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深層次的溝通

需不需要通過一個碰頭會來協調一致之前也一直也讓凌正**思量。

在〖中〗央減副之前,幾個省委副〖書〗記所謂的碰頭會已有慣例,但是隨着〖中〗央減副推進,一般說來一省只設兩個副〖書〗記,其中一個兼任行政首長,一個則是專職副〖書〗記,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省會城市是副省級城市且在本省地位獨大或者特別重要而作爲市委〖書〗記需要兼任省委副書記。

安都前期就一直是這樣,但是也許是關京山進入安原省委常委時間太短,也許是〖中〗央也在考慮這些城市市委〖書〗記是否需要兼任省委副書記,所以直到目前,關京山還只是省委常委”而沒有掛任副〖書〗記。

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研究人事的碰頭會一般說來是由省委〖書〗記提出,省委副〖書〗記以及組織部長參加,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斟酌是否需要紀委〖書〗記和省委秘書長參加。

凌正躍之所以一直遲遲沒有決定開這個碰頭會就是感覺到自己有些把握不住這一次調整的節奏,雖然陳英祿很沉穩老到,但是白一鳴這個纔來的副〖書〗記顯得太過活躍”陳英祿已經很委婉的向凌正躍提出過要慎重考慮白一鳴的一些看法和意見,或者就需要提前和趙國棟進行一些溝通,否則這個碰頭會可能意義就不大,甚至有可能還會成爲常委會上陷入僵局的開端。

如果擴大碰頭會規模將馮瞪和袁志堅拉進來,袁志堅倒是可以成爲自己助手,但是袁志堅畢竟才擔任常委,話語權不夠,而馮剛卻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這種擴大的碰頭會上弄不好結果會更糟糕。

“凌〖書〗記,我建議你和趙省長好好談一談。”陳英祿似乎也意識到了凌正躍遲遲沒有下決心的原因建議道。

“哦?爲什麼是趙國棟而不是白一鳴?”凌正躍有些訝然的擡起目光。

“周益明去向趙省長概略的彙報了一下本輪調整的構想,但是趙省長似乎不太滿意,認爲考慮省直機關部委的幹部過多而對地市基層幹部的考慮太少,要求我們組織部認真考慮平衡好這其中的尺度,他特別高提出要多考慮各市縣中擅長經濟工作的優秀幹部,大膽的把他們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

陳英祿介紹着周益明反饋回來的情況周益明雖然和趙國棟關係不錯,但是這個幹部還是能做一些事情,陳英祿對他也沒有什麼成見,在韋崇泰極有可能要離開的情況下”這個副部長也算是在部裡邊幫自己扛起重擔的角色了。

“說都會說如何平衡拿捏還是英祿你們自己看着辦,不必過分考慮其他人的意見。”在這一點上凌正躍顯得很泰然擺擺手,“這是你們組織部門的工作,他們的意見都只能作爲參考,而且我不認爲你們前期的方案中有什麼不妥。”

“正因爲如此,所以我覺得您可以和趙省長好好談一談,我覺得趙省長的一些意見也並非沒有道理,你們倆位把大的方針政策確定下來,部裡邊要更好操作一些。”陳英祿平靜的道。

“如果我和他無法解決我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呢?”凌正躍不置可否的反問。

“那我會按照您的意思再和白〖書〗記溝通一次。”陳英祿跟上道。

“你不看好老白幫邊?”凌正躍沉吟了一陣之後才緩緩道。

“凌〖書〗記我感覺白〖書〗記對於我們省的省情還不是很熟悉他有一些觀點看似和你比較接近,但是我感覺他有點取巧的嫌疑,我們省去年情況不算太好,豫省今年GDP超過了我們省裡邊也有些議論,在抓經濟工作上我還是更傾向於信任趙省長這可能會在幹部任用上也會有所體現。

陳英祿想了一想,還是決定實話實說,凌正躍思維很慎密,作爲省委〖書〗記,他看問題的角度也應該更寬更高,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纔對,他應該想得到自己考慮的問題。

凌正躍臉上露出思索的表情,白一鳴在有些觀點上和自己有些相仿,甚至更爲激進,陳英祿對此有些不以爲然,認爲過猶不及,而趙國棟的一些觀點則從他原來從事經濟工作的觀點上退步不少,所以這讓凌正躍也有些猶豫,但陳英祿顯然傾向於和趙國棟在某些問題上達成妥協,這可能與陳英祿認爲白一鳴目前還沒有真正融入到安原體系中來有一定關係,畢竟一個較爲穩定的省委班子更有利於工作的開展,點來說,陳英祿倒走出於公心。

“我考慮一下再說吧。”凌正躍沒有給陳英祿肯定的答覆,他需要評估一下自己如果要和趙國棟達成妥協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讓步”而這種讓步又不能損害他已經和關京山、郝夢俠他們達成的一致意見。

也許自己是該和趙國棟好好談一談了,白一鳴的到來讓安原的局面更顯混沌,而這種情況是凌正躍不願意見到的,他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儘快讓安原進入正規,尤其是在經濟發展上要重新步入一個穩健快速的軌道中,面臨內外壓力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求得改變,爲了這個目的,其他一切問題都可以協商來解決。

…………………”…………”………”…………”

“凌〖書〗記,其實我們也不必太過於焦躁,豫省和我們安原其實三四年前就一直在爭這個第五,互有勝負,差距都在幾十個億之間,可以說只要統計口徑上稍稍有點出入,兩省位置就有可能易位”而這一次我們被豫省搶到了前面從我個人來看未必不是好事,我們卸下了這個包袱,把壓力交給了他們,而我們則可以安安心心按照我們省裡確定下來的方案去推進,不必再去考慮那些短暫的目標,何況我也不認爲我們按照我們自己的路子走就會落下多少,甚至在今年我們反超也很正常。”

趙國棟一邊走一邊道:“我倒是一直在考慮我們需要不需要過分去看重這個GDP,按照〖中〗央逐漸在轉變的思路,我們是不是應該在考覈指標上也有所調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純收入這兩個數據也許更能夠說明問題,或者說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評判,人均GDP是不是要更科學準確一些,幸福感指數是不是要更感性更直觀一些?”

凌正躍皺皺眉,他覺得趙國棟似乎有些過於追趕潮流了,社會輿論上剛剛談及不丹這個國家雖然貧窮,但是國民幸福指數是如何如何,在國內也就引起了一番大討論,而喜歡獵奇追風的趙國棟也就開始在鼓搗着這個幸福指數了,幸福指數的很多東西在凌正躍看來還有些不太符合國內國情,超前的去追逐這些噱頭,固然可以博得一些眼球,但是對於開展實際工作並無多大意義。

他甚至覺得以趙國棟的睿智“似乎不應該看不到這一點纔對,可是爲什麼趙國棟卻如此熱心於這些目前並不適用的東西。

他並不知道幾年前趙國棟在寧陵就在提出這個幸福指數,甚至還結合了寧陵市情提出了一些關於寧陵幸福指數的粗略框架,而寧陵市的考覈指標也有不少參考了那個框架,只不過這個框架並沒有被冠之以幸福指數,而是被寧陵方面泛化爲市民滿意指數,也只是作爲一個參考指標,但是分量卻不少,畢竟列入了市縣兩級的考覈方案中。

“國棟,如果單純只看GDP肯定有失偏頗,但是你不得不承認GDP在現在我們國內依然能說明很多問題,我們不能單純看人均收入,因爲我們省情決定了我們還需要集中力量來搞建設抓項目,而GDP總量的也就意味着我們省委省府可以集中使用的各方面力量總和,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可供挖掘的潛力,這都可以通過GDP增速來體現,而人均收入只能說是老百姓個人收入,那顯得太過片面狹窄。”

凌正躍不完全贊同趙國棟的觀點,只有兩人在時,他就沒有那麼委婉含蓄,而是很坦然談出自己對趙國棟觀點的不認同,“如果我們安原已經是一個各方面法律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都比較發達的地區,那麼你所說的人均收入問題和幸福感指數就相對來說要重要許多,黨委政府也會在這些方面有所傾斜,但是就我們安原目前在很多方面前還不得不由政府投資來拉動的情況下,GDP以及GDP帶來的財政收入顯得更爲重要,這是一切的基石。

我想我們安原省委省府目前的工作重心應該擺在這上邊,而不應當分散精力去考慮其他,只有在這方面做好了,也才能奢談其他。

第94節 託勢第32節 舞臺第25節 嫌隙第109節 旖旎第83節 晉位戰第32節 打秋風第46節 橄欖枝第112節 撒子第123節 格局戲如人生第15節 履新第67節 要出事!第53節 突發事件第70節 反擊第119節 空穴來風第95節 人格魅力第15節 履新第38節 陰霾重重第30節 感情這玩意兒第55節 生活第90節 塞翁失馬第37節 難題第78節 走勢第23節 城市第16節 駕馭第32節 舞臺第37節 風起青萍之末第29節 體系(3)第73節 風波驟起(1)第37節 難題第79節 節外生枝第88節 伏殺第57節 爭奪第87節 漩渦起第96節 莫測第3節 廣闊天地第33節 黨代會第23節 出師第1節 蛇吞象第27節 偶然中的必然第85節 頒獎儀式第18節 磚廠第95節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48節 長安第24節 貴人第45節 危機引線第121節 內部第46節 癩蛤蟆第86節 陰手第1節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70節 拿地第8節 欲動第45節 這記耳光不好抽第36節 隱變第118節 來臨,雲淡風輕第49節 知我者第54節 情人第27節 陸蕊第96節 人才第99節 風暴之始第49節 世事難料第107節 各自的目標第132節 扶持第26節 涅盤第95節 誤會第10節 你追我趕第79節 入眼第36節 深謀遠慮第20節 前奏第68節 分憂解困第21節 漸進第62節 漩渦第77節 謀官第57節 鬥法(1)第112節 揣摩上意第73節 宣傳第63節 交通樞紐第22節 人之常情第12節 常委們第34節 偶遇第102節 較量無處不在第8節 倒逼戲如人生第55節 握手第18節 撬牆角第80節 複雜第17節 俱樂部(1)第69節 出手第31節 兔死狐悲麼?第76節 人脈第19節 不屈第50節 另作文章第101節 團體第44節 多管齊下第38節 全職保姆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26節 敵友一念間第59節 體系與角色(1)第1節 進入角色第38節 三公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