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伯家

沿着小路往南走了一百多米,又往西走了幾十米,便到了一處大院子門口。院子圍牆大概有一人高,土磚砌成。進了結實的木門,上房三間帶兩間耳房,還有東廂房和西廂房,青磚黛瓦,氣派極了。這個院子,在整個村裡都當得上幾大豪宅之一。

院子也挺大,裡面有一顆棗樹,一顆柳樹,一張石桌四個石凳,拴在樹上的一條大土狗衝他們狂吠着。

這個大院子就是在府城做小生意的三叔陳實出錢修的,上年才修好,嶄新。

石桌邊,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正領着兩個孩子在玩。小姑娘穿着豆綠色的比甲,白色中衣中褲。比甲雖然褪色了,中衣中褲也洗得有些泛黃,但好歹沒有補丁。人勉強算清秀,丹鳳眼,掉眼梢,白皮膚,只是眼裡的刁蠻和恨意減了不少分。

她見了這家人,“哼”了一聲,又說了一句,“髒死了,臉都沒洗乾淨就上門做客。”然後頭一昂,進了東廂。

這應該就是大名頂頂的陳阿菊了。

一個兩歲多的小女孩看着陳阿福說道,“髒髒,讓你娘幫你洗白白。”

一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孩也跟陳阿菊一樣拽,“哼”了一聲,跟着她進了東廂。

這兩個小不點應該是大堂兄陳阿貴的兒子陳大虎和女兒陳大丫。雖然他們的態度不算友好,但孩子無罪。若不是有大人挑唆,他們也不會如此。

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從廚房裡走出來,笑道,“二叔,二嬸兒,阿福,別生氣,我妹子被家裡慣壞了。快,屋裡坐,我奶和我爹正等着你們呢。”她應該是大堂姐陳阿蘭。長得跟陳阿菊有幾分相乎,但眼神平和得多。

陳名氣的直搖頭。

王氏似乎早就習慣了陳阿菊的無禮,強笑道,“二嬸知道,阿菊是孩子稟性。”

進了上房,進門就是廳屋。正前方一個大八仙桌,桌旁邊兩把椅子,兩旁還要幾把椅子。屋裡沒人。

他們又往左去了西屋,臨窗一個大炕,炕桌旁坐着一個五十幾歲的老太太和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地下的椅子上坐了一個二十左右的青年男人。這三個應該是奶奶陳老太和大伯父陳業、大堂兄陳阿貴了。

陳老太穿着一套灰色衣裙,清瘦,頭上戴了一根銀簪子,典型的農村精明老太太形像。陳業和陳阿貴都是典型的鄉下農民打扮,藍色短褐,但沒有補丁,又長得紅光滿面,一看日子就好過。

陳業笑着下炕招呼着陳名等人。還道,“人來齊了,走,去廳屋給娘拜壽。”

陳業同陳老太一樣,對陳阿源的笑容真誠得多,目光只在陳阿福和陳大寶身上停了一下下。

對於陳老太和陳業的態度,陳阿福也能理解,人都是自私的。從王氏這幾天的話外之音聽出,自從阿祿腿瘸後,他們母子就沒給過陳阿福和大寶好臉色。

只是陳大寶頗有些失望,他喊“太姥”、“大姥爺”的嗓門比誰的都高,可也沒有把注意力吸引過來。

還好有大堂兄陳阿貴的補救,笑着叫了“阿福、大寶”,還來牽陳大寶的手。

到了廳屋,陳業又扯開嗓門叫道,“孩子他娘,快把人都叫過來,要給娘拜壽啦。”

陳老太笑眯眯地剛在八仙桌旁坐定,就看到大伯孃胡氏、大堂嫂高氏、大堂姐阿蘭從廚房走過來,陳阿菊領着陳大虎和陳大丫從東廂走出來。

胡氏和陳業、王氏都是三十六歲,卻顯得年青的多。很利索,白淨,長得跟陳阿菊很象。穿着一件棕色繡花細布褙子,繫着一條圍裙,頭上帶了一支銀簪子,耳朵上戴了一對金丁香。這個打扮在鄉下屬於引領時尚那種,有些地主婆也不見得這麼奢華。

陳業和陳名站在最前頭,陳阿福、陳阿祿和陳大寶站在最後,一家人跪下給老太太磕頭祝壽。陳阿福跪下和磕頭都有些費力,要阿祿和大寶幫忙。

磕完頭,王氏把她做的衣裳捧給陳老太。陳老太笑眯了眼,直說,“哎喲,還是細布做的呢,這福字繡得真好看,就像在縣城繡坊裡買的成衣。”

胡氏撇了一下嘴,笑道,“婆婆,我的針腳雖然沒有弟妹的好,但我可是天天在婆婆面前敬孝,早晚侍奉牀前。一件好事容易做,天天做好事就難了。”

陳老太今天也不想跟人生閒氣,便笑道,“是,我知道大兒媳孝順。”

陳業皺眉道,“你這娘們廢話就是多。”

陳名又掏出五十文大錢給陳業,說道,“娘祝壽,不好讓大哥一家花錢的。”說完,還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皮。

陳業推託道,“二弟說這話就見外了,你和三弟每年都要給娘交口糧錢,咋還能另外給錢呢?”

陳老太趕緊道,“大兒把錢收了吧,你兄弟說得對,娘祝壽不好讓你一家花錢的。”

胡氏還怕陳業不收,說道,“當家的,想當初你小小年紀就供着二叔和三叔讀書,我一進門就當奴才一樣服侍他們。他們都成家立業了,給娘祝壽也是該出一份力,咋好意思讓咱們一房出。”

陳業沉臉罵道,“偏你這個娘們討嫌,事事都要多嘴多舌。”

胡氏見自己男人收了錢,才放下心,對高氏和阿蘭說,“走,去幹活。哎喲,咱可沒有那麼好的命,坐着飯就能端到眼前來。”

高氏和阿蘭應了一聲,跟着出去了。

王氏也趕緊跟了出去,說道,“還有什麼活,大嫂分派我就是。”

陳業、陳名、陳阿貴回西屋陪着老太太聊天。陳阿菊領着兩個小的出去,廳屋轉眼就剩下陳阿福三人。

過了一會兒,陳老太才後知後覺地說,“不行,我得去看看,王氏的手是老二一家吃飯的傢伙,可別被那個敗家孃兒戳着去幹啥粗活,把手傷着了。”急忙下了炕,往廚房走去。

陳業還接了一句,“胡氏不長記性,娘就敲打幾句。那娘們糊塗,從來就不知道長個心。”

王氏特別愛惜手,做拎水澆地這些粗活的時候,她都會用帕子墊在手上做。

上房的廚房是西屋旁邊的耳房。老太太一進廚房,就聽見她罵人的聲音傳出來,還有胡氏解釋的聲音,好像胡氏讓王氏燒火。

對於一般人來說,燒火是廚房最輕省的活,但對惜手如命的王氏來說,就不是個好差事了。

他們這些農家,一般撿的都是一些乾柴棍,要邊燒火邊把長的或是多的枝杈掰斷。這樣容易傷手,也容易讓手粗糙。在自己家,他們是從來不會讓王氏燒火的。

第138章 過來第524章 合離第146章 搬家第197章 不是鴻溝是水溝第13章 欺負第469章 看望第313章 變數第68章 不辱使命第546章 明白第211章 願望第166章 接你去享福第339章 尊卑轉換第279章 極致第18章 病好第244章 不痛快第452章 難以了斷第230章 出門不利第210章 好幸福第16章 立女戶第430章 點透第392章 討要第321章 王小弟第525章 和王爺第152章 戳爛事第454章 戰鬥力強第208章 抓起來第268章 颯颯第525章 和王爺第6章 卑微第135章 三家合夥第363章 希望天天如此第333章 姐弟相見第19章 嚇唬第223章 有了出處第54章 棠園做客第122章 說話慢第117章 痛打落水狗第556章 番外五 羅雲5第258章 會努力第234章 去陳府第76章 說服第413章 嬤嬤第151章 學舌第65章 打探病情第361章 人禍第143章 圍攻第486章 怕第301章 出嫁第329章 求第75章 來往第64章 要離開了第469章 看望第450章 元寶第332章 挽留第158章 更想姨姨第168章 別的爹都不認第154章 找上門了第556章 番外五 羅雲5第17章 母子緣分第154章 找上門了第28章 黑色閃電第538章 謾罵第399章 失望第4章 前生今世第420章 討要寶貝第118章 大帽子第496章 燙傷第334章 母女第30章 金燕子第15章 沒落實第224章 再去靈隱寺第422章 災情結束第157章 手段第556章 番外五 羅雲5第551章 我要你第468章 跑了第373章 冰火兩重天第274章 作死第24章 盤扣第514章 要說法第61章 藏私第77章 失蹤第422章 災情結束第63章 要到了第10章 陳家舊事第391章 買 房第137章 爹爹回來開第157章 手段第401章 作準備第428章 回第428章 回第365章 噁心第85章 兩種盤扣第53章 漂亮妹妹第173章 待貴客第456章 好消息第59章 小燕子,穿花衣第284章 無心之語第355章 爺爺第208章 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