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才送走了編輯包玉龍,冬兒便來書房敲門:“小姐,夫人讓來請您過去,說是有事情和您商量。”

連翹點點頭,沒有太過在意,這日子過的平平順順,能有什麼大事?估計也就是些許小事而已。於是起身道:“這就過去,你去廚房催一催張嫂子的冰糖燉雪梨,怎的這麼久了也沒有煮出來,呆會兒直接送到東屋去!”

冬兒應了一聲,等連翹去到東屋吳美娘那裡,轉身便去到廚房催冰糖雪梨。

連翹到了吳美孃的屋子,發現吳美娘打開了一隻大箱子。這隻箱子裡裝的是從蘇州帶來的東西,當初從蘇州來京城,帶了一些蘇州特產做禮,如今散的散送的送,剩下的都在這個箱子裡了。

連翹看一樣樣擺出來,多是蘇州那邊的綾羅綢緞,另外還有一件小心收着的繡品,這繡品是繡莊專門的繡娘做的,做出來這樣一個小屏風,也要一兩百兩銀子呢!除此之外,都是些零碎小東西了。

吳美娘先將那繡品放到一邊,然後再在剩下得到東西里頭尋摸着。

連翹是知道的,這繡品買來是有專門用途的,爲的是連家老太太過生日的時候可以用來作禮。雖說有些貴重吧,只要想到過去從來沒有送過禮,將來沒有什麼認真送禮的機會了,這樣一次的事情,多花些錢就多花些錢。

當然了,這也是因爲連翹如今能賺錢,不然量入爲出,自己有什麼盤子就做什麼事兒唄。

連翹見到這個繡品才恍然想起自己最近彷彿忘記什麼事了,不是別的,正是自己那位‘祖母’的生日!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整生日,六十七歲,前後都不搭的,按理來說也沒什麼好做生日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這也就行了。但是今年情況不一樣,難得的是一家人聚齊了,而且估計以後也難得聚齊。於是這樣一個生日有了團圓的意味,意思就隆重了很多。

雖然依舊不能對外大辦,但家裡人肯定要着重安排一番。

連翹心中估計,吳美娘要找她說的事情正是和連老太太過生日相關的。她猜的不錯,見她來了,吳美娘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道:“馬上就是你祖母生日了,我這裡正挑揀着禮物呢!這件繡品得趕緊找個繡莊定做木頭架子,另外布料也足夠,到時候挑出八匹來也夠體面了。”

吳美娘依次說着,果然後面跟了一個‘但是’:“但是這些還是太單薄了,你父親這輩子沒盡過孝,如今咱們代替他做,自然要做的齊整一些。再者說了,咱們也實在送不了幾回禮——我想着再添一些金銀東西,然後配上牲酒果品,這也就是了。”

連翹對此當然沒有意見,只不過如此一來就得出門去逛逛了。她如今正不耐煩出門來着,然而她的拒絕還沒有開口,吳美娘就堵上了她的嘴:“你這些日子日日將自己關在書房裡,這可不好,乾脆今日陪我去逛逛京城的商鋪吧!說起來京城的繁華熱鬧和咱們那邊不同,我還沒有好生看一看呢!”

沒辦法和家長解釋自己正在‘閉關’,他們可不會覺得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連翹也不去嘗試着做無用功了,乾乾脆脆道:“既然是這樣,我去換件出門的衣裳,這就隨着母親出門就是!”

隨便揀了一套衣服,又讓春兒重新梳了個頭發,連翹這就跟着吳美娘出門了。

說起來要給連家老太太買的禮物很簡單,主要就是銀樓挑幾件金東西而已。若是圖省事兒,步搖半個時辰兩個人就能打回轉。

只不過吳美孃的計劃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她是正經打算好好逛一逛京城的。不然來了京城一趟,竟然什麼都沒有看過,這不是可惜麼!說出去也沒意思。

於是拉着連翹,帶着丫頭,上了馬車,張口就讓人送到了京城最大的一片街市——北市。

這應該算是此時京城的一個消費區,整整一個坊市大小的地皮,上面全是商店鋪面,橫豎街道加起來也有十幾二十條了。在這裡什麼東西都有的賣!國內的、海外的商品不計其數。更妙的是有便宜的也有昂貴的,可以滿足不同的購物需求!

主要是整個北市內有分街道,其中三四條街道專門是價格高昂的奢侈品,消費能力達到這個層次的自然會選這裡。另外的街道基本上就屬於中產階級消費了,偶爾還有一些小貴的商品售賣,屬於輕奢吧。

至於更便宜,完全底層的老百姓的消費,這裡沒有那種。主要是這裡是黃金地帶,那樣的生意做起來,商鋪的租金也不夠啊!

吳美娘下了車之後,看到整整一個坊市做的商業區,也十分驚歎,笑着道:“京師原就和咱們南邊的繁華不一樣,咱們南邊是小家碧玉,京師就是大家閨秀了,也不是說誰好誰壞,就是氣象不同。”

對此連翹不做評價,對於一個宅女來說,評測各地的消費場所、娛樂場所...還有比這個更好笑的嗎?誰給她的勇氣?

她打定了主意,今日就做一個錢袋子、應聲蟲就好了...應該不會太難熬吧?

事後證明她還是太天真了,身處遠離家鄉的京城,這並不能打消吳美娘在逛街上的體力——買的東西倒是不很多。這也是吳美娘過去十幾年經營家業,爲連翹謀劃着將來的時候養成的習慣。

購物方面的欲.望並不強烈,看的多買的少,偶爾買的話都是精品。這方面按照吳美孃的理論也很好解釋。吳美娘認爲他們這樣的人家並不怕花大錢,怕的是省小錢!

有些東西看着便宜,就使勁多買,實際上那些東西不行,有的時候用起來拿不出手,或者不中用。這樣算賬,其實比買個好的花的還多呢!

連翹先陪着吳美娘去了銀樓,定了一對赤金鐲子,一柄玉如意,這也就罷了。然後就近逛看了那兩三條做奢侈品生意的街,說實在的,好東西是有不少,但要說稀罕東西,那就沒有了。畢竟蘇州那邊也是通商港口,商業氛圍甚至超過京城,那邊國內外的東西見的更多。

不過讓連翹頗爲感慨的是那些真正的奢侈品的價格,按理來說她現在的身家也還可以了。不說什麼富甲一方,至少從數據上來看,可以屬於社會百分之二十那一撮,精確一些說,百分之十也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沒她有錢。

然而這沒什麼卵用,她各種資產包括起來,其中有稿費所得,也有投資所得,加起來也有十來萬兩了。但是看看這裡的貨物,一串一百零八顆的珍珠佛珠串,一萬三千兩銀子才能得。

一副前朝大書畫家的山水畫,七千兩。

古拙大方,上古傳承下來的青銅器,五千兩。

一套用上等紫檀木做的傢俱,名家打造,六千兩。

海外的香料、寶馬、玉石...都是高價,另外國內也有好東西!關外的三十換人身,有嬰兒手臂大小。西南的滇玉,這裡都是最好的,比進上也不差了。還有織造局出來的各種昂貴織物,看着算便宜的了,但是貴也能上升到幾百兩銀子一匹!其中有的是材料貴,有的是手藝貴!

吳美娘並沒有在這兩三條街買什麼東西,連翹也只是在一家專門賣海外寶貨的商鋪裡挑了一個外國傳進來的八音盒。不過這個八音盒比較原始,音樂很簡單,遠遠比不上後世。倒是美術工藝比後世的一般貨色強的多,相當貌美。

這兩三條街逛完,連翹整個人就不太好了。然而這纔是一個開始呢!其他的街道吳美娘雖然沒有看完的意思,但隨便看幾條街,順便提老家的親朋買一些這邊的東西做禮物帶回去,這是早就計劃好的!

禮物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比較正式和貴重的,這種在禮物中佔比不高,往往一套禮物中只要有個一兩樣就可以了。另外一部分就是小玩意兒了,各種具有京城特色的小手工藝品,這樣買一些,那樣買一些。添在禮物當中,既顯得禮物豐富,又十分有心意,實在是惠而不費啊!

一開始的時候連翹還能勉強跟上吳美娘,到了後面就只能搖白旗投降了。看到街邊有一家茶樓,立刻進去歇息,而且一旦開始歇息就耍賴不肯動窩了。吳美娘拿連翹沒有什麼好辦法,最終也只能自己去逛,囑咐連翹別亂跑,到時候還要匯合回帽子衚衕呢!

這一日的‘磨難’好歹是過去了,大約過了兩三日,吳美娘收到了銀樓送來的金鐲子和玉如意,和其他禮物一起撞在紅通通的錦盒裡,準備着連家老太太生日當天,一起送到連家去。

“這一份禮物如論如何也不算薄了。”吳美娘感嘆着給禮物盒子繫上由紅綢紮成的花球。

事實上確實不薄,等到連家老太太生日當天,連翹和吳美娘帶着禮物早早地來到連家。連大太太命人將禮物擡下來,然後親手奉給連老太太看,心裡也是感慨——自己這位二弟妹家底恐怕比之前想的還要厚實呢!

按照道理來說,過去幾十年都不能在母親跟前盡孝,初次給老母親過生日,禮物厚實一些,甚至比其他兄弟姐妹要厚實太多,這沒有問題,甚至很有道理。但事實上人的行爲受現實情況約束,如果經濟條件一般,那又如何能備得起豐富、昂貴的禮物?

對比其他兄弟姐妹今年的禮物,不說別人了,就是連守信,那也是完全給比下去了。而另一種對比,遠的不說,就說去年才找到的連守忠,去年壽辰他送的又是什麼?他那個時候已經有連守信的資助了,做着小買賣,但還是沒有錢做這個,只送了四匹綢緞以及一些零碎小玩意兒。

這些禮物晾出來,這些天漸漸對吳美娘有意見的連老太太也臉色和煦起來。至於連守忠連守理,以及連家小姑三家人,都眼睛格外熱切了起來。

其中連家小姑最沉不住氣,稍晚一些時候一家人正在說話時,便一邊砸核桃,一邊再次推銷起他的兒子來——極力鼓動連翹給她做兒媳婦,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