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探花

第190章 探花

傳臚,即唱名之意,後科舉殿試二甲第一名亦稱傳臚。公佈一甲進士名次時,鴻臚寺官員先念出名字,而後殿內禮官承聲複述,再傳於丹陛之上衛士,數人齊聲傳呼,連唱三遍,等被唸到名字的進士應聲上前跪殿中,才繼續念下一個名次。

傳臚唱名,可以說是整個典儀過程中最緊張刺激的環節,是以當鴻臚寺官員宣佈唱名開始時,三百士子瞬間凝神屏氣,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偌大的華蓋殿內外安靜得落針可聞。

鴻臚寺官員清了清嗓子,洪亮的聲音在殿內迴盪着:“第一甲第一名——程炎!”

禮官聞聲複述:“第一甲第一名,程炎!”

衛士齊聲傳呼:“第一甲第一名,程炎!”

“第一甲第一名,程炎!”

數人傳述之聲依次向外遞進,初如弓弦錚鳴,銳亮入耳,而後漸如海浪般層層堆疊,驟然拔高而起,然後洶涌而去,聲浪撞上四周宮牆欄壁再折返回來,回聲彼此交疊,匯聚成海,恢弘磅礴地朝衆士子壓來,直接將處於聲浪中心的程炎徹底吞沒。

眼前的聲音和景象太過震撼人心,殿外三百士子一時間齊齊呆滯住了,腦中好似有洪鐘震響,餘聲不斷,心內駭然之餘,又升起萬分崇敬——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真實切身地感受到,何爲涵納天下的國朝氣象。

顧雲霽深吸一口氣,而後又緩緩吐出,內心的激動和震撼難以言表。此刻的場景與前世印象中的故宮重合,兩世的文明進程雖不同,然古樸厚重的歷史底蘊卻是類似。

他突然覺得自己並不是站在宮城之中,而是站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之中,他腳下踩的石磚,正是泱泱華夏傳承千年,而今正有力跳動的文明脈搏。

回聲漸漸消隱,顧雲霽回過神來,對仍僵立在自己身後的程炎小聲道:“程炎,叫你呢,還不快上去?”

“啊?”程炎此時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第,第一甲第一名,我……我是狀元?”

顧雲霽輕輕笑了一聲,哄小孩兒般:“是,你是狀元,快上去吧,大家都等着呢。”

感受到周圍人落在自己身上的一道道視線,程炎連忙定了定心神,從諸士子隊列中一步跨出,走到華蓋殿內正中朝上首的景豐帝跪下。

鴻臚寺官員見狀微微點頭,繼續念下一個名次:“第一甲第二名——方子歸!”

“第一甲第二名,方子歸!”

“第一甲第二名,方子歸!”

……

同樣的三遍傳呼之後,方子歸走上前去,在程炎右側稍後的位置跪下。

接連念過兩個名字,衆人才慢慢回過味兒來,開始竊竊私語:

“我沒聽錯吧,狀元是程炎,不是顧雲霽?”

“不是說陛下對顧雲霽器重有加,早就欽定了他爲本屆的狀元了嗎?怎麼跟傳的不一樣?”

“我早就說過,陛下聖意豈是我等可以揣測的?當初滿城都在傳顧雲霽是本朝第三個連中三元之人,將他捧得那樣高,這下好了吧,不僅不是狀元,連榜眼都沒撈着。他要是一甲都沒進,我倒要看他怎麼收場!”

聽着這些或驚疑不定或暗含譏諷的話語,顧雲霽原本沉靜如水的心緒,也不由得被攪亂了些許。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之前連中兩元,本就受人矚目,後來又因爲和景豐帝的一點過往淵源而衍生出來的流言,直接就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偏偏他又是當朝重臣的親屬,此前聲勢那般浩大,說不準就有顧遠暉的政敵在其中推波助瀾。那種情況下,若換做他是景豐帝,他不僅不會迎着風口將他點爲狀元,反而還會因此刻意壓低名次以做敲打。

當然,若景豐帝一時盛怒之下,將他直接黜落的話,也不是沒可能……

正當顧雲霽胡思亂想之際,鴻臚寺官員第三次唱名的聲音響起,而後經歷禮官、衛士的承聲複述,向殿外層層傳遞而來:

“第一甲第三名,顧雲霽!”

“第一甲第三名,顧雲霽!”

“第一甲第三名,顧雲霽!”

恢弘大氣的聲音在宮城內迴盪着,瞬間便將顧雲霽腦中的紛亂思緒給驅散得乾乾淨淨,他繃緊的身體頓時一鬆,緩緩吐出一口氣後,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第一甲第三名,探花……無論如何,這已經比他預估的名次好得多了,倒也算意外之喜。

稍稍平復了下激動的心情,顧雲霽整理好儀態,走至華蓋殿內正中,在程炎左側稍後的位置跪下。

一甲名次念畢,後面的二甲、三甲因人數過多,就只做唱名,不做複述傳臚。

鴻臚寺官員照着殿試金榜依次往下念着,唸到一個的名字,就上來一個,按照自己名次對應的位置,在一甲三人身後整齊跪好。

“第二甲第一名,張吉;第二甲第二名,魏海峰;第二甲第三名,姚峻……”

“……第二甲第十四名,顧雲霄;第二甲第十五名,向立羣……”

“……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於才英;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吳林;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田奇鬆。”

很快,所有士子的名次被全部唸完,三百新科進士依照甲第分成三個方列,以程炎等人的一甲在最前,而後是二甲、三甲,如一個錐形般,黑壓壓地跪滿了整個大殿。

唱名完畢,接下來就是由三品以及上的朝廷官員,帶領新科進士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跪拜之後,便是一甲三名代表全體新科進士向皇帝覲見。

“新科進士程炎——”“新科進士方子歸——”“新科進士顧雲霽——”

“參見陛下。”

三人齊齊上前一步,再次撩起衣袍向景豐帝跪了下去。

“免禮。”景豐帝笑着擡了擡手,“諸位都是我大夏未來的棟樑,今後定要秉心克慎,奉植惟勤,莫負朕之期望。”

“謹遵陛下聖旨。”

至此,傳臚典儀基本進行完畢,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百官退場,三百新科進士以一甲三名爲首,在鼓樂儀仗的簇擁下,出宮歸第。

(本章完)

第167章 性格豐富第534章 時日無多第8章 委屈第304章 安頓下來第395章 更加幸運第69章 遊藝會第362章 賢能之臣第385章 繼續加租第302章 抵達敘州第12章 告狀第305章 新官上任第525章 猛虎衝竄第471章 充當翻譯第342章 去見土司第435章 出言不遜第319章 心照不宣第543章 誰是賊子第209章 洞房花燭第398章 養得精心第308章 佃田之稅第510章 廟會遇險第99章 不甘落後第121章 血灑金鑾殿第102章 盛氣凌人第280章 會試閱卷第180章 爭吵第162章 地緣歸屬第282章 榜有問題第319章 心照不宣第159章 即將赴試第363章 更大作用第397章 沾上賭癮第277章 小道消息第31章 不服第340章 土人作亂第333章 徐家堂兄第344章 形象反差第300章 往好處想第120章 韃靼進犯第523章 機會來了第496章 準備逃離第288章 審問受刑第379章 印象改觀第43章 家人相見第445章 陶煉身死第168章 會試開始第263章 不生孩子第169章 皇帝監考第246章 君子所爲第98章 安定人心第241章 意圖招贅第537章 關閉宮門第277章 小道消息第153章 府城團聚第72章 飛花令第471章 充當翻譯第437章 局面僵持第179章 場面尷尬第421章 地方艱難第414章 最壞結果第47章 大哥成親第78章 訴情第54章 相信第364章 旱情終解第169章 皇帝監考第308章 佃田之稅第71章 投壺第500章 偏心明顯第122章 將領人選第195章 生辰禮物第56章 龍陽之好第100章 羞於啓齒第234章 以退爲進第338章 經營策略第169章 皇帝監考第42章 回家第46章 壓喜牀第247章 不能人道第131章 錦衣何來第232章 外柔內韌第517章 羣起攻伐第39章 上架通知第108章 再見劉大壯第48章 說媒第500章 偏心明顯第109章 苟且之事第481章 炫耀心理第266章 真心求娶第376章 長官不在第79章 氣憤第59章 半年考放榜第165章 迴避制度第214章 誰來關心第371章 別有目的第499章 履行契約第239章 踏實好學第333章 徐家堂兄第307章 敘州碼頭第30章 月考波折第200章 定下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