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論勢

九三年的春晚和前兩屆一樣乏善可陳,三十晚上趙國棟和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了半宿不到便倒頭睡去,春晚對於他來說已經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索性早早睡覺,倒是趙德山三兄弟看得津津有味。

幾個月下來,趙德山固然變得沉穩了許多,而趙長川一樣變得細緻穩重,這讓趙國棟很是滿意。

在趙國棟的督促下,趙長川重新把書拾起,拿趙國棟的話來說,不一定求精,但是你至少得有個目標,哪怕是一個函授文憑,你也得拿到手頭。

正月初五趙國棟去了安都,他並沒有去唐謹那兒,而失去了劉兆國家中,除了幾隻鄉下土雞之外,他啥都沒拿。

說實話,以劉兆國現在的身份也不缺什麼了,當然錢除外,但那得是乾乾淨淨的錢,而趙國棟恰恰就能給他這個。

“國棟,正如你預料的,我買的安鋼鐵已經漲到八點九了,老柳他們幾個都後悔莫及,現在還想入市,又怕被套住。”

劉兆國臉上的欣喜之色毫不掩飾,就連紀委也沒對這種股票買賣作出約束,除了不允許上班時間去逛牛王廟之外,其他都沒有做具體要求。

“現在太高了,雖然還有上升空間,但是價值已經不大,而且風險機率太高了,沒有必要在進去了。”趙國棟搖搖頭。

他還是第一次來劉兆國家中,看樣子應該是一套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番,不過面積挺大,至少在一百三十平以上,老式的三室一廳。

“你的意思是現在可以出手了?”

劉兆國原本在包餃子的手一下子停了下來,他本不擅長這些麪食,但是老婆卻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二十多年北方生活下來,包餃子也就成了拿手好戲。

“不急,安鋼鐵應該可以漲到十二以上,一旦過了十二,立即果斷出手,不要有絲毫猶豫,我估計初七一過,股市還會迎來一個大漲期,到那時候就是出手的時候了。”趙國棟也幫着打下手。

“嗯,一會兒老柳他們幾個也要過來,出去吃也沒啥意思,還不如嚐嚐你方姐的手藝。”劉兆國重重點了點頭,“咱也不貪,一過十二就拋,不管它能漲多少,都與我無關,有二三十萬放進兜裡,咱這一輩子也就可以優哉遊哉了。”

“呵呵,劉哥,二三十萬就是你的目標?你的人生要求未免也太低了一點吧?如果肉漲到十塊錢一斤,米漲到一塊多兩塊錢一斤,那這二三十萬和二三萬又有多大差別呢?”趙國棟笑了起來。

“你是說通貨膨脹?”劉兆國停住手中的動作。

“是啊,看今年開年這副勢頭,雖然官方都不承認是通貨膨脹,但是隻要懂些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不是通貨膨脹又是什麼?按照這種幅度漲上去,哼哼,要不了三年,二十萬就得變成只值現在的二萬了。”趙國棟輕輕哼了一聲。

“國家不會對這種現象放任不管的。”踏進門來的蔡正陽接上話道,“小趙你對宏觀經濟很關心啊。”

“哼,當然要管,不管老百姓就要起來鬧事了。”趙國棟扭過來,一臉陽光,“蔡哥來了啊,小老百姓不關心這個還能關心什麼?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就是日常生活品的價格,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敏感。”

“那小趙你覺得國家會是在什麼時候來干預這種局面?”蔡正陽還真有心來考考這個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務正業的小警察,雖然他也知道趙國棟在自身業務上的表現極爲出色,劉兆國已經告訴過他,能夠上《人民公安報》的角色,自然是業務骨幹。

“時間不會太久,我估計最多也就是在四五月間中央就應該要出重拳來整頓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金融局勢的失控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了,物價飛漲使得老百姓兜裡的錢隨時在貶值,而想要保值銀行的利息已經遠遠不夠,那麼高利息集資就是最好去處。”

“而私營企業得不到正常的金融支持,要想發展,就不得不把觸角伸向民間資金,爲了爭奪資金,他們就只有在利息上作文章。但是這種無序的民間資金流動,缺乏監督體系和機制,必定會引發高風險。”

“真正作正常經營或者生產的,那麼高的集資利息沒有幾個能夠承受的起,而一下子冒出來那麼多可以接受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利息的企業公司,我想象不出他們靠什麼來償還,如果不是惡意欺詐那就只能是販毒這一類的一本萬利生意了。”

趙國棟侃侃而談,這些都是趙國棟記憶中的東西,九三四年正是集資詐騙案高發時段,一個沈太福案一個鄧斌案,將全國都攪得一片沸沸揚揚,最終導致了一系列崩盤事件發生。

蔡正陽再一次被趙國棟這番言論震驚了,對方對於目前全國經濟出現的一些隱憂竟然如此明晰,這些情況在華陽縣一樣存在。作爲安都市縣域經濟最發達的縣份,華陽縣的鄉鎮企業在突飛猛進的同時,私營經濟一樣是發展迅猛,而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夠上位市長助理的主要政績。

但是作爲一個敏感的縣委書記,他一樣早就感受到了熱得發燙背後隱藏的洶涌波瀾,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在資金上得不到正規金融部門的支持,把目標轉向個人集資,這其中蘊藏的風險令人不寒而慄,尤其是一些居心不良者混跡其間,其可能帶來的危險幾乎是致命的。

熊正林和妻子走進來的時候見蔡正陽與趙國棟交談正歡,不知道趙國棟這小子又有什麼驚人言論把蔡正陽給吸引住了。

熊正林也對趙國棟充滿了懷疑,他無法想象一個從警專畢業的專業警察怎麼會對經濟政策這麼專業,連蔡正陽都對他頗爲看重,這實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唔,國家也該出手了,越晚問題會越難解決。”蔡正陽點點頭,趙國棟對問題分析得很透,雖然他也隱隱約約有些感覺,但是但是卻沒有趙國棟的分析來得這麼肯定這麼直白。

終於上推薦榜了,淚奔中,唯有更新以謝,但位置尚不穩固,還求書友們繼續把推薦票投給本書!

第44節 鉅艦第61節 把戲第86節 來風第82節 軟硬兼施第55節 人心莫測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94節 求發展和保增長第11節 調整1第22節 年輕化第95節 渠成第42節 博弈第35節 部裡春秋第73節 網絡第79節 人事問題第89節 慷慨陳詞第82節 成家立業第61節 辯證法第49節 一劍能擋百萬兵第8節 底線不容踐踏第95節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18節 產業結構第86節 發酵第96節 莫測第92節 潛在盟友第77節 謀官第98節 角力(2)第118節 成長的歷程第36節 多元化第95節 國有所爲第17節 麻煩包第128節 海外第81節 攻堅第35節 小聚第69節 老謀深算第126節 師兄來了第81節 算不算交易第67節 要出事!第1節 發配第44節 鍥而不捨第85節 連鍋燴第44節 鬥志昂揚第86節 碰壁第81節 發力第52節 循序第40節 道無界限第25節 都不容易第32節 光環之下第101節 隨風而去第95節 社交第85節 手段補更!第51節 再續前緣第79章 關鍵是要穩定第22節 適應第76節 爭取第67節 潛在盟友第19節 大觀口第11節 無眠第107節 着相第87節 漩渦起第16節 緊跟第76節 “姦情”風波第123 別樣紅第61節 鬥法(5)第52節 抓住機會第45節 登高第74節 揣摩第28節 心驚第66節 影響力第20節 瓜蔓第51節 非你莫屬第128節 往事如煙第102節 遊刃第47節 搭橋第110節 衝突第70節 運作第11節 浮躁第28節 不得安生第45節 第一桶第29節 敢於第37節 應變之略第21節 一手遮天落伍了第16節 內憂第78節 招商第71節 高明第1節 主旋律第89節 一言難盡第124節 滄海桑田之感第78節 謀官(1)第34節 大禍臨頭第9節 落足第122節 隱憂第22節 紅色資本玩家第13節 翻雲覆雨間第130節 浮出水面第128節 往事如煙第73節 隱性競爭第75節 罌粟花第7節 GDP之惑第78節 意第37節 滬上風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