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常委會之各領風騷

“諸位,都說說吧,若賢副市長可算是給我們上了課棚,從、深省,意猶未盡啊。”

陳英祿此時已經在考慮呂秋臣這一次該是怎麼收場以及收場之後他在市政府還怎麼開展工作的問題了,但是現在會議還得繼續,陳英祿唯有着望劉連昌、高志明或者張果喜能夠站出來,也像鄧若賢這麼引經據典的來上這麼一段,讓呂秋臣不至於太過狼狽,但似乎這兩人都還不具備這份品質和口才。

母庸置疑邸若賢是在工作上花了心思的,能把自己主抓的工業經濟這一塊和城市規刮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且煞費苦心的琢磨出有模有樣的道道來,這就不簡單。

陳英祿的目光落在張果喜、劉連昌和高志明臉上,張果喜老練成精,臉皮比城牆到拐加碉堡還厚實,面對陳英祿的目光毫無反應,就像是於自己半點關係沒有,而劉連昌臉色陰鬱,嘴脣微微一動,似乎想要發言,但是最終還是將頭扭向了窗外,力挽狂瀾那得有這份實力才行,要不就是丟人現眼了。

而高志明似乎從邸若賢一開始發言目光就沒有離開過眼前的筆記本,似乎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筆記本中的天地去了,時而揮筆記錄,時而撫額沉思,但是目光始終沒有擡起來過。

陳英祿心中冷哂。瞧瞧,這就是呂秋臣綺爲臂助的角色?

“陳書記,我來說說吧。”蕭潮擱下手中的鋼筆,不慌不忙的將筆帽插好,好整以暇的道:“方纔鄧市長所說的讓我也是感觸良深,平常我們都只注意自己本職工作,對於和自己本職工作不相干或者關係不大的工作也就沒有怎麼學習研究,這一點我覺得恐怕我們在座很多人都需要向那市長學習。”

“城市規戈小建設對於一座城市的長遠命運可謂舉足輕重,也許就是我們的一個決定,就能決定一座城市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變化發展,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駕駐這個時代潮流,讓城市規刮發展適應我們經濟發展需要,在疼一點上,剛纔鄧市長已經講得很好了,我就不贅言了,我着重還是想要談一談我自己對這個方案的一些意見。”

“我只想談兩個問題。第一,我看過這個城市規刮的基本走向,座標中心偏向了西北,而我們懷慶城市歷史格局卻是以東南爲重,畢竟這裡是我們最重要產業工人聚居區,或許我們爲了更進一步發展新產業而必須要將城市中心向西北轉移,但是我覺得不能以犧牲或者忽視我們原有老城區的需求爲代價!”

“我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城市規劃方案在這一點上沒有體現出來,中期規發小裡似乎完全看不到關於東南老城區這一片的市政設施改造和文化教育和衛生設施的建設投入,我擔心如果不及時彌補這個缺陷,這個方案一旦公之於衆,在年底的人代會上恐怕幾大廠的代表會提出意見的。”

趙國棟心中一凜。蕭潮口氣相當委婉,但是暗含的警示口氣卻如森冷刀鋒一樣貼頸而過。讓他原本因爲邸若賢的出色表現而有些發熱的頭腦頓時爲之一清。

這纔是真正的一劍封喉,直接插到了整個方案的關鍵要害處!

先前主耍注意力都放在了怎樣規劃拓展新城區,卻完全忽略了老城區還有這樣大一片產業工人及其家屬的社會需要,現實的功利性似乎矇蔽了自己和許喬的眼睛,讓自己和許喬只想着怎樣讓這座城市能夠步人猜新的時代,卻忘記了要想割裂與歷史的淵源,本來就是一種虛妄的錯覺。

“除了這一點之外,我也注意到在開發方案上市政府提出了依託城開司這個載體,實行滾動開發,即一邊猛的平整,一邊實現土地商品化,採取招拍掛或者協商出讓的方式來將土地變爲現金,從而實現快速轉換,以經濟騰飛催動城市發展,以城市發展促進經濟增速,這種方式其實在國內其他一些的市也有先例,但是我個人看法還是需要分清本來”

蕭潮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出手招招深徹見骨,讓人感受到其間犀利

“誰是本,誰是末?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雖然科學前瞻合理的城市規刑可以有力促進經濟發展,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明確,經濟發展永遠是本,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支撐和確保城市建設的恆久性,纔是城市建設的永動力,這一點必須要搞清楚!”

“我無意否定玳點戈,的作用。我也同意鄧市長才才提及的第三產業也就氣腆”業,將在今後經濟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明顯的增值效應,而科學合理的城市規戈,可以吸聚第三產業向其疊加,但是我個人看法,第三產業向某個地方的積聚更主要是因爲其主體經濟發展起來達到了某種特定程度,這纔是主要因素,而城市規劃,建設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不能過分誇大其作用。”

一連串贊同中更多的是提醒和警告,讓很多被鄧若賢鼓動起來的煽情頓時潑了一碰冷水,可從說蕭潮並沒有否定整個城市規劃方案,但是他從具體細微處着手。攻其軟肋,的確起到了踩剎車的作用。

包括陳英祿在內的常委們都在記錄着蕭潮的意見,呂秋臣更是聽出了其中的深層次含義。襝色也變得更加嚴肅。

“當然,市政府拿出的這份城市規刮方案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符合懷慶發展趨勢的。這必將推動我們懷慶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

蕭潮後邊的這兩句話雖然贊同這個方案,但是卻是中規中矩乾癟無味,和先前提出批評和質疑時的尖銳犀利大相徑庭,讓人很是懷疑其真實意圖,不過趙國棟、鄧若賢和許喬等人卻不這等看,蕭潮提出的兩個問題都觸及到了關鍵核心,一個是真實不足,一個是善意提醒,都算是明鑑吧。

蕭潮話語的塵埃落定讓陳英祿心中也稍稍篤定了一些。至少也算是勉強替呂秋臣遮掩了一下難堪之極的局面,讓呂秋臣不至於連下臺的臺階都沒有,但即便是這樣呂秋臣下去之後只怕也得夾着尾巴好生安分一段時間了,蕭潮雖然指出了方案存在的問題不足,但是卻也無法否認方案的根本,這就已經爲今天常委會的第一個議題定了型。

兩位常委的表現各顯神通,各領風騷,陳英祿也是相當滿意,不管怎麼說,能有這樣一番造詣,也足以證明整個班子的能力水準,鄧若賢也是他看得起的角色。蕭潮自然不用說,作爲市委書記他不像其他人,胸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區別,即便是各人感情上有些親疏,但是卻不能影響到對事務的處理上。

“其他人呢。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嘛。剛纔若賢和蕭潮他們兩位的評點都很精闢啊。連我都真得大有稗益,其他那位同志也發表一下高

陳英祿顯得很平和,目光已無先前蕭潮未發言時的肅色,對於他來說必要的平衡纔是王道,抑此揚彼,揚此抑彼,都是一種策略而已。

“陳書記,我來說幾句吧。”付天知道該是自己來爲這個議題畫句號的時候了,再這樣繼續下去,沒準兒許喬主動請纓或者趙國棟親自操刀上陣,這事兒就真的要變得不可收拾了,當然付天也相信趙國棟不至於在這種佔據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來打呂秋臣這條落水狗,那沒有太大意義,反而會讓陳英祿警覺,所以最好的結局就是自己來挽總畫句號了。

“好啊,老付。你也是交通上下來的專家,說說你的看法。

陳英祿欣然點頭,一邊開始摸着桌上的紅殼嬌子,準備撒一

付天抿了一口茶。醞釀了一下情緒,這纔不慌不忙的啓口道:“我在交通上搞了多年,記得有一句話,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或者再通俗一點就是要想富先修路,那麼轉化到我們城市經濟發展上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爲經濟要發展,城建要先行?”

“城市是一個地域的中心核心區域,其匯聚了一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要素,同時很多情況下也是諸多要素的流通集散樞紐,也就是說它的發展直接關係到一地社會經濟發展,我覺得經濟要發展。城建要先行。這句話並不爲過。”

付天根本不理睬呂秋臣投過來的驚疑不定的目光,自顧自的道。

“但是先行並不意味着不切實際好高鶩遠,這樣需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而相適應也不代表就不需要必要超前意識和前瞻性,”

辯證法被付天經典的演繹了一番,中心意思也在付天抽絲錄繭般的闡述下慢慢表達出來,方案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注意控制推進速度力度要與懷慶經濟發展相適應,相當巧妙的把握好了其中的度。(未完待續)

第8節 大嫂第75節 組合拳之刺拳第52節 良機第105節 擔待第92節 互助互動第42節 糾結第71節 握手第40節 曲線救國第22節 唐瑾第92節 舊部(續)第41節 鼓氣第57節 風波起第96節 拜會第123章 後記3第10節 震盪第29節 平行線第24節 程序走完第82節 標準第61節 潛在的危機第88節 省情第67節 潛在盟友第15節 《對話》第10節 難伺候的主兒第44節 夾袋第40節 一鳴第13節 入鄉隨俗第80節 掠過第22節 雜牌第61節 部長的職責第38節 三公競爭第50節 陰魂不散第14節 敵蹤第3節 和諧命題第68節 小聚第22節 京安高鐵第20節 煎熬第89節 軟肋第21節 高招第50節 喬輝第11節 第一印象第11節 浮躁第104節 委裡事兒第30節 初吻第49節 狹路第6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2節 過把癮第80節 心顫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49節 風暴將臨第25節 常委第37節 即將揭幕第50節 喬輝第26節 狐狸尾巴第52節 賞識第131節 暗波第43節 神通第84節 謀發展第50節 九品官也不好當第18節 產業結構第23節 野望無限第35節 導師第84節 加深第34節 身邊人第14節 邂逅第64節 是不是同志第23節 相知第48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0節 後續工作第34節 偶遇第1節 觀瀾(1)第119節 規劃第12節 調整2第110節 夜談第47節 風雨來襲第33節 潤物細無聲(2)第96節 風範第88節 省情第36節 房子全的野望第82節 標準第7節 剜心第35節 振聾發聵第138節 經濟構想第64節 鬥第9節 不同的機遇第109節 該主動出擊了第58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第101節 腌臢第110節 深層次第113節 出行第108節 成員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3節 連鎖反應第100節 市與區第37節 霧裡看花第3節 頭一遭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54節 浮出水面第38節 全職保姆第19節 調整4第49節 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