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差事

三皇子醒悟過來,也嚇得不輕,雖說自己可以娶側妃納妾,但正妻就只有這一個。嫡子不是庶子可比的,若正妻於孕育子嗣方面有問題,必定會令追隨自己的大臣們人心浮動,而再想要拉攏別的人纔可就難了。

三皇子與蕭貴妃永遠都不會想到,他們的這一顧慮,令得無法察覺太子妃的報復,也令紀氏失去了最後的治療機會。

隨着大皇子離京,三皇子四皇子沉寂,京城中一時也難得的平靜了下來。

盧湛終於有空,順利的將喬小如母女帶出城別院上小住,悠閒了幾日。

直到七月份,黃河在太行南省好幾段堤岸決堤,沖垮摧毀了數處城鎮村莊,受災人數多達數百萬。

其中太行南省最大的城市鄭城亦發生水患,遭遇了巨大的災難。

百姓們失去家園,居無定所,一時間幾乎半個太行南省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接到地方官加急快報,雍和帝心急如焚,連夜命大臣們進宮商量對策,次日天還沒亮,便有天使懷揣聖旨策馬飛奔鄭城,責令地方官開倉賑災,朝廷的賑災物資隨後就到……

此次受災百姓數量巨大,若不能得到妥當的善後與安置,極有可能釀成民變。再者,受災的都是自己的子民,雍和帝作爲一名作風賢名的君主,也萬萬做不到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子民遭受災難而置之不理。

此次事關重大,雍和帝與衆臣商量之後,便決定派遣太子親自前往處置此事。

太子領旨,卻是暗暗叫苦。

這件差事如果做好了,不用說那是大大的一件功勞,可收攏民心,也體現了自己作爲儲君的仁慈仁愛之心,更讓大臣們看到自己不但有一顆仁慈仁愛之心,更有辦好事的能力。

但是,事關半個太行南省,涉及災民數百萬,不算那些小村鎮,光是大城市都有四處,想要將此事處理好,哪有那麼容易?

黃河決堤幾乎年年都有,區別只是某些年份嚴重些、某些年份沒有那麼嚴重罷了。

像今年這麼嚴重的,似乎近十年來都沒有過。

而即便往年不嚴重,這賑災的事兒想要處置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牽涉的人太多了,賑災的款子從朝廷發下去,能有三分之一用到災民身上就不錯了。

雍和帝不是不知道這等狀況,但他也沒法管,即便砍了一個兩個的頭,下一個去的還是一樣,總不能將所有人的頭全都砍了。

全都砍了,還有誰替朝廷辦事?

只要沒有出大狀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作罷。

但今年情形不一樣,今年的災情太嚴重了,朝廷沒有那麼多的空閒銀子往下撥放,那麼必須保證至少七成以上的銀子得真正的用在災民身上。

所以,他纔會決定派太子親自前去賑災,賑災款項由太子親自發放,也就杜絕了許多中間環節的層層盤剝。

可對於太子來說,事情卻不是那麼簡單易行的。

首先,國庫不是那麼充足,賑災銀兩緊巴巴的並不寬裕。銀子如何分配?怎樣發放?用在哪兒?都得有個章程。在兼顧公平的前提下,又要保證重災區、輕災區百姓們都得到妥善的安置。

災後通常伴生各種疾病,甚至是瘟疫,須得及時防治。

更兼橋樑道路損毀無數、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大批流民造就了各種不安定的因素,搶劫、偷竊、打架鬥毆以及各種其他事件必定呈不知多少倍數發生,若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難說不會釀成大禍……

這一樁樁一件件,必須面面俱到,其中有多繁瑣可想而知。太子光是想想,便覺頭都大了。

領了差事,回到東宮,太子便憂心忡忡的火速將自己的幕僚班子與核心成員全都召集了起來,一同商量對策。

快馬加鞭辛苦一些,從京城倒太行南省最大的城市鄭城得六天的路程,明天早上,太子就得啓程。

衆人也沒有想到皇上今年竟然會派太子親自去處理此事,全都叫皇上打了個措手不及。

心裡無不暗暗腹誹。

若是以往有先例,那還好參考些,且也會早作準備。但冷不丁來這麼一下,又催逼得這麼急,雖說皇上旨意上明說讓太子到達鄭城之後可便宜行事,自行做主,但太子畢竟是儲君,不是君主,有些事也是不好做主的。

那麼就意味着至少在出發前,太子得將大致的方針策略向皇上稟報,以及請旨,細枝末葉的具體細節,倒是可以便宜行事。

但即便如此,時間上也太趕了啊!

衆人爭吵了半響,眼看着快到中午了,也沒有拿出什麼有用的方針策略來,太子急得嘴巴冒泡,喉嚨裡火燒火燎,滿肚子都是火。

一向來溫文儒雅的他也難得拍桌子發了回脾氣,沉着臉將衆人喝斥了一番,命衆人暫且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下午務必一人拿出一套方案來,綜合起來討論討論……

衆人臉色都不太好看,心情幾許沉重,連聲答應,心情沉沉的回家去了。

太子爺急,他們作爲太子爺的心腹與幕僚何嘗不急?可是,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他們只是急,盧湛卻還加上鬱悶之極。

因爲太子爺將他當成全能的了,向皇上請求,帶他同行,一塊前往鄭城賑災。

神奇的是,雍和帝略想了想之後,竟然同意了!

明明知道盧湛是個武將,他竟然同意太子爺帶他同行賑災了。

盧湛黑着臉,氣得想將太子痛罵一頓。

太子這根本沒安好心,擺明了拉他一起背鍋。

一旦出什麼問題,無論與他有沒有關係,必定是他站出來背鍋——不然,難不成是太子的責任而他反倒無辜?

因此這日上午衆人討論方案的時候,儘管盧湛也在,卻是從頭到尾都在沉默,一言不發。

原本他也沒什麼可說的,他根本不懂什麼賑災。他所理解的賑災,就是到了地方,將賑災銀子發下去,至於方方面面如何調度安排,他怎麼會知道?

第891章 長公主氣悶116.第116章 盧錦和是舊情人第1135章 盧湛回第861章 盧湛身世第953章 橫生突變第901章 劉嬤嬤不屑第816章 客氣相請第856章 生產493.第493章 令人不太舒服的周大小姐第1405章 觸到逆鱗第734章 我們家不是虧了64.第64章 準備76.第76章 砍柴燒炭244.第244章 沈寡婦震驚17.第17章 三房要搬出去第1178章 氣的肝疼第1107章 小如吃驚第1112章 突然驚馬232.第232章 姐夫?第713章 花樣百出第582章 去烏夷送年禮77.第77章 被傻夫君佔便宜了第1423章 逼迫道歉第679章 踹出麻煩來了272.第272章 盧孝全的話第1468章 驚變471.第471章 鋌而走險第1369章 短暫平靜304.第304章 當朝禁忌第1298章 善解人意310.第310章 與小姑姑商量412.第412章 沒臉沒皮的人第974章 來不及了262.第262章 冤家再次路窄167.第167章 藍氏繡坊的昔日姐妹85.第85章 找到寶貝了332.第332章 又來相看的108.第108章 嫂控小豆芽第650章 傻夫君的異常第716章 唐家衆生相第640章 是些危險的人第867章 真的是他?第1011章 收不得場第1410章 得救第1199章 攔路14.第14章 關於分家的爭吵第1143章 七皇子第1114章 惡作劇罷了!第802章 穆南王府來人了458.第458章 大家都有托兒第562章 人心不足第1143章 七皇子第1080章 不噎這口氣369.第369章 盧懷財的轉變第904章 這要怎麼教?109.第109章 挑炭回家第1151章 蕭敏找茬第860章 田氏訴往事第882章 楊氏摔跤441.第441章 不準欺負我媳婦第1483章 捅破天的驚人猜測第1376章 高見第1328章 出事34.第34章 小如的打算323.第323章 攔路打劫第880章 藍掌櫃的苦衷第874章 請留第929章 阿湛,我怕!475.第475章 黎賬房父女11.第11章 吃自家的東西不叫偷第609章 不錯303.第303章 太祖皇帝的神奇書局第1113章 殿下,您過了!第1042章 不懷好意的宴請291.第291章 盧孝全失望358.第358章 講究機緣第1252章 先行第1450章 滿城謠言399.第399章 把楊氏送回孃家第678章 一腳踹下河第999章 不懷好意477.第477章 羨慕第1160章 擠兌第1050章 是誰推波助瀾?第1395章 太子暴怒第1478章 愧疚40.第40章 枯木上的木耳第808章 搜查第695章 白蓮花企圖瞞天過海第985章 盧湛發怒298.第298章 少東家有請第828章 母債子還522.第522章 新屋落成第1245章 自己找罵第990章 劉嬤嬤受罰第592章 自找苦吃389.第389章 拒嫁第1351章 貴妃的殺意第1076章 再遇白夫人第876章 誰用得起這樣的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