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

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

……過去的許多革命同志,如黃靜源、周懷德、謝懷德、劉昌炎同志等烈士,我記得他們很清楚。應該在安源建立一個紀念碑,並舉行追悼會,以紀念安源一切死難的烈士們。

——劉少奇

謝懷德,(1892~1927),湖南衡山人。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安源大罷工時當選爲機器處工人總代表。1923年派赴水口山鉛鋅礦從事工人運動。後又受中共湘區委員會派遣,在嶽北組織湖南省第一個農民協會嶽北農工會。後任嶽北區農民協會副委員長,組織農民支援北伐。1927年組織醴陵農民暴動,失敗後被捕就義。

勇士走上革命路

1908年的中國風雨飄搖,清朝政府的統治搖搖欲墜,朝不保夕。各國列強紛紛撕破僞善的面具,大肆爭奪在中國的利益板塊。各地自發的民衆起義也是此起彼伏,但都如夜放曇花,轉瞬即逝。隨着光緒帝的駕崩,慈禧太后的病死,中國的形勢就越發微妙了。

連年的戰亂令大批失去田地的農民背井離鄉,四處尋找生計。對於湘贛兩地的百姓來說,近在咫尺的安源煤礦就是最好的選擇。這一年,21歲的年輕鐵匠謝懷德也隨兄長來到了這裡,做了一名以挖煤爲生的礦工。

安源煤礦位於湘贛交界的萍鄉,又稱萍鄉煤礦。安源煤礦創辦於1898年。清末郵傳大臣、官商盛懷宣爲解決漢陽鐵廠燃料之需,引進外資和西方先進採礦技術開發安源煤田。然而,漢冶萍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始見盈餘外,外債沉重,常陷困境。盛宣懷接辦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後多次向日商借款,因無力償還,日商的借款後來都變成了投資。1930年起,日本侵略勢力擠進了漢冶萍公司,逐步取代了德國的統治地位。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中,規定漢冶萍公司爲中日“合辦事業”。

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秋收起義的主要爆發地,被稱爲中國工人的“紅色之都”。當時的安源工人在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官僚買辦的壓榨下,過着悲慘的生活。安源的工人階級所受壓迫之重,有歌謠爲證:“父挖窿中煤,子扯窿中拖。煤炭堆如山,父子都捱餓。寅吃卯時糧,妻寒子也餓。三月無餉發,生活真難過。”

但是素有反抗和鬥爭精神的安源礦工,從1901年開始就積極投入到革命鬥爭中。特別是1901年12月由同盟會組織領導的“萍瀏醴起義”,“六千安源工人是起義隊伍中的堅強力量”。

謝懷德來到安源的時候,這些起義運動都已被鎮壓下去,礦工們仍是窮困潦倒。缺乏生活目標的謝懷德和很多人一樣對未來看不見希望,他甚至一度加入青幫組織,試圖以自己的力氣和膽色來改變這一切,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命運的軌跡是無法預料的,一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謝懷德的命運。他就是中共湖南支部派來安源煤礦指導工人運動的李立三。

謝懷德報名參加了李立三等人開設的工人夜校。從小因爲出身貧寒而沒有讀過書的謝懷德欣喜若狂,如飢似渴地吸收着知識的養料。除了讀書寫字的基本學習外,他還知道了什麼是階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漸漸地他開始明白,要想改變自己受壓迫的命運,要想保護親人不受欺負,就要站起來,揮動手中的武器去反抗,去鬥爭。而這個武器,就是馬克思主義。全天下不是隻有礦工才受壓迫,全天下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獨自戰鬥,而是有一個叫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領導着大家去爭取自己的未來。他不禁悠然神往,希望自己能成爲其中的一員。

思想和覺悟日益提高的謝懷德開始有意地向組織靠攏。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安源煤礦的工人活動中。尤其是在安源煤礦工人俱樂部的成立過程中,謝懷德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較高的政治覺悟。經李立三推薦,黨組織經過慎重考慮後於1923年批准謝懷德成爲了一名共產黨員。

安源工人俱樂部成立後,考慮到維護工人利益的需要,決定成立工人糾察隊。由於糾察隊要負責平日的巡查,維持秩序等等工作,必須要有一位有能力的人來帶領。謝懷德衆望所歸,被大家推舉爲糾察隊長。說起來是因爲謝懷德出身鐵匠,孔武有力。爲人又疾惡如仇,好打抱不平,平時被大家形象地稱爲“謝猛子”。

這年的九月份,由於乾旱,湘贛兩地糧食大量減產。而煤礦當局反而扣押工人工資不發,試圖壓制愈演愈烈的工人運動,解散工人俱樂部。消息傳出,特派員劉少奇和李立三立即召開會議,決定以工人糾察隊爲主要鬥爭力量,發動全礦工人發動大罷工。逼迫當局補發工資,承認工人運動的合法性。

第一次承擔這麼重要任務的謝懷德沒有膽怯,在會議上當即表態堅決完成任務。出於對煤礦情況的熟悉,他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

謝懷德帶領糾察隊員們控制了煤礦的所有出入口和重要坑道、巷道。同時親自帶人封鎖了煤礦中最重要的核心——鍋爐房。因爲如果鍋爐房停止了工作的話,那麼用來抽水的機器就會停止工作。到那時,整個煤礦都會被涌上來的地下水淹沒。相信這個損失是煤礦當局不能承受的。

謝懷德的做法引起了煤礦當局的恐慌。這創造性的鬥爭策略爲負責談判的劉少奇等人提供了足夠的底氣。加之由於此時的煤礦所有權在北京中央政府手中,煤礦的管理經理層沒有股權。所以在權衡利弊之下,

當局只是要求工人們不要破壞煤礦的生產設備。就這樣,雙方達成妥協。在當局兌現了工人們提出的要求後,工人俱樂部宣佈煤礦復工,大罷工運動取得勝利。

旌旗漫卷驅雲散

安源大罷工勝利的消息傳出後,全國震動。周邊地方的礦工組織也紛紛效仿。不斷遣人來到安源工人俱樂部,請求派遣富有經驗的同志前去指導罷工事宜。李立三、劉少奇思慮再三決定由謝懷德作爲特派員前往各礦工組織進行指導幫助。謝懷德不負衆望,先後幫助幾個煤礦的工人們籌建了工人俱樂部,並取得罷工的勝利。

根據工作需要,1923年底,謝懷德回到了老家衡山地區。受組織委託在這裡發動和組織農民運動,以應對 “二七罷工 ”失敗後全國鬥爭形勢低落的狀況。

對於生養自己的一方水土,在這裡度過了二十多個春夏秋冬的謝懷德感慨萬千。滿眼的破敗景象讓他既辛酸又氣憤,更堅定了他推翻這一切舊世界的決心。

謝懷德利用當地百姓對他的熟悉和信任,不斷走村串戶地發動羣衆。他的足跡踏遍了嶽麓山區,秘密建立了數十個小型工作小組,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羣衆基礎。條件漸漸成熟後,經過一番周密謹慎的籌備之後,在即將秋收的時候成立了湖南第一個農民革命組織——嶽北農工會。

嶽北農工會成立後,當地的百姓終於有所依託,不再擔心無故受地主劣紳的壓迫。農工會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這一年的莊稼取得了豐收,但是嶽北的農民們卻越發難以生活了。原來,土地高度集中的現象在當地十分明顯。土地大多掌握在少數的大土豪大地主手中,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只有靠打短工或淪爲佃農來維持生活。周邊地區糧食歉收的情況讓嶽北的地主們嗅到了發財的味道。他們昧着良心哄擡米價,大賺不義之財,同時暗中把大量的糧食偷運出嶽北地區,高價賣給外面投機倒把的商人。農民們欲哭無淚,沒日沒夜地勞作換來的血汗錢比白紙都不如。別說奢求一頓飽飯了,就算是可以照見人影的稀飯也不能保證了。各地不斷有百姓餓死的消息傳來,讓憂心忡忡的謝懷德眉頭都皺到了一起。

這一天,在外巡邏的糾察隊員報告說有百姓看見無良奸商趁夜偷運糧食出山。謝懷德大怒,當即想派人包圍查抄其家。大步走出屋子的謝懷德突然停了下來,他想出了一個解決目前缺糧情況的辦法。

三天後的夜晚,當地米商胡老財家的大門悄悄打開了。一輛輛裝滿糧食的大車悄無聲息地被趕了出來。肥肥胖胖的胡老財親自壓陣,叼着菸袋坐在第一輛馬車上。遠遠看去,忽閃忽閃發光的菸袋就像是一隻貪婪的紅色眼睛般猙獰。忽然馬車停下了,前面的路上黑壓壓地站滿了人。自以爲神不知鬼不覺的胡老財趕緊從發大財的幻想中醒過來,感覺大事不好的他跳下馬車,慌慌張張在黑夜的掩護下跑掉了。

這些人正是謝懷德帶領的農工會員。原來那天冷靜下來的謝懷德突然想到,貪得無厭的土豪肯定還會繼續偷運糧食出山。所以他就派人埋伏在胡家附近,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即通知他帶領會員們進行攔截,從而截下糧食,以解當地百姓的燃眉之急。

看着裝滿數十輛大車的糧食,會員們欣喜若狂,這下嶽北的百姓可有救了。可是謝懷德敏銳地意識到逃跑的胡老財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如果他糾結起人捲土重來的話,那麼這些糧食就保不住了。他立即派人去聯絡召集更多的農工會會員迅速趕往這裡,趁夜把這些糧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重點防守。

果然,天將拂曉,胡老財就帶着幾百號惡霸流氓追上了運糧的隊伍。氣勢洶洶的一羣人罵聲震天,揮舞着短棍菜刀凶神惡煞一般衝了上來。押後的農工會員猝不及防之下,一連有數人被砍倒在地,頓時鮮血染紅了拼死保護下的運糧車。得意揚揚的胡老財對着亂成一團的農工會員大聲叫罵:“你們這幫天殺的窮鬼刁民,敢搶本老爺的糧食,活該被餓死。給我打,打死這幫刁民就再沒人敢動本老爺的糧食了。”一邊守護運糧車一邊抵抗的農工們節節後退,眼看這些救命的糧食就要被搶回去了。這時在隊伍前面帶隊的謝懷德率領着大批農工會員趕到了隊尾。大步向前,一巴掌就拍在一個正在毆打農工的流氓臉上。那名流氓踉蹌着被打退了三四米,捂着腫起的腮幫子,一顆牙混着血水吐到了地上。

“謝猛子?”有地痞認出了謝懷德,“不好,謝猛子來了!”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一聽說來人是大名鼎鼎的謝懷德,流氓們頓時起了一陣**。

“怎麼着,胡老爺,我派人去找你商量平價買米。你總是推推脫脫說沒米。那今天這算怎麼回事?”謝懷德邊厲聲責問胡老財邊指揮農工把受傷的會員們擡下去醫治。“原來是謝老弟啊,誤會誤會。”色厲內荏的胡老財一看人如其名的“謝猛子”,頓時矮了一頭,“謝老弟缺糧派人通知兄弟一聲就好,兄弟絕對傾囊相助啊。今天這是個誤會,這些糧食就歸謝老弟了,就當兄弟一點心意好了。”說完了場面話的胡老財轉身就想溜之大吉。謝懷德剛剛檢查過受傷農工的傷勢,見都是皮外之傷,並沒有性命之憂,放下心來:“等等,打傷了我的會員就這麼走了,說出去顯得我‘謝猛子’無能啊。幾百大洋的醫藥費胡老爺不會在乎吧?”眼見越來越多的農工們圍了上來,無奈的胡老財只有掏出幾百大洋交給謝懷德,帶着地痞流氓們在農工會員的歡呼聲中夾着尾巴跑了。

嶽北地區的農民們終於不用

捱餓了,農工會和謝懷德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包括嶽北周邊地區的農民也紛紛入會,人數急劇增加。當年年底的時候,謝懷德所領導的嶽北農工會所轄人口達十萬之衆,一時間風頭無兩。整個嶽北地區的地主土豪們無不聞“謝”喪膽,威風掃地。謝懷德這一時期的農運工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奮勇向前迎勝利

嶽北農工會的壯大,讓當地衆多豪紳魚肉百姓的日子一去不返。他們對於勇猛善鬥、疾惡如仇的謝懷德更是忌憚不已。在既得利益受損的情況下,他們變得空前的團結起來,用大筆的錢財買通了政府中的國民黨右派分子,誣陷謝懷德率領大批“匪徒”在當地殺人搶劫,無惡不作。在複雜的黨派鬥爭中,謝懷德遭到了通緝無法繼續留在嶽北領導農工會。在黨組織的安排下,謝懷德再次回到了他成長和戰鬥過的地方——安源煤礦。

此時的安源正值多事之秋,一場暴風驟雨般的打擊即將到來。

國共合作關係的貌合神離讓此時的中國前景不甚明朗,各地擁兵自重的大小軍閥們卻不約而同地調轉槍口對準了革命羣衆。革命運動被鎮壓的消息此起彼伏,不斷有革命者從四面八方逃到了安源。終於,反動軍閥們的目光瞄準了這裡。

山雨欲來風滿樓。再返安源的謝懷德從空氣中嗅到了隱隱約約的硝煙味。情況已經很緊迫了,軍閥們可能隨時進攻安源。爲了保護好躲在安源的大批革命羣衆,謝懷德唯有放手一搏。他顧不得旅途勞累,到達安源當天就組織起煤礦的工人武裝。以前就是糾察隊長的他做起這些倒是輕車熟路。通過一些熟識的老礦工,他了解了現在安源的大致情況:人數倒是不少,可缺少的是武器。幸好煤礦最不缺的就是雷管和炸藥。他領着一些技術嫺熟的工人趕出了一批簡易炸彈,雖簡陋但勝在威力巨大。同時,謝懷德重操舊業,搭起了鐵爐,夜以繼日地敲敲打打鑄造了大量纓槍和鳥炮。力爭在反動軍隊進攻前把準備工作做到最完善。在忙碌中,謝懷德以身作則,把最苦最累的活都攬到自己身上。露出精壯上身的謝懷德揮汗如雨,一下下輪起的錘子準確地砸在鐵砧上,火星四濺。“現在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已經是安源煤礦中每個人掛在嘴邊常說的話。

終於,反動武裝沉不住氣了,在幾天後的夜晚向安源煤礦發起了攻擊。成百上千的敵人舉着火把彷彿末日的火山噴發一般洶涌而來,喊殺聲響徹夜空。

此時的安源煤礦靜悄悄地隱藏在黑暗中,沒有一絲光亮,彷彿一頭即將奪人而噬的野獸潛伏在那裡。煤礦內部,謝懷德率領着工人武裝埋伏在入口不遠處,圓睜着銅鈴大眼緊盯着外面的動靜。“咕咚”,身邊傳來一陣吞嚥口水的聲音,是有工人因爲緊張而發出的聲音。謝懷德偷偷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水,拿起身邊的引爆器:勝敗在此一舉了。

“轟,轟……”剛剛衝到礦口的反動武裝被炸得血肉橫飛,一片模糊。硝煙尚未散盡,謝懷德便高舉着大刀跳出了藏身的礦道,率先向還未搞清狀況的敵人砍去。“殺啊,殺……”工人們紛紛衝出來,奮勇向前,很快佔據了上風。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損失慘重的反動武裝狼狽退出了安源。安源保衛戰勝利了。

硝煙已散英名存

在長期的鬥爭生涯中,謝懷德往來穿梭於湘贛兩省,爲發動農民運動等工作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努力。他疾惡如仇的性格和剛正不阿的革命作風更是令不少土豪惡霸所痛恨。歷經槍林彈雨的謝懷德對於這些蠅營狗苟根本不屑放在心上,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全天下的百姓不再受地主惡霸的欺負,所有人都能吃飽喝足過上好日子,那他的生命算得了什麼呢?

早在嶽北領導農工會的謝懷德就曾被捕入獄。那是一個夜晚,謝懷德帶領幾名農工會員趕往臨近鄉鎮指導工作,不慎中了對他懷恨在心的地主的埋伏,被交往縣城的反動軍隊領賞。當時正處於國共合作的**時期,所以縣城的軍隊也不敢公然殺害共產黨的知名幹部。於是他們想出了勸降的辦法。然而面對高官厚祿的許諾,謝懷德的反應只是扭過頭去,懶得聽一句這樣的廢話。勸降不成的反動派惱羞成怒,再也顧不上許多,諸般酷刑一一用了出來。雖不致死,但謝懷德也是身處煉獄,在鬼門關的門口徘徊。後來,在黨組織的積極的營救下,謝懷德才死裡逃生,從死獄中走了出來。

1927年,湘贛邊界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即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爆發了。毛澤東指揮起義武裝兵分三路,其中第二路武裝由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組成,謝懷德就在其中。三路武裝的進攻均受到挫折,數支隊伍被打散。其中謝懷德所在的第二路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九月十六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謝懷德率部浴血奮戰,突圍出敵人的包圍圈來到萍鄉一帶進行遊擊作戰。

第二年的春天,謝懷德響應安源黨委號召,率部發起暴動。不料在轉移途中遭遇埋伏,不幸中彈被捕,最終被敵人殘忍殺害了。

幾十年過去了,昔日的硝煙早已淡去。但是,那些爲了千千萬萬人民幸福而付出生命的自由鬥士們卻英靈常在。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所作所爲都將銘記史冊。這些光輝的名字中,必不能少了那個勇武的湘潭漢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讓我們永遠懷德。

(本章完)

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薪火不滅——黃學增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薪火不滅——黃學增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福建革命暴動先驅——朱積壘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燕趙豪傑——王克新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燕趙豪傑——王克新薪火不滅——黃學增燕趙豪傑——王克新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不屈的忠魂——潘心元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鐵血英烈——夏明翰劃破黑夜的閃電——崔筱齋捨生取義爲農運——陳善革命的“飛將軍”——彭遨革命的“飛將軍”——彭遨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薪火不滅——黃學增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農民的好“拔哥”——韋拔羣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威名赫赫震安源——謝懷德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海豐農民自衛軍創建人——李勞工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鐵血英烈——夏明翰薪火不滅——黃學增燕趙豪傑——王克新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革命的“飛將軍”——彭遨江西革命的一盞明燈——曾天宇革命的“飛將軍”——彭遨爲革命生,也爲革命死——馮平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忠誠勇敢的農民革命家——毛福軒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廣寧農民運動領導者——周其鑑高原農運先驅——高望重爲革命無悔犧牲的勇士——陳洪濤寒風勁柳意志堅——柳直荀引領農民迎新生——徐湘南鐵血英烈——夏明翰革命的“飛將軍”——彭遨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鐵血英烈——夏明翰重慶農民運動先驅——周貢植爲創造光明的新中國而獻身——俞昌準開懷天下事,不言家與身——羅學瓚勇敢向舊世界宣戰——孫兆彭不屈的忠魂——潘心元爲國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釗耿耿忠心錚錚骨——卓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