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常委

蔡正陽陪着寧法在展覽中心轉了一圈,除了賓州、藍山展區比較出彩靚麗之外,其餘展區都乏善可陳,寧法揹負着雙手慢慢踱出展覽中心,步入中心外的花園區。

“正陽,你上午和我說起的大宇和安原汽車廠合資的事情我考慮過了,你說的有些道理,隨着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產業畢竟成爲我國一個支柱產業,而它對一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決不可小覷。我們安都市有必要也應該就這件事情上發表我們自己的看法!畢竟安原汽車廠在我們安都地盤上,如果合資能夠成功,我們安都市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們應該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寧書記,現在是國家經貿委和省上主導着這次談判,而韓國人的態度據說也很惡劣強硬,恐怕光是我們難以起到多大作用,這會是一場艱鉅的拉鋸戰。不過寧書記你是省委副書記,完全可以在省上從全國全省角度來談一談看法,我想這樣也許要好得多。”蔡正陽小心翼翼的道。

“正陽,沒有必要那樣謹小慎微,你覺得我是小雞肚腸的人麼?你去向覺華省長如實反映一下我們安都市的想法,我也會向成功書記彙報我們的想法。”寧法笑了起來。

“嘿嘿,寧書記,聽說你和覺華省長關係一直不錯?”蔡正陽壯起膽子問了一句。

“呵呵,好像外界對我和覺華省長之間關係很關心啊,不錯,我在當東港市委書記時覺華省長那時候還是體改委的副主任,對我們幫助不小,不過成功書記那會兒在經貿委任副主任,一樣對我們的支持很大啊。”

蔡正陽對於寧法的政治智慧頗爲佩服,雖然言語間聽不出他對兩位省上主要領導的任何偏向,但是僅僅是這兩句話就足以讓人明白其中底蘊了。

當時國家經貿委對沿海私營經濟發展是持否定態度的,而體改委則持支持態度。其間發生的很多事情實際上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一個縮影。私營經濟定性問題,家用電器尤其是冰箱企業整頓事件,無一不折射出新舊思潮的交鋒角力。

“那好,寧書記既然這樣說,那我就去找覺華省長彙報一下我們安都市的想法。”蔡正陽點點頭,“近期我也接到不少人來諮詢安原汽車廠和大宇合資事宜。其中不少都是沿海著名地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他們都表示原意爲汽車國產化事業作貢獻,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不妨利用這些沿海企業作爲對韓國人的反擊。”

見寧法很感興趣,蔡正陽也繼續發揮。

“他們不是說我們安原沒有成熟的汽車零配件配套生產體系麼?現在這些沿海汽車零配件生產商來了,而且不少也是合資企業,他們產品可以在和德國合資的上海大衆和一汽大衆上放心使用,難道就不能在大宇汽車上使用?我不信素來講求精益求精的德國人在質量上的要求會比韓國人差。”

“嗯。你這個想法很好。韓國人在國產化率上作文章。我們完全可以以此反擊。當然我們也一樣歡迎他們韓國汽車零配件生產商在我們安都來投資建廠。”寧法贊同。

“另外。寧書記我也在考慮我們安都工程機械廠地事情。現在安都工程機械廠地效益每況愈下。我調研過。主要原因兩個。一個是體制原因。僵化地體制扼制了發展活力。而對科研投入地缺乏使得產品越來越缺乏競爭力。看看徐工、柳工這些原來和安工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地企業。早已經把安工遠遠甩在了後面。”蔡正陽說出自己地想法。

“我研究過地資大宇集團地資料。他們在工程機械製造上一樣擁有相當優勢。在世界上都頗有名氣。如果能夠在汽車項目上合資成功。我們也可以考慮讓安都工程機械廠與大宇合資合作。一來可以改變目前僵化體制。引進先進地管理技術。而來也可以解決陷入困境地企業。”

安都工程機械廠也是安都市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職工三千多人。但是這兩年效益急劇下滑。已經到了相當危險地境地。分管工業地蔡正陽也是兩次到廠調研。感受到這家企業地經營困難。

要想重振這家企業輝煌。蔡正陽思來想去也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就是徹底股份制。要麼就是與強勢企業合資。但是這家企業產品技術已經落後。而工程機械是講求科技含量地東西。光是靠激發生產力未必能行。也需要資金和技術投入。在趙國棟提及大宇工程機械在世界上也相當聞名之後。他纔想到這條路子。

“哦?大宇它會不會願意呢?”寧法大感興趣。

“我想他們肯定會感興趣。一來合資企業可以享受相當大的稅收和政策上的優惠條件,二來中國現在發展日新月異。大型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外國媒體形容中國現在就像一個巨大而沸騰的工地,日夜不息,大宇不會感受不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只不過他們前期尚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如果他們汽車項目成功,我相信馬上就會引發他們更大的興趣。”

寧法饒有興致的聽着蔡正陽的想法,他對這個副市長很有好感,尤其是對方許多觀點上與自己不謀而合。準確地說,他認爲在目前安都市委市政府中還找不到一個其他有此水平的領導,華陽縣的縣域經濟搞的很好,但是這個時任縣委書記的副市長居然就能從輝煌背後看到隱憂,僅這一點就不簡單,這也是他對蔡正陽感興趣的原因。

多次接觸下來,這位分管工業交通的副市長的確讓他很滿意。相較於現在安都市政府班子其他人,寧法卻有些看法。黃元盛在工作上的暮氣十足和喬波地謹小慎微都讓他很不滿意,他已經在一些場合上或明或暗的提醒班子成員,安都市是安原省的經濟排頭兵,但是現在的表現卻有些如小腳女人走路一般邁不開大步。

建陽的崛起和綿州的追趕都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架勢,賓州和藍山這兩個原來不足掛齒的地區也開始強勢追擊,雖然這幾個地區近期都還無法動搖安都在省內一家獨大的格局,但是可以肯定地是照這樣地局面下去,要不了兩年安都原來佔了全省GDP總量三分之一以上的形勢只怕要一去不復返了。

從建陽和綿州地發展態勢來看,兩個地級市的GDP在兩三年內可能就要達到安都市的一半左右,而賓州和藍山看樣子也不會差太遠。這對於全省來說固然是一個可喜局面,但是對於他這個兼着安都市委書記的省委副書記來說就有些不是味道了,尤其是常務副省長張廣瀾來自建陽,這份壓力就更讓人感到緊迫。

安都必須要動起來,而且要大動起來!這是改革發展要走的必然道路,作爲一個省會城市安都必須要承擔起這份重任,寧法如此作想,無論是誰試圖阻擋或者延緩安都發展的腳步,寧法都絕不能容忍,而現在自己似乎也有必要在一些格局上做出一些調整來爲實現自己的計劃鋪路。

示意背後的秘書們不要再跟着,寧法和蔡正陽二人兩人漫步而行,“正陽,你現在分管的工作對於我們安都經濟上一個新臺階很重要,工業上企業改制勢在必行,選擇好合適的試驗田需要慎重,務必要做到一炮打響,以便於我們安都市內這麼多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跟進。”

“寧書記,這方面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正準備形成一個書面材料報給你和元盛市長,我的想法是在縣屬企業上先試驗,這樣對全市社會衝擊力也會小一些。”

“嗯,問題考慮周全一些好一點,你儘快拿出方案來上常委會討論。”寧法沉吟了一陣之後才又道:“正陽,年底市委這邊可能有些變化,現在我們市委常委職數是雙數,按規定還缺一個,副市長中應該還要產生一個常委,我的意思是你要爭取一下。”

寧法淡漠的語氣就像是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呃,寧書記,......”蔡正陽的心不爭氣的噗噗猛跳起來,要說對市委常委這一職位不感興趣那是假話,雖然市委常委和副市長從行政級別上一樣,但是誰都知道**是執政黨,市委常委會纔是安都市的最高決策機構,而市政府常務會不過是具體執行機構罷了。

只有進入市委常委,可以說你纔是真正進入了可以決定安都命運的決策階層,所有大政方針都只能從常委會這一機構中出臺。

“你不用說什麼,我會支持你,但這件事情光我一個人說了不算,覺華省長、天明書記以及援朝部長那裡該去彙報工作也該去走一走。”寧法目光望向一邊,“我們都有讓安都變得更美好的想法,要實現我們的想法,一個更高的平臺就必不可少。”

嗯,看看今天書友們要老瑞加更幾更,五十張一更,875,925,975,看看能不能到!

第53節 心鬥第75節 精彩一瞬間第54節 情人第52節 循序第29節 囫圇山第35節 打造百年老店第48節 新任秘書第50節 後恭第91節 豐收第14節 韓冬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85節 生活如斯第52節 循序第42節 結怨第7節 家有煩心事第123 別樣紅第62節 塞翁失馬第66節 運籌帷幄第50節 招兵買馬(1)第55節 談話(2)第90節 把握機會第57節 小鷗第11節 班花第44節 前程第93節 外客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15節 重壓第9節 我不做交易!第88節 惡浪第62節 風向第98節 英模第40節 道無界限第56節 運數第31節 黨代會第72節 磨刀霍霍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38節 龍蛇爭霸(1)第68節 破冰(2)第49節 着相第42節 滑鐵盧還是遵義會議?第91節 破結第15節 潮起(5)第73節 君子之戰第95節 人格魅力第59節 交鋒第36節 財政第64節 山雨欲來第48節 試驗田和先行者第9節 另立門戶第62節 漩渦第17節 常務第27節 工作需要第62節 暗戰第33節 大事第65節 公關第79節 附從第2節 狠手第88節 省情第85節 手段補更!第80節 掠過第65節 造勢(1)第21節 風動第107節 一朝風來千般變第60節 新星第38節 春節前後的微妙第25節 公安建設第60節 要插麼?第36節 家事第33節 浮動第60節 微妙之局第26節 劉巖第19節 俱樂部(3)第14節 執政觀第73節 君子之戰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61節 交鋒第120節 後院第84節 山雨欲來第89節 軟肋第14節 發招!第3節 各謀第1節 進入角色第105節 真正意義的成長第3節 老部下們第53節 來自基層的想法和呼聲第44節 造勢第101節 危如累卵第76節 交心(0)第34節 關鍵人物第103節 針鋒相對第46節 癩蛤蟆第64節 工作與生活第74節 各懷心思第118節 將心比心第27節 工業第84節 無價寶第101節 腌臢第103節 把柄第13節 換個角度看第79節 安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