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除了塑造出一打富有魅力的角色外,《江湖》的成功之處就是劇情了。應該說,凡是有所成就的小說,劇情總不會差,只不過在這上面《江湖》做的超出一般的出色,實在是太成功了。

這其實也是由小說的性質決定的,一開始連翹寫《江湖》,就定位爲冒險類的小說,這類小說基本上都是強劇情的。而且考慮到這類強劇情的小說在古代非常不常見,這也是要爲劇情加分的——一個常見的劇情和一個少見的劇情,在劇情同樣很牛的前提下,當然是後者的評價更高。

男主角魏師道和男二號組成主角團,然後在第一次做生意的路上遇到了小偷團伙。在這一段劇情裡整個盜賊行業的內幕進行了起底,與此同時,女主人公出場了。

女主人公並不是小偷集團的人,她需要填補的其實是男主角和男二號所缺乏的武力。簡而言之,她是從小被批命格克親人,然後被送到山中修行的小姑娘。人很單純,不會使心眼兒,而且武力值賽高!

她因爲曾經得到帶孫子看病的老人的幫助,餓肚子的時候吃了一頓飯,心中感念一飯之恩。所以知道老人家錢沒了之後,後來也追了出來。

一開始並不知道男主人公和男二號是幫助了老人,還以爲這也是壞人,還要動手來着。不過不打不相識,經過這麼一遭,兩方都算是互相認識了。女主角知道了男一男二是‘好人’,魏師道和男二號也知道了女主角心地善良靠得住,還有一身好功夫。

其實這裡也是對時下女性人物的一種突破,此時的小說中雖然已經出現了與文弱書生男子相對應的強健俠客女子,武打小說中甚至還不少!世情小說也有類似《兒女英雄傳》中女主角是這樣。

但這種人物往往本身屬於女性身份的諸多特徵並沒有被抹消,以《兒女英雄傳》中女主角的經歷爲例。她本身是一等一的女俠,作品中對她的描述完全是超出時代的。但是她本身是貴族家庭的女兒,所以除了因爲行走江湖多了一些見識,很多時候她依舊保留了那個時代女子的一些特徵。

至於小說後期,她嫁給男主角之後甚至迴歸了貴族婦女的生活,絲毫沒有小說前半段的品格,成爲封建時代女性的一員,那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一點上,連翹在《江湖》中塑造的女主角顯然走的更遠。她塑造的女主角兼有之前這類女性角色的武力、外貌、俠義心腸,但是她並沒有水晶心肝玻璃肚腸。比方來說,這類型的女性角色此前都是‘黃蓉’一樣,而到了連翹的《江湖》,就是一個郭靖核心配上黃蓉的其他條件了。

呆呆的、笨笨的。

這會讓讀者不喜歡嗎?並不會,有的時候還真就偏愛這種!

黃蓉機靈古怪惹人喜愛不假,但很多男人見到她,往往從智力、武力等諸多方面被她完全壓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人都羨慕郭靖可以和黃蓉共度一生。但設身處地地想想,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想成爲黃蓉的郭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主角笨一點反而比較受歡迎——當然了,這個笨需要在限度範圍之類,必須要讓人感受到其可愛。如果真的因爲這種呆笨惹來各種麻煩,那就不是可愛,而是可恨了。

對於男性讀者來說,稍稍呆一點兒的女性角色更加‘弱勢’,他們面對的時候也更加自信和有勇氣,甚至會讓他們覺得可愛...只要作者能夠寫出那種可愛。對於女讀者來說也是一樣的,畢竟如同黃蓉一樣聰明的女郎還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女子都是普通人。

相比之下黃蓉並不能讓廣大女青年有代入感,呆一點笨一點平凡一點,這才能讓大家覺得親切。想想後世大量的小說電視劇中出現的女主角形象,心裡還沒有一點逼數嗎?

這一場風波之後男一男二拉女主入夥,包她吃住,給些月錢,算是請了一個打手、護衛。雖然請一個女孩子做這些怪怪的,但他們本就是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也沒有誰覺得這樣有哪裡不對。

集齊了主角三人團,就可以進入下一個單元的故事了。

接下來正式進入黑道故事...這一塊的劇情連翹非常慎重,雖然打聽來了如今的黑幫是如何運作的,但是她基本沒有按照現實地寫,現實的東西她只保留了一個空殼子,剩下的都是她的藝術化加工。

事情她知道是知道,但是真的不敢寫,寫了之後要是出什麼事,那就糟糕了!

而那些不能寫的內容,她就用了後世電影和小說中的東西做填充。

後世的資訊多發達啊,所以他們都知道了港臺黑幫、意大利黑手黨、南美殺手、日本黑社會、美國黑道...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灰色一面,而誕生出相應的組織,又因爲具體環境的不同,有了一定的差別。

港臺黑幫知道的最多,因爲那時候的港臺電影說這個的很多。哪怕是完全不懂這些的恐怕也學到了一些名詞,坐館、揸數、雙花紅棍、山主、白紙扇之類的,內部如何運行的,文藝作品更是側面描寫不少。光是根據這個,連翹都能編織出一個絢爛江湖了,何況遠遠不止。

港臺黑幫只不過是衆多風景中的一種而已,在主角團因爲經商的原因遊歷天下,和各種各樣黑幫打交道的過程中,港臺黑幫作爲黑幫的一種,成爲連翹筆下某個地方的黑幫模式。至於去到其他的地方,自然有別的樣子。

這個篇章的故事起源於主人公一行人捲入了一場幫派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間死了人,死了重要的大佬。不論他們願意不願意,他們都被動地和這個世界真正的‘黑社會’有了深入的接觸。

在此之前,哪怕是盜墓之類的活動,那也只能稱得上是與黑道世界相關聯的活動...俗話說‘下九流是一家’嘛,所以籠統地說。而現在,確確實實進入了之前只是徘徊在外圍的世界呢!

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一行人被迫亡命天涯,中間有驚險刺激,有九死一生,還有破案解謎,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N多的動作戲,是不折不扣的冒險小說...當然了,還有暗生情愫。

最後主人公破掉了之前大佬死掉的疑案,在這個過程中連翹用上了自己寫推理小說的功底。可別說,這個時候少見推理小說,連翹又寫的與時下不同,確實讓讀者看的酣暢淋漓!

一邊是動作戲乾脆利落,另一邊則是男主魏師道秀智商。來了一場智力戲,最後的恍然大悟也彷彿帶着大腦高速運轉後的爽快。

在這一段劇情裡,所有的讀者算是見識了好幾種黑幫運行的模式,說實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黑幫是這樣的!

後世的普通人大概能夠知道,所謂黑幫,其實一開始都是苦命人,不是過不下去了,誰會做這個?只不過在後來的逐漸發展變化中一切變了味道。

所謂黑幫,最開始往往是青壯年男子結成的、以團結起來保護自身爲目的的團體。類似古代的漕幫、鹽丁、碼頭搬運工這些,他們沒有結成一股力量的時候往往受人欺辱,後來發現綁在一起之後別的人就不敢欺負了,於是這就有了組織。

還有另一種更加嚴密的黑幫,往往與王朝更替、宗教信仰掛鉤。譬如連翹上輩子整個清朝都在活動的‘反清復明’活動,這一類活動催生出了比一般秘密結社更有組織的團體,並且使之迅速形成戰鬥力。

畢竟一般團結起來的組織一開始的打算也不似乎形成戰鬥力,只是懵懵懂懂被推着向前,不知道怎麼回事,最後就變成了那個樣子。而這類本身就目的明確的結社不同,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只是一直向目的地走去而已。

至於宗教信仰,最典型的大概就是‘白蓮教’了。之所以兩者放在一起說,這是因爲與宗教信仰掛鉤,最後十有八九也是要和‘造反’之類的活動聯繫到一起的。

這些吸引窮苦人信教的舉動往往就是將這些活不下去的人綁到了一起,最後的目的麼...若是太平年景,這些‘白蓮教’們當然是引而不發,可若是遇到個什麼危難,譬如地方上遭災了,國家弱了,就自然有人跳出來搞事情。

黑幫往往是這樣來的,這對於現代人來說算不上什麼秘密,但對於此時的讀者,甚至幫派中人自己,都算是解疑了。

這些來歷讓讀者們怔然思索,同時他們內部那種嚴密的機構,以及多種不同的運行方式也刷新着讀者的認識。原來他們認定中的大老粗、亡命之徒,在正常生活中是這樣的!

他們不是草臺班子,不是沐猴而冠...雖說看起來還是充滿了草莽氣,但經過上百年打磨出來的規矩,積澱出來的種種講究,終究還是顯現出了時光的力量。讀者讀來,撲面而來的是一種強大渾厚的氣度。

黑幫篇是《江湖》連載以來前後綿延地最長的一個篇章了,不過這是值得的,因爲這確實是足夠重要的篇章。在這個篇章裡各種各樣的大佬和底層小人物粉墨登場,如果說之前主人公們接觸到的所謂‘黑道’,還有一些遮遮掩掩的感覺,只能算是同在下九流,打個擦邊球而已。

到了‘黑幫篇’,身爲作者的連翹徹底地放飛了自我。此前沒有提及、不想提及的問題全都浮出了水面——這裡連翹借鑑了一點兒韓國黑幫電影的風格,不同於港臺黑幫片的迷離浪漫,那是一種現實的存在。

沒有太多的煽情,也沒有太多了不起的大事。種種沒那麼醜惡的醜惡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看場子、要債、對付仇家...通通不是傳奇小說中會安排的事情,因爲太普通了。但是實際上,這就是真實黑幫的日常。

連翹下死力氣描述了一次黑幫要債的過程,對於真的拿不出錢來的債務人他們也不能姑息。因爲黑幫很清楚,如果因爲這個債務人真的拿不出錢來就放過他,以後的業務就不用做了。所以哪怕是殺雞儆猴,對於那些真的拿不出錢來的人也得做出‘處理’。

這裡的‘處理’就是真的處理,不帶一點兒感情色彩的。

連翹從負責討債的底層黑幫的準備寫起,寫出了整個討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債務者並沒有被看成是一個人,他被肆意物化——所有討債者都成了理所當然的加害者,並不覺得對一個債務者做出這樣的事有什麼了不起的。

當連翹描寫一個隔着一丈不到的距離就能見到陽光的巷子,在光明與陰暗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的地方。債務者彷彿死狗一樣被打了一頓,討債的人將一封針對其他人的警告書用一把匕首釘在了債務者的胸口,一下沒有紮好,於是小心地扶着匕首再紮了一次——彷彿是平常在家裡釘掛畫的釘子一樣。

描寫的太過漫不經心了,這當然是作者故意爲之的漫不經心。這種漫不經心讓讀者讀這一段的時候確實感受到了刻骨的涼意...那個離着光明不到一丈距離的世界,遙遠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