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館

據說李蹊剛剛落草後不久,老家的老人就曾經問李巡檢拿了小李蹊的生辰八字,拜請老家香火鼎盛的得道高僧給他批命。

一通推演下來,用了六百里加急送的信,說李蹊是甚的上等八字,從第二個大運開始,能夠連走一甲子的好運,可以說是人家第一流的名利雙全的人上人。

六十年的好運,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

李太太雖出身商賈之家,卻也識文斷字,又因着家中薰陶,更看重一個“勤”字,對於命裡因果的,倒不是十分的篤信。

甚的得道高僧、甚的大運好運,既是老人家的一番好意,聽聽也就是了,卻沒有放在心上。

要叫她說,道生一、一生陰陽,陰陽生天地人三才,三才生萬物。

若要批命,自然得天地人三才,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則缺一不可的。

若只拿了八字來推演,本是不全之數,又怎的可能推演出人之一生的命數的。

要知道,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淮北爲枳,人亦是如此。生在詩書禮樂之家,同生在草莽江湖的人家,眼界高度甚至於命數並不會相同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動心忍性。

事在人爲,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

尤其還有一則,這世上雖然沒有當孃的不盼着自家孩子好。可李太太很清楚,以李蹊的出身家世來說,頂破了天,也只能算作二等命數,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奮起直追,成爲世人口中的後起之秀,她已經心滿意足了,哪裡敢去指望少年得志的。

那些個真正人間第一流的人上人,哪個不是打從孃胎起就開始走好運的。

當然,李太太心目中少年得志的人上人,要麼就是甘羅,十二歲拜相;要麼就是寇準,三十一歲拜相,還有霍去病,十八歲封冠軍侯。只有這些與國有功的名臣大將,才能稱作一聲少年得志。至於那些個蠅營狗苟,以升官發財爲己任,以享樂爲人生目的的,得志便猖狂的少年人,根本就是兩回事兒。

一直都沒把這話兒當回事兒,這麼些年過去了,家中對李蹊期望甚高的老人也已經陸續故去了,再沒有人提起這茬兒來,李太太早就把這甚的命數拋到腦後了。

可隨着李蹊過五關斬六將,一口氣站上了他祖父父親、叔伯兄弟們都沒能企及的金鑾殿。

又是金鑾殿唱名,又是西長安街外掛榜,還在兵部參加了盛大的會試宴,據說還賜了銀子……喜訊傳來,李太太喜極而泣的同時,不知怎的,腦海中就蹦出了這句話兒來。

翻箱倒櫃,將當年早已褪色的書信翻了出來,把這幾句話翻來覆去的嚼了又嚼,李太太倒是不得不信了。

又唸叨給茴香聽。

茴香卻覺得,其實就是那句再簡單不過的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李蹊自幼習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她孃家也有兄弟習武,饒是大冬天的,夾衫上頭都能擰出二斤汗水來,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夠堅持下來的。

哪個當婆婆的不喜歡媳婦心疼自己的兒子,李太太聽了不住的頷首。

不過雖然同意茴香的話兒,可看着眉目舒展柔順的茴香,以及粉雕玉琢般的祺姐兒,李太太還是覺得李蹊確實有些運道的,要不然怎的能娶個明白媳婦兒呢!

只不知道李蹊高中二甲之後,會被兵部選派到哪裡去任官……

卻更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半年光景,始終沒有眉目。

再加上李蹊因着要在京城活動的緣故,始終沒能返回崇塘,李家一家人的情緒不免有些低落。

好在李巡檢亦是官場中人,知道如今世道安穩、天下承平,文武官員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想要落個好差事,也只能慢慢籌謀了。

只李家雖也算是世代官宦了,低階的官員多如牛毛,姻親故舊也算是遍佈朝野,卻並沒有出過甚的封疆大吏。就算拿出看家的本事兒,也沒有力氣替李蹊謀劃些甚的,頂多也只能幫着奔走一二罷了。

消息傳到秦家,別說四堂哥五堂哥幾個了,就是二堂哥三堂哥都有些愣怔。

他們都知道不管文舉武舉,都不是獲得了出身,就能拿到正式的官位的。

還得先取得“官照”,也就是官員的身份證明才成。然後銓選,也就是拿着官照、籍貫所在衙門的保狀、京裡當官同鄉開立的保結,加上履歷書,才能去吏部或是兵部排班候缺的。

卻沒想到這一候,竟然能候這麼久,而且很可能還得繼續候下去。

不由咋舌。

哪裡知道大堂哥又告訴他們:“妹夫這才候了半年而已,我聽方大哥說,方家曾有位前輩,也是進士出身,卻候了整整十年,才候到一個差強人意的差事,那時候他已經不惑之年了。”

大堂哥說這話兒的時候,是滿心的佩服。

他確實挺佩服這種心裡憋了一股勁兒的人的。聽方解元說,那位老前輩曾經兜兜轉轉很多地方,做過各種努力和嘗試,栽了無數個跟頭,卻也豐富了人生的閱歷。他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在等一個機緣,併爲此耐心地積存力量,等待着機緣的出現。

四堂哥卻全然沒有聽出大堂哥的敬佩之意來,已是傻在了那裡:“十年?我的乖乖,那我得到甚的辰光才能去剿匪呀!別到時候我連馬都騎不動了。”

丁香就翻了個白眼:“勿言牛老行苦遲,廉頗八十尤勝昔。你要是連這點耐心都沒有,我勸你還是早些歇着吧!”

三堂哥就笑道:“你拿小四同廉頗相提並論?廉頗年八十,尚能食鬥米肉十斤,還能開三石硬弓。可咱們家小四如今正值少年,都達不到那樣的程度呀!”

氣的四堂哥鼻子都歪了。

之後丁香還曾把這話兒當做笑話說給茴香聽,茴香卻點了點頭,頗爲贊同丁香的話:“沒有人能碰巧成功,就算是機緣,可說到底,實力、耐心、機敏,缺一不可。”

而李蹊如今,或許還就缺這麼一點兒的機緣。

不過或是秦家如今方興未艾的緣故,四堂哥、五堂哥,還有羅冀,就如早上初生的日頭,朝氣蓬勃,齊頭並進,一起通過了武舉縣試。

而且沒有半點叫人指摘的地方。

蓮溪自古尚文之風源遠流長,陰盛陽衰,相應之下,武風自然不受人重視,即便如今已有擡頭直之勢,可到底勢頭緩慢。

這會子秦家又一口氣中了三個武秀才,老百姓的注意力都被這個消息吸引了過去,倒是沒人關注七堂哥文舉府試失利的事體了。

七堂哥有些難過。

他一直知道自己不如哥哥們聰明,卻沒想到會折戟在府試上頭,連童生的資格都沒拿下。

實在是太給家裡頭丟人了。

好在家裡頭的小字輩,俱都識勸,七堂哥也不外如是。

都不消長輩們出手,只一衆小小子小丫頭或粗或細,或武或文的勸了兩句,七堂哥立馬就振作了精神,打定主意,明年再接再厲。

反正他還小,怕甚的。

四堂哥亦是這樣度量的,只不過到底這麼多年的勤學苦練,同五堂哥還有羅冀,幾乎沒有遇到甚的周折,就這樣一路順風順水的過了童試,拿到了武秀才的功名。

只四堂哥同五堂哥還則罷了,說句實在話,在姻親故舊們看來,他們二人得中功名,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兒。不爲旁的,只因他們俱是姓秦。

這都是該當的。

可羅冀這個外姓人能夠得中秀才,卻不是甚的祖墳冒青煙。不,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讓這小子能夠否極泰來,遇到了秦家這樣的貴人。

不知道多少人心裡頭多多少少有些發酸的。

別說家裡頭如周家、杜家、姚家、沈家這樣的姻親故舊了,饒是周家灣、漏斗灣兩灣裡的鄉鄰們,也大多知道羅冀的身世,雖然不知道他祖籍老家,卻知道他並不是羅氏嫡嫡親的內侄兒。

可秦家在他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再說俗一些,就說花了多少銀錢,旁的不說,只說他拜師學武,光是一年又一年的束脩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也不消看別的,只消看陳娘子的日常穿戴,就能夠知道一二了,卻是不比姚氏妯娌遜色的。

再加上既是要習武,飯量自是比賣苦力的還要來的大,而且頓頓都得上肉。而且三不五時的,據說還要藉助藥浴行氣化瘀。聽得鎮上生藥鋪子裡的夥計說,秦家可是他們的大主顧。

這樣算下來,光用想的,就足以叫人咋舌的了。

其實多年以前,看着秦家的小字輩們開始習武,很快打遍全村無敵手,兩頭村裡的小小子們也不是不動心的。再加上年紀小,還不十分懂事兒,也不是沒有嚷着要習武的。

可那會子饒是送孩子唸書識字就已經捉襟見肘了,哪裡還能這個力氣送他們習武的。何況他們這樣的莊戶人家,又上哪兒去請拳腳師傅去。就算有拳腳師傅,可既是成器的師傅,又怎的可能到他們鄉間來坐館的。

只能不了了之了。

可如今眼看着羅冀前程在望——只看李巡檢就知道了,據說只是武舉人出身,就能主政他們崇塘這樣的商埠重鎮了。

還有李蹊,雖說如今還未補缺上任,可都說他既是中了武進士,一個正五品的守備自是跑不掉的。

雖然尋常百姓,都不知道這個“守備”又是甚的,卻聽說是個大官,比他們蓮溪的縣令老爺還要大。

一個個的,如何能不活動心思的。

只不過,老少爺們,有老少爺們的心思,婦道人家,自然也有婦道人家的心思。

然而不出幾天,先往秦家來的,卻是同秦家女眷一向走動親熱的老舅婆諸人。

領頭的就是老舅婆,卻沒找上秦老孃,也沒找上姚氏杜氏,而是直接尋上了羅氏,也不同她客套甚的,就問她有沒有打算給羅冀議親:“咱們家羅秀才也有十六歲了吧?”

若是秦家的小小子小丫頭,她們自然不敢開這個口。旁的不說,只說前頭大堂哥同茴香結的這兩門親,都是他們哪怕墊着腳都夠不着的人家。

說起這個,就得說如今滿崇塘,再沒有哪一家不羨慕橫溪岕舒家的了。那可真是祖墳上頭冒青煙的人家,早在秦家還未發跡之前就同他家結了親,往後數三代都不必犯愁了,自有他們的好日子過。

羅氏也不意外。

這些年來,羅冀文啓都是她一手照看長大的。雖不是親生的,卻也沒甚的差別了。她早就有意給羅冀還有文啓說一門親事,給他們成家,到時候就在自家東邊落戶,甚至於地基都已經選好了。

還有俞阿婆那廂,不僅僅是愛屋及烏,也是羅冀文啓都是好孩子,實在招人疼的緣故,俞阿婆也一直都有他們在心上,幫着他們在蓮溪相看。

只一直都沒有如意的。

這會子眼見老舅婆有意給羅冀說親,羅氏是知道老舅婆的爲人的,既是會開這個口,必是大差不離的,立馬就遞話兒打聽了起來……

而那廂老舅公同隔壁王村長,也找到了秦老爹。

卻是向他討主意,以他們兩灣裡這樣的情況,孩子們能不能習武。

老舅公看了眼有些忐忑不安的王村長,向秦老爹道:“你是知道的,如今咱們兩灣裡的日子都紅紅火火的過起來了,鄉親們手頭上也寬裕了,可孩子們到底野慣了,不能同咱們家大郎兄弟比,他們可都是天上的星宿,可咱們家的大多不是甚的唸書的料,我們就尋思着,不能唸書,也不知道能不能習武,也算是給孩子們謀條出路了……”

這也是秦家給他們打開的一扇門了。

只這倒是同秦老爹,還有秦家兄弟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秦老爹想都沒想,就頷首道:“成啊!既是大夥兒都有這個心思,那咱們商酌個地界,我來掏銀子,建個武館結個社,再看看能不能請陳師傅或是李巡檢給咱們請個拳腳師傅回來。”還道:“孩子們若是在這上頭有天賦,那自是最好不過,就算不成,也能強身健體,還能護衛鄉鄰村落不受侵犯……”

第四百四十六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禮第四百七十七章 無奈第二百三十九章 探望第十章 變故第三百九十一章 後患第一百九十五章 海捕第一百一十章 發展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天第二百五十三章 姻緣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第三百章 安置第四百一十三章 交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提前第四十六章 家常第一百二十三章 善意第一百零八章 意圖第二十五章 亂家第二百零六章 瑣願第十八章 崇塘第四十一章 恩怨第一百二十三章 善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買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拾秋第三章 噩夢第二百八十二章 健談第三百九十五章 認親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速第二百一十七章 香韻第五十六章 期許第三百八十九章 遊歷第三百八十八章 提出第一百八十一章 成效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事第一百零六章 房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善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願景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面第二百三十六章 其然第四百章 鑑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用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剿滅第五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章 巧嘴第一百九十九章 立族二第三百一十章 查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送人第二百八十章 清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鄉賢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力第九十七章 安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往第十三章 姊妹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第六十五章 謹慎求首訂第四百三十六章 適應第二十章 舊事第三百一十章 查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根本第一百一十八章 買地第八十四章 周折第一百九十四章 糊塗第二百二十一章 草舍第三百三十七章 送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雀屏第一百一十五章 祝禱第四百九十二章 俱焚第四百零七章 盛宴第六十四章 查訪第二百七十三章 記得第二百零八章 嘴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主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賦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徒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外第四百零四章 機敏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割第四十六章 家常第三百三十章 招聘第四百一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熱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堂第四百五十九章 膽大第二百零五章 影響第三十章 重整第四百一十三章 交心第五十一章 前程第十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未成第二百一十章 瞎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秋第一百一十八章 買地第三百八十四章 做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景第一百零二章 拜年第四百四十章 異常第八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二十章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