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金鳳說起連翹的幾部小說簡直眉飛色舞,看來是真心喜歡了。

“那崑崙種種實在讓人瞠目結舌,也不知道喬璉先生你如何想出來的!”金鳳也不是來虛的,開始絮絮叨叨說起《神仙書》中最新的內容連載來。

經過這段時間的連載,《神仙書》漸漸鋪陳開了,主人公陳賢等待進入崑崙這一段時間沒有什麼好說的。借住的人家只是普通人家而已,除了照顧陳賢的生活,其他交往並不多。

陳賢每日對着書籍學習,再不然就是通過書鋪去到博物街閒逛。倒是通過那些書籍中零星的關於歷史的描寫,讀者大概知道了這個奇幻世界形成的原因。

大概是說上古時候,天地之間靈氣充沛,很是誕生了一批大能。這些人自己摸索,有呼風喚雨的能力。普通人崇敬他們以爲神。不過此時只不過是法術的初級運用,只不過是因爲法力強,所以做出來的事情令人驚詫而已。

隨着一代代地傳承,越來越成體系,這些人中做出了大事的都被人奉爲神仙,流傳在了神話中。

不過他們其實並不是神,活得比普通人長久,所以普通人以爲他們可以長生不老。實際上並不是,兩三百歲也就是他們的極限了。只不過上古時候人的壽命本來就比較短,數代之後往往‘神’還活着,這就給了他們一種錯覺。

而隨着時代變遷,靈氣越來越弱。特別是在三四千年前一次鉅變,靈氣猛然消減,從此之後難出大能,這個修仙世界也就有了如今格局的基礎。好處是這次大消減之後,靈氣也維持住了穩定,並沒有進一步消減的意思。

三四千年前正是初代王朝與次代王朝之間,這之間有類似於《封神榜》故事一樣的封神之戰。此時‘神仙們’還能襄助王朝打的十分熱鬧,而自此之後‘神仙’進一步弱勢,偶爾在普通人之間留下逸聞,往往也就是逸聞了而已。

這之間比較有意思的是千餘年之前修仙界的一場內亂,起因是兩種不同的觀點之爭。其中一方認爲應該繼續對皇室官方進行影響,這樣就不用發愁他們這些人的供養了,自然有天下人忙碌。

修仙者修行必須專心,而他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神仙,普通人需要的東西,衣食住行,他們一樣不能少。甚至因爲修仙的關係,對某些特殊資源的需求是更多的。

但是另一派認爲修仙界應該獨立出來,自給自足。這方面則是因爲供官方驅策沒有好下場就算了,更關鍵的是對修仙界的幫助根本沒有那麼大!

歷史上重用方士的皇帝往往是爲了求取長生,那麼方士真的有長生給皇帝嗎?沒有,沒有的。甚至因爲皇帝是普通人,很多對修仙者有用的丹藥對他們是沒有用的。偶爾能遇到一個擅長煉丹的,弄出一些強身健體的丹藥,這就是極限了。

修仙者不能滿足皇帝...而且還有很多騙子之流冒名方士倖進,修仙者在被統治者使用的同時也被懷疑着,在官方的名聲也越來越壞。

這種情況下,最多就是個別的修仙者獲得了一些資源,其實整體看來修仙界並沒有什麼變化。相比起想方設法地融入其間,還不如自家關起門來想辦法。

這兩種看法都有,經過一場內戰之後損失不小,然後分道揚鑣。一邊選擇了形成自給自足的體系,另一邊更加積極地融入世俗當中。

改變歷史的事件在此時發生,因爲當時的方士亂政事件(這個世界的歷史上是真的有這個事件),民間怨聲載道,新的皇帝登位之後對方士實施了抓捕、坑殺的政策,一直時間民間真假方士死了不少人。

其實亂政的方士並不是真正的修仙者,真正的修仙者很少有對權力感興趣的。他們的目標大多是精誠修煉,延長壽命,然後能夠研究各種法術...其實有點像後世的科學家。

亂政的都是一些並沒有真正法術,醉心於權力的投機者。但是最後波及的時候一個都沒有放過,不只是平常騙點小錢的方士,以及那些潛心清修,然而沒什麼卵用的普通人。還有真正的修仙者,因爲他們平常行走在世俗中間,天下下了坑殺令,爲了拿到賞金,很快就被人出賣了!

真正的修仙者是有法術的,但是並不是有大能的神仙,猝不及防之下還是有很多人死在了這場坑殺當中。而活着的修仙者終於心灰意冷,找到了當年已經分道揚鑣的另一批修真者,兩方合二爲一,揭開了修仙者的新歷史。

修仙者開始了隱世之路,其中有很多項改革,這些政策讓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小社會,並且自給自足——主要其實是各種法術的研究,類似於科技進步,讓他們不再依託於普通人的供養。

這裡着重提了一下崑崙的建立,按照《神仙書》的說法,崑崙山在上古神話中是神的居所。這話其實是正確的,因爲崑崙山的靈氣非常充足,很多上古‘神明’就在這裡修煉。

不過這裡的崑崙山並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哪一座山,這也是爲什麼屢有關於崑崙山的記載,然而現實生活中一直沒有所謂的崑崙山。其實崑崙山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小世界,須彌納於芥子。

用後世的說法是空間,此時因爲佛家的概念,乾脆就稱呼‘小世界’。

小世界可以通過法術人造,只不過這種小世界往往很小,做一個可以放所有行李的小荷包就是極限了。也只有天然形成的洞天福地中,纔有可能有足夠大、足夠穩定的‘小世界’。

三四千年前,靈氣忽然減少,崑崙山小世界也沒能逃過,甚至小世界還毀損了一部分,只剩下原本三分之一大小了。自此之後,崑崙山被修仙者廢棄——難怪那之後再也沒有關於崑崙山的新聞了。

而修仙者決心隱世之後,這些天然的大型‘小世界’就被利用了起來。就算沒有充足的靈氣,那也是天然的隱藏地啊!這種小世界如果不是修仙者用特殊法門,普通人只有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才能誤打誤撞進去。

這也是偶爾有些《桃花源記》一般的流言流出的原因。

而崑崙山哪怕是隻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大小了,在衆多小世界中還是算大的。再加上自上古以來‘崑崙山’具有的不同意義,這裡很快就建成了一所修仙者學校,再到後來成爲了大學城,就如同劍橋市一樣。

崑崙山仙府各個學院散落其中,另外還有一些服務於大學城的存在也是應有之義。

崑崙山仙府用來培養修仙者的下一代,畢竟他們都是一羣不能長生的人,所以有下一代傳承意志,接着研究法術,這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

這一段歷史的描寫很有意思,差不多是和這個世界的歷史結合了起來。包括上古時的一些神話有了別樣的解讀,早期王朝大戰中也有很多關於能人異士助陣的傳說。至於千餘年前的‘方士亂政’,以及之後的方士大追捕,都是確有其事的。

而在那之後,因爲這場大追捕,方士確實衰落了下來,歷史上也少有關於他們的記載了。

單看歷史,這些事是說得通的。而結合修仙者世界的歷史,這也說得通,這就給讀者更強的真實感。這其實是金庸先生寫武俠小說的套路,與歷史結合起來,讓人有一種更加真實的感覺。

讀者看到這裡嘖嘖稱奇,行內人也覺得寫的精妙。這一段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讓修仙者世界顯得‘真’,也是對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做出一個解釋。爲什麼要隱世?又是怎麼形成這一套體系的?所謂崑崙山又是怎麼回事?

而在這之後,去到神奇世界的旅程正式起航,一切開始於一場‘跳井’。

沒錯,就是跳井!

按照路無涯教陳賢的,天下河流終歸於忘川。就算地上不歸於忘川,地下的暗流也是會歸於忘川的。等到了學生去到崑崙仙府這一日,忘川就會臨時有修仙者施法,能夠破開空間,使得每一處流水都能成爲一個穿越點。

只要是本身有仙根的孩子,攜帶上紙鶴傳書,入水的一瞬立刻就能被傳送至忘川河岸。而在這裡,有一艘九層龍船已經等着所有要去到崑崙山仙府的學生了。

水井底下就是一條地下暗流,所以陳賢決定跳井。然而說是這樣說,真等到了要跳的時候還是會猶豫的。望着幽深漆黑的井底,陳賢回想自己經歷的這些神奇的事情,最終選擇了相信,跳下井去。

還沒有等他感受到井水的涼意,他已經好好地站在一處岸邊了。本來向下墜的力道沒有卸盡,再加上根本沒有準備,一下就跌坐在地。

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塵,陳賢這纔看清了周圍的景象——這裡像是一個大廳,這是一個十分幽暗的所在,但是頂部和周圍鑲嵌了或大或小以靈氣爲‘電源’的燈,所以看起來彷彿是白晝一樣。他落地的地方是大廳的一個角落,底下有他看不懂的符咒。

不過看周圍不斷的有人忽然出現,陳賢很快學着別人的樣子離開了這個角落。

周圍的人來來往往,所有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沒有差別,但是細節處暴露了他們的不同。有的人肩膀上呆着一隻青鳥,那隻鳥兒的樣子絕對不是凡鳥。有的人則是控制不住自己身上變出一點什麼來——頭頂的耳朵、臉上的鱗片、屁股上的尾巴,等等等等。

這種稀罕事連博物街都沒有的,陳賢看的目不暇接。不過他沒有忘記自己是要上船的,所以一直跟着人流走...終於見到了,路無涯口中所謂的‘九層龍舟’。

確實非常震撼,這是一艘非常大的船。雖然相比普通的海船還要小,但是在陳賢看來已經是一艘很大的船了。更重要的是這艘船有九層,看上去就非常厲害了,不是普通的船可以相比。

其實普通的船有九層,以此時的技術根本做不到,也沒有那個必要。不過這是在修仙者的世界,就不用講究這些了。而且這艘船沒有船帆,也不用靈氣等動力驅動,而是全靠一頭巨大的海獸拉船。

這是一頭陳賢從來沒有見過的、全身覆蓋着鱗片的海獸!而這頭海獸會帶他真正進入那個‘神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