。“

”原來父親已有打算,兒子長見識了。“

”雁輝,你做個準備,我想讓你去一下雁門。“

魏雁輝驚道:”父親?“

”有什麼好吃驚,你是兵部侍郎,有了戰事自然要去前線督戰。我們魏家就是欠缺軍功,要是有顯赫的軍功就更加牢靠。你們也要爲自己打算,沒有功績,我百年以後怎麼辦?你做這個侍郎沒做多久就有人說你毫無尺寸之功,完全是靠家裡的廕庇。這個時候還不抓緊樹立根基怎麼得了?“魏列夫有些不悅,教訓兒子。

”這個,兒子是怕他人猜忌,說我妒賢爭功……“魏雁輝不大情願,猶疑地說道。

”這朝廷之上,風言風語幾時少過?因爲這些就畏手畏腳如何成大事?你也到了立業的年紀了,凡事自己要想清楚。爲父不會讓你真地去前線,但要到前方督戰,這是你兵部侍郎的責任,兵部尚書左啓明那裡我會打點一下,你自己也要做下樣子。“

魏雁輝見父親已經下定決心,自己就算不願也無濟於事,不如早作打算,逐拜道:”兒子謹遵父親之命。皇上已下令文武官員可以自薦出征,兒子明日就遞表請戰。“

”嗯,皇上要是讓你推薦人才,你就說樞密都承旨楊中庭。“

”那個人?“魏雁輝不明就裡:”父親不是要推薦鄭皇后的弟弟嗎?這個楊中庭我們又不熟悉,資歷又淺,怕靠不住。“

”前次皇上邀人密談,就有此人在。爲父觀察過,應該是個將才,現在要儘量在新起之秀中培植勢力。明白嗎?“

原來是要拉攏楊中庭,順便監視其他人。”兒子明白。“

”再者,這樣一來就不會讓皇上覺得我們有意和皇后接近。你懂得怎樣做了嗎?“

”是。“

***

樑振業站在院門前,看着有些殘舊的木門和院牆。幾根雜草還長到了牆頭上、牆縫裡,隨風搖曳。雖然如此,但仍讓人覺得很乾淨、清爽。”果然是那個人的家裡。“輕敲了幾下門,吱呀一聲,一個下人模樣的老者打開門,探出頭,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您是哪位?找誰?“

樑振業道:”可是狀元李宛大人的府上?在下樑振業是李大人的同僚。“

”原來是樑大人,您請進。“看門老人連忙推開門,請樑振業進去。”我們這位李大人人是極好的,就是似乎不大合羣,年紀這樣輕也不常出門去玩,也沒有同僚官員來拜訪,小的不識禮數,您還請見諒。“帶着老年人特有的嘮叨,樑振業被讓到中廳裡。

這是一間小客廳,旁邊有幾間不大的屋子,似乎都沒有住人。不一會兒,看門老人又給端上了茶,”這是德雲今早泡的,我們手拙,不能伺候這等細活,您多包涵。“

樑振業看到院裡還有一個十二三歲大的男孩子在掃地,似乎再沒有別人了。”李大人沒有僱丫環使女伺候嗎?“

”沒有,就我們祖孫兩個。我和孫子相依爲命,住在後面的那條小巷裡,我兒子去參了軍就再沒回來,兒媳婦身體不好,幾年前就死了。我們的老屋都快塌了。幸虧李大人來了,買了這間院子,又肯僱我們這一老一小做事,索性讓我們搬來柱。這前面幾間屋子就我們祖孫兩個,李大人愛清靜,住在後面的書房裡……“

老人家嘮叨沒完,可是樑振業並不覺得煩,又知道李宛這些事情。總覺得這個人很不一般,對人若即若離,讓人捉摸不透,帶着一種神秘感。而這樣就更加想讓樑振業親近。

正說着,清脆的嗓音傳來,”管老伯,瑾兒掃完地就去買今天的菜吧。香魚正是肥的時候,買一些來下酒。對了,瑾兒在長身體,也買點牛肉。“一個清秀少年站在院中,正是德雲。

管老伯應聲出去,樑振業被晾在廳中。樑笑了笑,站起身來,與德雲招呼。

”樑大人?“德雲吃驚的說道,”您怎麼來了?“又向管老伯問道:”怎麼沒有通報。“

樑振業笑道:”我纔來,找你們家大人有事,他在嗎?“

”在,您請稍等。“德雲狐疑的轉過身,走向園中的一個小門。

”你怎麼來了?“良久,婉貞才從小院裡出來,看到樑振業劈頭就問了這麼一句。

”阿,不要這麼冷淡麼。打擾你了嗎?還是因爲上次硬拉你去芸香樓,你還在生氣。“樑振業笑道。

”公子,你去了芸香樓?“德雲在一旁聽得瞠目結舌。

”有什麼稀奇啊?你們主僕還真是一個樣……“

婉貞清咳了一聲,打斷了樑振業的話茬,”德雲,上茶。“

***

”你還真是聖人呢。“樑振業看着院中那祖孫二人,口氣悠閒的說。

”你來就是爲了稱讚我?“婉貞不買賬。

”還想求得聖人的指點。“樑振業笑了笑,看着臉色不善的婉貞。

”李大人,這次出征你打算怎麼辦?“樑繼續調侃地問道。

”我一介書生,不能披甲上陣,戰場沙地,報效國家,心中遺憾得很,只好在朝中盡職盡責,安頓後方,爲聖上排憂解難。哦,對了,我還可以每天一炷香,祈禱我軍早日凱旋,平定疆土。“

”你不是說真的吧?正經的,這次自薦出征,你有什麼打算?“樑振業皺皺眉頭重新問道。

”我倒是說正經的,誰讓你突然跑到人家家裡,又莫名其妙的說話。“婉貞不理他。

”這麼愛計較,真是的。“樑振業不滿的嘀咕一句,雖然還想說不像男子漢之類的話,但怕被李宛直接掃地出門,生生嚥了回去。畢竟,沒有打招呼就跑到人家府上,的確不合禮數。只不過他覺得李宛不是那種多事的人。現在看來,這個人脾氣捉摸不定,還要識時務纔好。

”好吧,直接說就是:我要出征,希望你也來。“樑振業正色說到。

”什麼?“婉貞很驚訝。

”是,我希望統領先鋒營,這樣可以隨機應變,不會被管得太嚴重。你也一起來吧。我請你作我的軍師,雖然我沒那份能力,名義上你只是幕僚,但是我保證在先鋒營中,我敬你如上賓。“

”可是……“婉貞覺得消息太突然,一事反應不來,”我雖會劍術,但是不過花拳繡腿,戰場上完全沒用。兵書也看過,也只是皮毛,戰陣布兵什麼的,更是紙上談兵。如此重託,我實在是……“

”這些事不用你操心,不過你肯出奇策我們當然更是高興。“婉貞疑惑地看着樑振業,”我們需要的是像你一樣,心思縝密、奇謀果敢的人,再說我們雖然熟讀兵法戰策,未免束縛其中。你多奇智,又比我們這些學武之人心思細密。有你在,就像前些時候的朝廷爭論一樣,我們一定有勝算。“

”可是我不明白,這個……“這些理由都不充分啊。婉貞心裡從來沒想過要上戰場,但是被這樣一說,心裡似乎覺察到了什麼。

樑振業沉聲問道:”樑、陸、蘇三家是什麼罪名下的獄?“

婉貞如同被春雷驚醒一般,心中種種線索開始彙集。

”這次出征大量起用新人,我們都走了,就你一個人在朝中,單憑着皇上的寵信,你就能夠自保嗎?“說這句的時候,樑振業有些煩躁和不耐。

”你是說,讓我去查看……“婉貞恍然,心中漸漸有了答案。

”憑你的才智,一定可以從和突厥的交手中查出線索,我會派探子到敵營。查出以前的線索會比較容易。總之,大家一起來,一定可以找到證據。這樣一來,班師回朝後一切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了。“

”當然,你現在相當是戶部侍郎了,如果放不下身價,吃不了苦,就算了。“樑振業用激將法。

”我懂你的意思。“婉貞白了他一眼,”不過,會不會那麼順利呢?“

”做了才知道。“

”讓我考慮一下,明天再給你答覆。“

”我請你出去吃飯吧。“

”不用了。“

”那我留下吃晚飯。“

”沒準備你得份。“

”不要這麼冷淡啊,上陣還要親兄弟呢。“樑振業又開始了。

”你可以回去了。“

щщщ _т tκa n _¢〇

”喂……“

[第一百二十五章 來日方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呼喇喇似大廈傾(上)[第九十九章 興佛事百姓篤巫(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衆寡不相恃(下)第十九章 誰人曾見壯士歸第一百四十五章 斗魁異色映紫微(上)第七十六章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下)[第九十八章 興佛事百姓篤巫(上)第六十章 借問誰家子第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二章 塞外風沙催嬌顏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坐明堂(下)第五十六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歸來見天子(下)第一百八十章 呼喇喇似大廈傾(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上)第六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一百一十四章 識冰心幾經曲折(下)第五十一章 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十三拍(上)第四十章原野蕭條兮鋒戍萬里七拍[第九十七章 朱門酒肉臭(下)[第八十五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中)第四十四章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 九拍(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下)第一百零六章 朝天貢一籌莫展(上)第七十一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十章 羌胡蹈舞兮共謳歌 十二拍第八十三章 紅酥手,黃藤酒(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坐明堂(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下)第三十九章 夜間隴水兮聲嗚咽 六拍第一百五十一章 秋風起兮雲飛揚(上)第四十六章 城頭烽火不曾滅 十拍(上)第五章 瓊林盛宴[第五十九章 十八拍兮曲雖終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處不相逢(上)第六十六章 四照朱顏,人間今夜渾如夢(上)[第八十章 多情只有春庭月(下)第五十一章 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十三拍(上)第十二章 塞外風沙催嬌顏第三十四章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 一拍第一百四十六章 斗魁異色映紫微(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風起兮雲飛揚(中)第十二章 塞外風沙催嬌顏第九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上)第五十五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 十五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中)第三十四章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 一拍第五十五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 十五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中)第六十章 借問誰家子第一百六十章 兵者詭道也(中)第九章 朝堂爭論[第八十四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處不相逢(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坐明堂(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雷霆萬鈞雲壓頂(上)第三十七章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 四拍第四十七章 城頭烽火不曾滅 十拍(下)第三十二章 素手倚雙劍第三十四章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 一拍第九章 朝堂爭論第一章 巾幗志起第二十六章 疑是故人來第九十章 花燭對映美人顏(上)第七十四章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上)第五十五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 十五拍(上)第一百零四章 祭江神千舟競發(中))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零四章 祭江神千舟競發(中))第四十四章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 九拍(上)第一百零七章 朝天貢一籌莫展(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策勳十二轉(上)第六十五章 往事知多少第二十六章 疑是故人來第三十一章 玉面何所似第十八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十九章 玉手出鋒芒(上)第三十一章 玉面何所似第一百四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策勳十二轉(中)第五十五章 氣填胸兮誰識曲 十五拍(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雷霆萬鈞雲壓頂(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中)第三十章 艱險寸步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坐明堂(下)第一百三十章 歸來見天子(上)[第七十九章 多情只有春庭月(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徒把金戈挽落暉(下)[第五十九章 十八拍兮曲雖終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命不同運第八十二章 紅酥手,黃藤酒(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坐明堂(上)第一百零八章 朝天貢一籌莫展(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歸來見天子(下)第一百一十章 探險地三思後行(中)第六十六章 四照朱顏,人間今夜渾如夢(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