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高難度

趙國棟是帶着一種相當滿足和輕鬆的心情飛回昆州的。

兩天三夜的休整,讓他的從精神到肉體都得到了充分的放鬆,尤其是和昔日的同僚和朋友們的攀談溝通,極大的消除了在滇南幾個月裡沉湎於人事瞭解和調整帶來的巨大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煩躁感,這種緩釋感也許真的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

三天的休息之後,迎接趙國棟的又將是一場艱辛異常的拉鋸戰,滇西南、滇西北和滇中以及部分省直機關部門的人事調整即將拉開序幕,這一系列的幹部變動都會在一到兩個星期之內徹底敲定,按照蔡正陽的設想,十一之前,這些地區和單位領導調整不但要結束,而且領導都要各就各位,進入工作狀態,也就是說在十一之前至少半個月,也就是九月中旬,這些調整就要到位。

想到這兒趙國棟既有一種負重前行的堅實感,有一種磅礴昂揚的勃發氣息在胸中生成,能夠見證歷史,影響歷史,本身就是一種難得機遇,也許這一次幹部調整就要爲滇南未來三到五年的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一個新的格局和基礎。

滇中,除了昆州外,便是指曲州、玉河、楚州以及更偏南一些的紅山,五個地市州基本上就構成了滇南經濟脊樑,尤其是昆州、曲州和玉河三市歷來是滇南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的前三甲,而滇中人口密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可以說是滇南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區域。

而這裡的人事變動每每都牽動省裡邊高層的心,這也是蔡正陽之所以遲遲未動滇中地區人事的主要原因,他希望趙國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調研瞭解,來協調溝通,以便最大限度的減少矛盾,一鼓作氣的解決掉這個可以說最後一輪大規模人事調整活動。

蔡正陽皺着眉頭細細的斟酌着趙國棟送上來的一份名單,這份名單只是劃了一個大概,其中還有一些敏感位置甚至還不能見諸於紙上,尚未經過正式的討論,書記碰頭會都還沒有研究,可以說很多東西都還難以預料。

“楚州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你是怎麼考慮的?”蔡正陽直接問及核心問題。

滇中五個地市裡,昆州大盤子已經定下來了,雖然吳元濟和王烈之間的配合還有一些小問題,但是按照趙國棟的介紹,王烈還是一個顧大局識大體的人物,大的問題不會有,真正配合默契還需要兩人在下一步工作中摸索接觸中來形成;玉河問題也不大,雖然產業結構較爲單一,但是至少依託菸草行業玉河市的經濟穩定發展保持得比較好,蔡正陽對於玉河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

曲州經濟發展速度一直保持着全省前列,曲州市委書記辜英海和市長楊明舉都是有些能力的人物,辜英海與常務副省長宋國樑是戰友,與省長陶和謙是同鄉,手眼通天,如果去年不是周登高被中央空降到滇南擔任副省長,陶和謙和宋國樑是一心想要把辜英海扶上副省長位置的,而楊明舉則是張保國一手擢拔起來的人物,陶張宋三人在曲州達成了空前的默契,從市委書記到市長、市委副書記再到常務副市長,幾乎都是陶張爲首的本土幹部所壟斷,但是曲州經濟發展一直保持着較快速度也是事實,所以蔡正陽也容忍了這一現象的存在。

但是楚州不行。

楚州經濟發展有起有伏,而當市委書記即將到點退下時,誰來擔任楚州這個市委書記就顯得很關鍵了,許望江和陳忠敬都是候選人,但是準確的說許望江贏面要大得多,畢竟市長接任市委書記順理成章,雖然許望江在之前擢拔上顯得有些超速,但是在市長位置上他還是穩穩坐了三年多了,政績也有,如果硬生生要壓下他,讓陳忠敬上位,就顯得有些露骨了。

而且現在楚州聲勢也造出來了,許望江頻頻在各種場合上表示要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在發展中創新思維求變,言語也很是振聾發聵,動作上也是雷厲風行,緊跟省委的政策精神,做得有聲有色,這一手先聲奪人還真是相當的到位,讓蔡正陽和趙國棟都不由得暗贊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聞風而動,且滑不溜手,讓你抓不到半點紕漏。

在這種情況下,許望江佔據了先手,陳忠敬要想越位而上,就顯得更爲困難了。

但是楚州這個位置從政治角度來看,卻又不容有失,這甚至成爲了一個風向標,趙國棟一度考慮是不是可以讓許望江到省直機關裡某部門擔任一把手,比如水利廳長,或者交通廳長,但是通過一些渠道反饋過來的消息,對方在這個問題上態度很堅決,不願意到機關工作,寧肯就在楚州當市長,這雖然聽起來有些逼宮的味道,但是也足見對方的決心。

“這個人選沒有考慮好,如果實在不行,我考慮是不是有許望江接任市委書記,陳忠敬任市長。”趙國棟知道這不是上策,可能也不會讓蔡正陽滿意,但是現在的確不是好時機,如果說郭宏華年齡能夠再晚一年半載到點,那自己可供操作的餘地就要大得多,但是現在,許望江和陳忠敬在能力上都不弱,在資歷上陳忠敬卻明顯不及許望江,按照程序也該許望江接替,這就很爲難。

“不行。”蔡正陽言簡意賅,語氣中沒有絲毫迴旋餘地,“你再考慮斟酌一下,由陳忠敬擔任楚州市委書記,許望江可以考慮到其他位置。”

趙國棟有些詫異,蔡正陽這樣直截了當的下斷言還很少見,而且明確提出陳忠敬要擔任楚州市委書記,這就更蹊蹺了,他還一直琢磨是不是可以考慮讓陳忠敬到滇西南這邊那個市州擔任一把手作爲原轉,但是考慮到許望江一旦擔任楚州市委書記而陳忠敬再調離,楚州就真的成了家天下了,更不合適,所以纔會那樣建議,沒想到卻遭到蔡正陽斷然否決。

“那我再考慮一下,只是??????”趙國棟話語尚未出口,蔡正陽已經打斷了他,言語也不容置疑:“你不用多說了,這個大格局先定下來,陳忠敬擔任楚州市委書記,許望江往哪兒放,再來研究,滇西南那邊幾個地區的情況我看了看,問題不大,你再和保國商量一下,儘快確定下來。”

趙國棟有些鬱悶的從蔡正陽辦公室出來,這一次彙報給他的感覺不太好。

讓陳忠敬上位擔任市委書記不是問題,讓許望江挪位置也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得把許望江擱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至少要讓反應不至於太強烈,而且把許望江閒置的話,也要考慮陶和謙和宋國樑他們的態度,尤其是根據現在瞭解到的情況,張保國也傾向於支持許望江接任楚州市委書記,這就有些棘手了。

讓許望江到瀾滄擔任市委書記也許是一個勉強說得過去的方案,但是瀾滄的地位遠無法和楚州相比,經濟實力更是相差太遠,趙國棟不確定這個意見會不會在省委常委會上引起爭議,如果陶和謙和宋國樑打定主意要在這個問題上與蔡正陽掰一掰腕子,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蔡正陽也許小看了陶和謙的決心,在這個問題上已經不是一個市委書記位置的得失那麼簡單了,他甚至可能會把這個位置的得失視作他在滇南政治威信和政治影響力是否能夠維繫下去的標誌,上升到了這個意義上,也許形勢就逼着他要行險孤注一擲了。

要讓陶和謙接受許望江離開楚州,就必須要給許望江一個合適的位置,但是許望江已經明確放出風來,他不願意到機關工作,這就是一個結,當然省委決定的意見他也只有服從,問題在於上省委常委會,可能就會引起爭執。

回到辦公室的趙國棟愁眉深鎖,幹這個組織部長真是不容易,主要領導一交代,你就得殫精竭慮把事情考慮周全,他不會來考慮你的難處,當然,沒有難處的事情他也不會交給你,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誰都會幹,還要你這個組織部長幹啥?

只是這一次的問題的確太高難了一些,蔡正陽在試探陶和謙的底線?還是篤定陶和謙不會因此而撕破臉,他就這麼肯定?趙國棟不認爲這樣做就是最佳策略,你可以採取用其他方式來逐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但是沒有必要一下子就把問題突然尖銳化,這樣太冒險了,而對於一個省委書記來說,政治上的冒險動作恰恰是最不明智的。

第14節 敵蹤第107節 諜影重重(2)第10節 大動作第37節 動作第10節 要淡定第75節 鬱結第36節 殘情第69節 珍重第58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第52節 蓄勢第42節 波譎第39節 堅持第51節 好奇心害死貓第4節 相信我沒錯第24節 花有幾樣紅第31節 兄長們第23節 等待第91節 積蓄第55節 握手第2節 觀瀾(2)第84節 同心協力第16節 潮起(6)第13節 翻雲覆雨間第86節 競爭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3節 亮點第24節 位置第79節 人事問題第29節 體系(3)第57節 世外桃源第131節 暗波第5節 家族(4)第48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9節 灼熱第91節 造勢而動第78節 組合拳之沖天炮第90節 迎戰第40節 籌謀第43節 圈裡圈外第65節 何謂鋒?第100節 迎難第71節 琢磨第80節 城市經營第25節 亮點(1)第74節 打手第59節 羽翼(2)第88節 影影綽綽第77節 風聲第28節 心驚第50節 怦然心動第91節 舊部第20節 瓜蔓第60節 夜話第132節 扶持第4節 不矯情了第103節 高人第28節 宏願第10節 市長第91節 積蓄第47節 搭橋第55節 盛會(3)第48節 沉着應對第132節 各有心思第21節 操作第86節 人生能得幾回搏第20節 全方位出擊第15節 《對話》第74節 一飛沖天第83節 通才第64節 人情世故第2節 應手第61節 辯證法第10節 最明顯的風向標第48節 黨校第1節 進入角色第26節 爭議第4節 發招第97節 出大事了第42節 博弈第21節 有理有據有節第25節 嫌隙第52節 尋常家務第85節 終於來了第32節 浮想聯翩第94節 怒髮衝冠(1)第78節 論壇第13節 春酒(2)第12節 即位第22節 雜牌第97節 異動第30節 變數(2)第6節 總有煩心事兒第96節 微妙第114節 銳意月票很杯具啊第74節 揣摩第20節 崛起之路第68節 小聚第70節 視察風波第118節 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