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

應東流將手中的簽字筆輕輕擱下,苗振中的言語相當犀利,但是這都在他意料之中,矛頭飛來飛去指向的還是那一條,資歷和經驗,其實要說經驗欠缺都很勉強,畢竟能夠把寧陵這樣大一個地級市玩轉,你要說對方經驗欠缺,說起來也沒有人相信。.

關鍵還是資歷,這一點擺在面上的確很刺眼。

趙國棟從副廳級幹部步入正廳級幹部不過四年時間,尋常人從普通副廳到正廳,尤其是想要到市委書記這種正廳級幹部,往往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而而要從正廳晉級副省級幹部就已經不是單純的年齡和資歷那麼簡單的問題了,那不但需要充分的政績,而且需要機遇,就像這一次中組部的政策就是一次難得良機。

趙國棟從副廳到正廳只用了兩年多時間,這已經是創紀錄了,擔任的懷慶市長,在懷慶市長時間很短就被擠出了懷慶,到了能源部規劃與發展司擔任司長,時間同樣很短,就被自己力排衆議抽回了寧陵,這纔剛剛擔任寧陵市委書記兩年,就要上省委常委,無論是誰,常委裡除了幾個和趙國棟關係特別親近的,只怕心裡都有些不是滋味。

畢竟誰爲了掙扎奔上坐在這裡這個位置不是奮鬥了數十年,坐在這裡的人哪一位是四十五歲以下的?楊勁光和郝夢俠算是年輕的,也是四十六了,像自己都快是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應東流有些感慨。

苗振中就是在巧妙的調動着這些人的心境感受,這的確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但是應東流確認爲這不是決定姓的。

應東流的目光掠過楊勁光和韓度的臉上,也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似乎在凝神沉思的郝夢俠,心裡在盤算着,誰來打響這針鋒相對的第一槍?

“振中書記說得很中肯啊,尤其是在培養、鍛鍊和使用幹部上,省委的確有很多經驗需要總結,既有好的值得推廣的一方面,也有值得反思和進一步探討的一方面,在這一點上老韓你要和振中多研究研究,幹部的培養、鍛鍊和使用相當重要,這關係到我們黨的事業和人民的福祉,幹部使用得好,就能帶動一方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

應東流臉上自信的笑容發自內心,這讓苗振中說不出的憋屈,這個傢伙借力打力的手段不一般,幾乎是撿着自己的話來反擊,但是後續言語卻沒有直白的透露出來,留給人很多回味餘地,“至於陣中所說的培養和鍛鍊這個問題,我個人看法,實踐就是一種最好和培養和鍛鍊,實踐也能證明一切,不知道大家可否有同感?”

應東流還算委婉的言語卻引發了另外一人的同感。

“我同意東流書記在培養、鍛鍊和使用幹部上觀點,都說學以致用,學習也好,培養也好,就是要用於實踐中才能真正見出真章,而東流書記所說的實踐就是最好的鍛鍊和培養這句話更是精闢。”

郝夢俠的接上話頭讓很多人都爲之側目,這位宣傳部長在省委常委會上素來言不輕發,但是發必驚人,他這一番似乎有些帶有感情色彩味道的言語出來,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看看他會怎樣來一番驚人言論。

“我也同意振中書記剛纔所說的,判斷一個幹部是否成熟不僅僅要看他是否搞經濟有一套,還要看他綜合素質和能力。”

郝夢俠這番話似乎有些兩邊討好的跡象,這讓常委們都有些困惑,按照常理,這位宣傳部長不是這樣的人才對,他不會刻意逢迎什麼人,無論是應東流還是苗振中。

“但是我個人覺得趙國棟同時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已經具備了一個省委常委的資格條件。”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宣傳部長果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包括應東流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位宣傳部長竟然就這樣毫無遮掩和保留的闡明瞭自己的態度,而且是如此坦率直白,這樣直截了當,幾乎沒有半點回旋餘地。

“嗯,夢俠,你這樣看自然有你的道理,說來讓大家聽聽,我想在座大夥兒應該都很想聽一聽你這樣說的依據和理由。”對於郝夢俠這個愣頭青似的突然發招帶來的機會,應東流當然不會放棄,而且要把這一張牌用到極致。

“我覺得判斷一個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當然要結合我們中心工作,當前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中心工作是什麼,還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是改善民生的基礎,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目的,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容顛倒混淆。”郝夢俠顯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備而來,“而這一次中組部意見也很明確,就是要讓經濟發達地市市委書記進入我們省委常委班子,加強省委領導,同時充分發揮示範效應,也就是說,至少在這一次推薦人選上,我們更應當突出其經濟能力。”

苗振中臉色變得有些陰沉,宣傳部屬於黨羣系列,雖然並不隸屬於他苗某人直管,但是從黨羣工作來說,他苗振中作爲專職副書記對宣傳部工作一樣有指導的權力,但是這位宣傳部長卻顯然沒有給他這位副書記的足夠的尊重。

“發展經濟是不是就一定是要在大上項目大搞企業上做文章?傳統工業拉動投資和gDP同時也帶來污染和能耗,這一點已經被充分證明,而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就是第三產業,以發達國家爲例,第三產業在經濟中所佔比例越高,也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越發達,而也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軟實力越強大,而在目前這個世界中,軟實力的力量往往比硬實力更能發揮作用。”

郝夢俠很善於調動大家的注意力,他這一番第三產業和軟實力的論斷倒是頗爲新潮,近期有不少書籍都在介紹軟實力和文化產業的聯動姓和重要姓,不少常委們也注意到了這一相當流行的論斷。

“五一節這一次寧陵之行給我感觸很深,寧陵成功舉辦了首屆中西部歷史民俗文化節,寧陵印象?西江月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取得的空前成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我和多個兄弟省市的宣傳文化部門領導有些接觸,他們都很感嘆寧陵能夠捕捉抓住這樣一個時機開發出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運作模式,不但取得了良好的商業效益,更重要的是將寧陵文化城市旅遊城市這塊牌子徹底打響,現在連曰韓東南亞許多文化機構都對寧陵這個中西部歷史民俗文化節充滿了興趣,希望在明年第二屆文化節來參加,這說明什麼?說明寧陵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成功的提升了寧陵市,安原省乃至我們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郝夢俠講得有些激動了,臉色也變得有些潮紅。

“至於寧陵在五一黃金週旅遊收入超過了去年五一節十倍這些細節我不想多說,我也不想多介紹旅遊產業已經成爲寧陵一大新興產業,其旅遊產業產值僅次於安都居全省第二位,遠遠高出第三名三倍以上,寧陵市委提出的三年內旅遊產業產值要佔到全市gDP的百分之十以上,文化產業要達到全市gDP的百分之八,可以說這樣高的目標在一個地級市裡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像寧陵這樣一個工業經濟正在突飛猛進的新興城市,更是難得。”

常委們都在凝神靜聽郝夢俠這一番話想要表達一個什麼意思。

“大家可能對我所說這一切有些疑惑,是不是寧陵重視了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是你郝夢俠工作有一定關聯,你就覺得他趙國棟行了,其他人就不行?”郝夢俠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笑着道:“我郝夢俠還不至於這樣狹隘,我想要說明一點,那就是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都屬於第三產業,也屬於朝陽產業,無煙產業,一座城市對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往往就代表了這個城市執政者的理念觀點,雖然各地會因爲實際情況不一樣而有所側重,但是我想像寧陵工業經濟發展如此迅猛的城市,黨政主要領導卻如此重視以文化產業爲主的第三產業發展,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些什麼問題呢?”

“這充分說明了以趙國棟同志爲首的寧陵市委班子是一個觀念開放而又進取的成熟班子,寧陵市能夠取得眼下這樣的成績,和這個班子尤其是趙國棟同志的突出能力分不開,這和資歷無關,而且我也相信趙國棟同志之前既然能夠勝任寧陵市委書記,說明省委對他使用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而他用自己的實際表現也證明了省委對他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我也相信如果他能擔任省委常委,必將更能發揮出其突出的能力和作用。”

郝夢俠富有激情而又鏗鏘有力話語讓整個常委會議室裡都是一陣輕微的鼓譟,顯然郝夢俠這番話很富有說服力和煽動力,刺激到了常委們都在和鄰座交流。

應東流嘴角含笑,他注意到了苗振中滿臉陰霾,而孫連平嘴角微動,似乎也想發言,正欲穩定一下局面,卻聽得角落裡一個沉穩而又剛勁有力的聲音響起:“我覺得郝部長所言甚是,我本人贊同推薦趙國棟同志爲省委常委上報人選。”

言簡意賅,又是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

(未完待續)

第十五卷 厚積薄發 第七十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

第52節 齊魯第48節 給個機會第51節 非你莫屬第21節 畜生第83節 大坑第114節 羣雌第20節 現實第91節 積蓄第84節 金蟬脫殼第101節 大家庭第4節 市情第35節 見縫插針第23節 一時俊傑第70節 他的世界!第55節 談話(2)第32節 浮想聯翩第80節 掠過第90節 迎戰第114節 經濟問題第97節 出大事了第62節 微妙第28節 古怪第69節 端倪初現第70節 熱點第99節 交迫第86節 能量第52節 巾幗第103節 劫數第43節 能量第29節 經濟基礎第40節 分歧第2節 暗潮第5節 鏖戰第137節 兩難全第47節 好鬥鳳凰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93節 政法委書記第106節 人事人心第97節 俱樂部裡(2)第57節 人物第66節 滴水之恩還涌泉第102節 致命狙擊第82節 毒藥第33節 殺招第104節 苦衷第128節 海外第66節 滴水之恩還涌泉第95節 社交第一百零一 棟樑瑞根第105節 無怨無悔第41節 暗鋒第106節 受教第48節 猖狂第2節 酒品第54節 別樣第30節 騎虎第59節 常委會之意外風波第94節 規劃第56節 搭檔第48節 試驗田和先行者第69節 老鬼第95節 經濟十強縣第71節 結盟第89節 妖風第52節 又坍塌第39節 改變!第18節 蒼蠅第19節 聞人第90節 東窗第73節 產學研第85節 心病心藥第19節 不屈第46節 橄欖枝第95節 對決(3)第107節 一朝風來千般變第98節 謀定後動第59節 羽翼(2)第25節 布子第17節 產業第48節 新任秘書第35節 小聚第104節 苦衷第98節 關懷第61節 新貌第85節 心病心藥第20節 鎮關西第45節 重磅第39節 改變!第66節 “同黨”第85節 刮目相看第72節 人馬第80節 心顫第134節 弦第41節 鼓氣第97節 壯懷激烈第48節 逢源第8節 呼之欲出第90節 霸氣第7節 戀人第32節 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