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零章 大結局

黑木國的事情已了,藍老爹藍大娘擔心那邊情況還不穩定,就打算陪着女兒回去,而月月並沒有跟着一起回去,藍蘭打算等到國內徹底的平靜了再接回去,最後月月含着眼淚送走了藍老爹藍大娘還有她新認回來的娘。

小日星兒蓮生幾個天天陪着月月玩,總算是讓她又慢慢地露出了笑臉。

沈子安和蘇芷住在侯府裡面,天天陪着父母孩子,偶爾地進皇宮或者去丞相府,日子過的很舒心。

沈子舉那裡卻是過的水深火熱,因爲三房兩口子在他的家裡住的像主人一樣,要求越來越多,沈子舉的妻子爲此十分不滿,爲此回了好幾次孃家,然後來找蘇芷聊天的時候說了這事,對蘇芷說終於明白了她當年受的苦。

蘇芷想這三房真是過份了,否則沈子舉的妻子不會對她抱怨這些事,這個女子是個大家閨秀,算是賢良,並不喜歡把家裡的煩心事向外說,認爲那是家醜,現在這麼說了,看來是三房真的讓這個大家閨秀忍受不了了。

“子安,你說他們怎麼就膽子這麼大了?他們不是該怕五弟的嗎?五弟可是官,他們要指着五弟過好日子呢,怎麼我看着不是那麼回事,好像他們有五弟的把柄似的,否則哪裡敢那麼囂張?”

蘇芷對沈了安說,她真是挺好奇的,想沈子舉以前是做過狠事,可是他已經至之死地而後生,把那事告訴皇上了,別人也威脅不了他了,怎麼現在倒是被沈子平他們把家折騰的這麼的烏煙瘴氣的?難道他又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是沈子平和孫氏一直在河邊村,沈子舉在京城,他們能抓到沈子舉的什麼錯?

蘇芷真是想不出來。

沈子安說:“五弟很是聰明,他會解決的,咱們不用替他擔心。”

蘇芷說:“三房的人十分可恨,五弟妹來家裡。是想讓咱們把他們再給趕回河邊村去。”

上次三房的人就是讓沈子安他們給趕回去的,三房現在能制的住沈子舉,卻是沒有沈子安他們的把柄,他們可不怕這對無賴夫妻,想要趕他們回去,還是挺容易的,不過那個五弟妹要面子,沒有直說。蘇芷自然也不會提出來。

沈子安說:“這事讓五弟自已去解決,咱們要是幫了忙,總不能把根源解決了,萬一他們再懷恨在心,把事情鬧大了,反而對五弟不好。”

沈子安沒說的是他也不想多管沈子舉的事,這個弟弟是個有主見又狠的下心的,又對媳婦兒有過那樣的心思,還是沈張氏的兒子,他就算以前再欣賞他。現在也不想和他再更親近了。

蘇芷點點頭,心裡想如果三房真的抓到了沈子舉的把柄。那麼一定是個很大的把柄,才能讓沈子舉現在這樣的受制於人,她想到之前牛家的事情,對於沈子舉能再做出不好的事來,她也是相信的,她想那次的事情因爲局勢不穩,他又主動告罪。皇上沒有立刻發落他,這次要是再有了罪過,那可就是二罪並罰了。

雖然不喜三房的卑劣。但是這也是沈子舉的錯,讓他自已去解決吧。

沈子安和蘇芷對於三房的事情不理會,沈子舉的家依然由着那夫妻折騰着,他們倒是自已享福了總算想起來兒子了。

等到春花上門的時候,沈子安他們知道了四郎五郎全被沈子平他們請人帶到京城來了,這次也把春花一起叫來了。

春花來的第二日就來了忠義侯府。

沈子安和蘇芷對於這個侄女是有幾分喜歡的,讓人給她上了茶水點心,聽她說了大房二房還有李石等人給他們的口信,然後蘇芷又帶着她去菊園裡去遊玩。

“春花,來了京城不高興?我看你心不在焉的。”

蘇芷問着,她早就看出來了,在春花又一次走神之後就問了,這女娃兒命也挺苦,生在三房那對重男輕女的爹孃手裡,只能自已爲自已打算,明明自已都答應了她讓她過上好日子,她還念着四郎五郎留在那個家裡,是個好孩子,她也漸漸地喜歡上這個女娃兒。

春花看着蘇芷,四嬸孃對她好她清楚,蘇芷問她,她想了想還是說了。

“我爹孃讓我來京城,只是想讓我嫁個有錢的或者當官的,好到時候讓他們享福,他們還是像從前那樣,不管是當妻還是妾,只要他們看中了,就會把我送出去。我不想在這裡呆着。”

蘇芷微微皺眉,想這倒真是三房那兩口子的性子,她安慰春花說:“你放心,只要在這京城裡,有我們和你五叔在,他們不敢把你給人當妾,就是當好的親事都不行。”

沈子舉是當官的,娶的是尚書的千金,沈子安娶的是侯爺的女兒,他們又和皇家有着那樣親密的關係,身份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這樣人家的侄女哪裡能給人當妾去?就算給個有爵位的人當妾都不行!

春花抿抿脣說:“四嬸孃你們的話我信,至於五叔,我爹孃現在可不怕他,他倒是怕我爹孃呢!”

蘇芷挑了下眉,沉吟片刻,問春花:“春花,你能告訴四嬸孃,你爹孃手裡有你五叔的什麼把柄嗎?”

春花看了一眼蘇芷,低下了頭。

蘇芷說:“那件事是隻對你五叔有壞處,還是對咱們所有和他相關的人有壞處?如果是前者,你就不用說了,如果是後者,你好好想想,還是告訴我。你也知道你爹孃他們這麼鬧下去,最後結果不一定很好,你五叔也不是一個好欺壓的。”

春花抿了抿脣,低聲說:“爺爺死了。”

“你說什麼?”

蘇芷以爲聽錯了,眼睛微微地睜大了,看着春花,看着春花的表情,她確信自已沒聽錯,微微地皺了眉。

“你五叔真是太糊塗了!”

良國的法令,當官者直系長親如果死了,是要守孝三年的,只有一樣可以例外。那就是這位長親是有罪之人。

沈有福去世,沈子舉是要向朝廷上報,然後去丁憂的,可是他明知道父親死了,卻隱瞞不報,反而說什麼沈有福離家雲遊去了,這不孝又欺君,真是大罪了。

蘇芷沒想到沈子舉居然會選擇這麼做。想到那個目光堅定地說要做個爲國爲民的清官的少年,她輕輕地嘆了口氣。

春花說:“是爹孃出的這個主意,我聽到了,我一直不知道該不該說。是我不好,爹孃上京來之前只是隨口說了一句會接我們來京城享福,我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我也不是爲了過好日子就瞞着,只是我以爲爹孃終於在意我了,哪裡想到他們就是過上了好日子,還是存着要把我給賣了的心。四嬸孃,我是真的死心了。”

蘇芷看着眼圈紅了的春花。想這也是個可憐的。

蘇芷讓春花留在了侯府裡面住着,然後把這個事對沈子安說了。

沈子安聽到沈有福早就死了。被沈子平他們給草草地埋在了村邊墳地旁的樹林子裡,他坐在那裡半天不說話,雖然恨他,但是到底是他的親生父親,他就那麼死了,沈子安不難過是假的。

蘇芷陪着沈子安坐着,安慰着他。

沈子安說:“這個事不能給他們瞞着。去對他們說,是主動向皇上請罪,還是我們去告發。讓他們選吧。”

沈子安讓人把沈子舉請到了府上,給了他這兩個選擇,沈子舉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讓人知道,還是被沈子安蘇芷知道了,他想到底是瞞不過去了。不過心裡卻一下子輕鬆了,隱瞞父親的死,任由着父親的屍體那麼胡亂地埋着,他心中不安,而三哥三嫂的所作所爲,也讓他心中有怨,他甚至知道自已總有一天會受不了,那時候三哥他們的下場一定會和牛家人一樣,那又是一樁罪。

沈子舉沒有向沈子安和蘇芷求情,有蘇芷在前,他無法開口求情,那樣會讓他覺的自已更加的卑微。

皇上對於沈子舉的罪行十分震怒,當初沈子舉害了牛家一家,他因爲局勢,沒有對沈子舉定罪,本來還想着讓沈子舉數年內不得升遷當做懲罰,這也是多方面的考慮,現在看來是不用了。

沈子舉最終是去了邊境荒涼之地,全家一起流放。

皇上私下裡對沈子安和蘇芷說了,讓沈子舉在那裡服役三年,就當成守孝了,如果表現好,三年後就讓他當那裡的縣令,這輩子他就把他那一腔的抱負用在改善貧苦之地的百姓生活上吧!

沈子安和蘇芷知道這是皇上看在他們的面子上,當然也有愛惜沈子舉的才能的原因。他們覺的這對沈子舉來說是很輕的懲罰,而且也不失是個好的結果,他不是說想要當個爲民爲國的清官好官嗎?他還是有機會的,也許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他能做出他想做的事情來。

至於沈子平和孫氏,他們是把沈有福給私自掩埋的直接人,又給沈子舉出了那樣的主意,威脅沈子舉,皇上對他們也是十分的惱怒,把二人也給流放到千里之外,爲期二十年。這兩人聽到這個結果,一下子全都癱在地上,一個發愣一個大哭,卻也改變不了這種結果了,真是自嘗苦果了。

蘇芷想這樣挺好的,沈子平和孫氏心眼太壞了,他們該得到懲罰,留他們一命就算好的了,等他們回來了,到時候四郎五郎也長大了,只要好好地教養他們,相信他們就能長好了,哪怕這夫妻兩個回來了,也管不了孩子了。

沈子平和孫氏只有春花帶了四郎五郎去送,兩人大哭着求孩子們讓沈子安蘇芷把他們給救回來,卻被官差給押走了。

春花帶着哭着的四郎五郎回去了,她想自已以後要好好的教養弟弟,不能讓他們學成爹孃那樣,好在自從三郎的事情之後,這兩個弟弟就變的懂事了一些,現在爹孃也不能再教他們不好了,以後一定能長成好人。

沈子安看着這三個孩子,對他們說以後有事情就找他們,春花用力地點點頭,她知道四叔四嬸孃全是好人。

沈子安和蘇芷又去送了沈子舉,相比沈子平和孫氏,沈子舉這裡就舒服了一些,是有馬車的。家眷孩子,還有一些衣服財物。

蘇芷去和五弟妹說了一些話,對這個賢良的女子也是同情的,看着她雖然眼睛紅腫卻是堅毅的表情又很敬佩,給了她一瓶子的藥,還有一些銀子銀票,這不是爲了沈子舉,而是爲了她們母女。尤其是那個叫蓮花的小姑娘,喜愛孩子的蘇芷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受罪,她能做的也就這些了。

沈子安和沈子舉說完了話,看着媳婦兒過來,走到了她身邊。

沈子舉夫妻抱着孩子一起給他們行禮,然後就啓程了。

沈子安和蘇芷站在原地看着他們遠去,想這一別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見面,也許再見面時,雙方都改變的不認識了,只這麼一想。就是再恨沈子舉糊塗狠心,這時候那分心思也淡了。只留下離愁。

沈子舉沒有回頭看,他怕看了之後會不捨,直到現在,他才知道官位財富在他的心裡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即使丟棄了這些也並不是那麼難受,遠遠不及他可能要長久地看不到那抹纖細如蓮的身影的百分之一。

“相公,不要難受了。我和女兒在你身邊,總有一天我們會回來的。”

“爹爹,我不怕。我和你一起,你也不怕。”

蓮花嬌嫩嫩地聲音安慰着沈子舉,大眼睛睜的圓圓的,還伸着小手摸摸沈子舉的臉。

沈子舉看着她們,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想自已還有妻子女兒,總算他還有她們,爲了她們,他也要振作。以後就把那個如蓮的身影和那抹淡雅的蓮香埋在心底吧,總算他沒有對她做出過不好的事情來,他還可以把她埋在心底成爲一份最美好的記憶。

“我不怕,有蓮花在,爹爹什麼也不怕。”

沈子舉抱着蓮花,抱的緊緊的,看着一旁的娘子,想以後要好好的對這個女子了,他只有她和女兒了。

沈子安和蘇芷回了府中,他們商量着回河邊村去了,沈有福的屍骨還需要挖出來,然後再入祖墳,沈子安做爲兒子,是要去辦這個事的。想到了沈有福,就想到沈張氏,不過沈子安和蘇芷都沒有提起,那個人已經不值的他們多費心力了。

沈子安他們要回河邊村,小日他們都很捨不得,他們已經大了,天天有功課,而月月現在身份也不同了,黑木國還沒完全太平,爲了安危,還是讓她呆在皇宮中安全。最後三個孩子只能和沈子安他們依依惜別。

慕永年慕夫人準備了不少的東西給他們帶回去,這一次沈子安他們回去的馬車更多了,而且還帶了慕家給準備的十個下人。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沈子安他們在衆人的相送之下啓程回河邊村了。

“終於要回去了,我真是想那裡,不管京城多舒服,還是那裡是我們的家。”

蘇芷高興地說着,看着一起看着窗外的沈子安和蓮生,覺的很幸福,想來到這個世界,她最大的收穫就是這對父子了。

沈子安握着蘇芷的手說:“是,我們這次回去多住些日子,要是想爹孃和小日他們了,就來回地住着。”

蓮生也窩到蘇芷的懷裡說着話。

一家三口在馬車裡面歡聲笑語。

蘇芷有些累了,靠在沈子安的懷裡閉上了眼睛,夢裡,有前世,有今生,當醒來的時候,她睜開眼睛前有些怕這一切的幸福只是一場夢,不過在她的額頭上落下一個輕輕的吻的時候,她微笑地睜開了眼睛,果不期然地看到了沈子安俊氣的臉,她的臉就倒映在他的眼睛中,她想這一生有夫有子,有靈泉仙蓮,足矣。

ps:最後一章,修了改改了修,總覺的忘了東西沒寫,加起來寫了好幾個小時,如果有忘了的細節,還請大家原諒。這一章四千六百多字,還算豐滿。明天再寫個完本感言。估計大家也沒興趣再看完本感言,所以在這裡給還在連載的文打個廣告《女配的悠然重生》現言,不會太長,也是劇情離奇的文,主打身世。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本頁下面有直通車。謝謝大家這一路以來的支持和包容,在此九十度彎腰致謝!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五三三章 見面,進宮第一九七章 柳家人的算計,好姻緣第二六七章 三房參與陰謀第二一六章 老兩口的來歷,學藝第九十二章 竹林深處第五三零章 一年半,沈珠來信第二七零章 兩邊臉全打了第一一四章 不能愧對了穿 越女的身份第一三三章 蘇芷要做的怪藥第三四三章 柳五孃的災難第五一六章 狠心的三郎第三十三章 打絡子第二三三章 趙小花成了靶子第三十五章 進山尋寶第四零六章 生子,雙喜臨門第三七二章 兩種報復,周子昊第二九六章 厲氏獻計,月姨娘溫柔第四四一章 衆怒,斷情第一五五章 柺子第一二八章 請子安媳婦來看看第一三三章 蘇芷要做的怪藥第五五一五章 相見第五三一章 沈珠的窘況第四八六章沾光第五十六章 正房三房要人蔘第四零四章 炫耀的孫氏,歸來第三四九章 色 胚 子第四十七章 打秋風第一一八章 開門紅第一四零章 五兩銀子很值第二五七章 樑芙的英雄第三三八章 蓮花的秘密第一二四章 煩人的趙小花第二零三章 紅薯也能賺全天下的銀錢第一三二章 全來了第四八零章蓮花香起作用第四九三章告之第三零六章 肖萍兒的災難第四六四章 老大,大哥,報應第五二八章 雪留人,生產第八十六章 被蓮花傷到的倒黴鬼第四八七章癡心妄想第二五零章 我的楊過,牛鮮花道謝第二一五章 藍老爹老大娘露餡了第五十一章 繡莊賣絡子第三三九章 李氏暈倒第四十九章 賣人蔘第六十三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一七零章 三房的壞心思第八十八章 活該!第五零三章對質第二九零章 下 毒,狐 狸 精第十八章 不會和離了第二十八章 憨實小黑,傲嬌小白第三五一章 趙小花出事第六十六章 圖紙和山楂第三二七章 小賊的秘密第一八八章 這趙家婦,我不做了!第二二三章 靠山,積福第四二零章 移花接木第五一六章 狠心的三郎第八十二章 這日子可真紅火了!第一三七章 套話第三九九章 又提分家第三八六章 首富,笛聲第三十七章 栗子和人蔘第二九九章 契約第一三七章 套話第四五二章 沈珠想攀的高枝第七十二章 融入和再趕集第三二五章 讓她親自來,張保柱第四十一章 證明她不是掃把星第三八一章 沈子安的狠話第三四六章 龍擡頭,縣城相遇第三七一章 錢廣的報復第三十九章 村人都來看老虎第二八三章 黑子,劉小四第二七五章 合夥做生意第三十八章 與狼共處第三八二章 沈張氏的孃家第八十章 各走各的親戚!第一零五章 抓緊這尊財神爺!第五十三章你借錢來我借錢第四章 長房第二三八章 都是嘴利的人才第一零二章 月姨娘第二七九章 瘋傻,夜色黑影第四十九章 賣人蔘第二十七章 叫花雞和小奶狗第四九一章瘋病第三二五章 讓她親自來,張保柱第二八零章 只要你應了一件事第五十章 買牛第五五四章 女兒第二七六章 丫環下人,出大事了第一二四章 煩人的趙小花第四一一章 沈子舉的婚事第一二五章 小妾第五零零章妾室第二八八章 妻有大小,知府題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