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女帝師五(5)

聽雪樓前,玉樞和沈太妃正坐在矮鬆旁看孩子們玩耍。沈太妃遠遠看見我來了,便站起身。玉樞順着她的目光尋到我,卻一扭身上了樓。四歲的高晅和三歲的真陽都追着母親奔上樓,小蓮兒和兩個乳母見狀跟了上去。沈太妃的兒子高暉看看母親,看看我,上前抱住沈太妃。只有兩歲的壽陽跌跌撞撞跑上來撲入我懷中。我心中一暖,抱起壽陽吻一吻她冰涼的小臉。

沈太妃不動聲色,目中卻流露出不解之意。我頗爲尷尬,只得上前與沈太妃寒暄。但見她一身青綠長衫,髮髻正中戴着一枚銀絲花鈿,正中鑲着一顆鴿子卵大的上好青金石。彼此見過禮,沈太妃微笑道:“大人是來看望姐姐的麼?”

我雙頰一熱:“正是。只是姐姐並不想見玉機。”

沈太妃笑道:“親姐妹之間賭氣,打小就有。大人不必介懷。”

我口角一揚,正一正壽陽胸前的小銀鎖:“可不是麼?打小就有。”

沈太妃似沒聽到一般:“大人先上去吧,妾身先告辭了。”說罷牽着高暉走了。

我目送沈太妃出了花園,這纔將壽陽交給乳母。樓上兩個孩子哭得此起彼伏。上了樓,只見玉樞坐在雲母屏風後,暗青的身影像一片小小的黑雲顫抖,醞釀着不可預測的風暴,伴着低低的啜泣聲,讓人心煩意亂。

小蓮兒見我上來,也顧不得行禮,忙和乳母們將兩個孩子哄了下去。寢室中好一會兒才靜下來,像風浪過後的海上,還有耳鳴的嘶吼。

“姐姐,我進來了。”

玉樞的聲音有些尖銳:“你別進來。”

我踏出的半隻腳又縮了回來:“姐姐還在惱我?”

玉樞的話聽不出喜怒:“我惱我的,不與你相干。”

正巧小蓮兒又上樓來。我心中煩悶,忍不住責問她道:“難道你沒有和你們娘娘說麼?!”

不待小蓮兒回答,玉樞在屏後道:“你不必問小蓮兒!她說了又如何?沒說又如何?橫豎我這個人,也不值得你認真惱一回!”

我這纔想起,莫非是前些日子我對小蓮兒說的“何曾見過我認真惱她”激怒了玉樞,以爲我輕視她麼?“我不明白姐姐的話。”

玉樞輕哼一聲:“你什麼都不在意,所以你什麼都得到了。出宮去吧,過你自由自在的日子。外面天寬地廣,再沒有人約束你。你也不必讓小蓮兒說你在意不在意的話,從此以後,我們姐妹再也不同路。其實我們雖然長着一樣的容貌,卻從來未曾同路。從前聽你讀書,說‘人心不同,譬若其面’[10],今日我才知道,即使人面相同,心也是不同的。”她越說越平靜,越說越傷感,繼以悠長飄忽的嘆息,似刻苦練習多年的哀婉唱調。

我隱隱明白了一些:“姐姐是永遠也不想見我了麼?”

玉樞嘆道:“不是我不想見,而是我無顏面見你。”

我微微苦笑,想了想,只得道:“既然如此,那妹妹先回去了。我已經奏請陛下,母親可以隨時入宮看望姐姐。萬望姐姐放開懷抱,好好度日,莫令母親擔憂。”說罷轉身下樓。小蓮兒要送我,我揮手令她止步。她也顧不得我,轉到屏後看玉樞。

才下了兩三級階梯,便聽小蓮兒低聲道:“娘娘這又是何苦,大人從未責怪過娘娘。”

玉樞沉默片刻,又哭了起來:“你不懂,正因爲她不怪我,我才無顏見她……”

小蓮兒哽咽道:“娘娘……”

心中一痛,我不忍再聽,於是疾步下樓,一言不發地離開了濟寧宮。

【第四節 太盛難守】

明日就要出宮去,若無意外,我將再不會回漱玉齋長住。回宮年餘,要帶出去的東西也並不多,不過是一些書畫和貼身之物。連日忙亂,又在聽雪樓吃了閉門羹,我心頭鬱悶不已,封侯開府的喜事彷彿是別人的,並不與我相干。黃昏時分,半明半暗。用過晚膳,我倚門站着,這才發現庭院中已灑滿玫瑰色的暗影,原來桃花不知何時已經開了。

綠萼最後點算一遍箱中的畫卷,掩上箱蓋時問道:“前些日子龔大人和封大人來賀喜的時候,都想收藏一兩幅姑娘的畫作留作念想,姑娘怎麼婉拒了呢?”

我笑道:“我的畫兒實在平常,有什麼可收藏的?”

綠萼笑道:“誰說的?且不論畫兒好不好,就憑姑娘女君侯的身份,朝中誰不搶着要?”

我一怔,想起當年慧太嬪和李演合謀將“火器美人圖”的贗品賣給京中貴人,妄圖參倒我的事。高思諺得知真相,只道:“朕的玉機果然清潔自守,朕沒有看錯你。”事先的暗查、事後的試探以及我命朱雲自參的無奈,都被這句話輕飄飄地抹去。又想起那一日因一幅《瑞草圖》得授潭州刺史的徐魯,還不到兩年,便因李二井的告發被貶做醴陵縣令。好在昌平郡王高思誼並未受到懲處,李二井也被杖死。當時多少哀涼,回頭看,不過幾點浮灰。

這樣想着,不覺一笑:“來日我敗落了,他們也會搶着燒掉的。如此我不是白畫了麼?”

綠萼忙道:“姑娘明日就要封侯,怎麼說這樣的喪氣話?”

我笑道:“‘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所成,必顧其所敗’[11],常理罷了。”

綠萼撇一撇嘴:“姑娘真是什麼都不忌諱。”

我想起高思諺臨終時我在他面前大言炎炎地談論“死”之“名實”,不由好笑:“死且不避諱,況且敗落。好生把畫收好,若在路上損壞了,我可不饒你。”綠萼命小丫頭拿了糨糊來,把箱子鎖緊封好。

美人圖雖好,不過是我在這宮中留下的罪惡行跡。何必留給別人?也許不等我死去,我自己就會將這些畫一併焚燬。唯願宮廷中、朝堂上都不要留下朱玉機存在過的蛛絲馬跡。

站了一會兒,有些冷了,正要回屋,忽見小丫頭提着宮燈,引了濟慈宮的宜修走了進來。宜修面容疲憊,腳步沉緩,上前行了一禮:“太皇太后知道大人明日出宮,有幾句話想囑咐大人,請大人去濟慈宮坐一坐。”

我微微詫異:“前日蒙太皇太后賞賜,竟不能去謝恩,玉機心中不安。不想姑姑就來了。太皇太后近日可還好麼?”

宜修道:“太皇太后又一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着實傷心,多日水米未進。直到皇帝來朝請,說已下旨令昌平郡王回京,這纔好些。總得靜養幾日,才能起身見大人。”

“又一次”,指的是八年前愨惠皇太子和三位公主的死。如今高思諺死了,想來她又悲痛又慶幸。慶幸懸在昌平郡王頸後的刀斧,終於撤去了。我嘆道:“姑姑稍待,容玉機先去更衣。”

未見一月有餘,太皇太后驟然衰老許多。滿面黯沉,額頂髮絲已然灰白。因是夜晚,又不施脂粉,更顯雙頰蠟黃,眼皮浮腫。她穿了一件半舊的淺豆青色長衣,疏疏繡着幾隻蜻蜓和數枝玉蘭。蜻蜓淺金色的翅膀隨她的雙肩微微一動,似立上枝頭,這纔有幾分生氣。故衣雖美,仍隨人慢慢老去。

我上前行了大禮,叩謝太皇太后的恩賞。宜修親自扶我起身,請我坐在下首的瓷繡墩上。太皇太后細細打量我,嘆道:“朱大人又要守喪,又要助皇帝批覆奏摺,這些日子實在是辛苦了。”

我欠身道:“微臣謬承皇恩,不敢疏忽懈怠。奈何蠢笨,勉強塞責。”

太皇太后道:“朱大人過謙。今日本宮召你來不爲別的,想着你明日就要出宮,有幾句話想和你說。”

我忙道:“微臣恭聽太皇太后教誨。”

太皇太后道:“皇帝一親政,便命昌平回京來,本宮知道,在這件事上,你是有功的。”

我忙道:“微臣不敢——”

未等我“居功”二字出口,太皇太后便笑道:“朱大人先別忙着推脫,聽本宮把話說完。當年你寧死也不肯爲他擬定處置昌平的詔書,因此得罪出宮。本宮知道,若非你一時拼死阻攔,他的執拗性子上來,也許昌平早就不在了。過後他縱然後悔,又有何益?本宮知道,你是個好孩子。”

我低下頭,不覺嘆息。太皇太后連一聲“先帝”或“大行皇帝”也不願意稱呼,只喚高思諺“他”,看來她的慶幸比悲痛多一點。“微臣愧不敢當。”

太皇太后微笑道:“朱大人封侯開府,享無上榮寵,主一府一邑,富貴清閒,自是勝過在宮裡。可是身爲女子,總得嫁人。”說着與宜修相視一眼,笑意愈發慈和,“好孩子,不若就由本宮爲你指一位好郎君,如何?”

我錯愕不已,不覺瞪大了眼睛:“這……”

宜修忙笑道:“奴婢說得如何?那日奴婢就說,太皇太后是定要給大人指一門婚事的。”彷彿去年春夏之交我來濟慈宮請安的時候,宜修是這樣說過。

我不願嫁人。我的呼喚有哀求的意味:“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卻恍然無覺,自顧自道:“虢國公的長孫年方二十,容貌不錯,人品學問都很好。先帝還曾在本宮面前誇讚過他,說想嫁個公主給他,可惜公主們都太小。朱大人也是飽讀詩書的,本宮想着,定然與他談吐相襯。依本宮看,這門親事很登對。”

我已滿二十三週歲,這位虢國公的公子比我還小了三歲。如此看來,太皇太后是認真挑過的。心下感動,話卻必須說得明白。我忙起身拜下:“微臣不敢欺瞞太皇太后,微臣身患惡疾,太醫曾明言微臣不宜生育。況且微臣年長殘病之身,實配不上虢國公的佳公子。請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太皇太后忙命宜修扶我起來,不禁愕然:“竟有此事?”怔了片刻,依舊微笑道,“這也無妨,你在侍妾之子中收一個養做自己的孩子便是了。”

我嘆道:“啓稟太皇太后,微臣不想嫁人,更不願拆散別人母子。”

太皇太后長嘆,語氣中並無責備,反而滿是憐惜:“你這孩子,做夫人安安定定的享福多好?也不枉你這麼多年在宮裡的辛苦。如此說來,你不想嫁人,究竟想做什麼呢?”

我誠懇道:“啓稟太皇太后,微臣自幼長在京城,除壽光,還從未去過別的地方。如今大昭國土翼張東西,立西北六州,置河北七府,這萬里河山,若不去遊歷一番,實是可惜。因此微臣想出京去,望太皇太后成全。”

太皇太后頗爲意外,隨即悠然一笑:“不想你雖是女兒家,卻志在四方。既然不願嫁,那這門親事便作罷了。”

我立刻鬆一口氣,忙道:“微臣謝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道:“你雖出去,可也要常想着京中,若能回宮來與本宮說說路上的景緻見聞,那就更好。”

我忙道:“微臣遵旨。”

太皇太后道:“宜修,去把本宮的佩劍含光拿來。”

宜修一怔,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含光劍……太皇太后,可那是一把——”

太皇太后笑道:“去拿來!本宮要將此劍賜給朱大人。”

宜修無奈,只得從外間拿了來。太皇太后捧過劍,指尖撫過蛇皮劍鞘上細密的鱗紋,目光充滿回憶和嚮往:“此乃含光,是本宮的佩劍。”

不想含光是這樣一件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尋常物事,不免詫異。“‘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12]曰含光。”

“不錯。就是這柄含光。”

“微臣記得,周貴妃當年的佩劍,叫作承影。”

太皇太后笑道:“你還記得承影劍。”

我笑道:“周貴妃出宮前將承影劍賜給微臣,後微臣轉贈昱貴太妃,故此微臣記得清楚。”

太皇太后恍然道:“原來擺在遇喬宮的那柄承影劍是你送給茜儀的,本宮還當是淵兒贈給自己的徒兒的。”又笑道,“你贈她劍,想是爲了一解她對師尊的思念,當真有心。也罷,本宮今日就將含光劍賜予你,你出京去,總要帶一件防身的兵器纔好。”說罷親自捧劍相授。

我又驚又喜,忙跪接,雙手高舉過頂:“微臣謝太皇太后賞賜。”但見劍鞘上鑲着兩顆深邃的藍寶石,鮮紅的劍穗飄逸如火。

太皇太后笑道:“何不拔出來瞧瞧?”

我忙道:“微臣不敢在太皇太后面前亮刃。”

太皇太后笑道:“無妨。拔出來瞧瞧。”

我仍是遲疑。宜修笑道:“太皇太后命大人拔劍,大人就拔出來瞧瞧吧。”

我只得緩緩拔出半截,但見流光一線,似清泉噴薄,稍稍一動,劍身若隱若現。確是一件奇物。再向外拔,右手陡然一輕,原來是一柄斷劍。我頓時醒悟,這柄含光便是當年太后在義陽、平陽、青陽三位公主的靈前折斷的佩劍:“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對往事隻字不提,只淡淡道:“這柄斷劍是本宮入宮後慣用的,後不小心折斷了。你拿出宮去,尋一能工巧匠鑄好,帶它去遊歷。”

我這才明白,太皇太后是想讓這柄佩劍代替她回到幼時的山野之間。我甚是感動,再次下拜叩首:“微臣謝太皇太后恩賜。”

不多時,我退出後殿西廂。濟慈宮少草木,庭院寬闊。早春的風半暖半寒、時柔時礪,如此迴旋片刻,吹得我眼中發酸。因不願宮人們看見我發紅的眼睛,於是站在廊下揹着身子平息片刻。忽聽屋中宜修說道:“太皇太后說對了,朱大人竟不肯嫁人。”

我聽她提到我,不覺凝神細聽。好一會兒,太皇太后的嘆息悠遠輕柔:“你還是不明白。本宮的諺兒最愛的是他的江山,這丫頭也是。”

忽聽“本宮的諺兒”,不覺怔住。寥寥數字,充滿遙遠而純粹的憐子之情。她的悲痛畢竟比慶幸更多一點吧。一滴淚水落在蛇皮劍鞘的藍寶石上,哀傷恣肆成海。

回到漱玉齋,忽見歷星樓前面浩浩蕩蕩,燈火通明。綠萼笑道:“定是陛下來歷星樓了。姑娘要去瞧瞧麼?”說着咦了一聲,“東公公朝漱玉齋來了呢。”

我將含光交予綠萼,吩咐她先回屋,獨自迎了上去。小東子一溜小跑到了我面前,躬身道:“陛下來歷星樓,本想召大人伴駕,一問之下,才知道大人去了濟慈宮。大人既回來了,還請快過去吧。”

歷星樓下的宮人們排得筆直,數行綿延向南,直到西一門外。衆人低眉垂首不發一言,燈火與星光齊齊屏息。二樓寢室的窗上,映出一道模糊挺直的身影。不知怎的,忽然想起六年前,我在樓下呆望窗上安靜冰冷的身影,屈膝長哭。

小東子見我發呆,忙喚了我一聲,舉手引我上樓。

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1章 女帝師一(1)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247章 女帝師四(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