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老幹部

第629節 第29章:老幹部

趙主任老着臉皮,對丁啓明進行質問,但卻看向坐在嘉賓席上的楊秀峰。之前,他提問中說到經開區是在瞎胡鬧瞎折騰,楊秀峰也都當着不聽到,或許是這樣,他可能意味楊秀峰在這種場合裡不敢直接面對他,面對大家和媒體。在這一的場合下進行對話,對一個實例主要領導說來說很不明智的,萬一一句話說不好,那影響就大了,今後在市裡想立足要樹立威信,那就很難的。所以,一般的做法,在大場面下雨上這種刺頭的質問,領導都會迴避的。過了這時候,再做工作或再找質問的人算賬。趙主任到這種年齡了,自然不會怕算賬的,大不了將他的調離經開區,那是他求之不得的,總不會將他真的就撤職什麼都不是了的,在市裡,還有其他主要領導,倒是自然會說話。市裡也不會真將這種矛盾激化與擴大,更不會讓矛盾上交到省裡或京城裡去的。

拿準這一點脈,趙主任也就倚老賣老地振振有詞。

丁啓明對趙主任的第二個問題,確實也不好回答。心裡明白,趙主任早就有了準備,這兩個問題只是開始,要是讓他多說一會肯定還會有更加古怪的問題說出來。這些問題,說具體了,也就會變成一種針對個人的行爲,而在經開區裡,類似於趙主任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討論後要是解釋不到位,會引好些人都情感共鳴的。

還在措辭要怎麼樣來回答,楊秀峰從嘉賓席上已經站了起來。對經開區的改革,核心的人物就是他,他也是對這一次管理改革理解最深的人。見楊秀峰站起來,不僅是臺下的人看着他,嘉賓席上的人也都看着,更有電視臺的鏡頭跟着。楊秀峰從站起時,就一直微笑着,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似的,也沒有將這個趙主任放在心上。

提出的問題是很尖銳,也很具有針對性,對管理制度是一種挑戰。要是沒有給大家認可,其他的條款也會有人從自己的利益角度進行質問。莫春暉等人知道趙主任等人很難纏,可情況就這樣,也不可能實現將他帶走或不讓他過來。

陳丹輝和黃國友也都看着楊秀峰,不動聲色,他們也想看看這個年輕的副手到底有多少斤兩,今後在面對他時,也就能夠有更好的應對之策。沒有表示什麼,臉沉着,就像對生的事渾然不覺似的。倒是之前坐在楊秀峰身邊的老者,看着楊秀峰往前走,有種欣然之色。

走到丁啓明身邊,楊秀峰說,“丁秘書長,我作爲這次會議的嘉賓,是不是可以參與這次討論?”這自然是一種作態,大家看着心裡明白。但同時也表明,楊秀峰對經開區的改革是將這裡的權限都交下來了,你們怎麼搞就怎麼定,而不是完全是誰的意圖誰定下的框架。

“楊市長,謝謝您的參與,您能給我們經開區的改革提出更多更好的指導意見,我們熱情歡迎啊,也歡迎其他嘉賓和領導,爲我們經開區的改革出謀劃策。”說着兩手鼓掌起來,但跟着鼓掌的人卻少,莫春暉和平時聽他的人雖都附和了,但相對說來還真是少數。

“謝謝。”楊秀峰接過話筒,面對着臺下的人說,“掌聲很少,說明大家對我來解答你們的問題並滿意嘛。”說着看了下面的人一圈,莫春暉等人再次鼓掌起來,也就將大多數的人給帶動起來。楊秀峰與經開區裡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二次在會場上見面了,第一次,對大家都不上班,說的很嚴厲,雖說事後也沒有人真正受到了紀律處理,但個部門都做了對缺會的人進行補會,之後,經開區雖說還沒有多少實際的工作,但大多數人還都是按時到自己的崗位上了。這樣一來,這些天除了在說改革的事情之外,也就沒有氣體實質性的工作,在他們看來這樣折騰,也就是這位市裡領導所致,自然不會對楊秀峰有多少好的印象。

等掌聲稍歇下來,楊秀峰說,“這次掌聲很不錯了,也能夠體現出經開區的人還是有凝聚力的。我這樣說,真有點像那些所謂的明星在舞臺上跟觀衆要掌聲如出一轍了。不過,經開區的積極求進的精神面貌卻是要體現出來纔對。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幾位從省裡也來見證我們經開區改革全過程的幾位朋友。”楊秀峰說着,將省電視臺、省黨報的有名記者也都當衆介紹出來,這些人已經在經開區的幹部職工裡,得到楊秀峰的介紹之後才站起來和大家見面。而其中一個,就在趙主任身邊不遠,自然將他的一切都拍攝下來了。

陳丹輝和黃國友對省裡這些媒體的人雖說沒有多打交道,可卻是知其聲名的,也見過面,見到楊秀峰在之前有這樣的安排,心裡就有些滋味了。省裡的這些媒體要人,不是那麼好請動的,但請動之後到了南方市市裡的主要領導卻不知道,沒有接待好,那今後在宣傳上不就少了他們的份量?但這時也不好怎麼就站起來與這些人見面的,只有事後再補做工作了。

經楊秀峰這樣一介紹,會場裡還有市裡電視臺和記者們都有了不同的反響,這些大記者平時裡難得一見的,要想請動他們就更難。同時,也說明經開區的改革,有可能會有很多的影響的。要是這些回去經省裡記者一報道,那就完全不同了。趙主任也是一震,他知道記者的厲害的,但過一會也就平穩下來。思謀着,記者的報道也會聽領導招呼,市裡領導也不會但將他給拋出去的。

楊秀峰不多在這些事情上打岔,轉過來繼續說,“好了,我們還是回到主題來,對嘉賓結合沒人的尊重表示到我們的敬意之後,也不再打攪彼此的工作。我自告奮勇到這裡來,是來回答問題的。趙主任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丁秘書長已經答覆,就算趙主任沒有表示是不是滿意,是不是對經開區的改革還認爲是在瞎折騰,我就不多展開回答了。但在這裡,要補充一點。經開區的改革雖說是目前的經開區主要幹部和市政府一起在實施,但經開區裡每一位幹部職工都是這次改革的主角,所有才有這次討論會,讓每一個人說出自己的心聲,將你認爲經開區要怎麼樣改革纔對經開區的展最有利的好點子說出來,好的管理制度討論出來。但是,要是認爲經開區改革是摸後腦殼,那就說明你還沒有站在經開區的展角度上來看待這一問題,這個觀念和態度,不僅是我們經開區人要改變,也要讓南方市的人民接受我們經開區已經在尋求自身出路,走出最堅實的第一步。”

說得很慢,讓每一個人都聽的更清楚一些,語氣裡那種勢不可擋的氣勢也就表達了出來,明顯地聽出來這位市主要領導的決然之心。會場裡都很靜,人們感覺到領導的決心之後,卻還找不到經開區的前途在哪裡,楊秀峰在這樣的會上是不肯說今後的佈局的。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覺得要先明確一些事情。”楊秀峰說,“趙主任是要問,爲什麼經開區的管理制度裡列出這樣一條:凡是從位子上競爭不到的人,不僅會影響到工資,還要將已經有的級別也要撤銷。經開區的管理制度草案我是讀過的,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看是不是能夠解答趙主任的疑問。”說着看向那個趙主任,到此時,趙主任心裡也早有準備了,面對楊秀峰和臺上的嘉賓、還有省裡、市裡的媒體以及經開區的全體幹部職工,也不肯示弱。

“首先,要明確一點,我國的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付出多少勞動,就的給出多少回報。這些回報是怎麼樣體現?主要是工資、獎金等,用工資數來體現勞動的報酬的。同時,還有社會的地位、榮譽、醫療、學習、居家、節假日休息等等,也都是國家對付出勞動者的不同形式的回報。但回報的多少,可能不一定會完全平等,但總體說來國家是這樣進行分配社會的資源的,在這一原則之下,我們在來看經開區所定的條款裡,對不能夠競爭到相應崗位的人員,對他們用有別於崗位上的人員進行付酬回報,有什麼不對嗎?我認爲是很合理的,也符合國家按勞分配這一原則。”楊秀峰說後,看着趙主任。

其他人見楊秀峰這樣說,也都安靜下來,會場裡靜得有些異常。這種說法只能在理論上進行的,在實際中要真執行了,會傷及很多人的利益,包括嘉賓席上很多領導的利益都會受到限制和損害。

趙主任對這一大原則自然不能夠反駁的,但卻不肯就這樣認輸,論嘴才他覺得自己還是很不錯的。說,“楊市長,你纔到南方市幾天?你將之前那一套放到南方市來就行不通。經開區不是柳市,有他的特殊性。”

“哦,我倒是想聽聽。我雖說到南方市的時間不多,但我覺得對經開區還是瞭解比較深的。”

“經開區成立將近十年,我們雖說是近幾年才進到經開區裡來的,但之前經開區經過了很多的努力,他們的付出和辛苦,也是南方市人所肯定的。每一位領導到經開區裡來,都想借經開區感觸一番事業來,這出點是好的,但卻不切實際。就算不說這個,如今經開區所進行的這些條文中,是不是就要將我們這些老幹部拋下不管?你今後也會有老了不中用的一天,到時要是也遇上這樣的到狀況,不知道楊市長是不是還能夠想今天終於站在高貴的位子上這般說話。”趙主任已經不顧臉面了,說出這話來也就等於將臉面撕開。

楊秀峰聽了,見其他人神情的變化,知道他們會怎麼想,自己在心裡倒是沒有多少不好的想法,只是人有這個人這樣說,會讓其他人意味自己很好欺負,也會讓經開區的人心動搖起來。

當下先嗯了一聲,說,“不知道趙主任還有什麼問題,如果有,那就一併提出來吧。”那趙主任果然又說了兩三個問題,還提到了近期他們的醫藥費問題,是不是經開區得給報銷了。他們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在經開區裡工作與付出所致,經開區不能夠將他們拋開。

楊秀峰一直都靜聽着,趙主任的問題不單身在經開區裡,就算在南方市其他單位裡也有這樣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老有所養和老同志的級別問題。當然,趙主任知道,經過改革之後,他的崗位肯定競爭不上了,也不會去參與這樣的競爭。還有幾年好工作的,就算有,哪有拿着錢不用上班將養着一身肉過日子舒坦?哪有不用操心,偶爾到經開區裡說幾句大家都不敢說的話,教訓一下經開區裡那些年輕人,這樣的日子舒坦至極,對經開區裡要實行的改制自然會傾力來反對。

等趙主任表示自己的問題說完了,楊秀峰說,“這位趙主任的問題,我理解而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問題。一是老有所養的問題,二是對一些老同志不能留在主要崗位上,但經開區卻沒有多餘的位子和級別,要保留這些基本和待遇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說老後看一看周圍的人,自然沒有人應的,趙主任也不應答。楊秀峰繼續說,“其中,還有一些細節也是問題的重要關節,比如說,趙主任說到他曾爲經開區付出很多,使得最近身體不好。但句號所瞭解,趙主任身體的原因是兩年前到釣魚,摩托車翻到壓傷了腿,之後在醫治中有些醫藥費經開區沒有給報銷,這是不是事實?趙主任,是不是事實?”

見趙主任沒有說話,楊秀峰故意點了下他。趙主任見楊秀峰當真不給臉面了,從另一個人手裡奪過話筒,吼道,“你就這樣對待老同志?就這樣當副市長?我看你搞經開區就完全是爲了要給自己搞政績,完全是在捉弄和折騰經開區的人,沒安好心。”說後也就不再理會,坐進人羣裡。

等着自然坐進人羣裡,楊秀峰也沒有作,臉上的微笑都沒有絲毫變化,彷彿着自然之前所說的就完全是針對另一個人說,看了下面的人一眼,見大家也都在迴避他,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說,“說起老有所養,這是我們自古以來就有的優良傳統,對老人的尊重也是自古就傳下來的最需要弘揚的優秀品質。敬老尊賢是我們的傳統,也是我們民族的精華之一,但我不理解的是,經開區對工作職位的公開競爭和敬老養老就是違背的?說道值得尊重的老前輩,我今天也請來了一位老者,我想,大家比我這個新到南方市不久的人更熟悉一些。”

楊秀峰說着,就走到之前和他一起下車的老者面前,對着老者鞠了一躬,說,“陳老,您好,今天勞動您老過來,當真是讓您受累了。”說着,老者卻站立起來,從嘉賓席上往臺上走。

等走幾步後陳丹輝和黃國友等人也就認出是誰了,只是下面的經開區幹部職工卻少有人見過這老者。老者走路後腰板就直了起來,楊秀峰小心地陪着,到臺前,說,“這位老革命家,是我們南方市最值得尊重的瑰寶。陳老參加過長征、淮海大戰、之後又奔赴援朝前線,爲我們新中國戰功累累,可陳老征戰之後,卻甘於平淡,居於南方市的鄉間,對國家給予他老人家的待遇,卻都捐在村裡,爲村裡修了石橋、修了村裡的小學。自己卻從沒有計較生活上的享受,也沒有提及自己爲黨爲國家爲社會和人民所做過的貢獻。前幾天,我偶然間聽說了陳老的高風亮節,前去拜訪,也是去感受陳老的品德,反思自己工作和行爲,說起了經開區的改革,陳老說他也對經開區的改革有興趣,要來見證一下我們經開區的改變。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我們對陳老的尊敬之意吧。”說着,楊秀峰也就帶頭鼓掌起來。

對於陳老在南方市的傳說,之前是很有名氣的,南方市的人自然都聽說過,只是,近來市裡多將經濟建設掛在嘴上,這些事也就一年在年終時去走訪下,走一個過場。先前陳丹輝等人也都沒有想到,進來後陳老坐着似乎在打盹養精神,也不多加註意。此時,得知這位在省裡都很有聲名的老者到會場來,自然是給楊秀峰請動了來壓臺的,誰還敢多弄出事端來?

在掌聲裡,陳老不多說什麼,也就回到嘉賓席處,陳丹輝和黃國友見機也都坐到陳老身邊來了。

33.

第18章: 市 府(9)第86節 第八章 動 議(4)第13章:外圍準備第568節 第2章:強勢也是一種手段第19章:夜 鬥第13章:陳靜迷陷(1)第17章:借 調(10)第12章:資金鍊(2)第21章:大年夜深第43章:碧雲酒吧第752節 第7章:徐燕萍的約第533節 第1章:陳靜嬌嗔第23節 第一章:調 研(12)第575節 第9章:好女人第540節 第8章:穩住陣腳第49章:第一功第14章:優勢不放過第70節 第六章:飯 局(10)第74節 第七章 女市長(3)第45章:省城行1第10章 跑項目(2)第22章:領導巡夜第8章:經濟調研第16章:暫不結論第26章第28章:英慧和秀梅第461節 第1章:縫 隙第24節 第一章:調 研(13)第50節 第四章:結 交(9)第26章:新動向第86節 第八章 動 議(4)第24章:有言在先第606節 第8章:話別衆女(2)第535節 第3章:微 妙第5章:書記調研第20章:風傳議論第16章: 旅 遊(1)第47章:省裡動向第13章:陳靜迷陷(4)第18章:我侍候你睡好第12章:資金鍊(3)第20章:畫 像第52節 第五章:往 來(2)第10章 跑項目(4)第47節 第四章:結 交(6)第14章:調教陳靜第16章:周勇應標第35章:家人的態度第12章:臉皮厚第26章:醫院經歷(4)第17章:借 調(10)第25章:參與決策第17章:還有點人的味道?第21章:開場戲第605節 第8章:話別衆女第25章:閒 情(3)第29章: 怎麼理解政績第769節第17章:柳市豔行(5)第42節 第四章:結 交(1)第54章:荒唐的設想第43節 第四章:結 交(2)第47章:想不明白第9章:插 足第64節 第六章:飯 局(4)第15章:周英慧生日(1)第608節 第9章:南方市的格局第18章:邢靜會意第36章:沈贄在京 城第43章:戲第768節第17章:柳市豔行(4)第49章:探消息第一章:調 研(1)第721節第7章:掛職幹部的安排第40章: 見老總3第52節 第五章:往 來(2)第47章:想不明白第15章:巧 合(2)第700節第8章:態度很重要(2)第58節 第五章:往 來(8)第35節 第三章:要 案(2)第12章: 求 人(1)第84節 第八章 動 議(2)第36章:沈贄在京 城第38章:樓上春色(2)第20章:接 機第739節第25章:再遇何太太第413節 第3章:哭着做第38節 第三章:要 案(5)第25章:閒 情(3)第739節第25章:再遇何太太第758節第12章:沈贄意思第34節 第三章:要 案(1)第769節第17章:柳市豔行(5)第29章:省裡風波第28章:打醬油第18章:鬆與緊第91節 第八章 動 議(9)第25章:參與決策第468節 第8章:按一按頭第16章:梅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