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愧是經驗豐富的,一連串吩咐,就將事情安排得妥妥貼貼。方小福只能摸摸鼻子,進了廚房。
竈上有一鍋溫着的粗米粥,濃濃的米湯水份很足。這個自然不是給他們吃的,而是準備了喂小豬崽的。
母豬就算奶水足,這一下最少也會下個十幾只,哪裡夠吃了?因此就像喂寶寶一樣,雖然沒有奶瓶,卻也是要細心呵護起來的。
難怪老太太要喊這麼多人過來。
不過聽着後院裡母豬的哼叫聲,似乎纔剛發作不久,要不了這麼快的。搞不好要到半夜生呢。
方小福想了想,徵得老太太的同意,晚飯也不做菜了,煮一鍋飯,上面蒸幾格包子饅頭,夜裡餓了還能將剩下的熱一熱直接吃,很方便。
至於那一鍋飯,方小福決定做炒飯。大家以爲她煮米飯是配泡菜吃的,因爲有一口鍋溫着米湯細粥,只有一口鍋煮飯,自然不好炒菜了。
沒想到方小福號召姐妹們開始剁餡、清洗青菜,又喊了二哥和三哥來和麪,她則跑去清洗了一些酸菜、酸豆角、小蔥、豆芽、嫩萵筍葉子。
二奶奶很快就過來了,同來的還有小堂嬸孃。她們幫着找了些稻草和布料鋪在竹籃裡,拿到後院去了。
沒多久方楊氏和方劉氏也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了。
雖然母豬還沒開始生豬崽,可也大意不得,幾個人都守在豬欄外面,兩個老太太則直接進了豬欄,隨時接生。
現在入了夏又不算太熱,正是生產的好時候,可比大冬天甚至風雪飄飛的夜裡要強多了,氣溫剛剛好。
小讀書郎們放學了,一到家從興奮的姐妹們那兒聽說了生豬崽的事兒,立刻就要跑去後院看熱鬧,都被趕了回來。
這生豬崽也好比人生產呢,哪裡是你們小姑娘和小孩子們隨便看熱鬧的?就是方子湛兄弟幾個也不能去後院。
雖然每年母豬最少都要生一窩,多則幾窩,對他們來說並不新鮮了,可過往的習慣,這仍然是家裡一件大事。
因爲生的豬崽多,就意味着一年裡能養大養肥的豬多,養大一欄自己也吃不下,村子裡幾乎家家都有,豬往哪裡去?自然是有那鎮上的屠夫來家裡買了。
城裡人養豬的人家不多,要吃肉當然是去屠案上論斤買了。
當然,農家人不可能三天兩頭去鎮上買肉,都是家裡殺只豬,鄰里之間紛紛來買些,剩下的自己留着吃。
那些豬內臟啥的,則殺豬當天就做成菜了,請大家來吃個熱鬧,也就是傳統的殺豬飯。不管有吃沒吃,圖的是個熱鬧,講究的是個吉利。
自然,誰家豬崽多,就意味着這一年能賺得多。雖然如今老方家已經不差這兩錢了,可還是習慣性重視着生豬崽的事情。
這是農家人的本份,和存款多少沒關係。
很快,老爺子也趕回來了,滿臉喜氣地匆匆趕去了後院。廚房裡,幾兄弟都擠在這裡,目光頻頻朝後門口望去。
姐妹們都在做包子、饅頭,方小福檢查了配菜之後,想了想又用頂鍋燉了一個雞湯。
她先用頂鍋把水燒開,再讓大哥去喊老爺子殺兩隻雞來。如今她和方子湛都是幾乎不直接和老爺子還有爹說話的。
反正就是能不說就不說,實在避不開也不扭捏,該說就說了。這種氣氛其實是很彆扭很沉悶的。不過大家如今已經習慣了,也不掙扎了。
當天邊濃彩漸淡,一輪彎月出現時,後院裡已經點了幾支火把、豬欄裡牆洞上則點了幾盞油燈,將整個豬欄都照亮了。
但油燈並不是現代的日光燈,只會搖曳着溫和昏黃的光芒,並不刺眼。母豬叫累了似乎又睡着了,大家只能守着,觀察着它的狀態。
廚房裡擠了幾撥人,連子淳和子旭也來湊熱鬧了。他們有的在竈灣裡、有的在案桌前、有的在水缸邊、有的在碗櫃那裡,都在討論着一個話題。
方小福踮着石塊站在竈前,挨個掀開蒸籠看包子和饅頭的情況。
還是隻放了三格蒸籠,等蒸熟後就喊大哥搬開上面兩格,二哥也跑過來幫忙,她就讓他用兩塊厚抹布將最底下熟了的那格搬出來,放在案桌上。
大哥將手中兩格重新放在鍋裡,就要再添一格新的上去。方小福連忙攔住他,說飯差不多熟了,等飯熟盛起來,重新放水再好好蒸。
最先熟的是一籠包子,方小福讓姐妹們用一隻乾淨小籃裝了,讓後院裡的人自己來拿。不一會兒,是小堂嬸孃過來將一籃包子拿過去了。
第二格熟的是玉米麪饅頭,還是用小籃裝了,不過沒再往後院送,這會也吃不了那麼多。小兄弟們都想吃包子,姐妹們便一人拿了一個饅頭先吃起來。
第三格熟的時候,飯也差不多幹水了,方小福拿筷子小心插了幾下,蓋上鍋蓋。第三格也是包子,兄弟們都分着吃了,給方小福留了一個。
大家吃完,方小福將飯全部盛起來裝在端盆裡,再加了半鍋水,放了三格包子和一格饅頭。等這一鍋開始熟的時候,後院裡動靜大了許多。
母豬開始生出第一隻小豬崽了,隨着清脆的哼哼聲,小豬崽被抱到了事先準備好的竹籃裡,轉移到旁邊去了。
這時候方劉氏進廚房舀米湯,用一隻淺口端盆裝着又匆匆回後院去了。大傢什麼也沒問,默默吃着包子。
等包子、饅頭都蒸好了,將蒸籠格子直接擱在案桌上,方小福便開始洗鍋炒飯。
飯是剛煮熟的熱米飯,特別好炒。
她先放油燒熱鍋,炒了個酸菜蛋花,加了做包子特意剩下的肉餡,調好味再加米飯和萵筍葉子放進去。
這是酸菜炒飯,只用一半米飯。剩下的全部用酸豆角沫、新鮮綠豆芽炒了,放了少許醬油調味。
兩種炒飯都用大海碗裝了,讓兄弟妹們再用小碗盛了自己吃,又舀了雞湯喝。給大人也各留了兩大碗炒飯,另外用蒸籠放着。
鍋裡重新添了水,方子湛往竈裡添了一把火,方子健將所有蒸籠都放上去,就在鍋上熱着,大人隨時可以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