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爭議

“但是趙書記,普通大衆的觀點恐怕還難以接受這種做法,這可能會引起很大爭議。”魏曉嵐委婉的道。

“因爲普通大衆的不理解我們就要停下腳步去等待他們理解?可是等到老百姓理解的時候,也許這個企業連白送都送不掉,也許政府還得拿出更多的東西來陪嫁才行了。”趙國棟搖搖頭,“老百姓不理解,我們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求得理解,實在不行,我們也只有聽之任之,讓他們罵了,至於領導幹部不理解,那我就只能認爲你的能力水準有問題,當我們把道理擺出來時,你還是怕背罵名怕擔責任,那你就不配當這個領導幹部。”

趙國棟堅決而強硬的態度留給魏曉嵐很深的印象,都說他在花林就相當霸道,但是到西江區來之後,卻沒見他有什麼表現,頂多也就是在錢治國和馬佔彪一幫人落馬問題上的兇狠,但那是犯了天條,誰都無話可說,像肖朝貴、吳應剛一幫人一樣在他麾下幹得挺歡實,實在看不出傳聞中的強悍霸道氣勢,但是這一次近距離的談話讓魏曉嵐覺察到了對方隱藏得很好的霸氣。

魏曉嵐不好再在這個問題上深說下去,一來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二來本是霍雲達的分內工作,趙國棟既然這樣信任霍雲達,魏曉嵐也相信霍雲達自有他的考慮,她岔開話題:“趙書記,您說五月份召開的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會定在永樑,我們寧陵既然確定要來參觀,看哪裡,看多久,這些細節確定下來沒有?”

“細節還沒有定下來,各縣區都在爭呢,我估計花林的希望比較大,不過我們西江區也有亮點,像德國尼歐迪除塵設備有限公司這一次投資建廠,以及福滿堂連鎖超市,還有你農業這一塊,今天西江農業的看點讓我耳目一新啊,到祁書記和舒市長面前去說話腰板也要硬扎有些了。”趙國棟瞅了一眼魏曉嵐,“曉嵐,你可真是給我不少驚喜啊。”

“趙書記,你是說農業這一塊也要準備?”魏曉嵐吃了一驚。

“爲什麼不?不但要準備,而且今天我們看的太乙鎮的苗木種植和雲頭溝的竹編我覺得絕對是看點,太乙鎮苗木種植已經形成了規模化,而云頭溝這邊的竹編產業更是亮眼,非公有制經濟並非單指工商業,像農林牧副漁這個大農業中只要形成了產業化規模,有看點,我覺得甚至比一般的工業項目更有意義。”趙國棟瀟灑的抖落了一下自己的西服,“就憑農業這一塊我也得去和祁書記和舒市長好好掰掰嘴勁兒,曉嵐,這一個多兩個月你可要把這兩塊給我釘牢,最好能夠再有所發展突破。”

趙國棟很大度,把啥權力都交給了他,他心中也坦然,只要不往自己包裡揣,有利於把這些奄奄一息的企業搞活,替政府把這個死扣給解開,咋弄都行,這就是趙國棟給他的令旨,他也就按照這個意圖來操作。

從春節前到春節後這一個月,他連回奎陽家裡時間都沒有,不過讓他感觸無比的是,趙國棟直接和人事局、財政局打招呼,將他老婆從奎陽縣農業銀行調到了西江區財政局,還讓政府辦想辦法在政府宿舍裡擠出了一套房子來。

趙國棟是下的死命令,不管政府辦想啥法子,爲此吳應剛也是花了不少力氣,這年頭能佔着兩套房子不退的那沒有點來頭不可能,吳應剛也是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纔算是折騰下來這一套,這讓霍雲達對吳應剛的印象頓時大爲改觀。

西江區屬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而且都是一些過時行業,什麼紙廠、五金廠、標件廠、農機修配廠、塑料製品廠、麪粉廠這一類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貨色,還有就是一些商業性企業,經濟效益每況愈下,到現在已經有一點舉步維艱的境地了。

霍雲達重點攻關企業還是區屬幾個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像標準件廠和五金廠效益還能勉力維持,霍雲達也在這兩個企業作了專門調研,發現這兩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勉力維持,一方面是企業領導思想還算開放,能夠及時調整產品方向,但是體制約束和企業包袱過重已經勒得這兩家企業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另一方面企業職工年齡結構也還算過得去,一旦再拖上幾年,只怕企業職工就開始陸續步入準備退休年齡,那隻怕負擔還會更重,到那時候企業要想掙扎出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另外像紙廠和幾家商業企業那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紙廠污染問題也是多年困擾西江區的難題,一來紙廠地處市區邊緣,水污染已經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市區兩級環保部門也是無可奈何,一兩百職工要吃飯,真要一狠心關了,這一兩百職工只怕要麼每天坐在市政府門口,要麼就是坐在區委區府大院裡了,所以多年來也是一直採取睜隻眼閉隻眼的辦法,能拖則拖。

幾家商業企業相對情況要好一些,職工數量不算多,加上企業有較好的口岸地段,單位依靠出租商業門面和鋪位收取費用,也能勉強維持這些職工們的生計,只是這幾處商業地段所處位置,市政府一直在物設合適的開發商打算對那一片地區進行統一拆遷和開發,估計今年也要進入實施階段,這幾家商業企業近百職工,也成了一個巨大難題。

霍雲達的想法也就是想利用對這一商業地段的開發所得的補償來安置這近百名職工,年齡快要到了就由政府直接統一安排入社保,年齡不到的根據各人要求,既可以安排到其他企業工作,也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工齡或者由政府續買社保的方式,具體可以視情況而定。

只是這個做法有些難度,已經習慣了坐收租金來發放工資的工人們顯然不滿足於僅僅是買夠社保或者買斷工齡那麼簡單,要價要高得多,在他們看來這些商業門面就是他們耐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屬於他們所有,完全不顧這本來是屬於國有資產的根本。

“雲達,你有把握麼?”趙國棟耐心的聽着霍雲達的介紹,他知道這一個月來霍雲達幾乎都沒有休息過,一直在奔波企業改制這項工作。

幾個企業從領導到中層幹部再到普通職工都對這位新來分管工商業的副區長十分熟悉了,從早晨上班一直到晚間,霍雲達似乎就沒有家一般泡在這些企業裡邊,除了瞭解企業經營狀況,更主要的是瞭解企業職工所想,同時也把政府意圖小心的釋放給這些職工知曉,要讓他們逐漸明白改革大勢不可逆轉,現在不改,日後可能就會面臨更加艱難的處境。

“趙書記,企業情況迥異,既有支持的,又有牴觸的,不過我覺得把問題擺出來,讓幹部職工自己慢慢尋思,應該是可以作通的,當然你要指望個個都滿意,那不可能,肯定也會有一些堅決反對者,說不定也會來政府大院裡耍橫撒野的,這區裡可要有思想準備。”霍雲達瘦了一大圈,不過精神依然健旺,“我倒是有些擔心市裡和區裡的態度,我已經聽到有一些風聲,說市裡邊對我們區推進的企業改制工作有不同意見。”

“你聽誰說的?”趙國棟不置可否。

“市計經委一個熟人說起過這件事情,說我們西江去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小心被螃蟹鉗子夾着。”霍雲達笑道。

“被螃蟹鉗子夾着我們早有思想準備,改革哪有沒有一點風險矛盾的?”趙國棟不以爲然。

“他還說市裡邊對於區裡這樣大幅度的動作也是有些看法,可能是覺得我們的有些做法不太妥當。”霍雲達這後面一句纔是關鍵。

“市裡邊有看法?”趙國棟眉毛一挑,又是嚴立民?轉念一想,應該不會,嚴立民就算是聽着啥風聲,也不應該現在就表露出來,那是誰?

“我覺得周市長可能對我們區裡的計劃有些不太理解,尤其是五金廠和標件廠兩家企業,他覺得還算是區屬企業中的佼佼者,效益都還可以,爲什麼卻列入首批改制企業行列?”霍雲達沉吟道:“現在企業改制在全國各地都還屬於摸索階段,各地做法也不盡一致,但是有一點很明確,你改在前面才能佔得先機,越拖到後面,你壓力就越大,背的包袱可能就越重。”

“靚女先嫁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周市長是擔心國有資產流失呢,還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趙國棟眉頭微微皺起,他沒有想到周春秀會在這個時候橫生枝節,自己在年前就和企業改制工作作個溝通,他也認同企業必須要改制纔有出路,尤其是像寧陵這邊這些小企業,怎麼卻又在這個問題上有看法了?

第63節 野望女人第113節 視察第76節 暗鬥第96節 麻雀40第103節 高人第130節 毒蛇第71節 探風第49節 狹路第82節 過把癮第45節 無眠第97節 朝賀第43節 酣暢淋漓的發揮第49節 明暗戰第68節 風向第92節 磨合期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84節 陰風第93節 立信第18節 選點第61節 鬥法(5)第28節 藏龍第25節 常委第85節 複雜第68節 命運之珠第88節 內裡第7節 戀人第37節 中心組學習第57節 夠意思第99節 變革第77節 撲朔第6節 新鮮味兒第6節 來臨第6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4節 算計第39節 對策第28節 宏願第42節 死水微瀾第9節 突破第99節 厭物第8節 錯綜第9節 做事先做人第102節 動向第19節 俱樂部(3)第73節 宣傳第68節 枝芽第126節 公私第126節 師兄來了第100節 特定圈子第54節 圈子第14節 鮎魚第16節 海口第97節 角力(1)第46節 癩蛤蟆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3節 頭一遭第38節 發揮第38節 競爭從現在開始第12節 危險苗頭第36節 深謀遠慮第29節 平行線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39節 揭蓋第10節 震盪第101節 想不到第45節 無眠第61節 議人事第90節 下注第81節 開幕第97節 煩心事兒第33節 出山第56節 新派系人馬第30節 醍醐第18節 帶動第37節 傳奇人物第25節 布子第3節 家族(2)第91節 舊部第6節 威信第107節 着相第28節 疑雲第40節 龍蛇爭霸(3)第113節 隱憂第11節 堂子裡的人們第37節 霧裡看花第95節 紛由第73節 風波驟起(1)第23節 年底第105節 意外事件第37節 即將揭幕第21節 影響力第24節 強勢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57節 風波起第44節 多管齊下第106節 出訪第85節 甚囂塵上第91節 豐收第106節 南粵之行第92節 喉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