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民情管道

明昌的話釐似乎被趙國棟下年給引開了,詣滔不絡”吼開始傾瀉出來。

趙國棟很注真分寸,不打斷。不爭論,不評價,只是靜靜的傾聽着。梳理着。分析着。看看對方話語究竟想要表達一個什麼意思。

這位本陽縣人大代表的工作室一經成立起來,就引來了無數人的側目。甚至連《華都市報》都專門給了一個版面,倒是官方媒體保持了適度剋制。大概也是對這種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和執行力持懷疑態度。

趙國棟對於人大代表工作室制度倒是持大力支持着度,但是這也只是一種嘗試,能否取得恆久彌新的效果,現在還無從得知。

新的時代潮流使得地方黨委政府需要不斷嘗試探索來改善黨的執政理念和政府的行政效率,需要一些新東西來監督和推進體制的更新完善,任何一種方式,只要不觸及基本法律制度,都是可以探索的。

曾可凡在趙國棟和他進行一次十分成功的交流之後,本陽縣的態度積極了許多,雖然未必是發自內心,但是本陽縣人大還是爲鞏明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聖陽縣政府辦公室也出臺了專門的關於人大代表履職監督行政機關工作暫行規定,對人大代表在職權範圍之內實施監督給予制度上的保障。????????鞏明昌的工作範圍頓時擴大了不少。而他這個,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工作也頓時繁忙了起來。所接觸的東西也越來越寬泛複雜,使得他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但這都還是次要的,行政機關對其的天然敵視態度纔是最大的心病,強弱明顯,在天然地位上的無法平等,使得你要麼擁有強有力的監督問責權力,要麼就必須要與行政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才能推動問題的解決,否則很多問題還是會在無數個“研究一下再說”和“調查之後再來考慮”等等託詞之後丟入漫長的等待過程之,人大代表工作室只能淪爲信訪辦的一個分支機構。

“你縣委書記縣長連花點時間聽一聽反應都不願意,都以工作太忙爲託詞來推託,怎麼能夠引起部門機關的重視?”鞏明昌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大,“我就不明白你縣委書記縣長的工作究竟是什麼?招商引資是工作,發展經濟是工作,難道說了解民情,替老百姓解決具體問題就不是工作?”

“老鞏,那你覺得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必須要縣委書記縣長出面來解決纔是最好的辦法呢?”趙國棟語氣溫和。平靜的問道。

鞏明昌怔了一怔,又想了一想才道:“當然不是,如果每件具體事情都需耍縣委書記縣長一把手來解決。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因爲這些事情大多都是各個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蔣應當解決的問題

“對了,老鞏,你還是很清醒嘛。沒有被情緒所左右,真正具體解決問題的還是各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他們纔是主要責任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他們頭上趙國棟耐心無比的好。

“趙書記,但是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不作爲或者亂作爲的根源是什麼?真正能夠讓這些行政機關和鄉鎮政府盡職履責的動力在於哪裡?”鞏明昌語意尖銳,“監督監督,怎樣才能真正讓這些人主動去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有人能管得到他們的烏紗帽,要他們因爲這些失職和不盡職而可能丟下烏紗帽,他們纔會感到壓力,意識才會轉變!根源還是在縣委縣府,而責任人就是你縣委書記縣長!”

“老鞏,你說得對,最終責任人是在縣委書記縣長身上,但是我們也要看大現實存在問題的複雜性,很多問題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往往蘊藏着很多深層次原因,要解決一個問題需要時間,當然前提是我們的職能部門必須要切實擔負起責任來,所以這也是市委市人大支持你這個人大代表工作室發揮職能作用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大代表參予其,來督促和推動行政機關盡職履責的效能化不斷提升。”

趙國棟相當誠摯耐心的態度和語氣讓鞏明昌態度終於有所緩和,他也意識到了趙國棟並非敷衍自己,能夠和自己在這裡就這個問題探討爭論這麼久,說明這位市委書記內心的確是想要推動這項工作帶來的促進。相較於那些個縣委書記縣長的態度來,這位市委書記對這個,上膩泊認識要深刻得多

“趙書記,對不起,我剛纔語氣有些過火了,但是行爲本陽縣人大代表的確對本陽縣政府工作存在的很多問題有看法有意見,老百姓找到我這裡,我與他們溝通,開始還算是客氣,可是你一直沒有反應,只說調查處理,但就是落實不到實處,我當然要來督促催問,他們不耐煩了,覺得我是故意在找茬兒挑刺兒,甚至還有人問我究竟是替誰在說話辦事,我簡直無法理解他們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這一場談話一直持續了兩個小時。趙國棟雖然還有不少事情,但是他都吩咐雲睿暫時擱下,他得好好陪着這位吃螃蟹者聊一聊,傾聽他在這方面的看法和想法。????????說實話,對方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許是對他這個工作室寄予厚望的老百姓太多,向他反映的問題也是涉及各個方面,這讓趙國棟也集最真實最直觀的接觸到縣一級甚至鄉鎮一級存在的不少問題,這對於趙國棟來說就像是一扇窗戶,一個管道。讓他可以清晰無誤的瞭解到許多自己平時接觸不到或者感受不深的東西。

雖然對方瞭解掌握或者分析判斷的東西未必全面和準確,但是趙國棟能夠感覺到對方現在的態度也是越來越客觀,不像最初一兩次和自己見面談話時反映問題時那樣片面了。

趙國棟並沒有什麼清官情結,也不喜歡什麼微服私訪,在他看來如果說一地政務如果都需要通過微服私訪來了解情況,通過清官來解決問題,那真的是這個地方黨委政府的悲哀,正是如此,他希望能夠更多的類似於鞏明昌這種管道來將情況反饋給黨委政府,使黨委政府能夠改善工作作風,暢通各種渠道,最終讓鞏明昌發揮的作用逐漸淡化,這就是他的想法。

羣衆接待聯繫制度和甲長熱線制度是趙國棟與藍光一直在探討和商量的一種制度,實際上這種制度並非沒有,但是卻沒有形成定規和體系。而趙國棟希望寧陵在這方面先走一步。嘗試通過書記、市長縣長、區長羣衆接待日和聯繫員制度來增加了解民情疏通民意的管道,同時通過熱線制度方式來增加了解民情的真實性和實效性。

這個設想也是起源於鞏明昌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制度,在目前行政機關的工作的確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的現實情況下,儘可能的增加了解民情疏導民意的渠道管道,化解消除羣衆不滿情緒,推進行政部門工作,這有着相當大的現實意義。

趙國棟希望這一制度能夠在自己去央黨校學習之前確立下來,並且在自己學習之前開始推行,按照他的設想市委書記、市長可以每一個季度設立一天的接待日,而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則應當每月設立一天的接待日,來接待羣衆反映問題。

趙國棟也知道其實這種制度只是在另一些制度沒有真實發揮作用時的一個補充,從某種角度來說都有點作秀的味道,但是往往卻能夠取的相當好的現實效果,只有當行政部門問責制度全面落實到位情況下。這些原本是多此一舉的輔助措施才能真正壽終正寢。

“雲睿,你來把我這記錄的幾個問題整理一下,交給本陽方面,請他們務必引起重視,認真嚴肅調查。如果真的存在的問題,對傷害老百姓利益的行爲必須要立即糾正,該賠償補償的要嚴格依照規定到位。”

送走了鞏明昌,趙國棟默默的思索了好一陣之後才通知雲睿進來,這兩個小時也算是有些收穫和感悟。

他把自己今天記下來的對反所反應的問題交代給雲睿,並一一叮囑

這些具體事情本不需要自己親自落實,但是這是一個良好的開頭,對方信任自己才願意來和自己一對一交心式的談話,把很多所見所聞全數和盤托出,即便不完全準確真實,但這是一個好現象。

趙國棟希望這條渠道能夠一直保證暢通,也希望自己能夠以開一個好頭的形式來鼓勵下邊的縣委書記縣長們能夠效仿自己,他希望每位縣委書記縣長都能夠更多的溝通管道。能夠把很多問題解決到萌芽狀態。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矛盾激化。甚至釀成羣體**件。

繼續求票!

第23節 等待第48節 黨校第98節 角力(2)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65節 何謂鋒?第90節 京裡第28節 心驚第68節 牽線第47節 節點第70節 部與司第101節 箇中味兒第107節 諜影重重(2)第20節 現實第52節 經濟走勢第114節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92節 被套第37節 動作第81節 都不容易第73節 爲官不易第57節 縣委書記第48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6節 招商第47節 風雨來襲第8節 底線不容踐踏第3節 錢不是問題第65節 海龜VS土鱉?第26節 亮點(2)第67節 潛在盟友第52節 交底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13節 先覺第8節 當局者迷第62節 來臨第68節 造勢(4)第8節 紈絝第28節 曙光第6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第40節 虛榮第10節 亂雲飛渡第54節 往事如煙第109節 成長歲月第22節 坦然面對第80節 複雜第33節 經驗第14節 螺旋第84節 破冰第6節 常委們第48節 逢源第13節 人生無常第45節 “恩寵”第94節 託勢第78節 巧遇故人第63節 民間官聲第50節 有六十六節 盡歡而散第14節 裂痕第18節 細節第71節 舊部(3)第41節 再遇第98節 引起重視第87節 激盪第28節 古怪第58節 省長助理第18節 風光第4節 家族(3)第50節 視若寇仇第57節 走一算三第18節 面子給足第109節 胡潤百富榜第127節 競逐第55節 很不簡單第9節 布子第53節 線第82節 迎戰第8節 複雜化第3節 亮點第99節 疏導第72節 人馬第18節 撬牆角第62節 盯上了第46節 殺人不見血第12節 潛力股第64節 牌(2)第88節 惑人的選擇第7節 刀鋒邊緣行走第65節 深淺第62節 閒暇第117節 感慨,新起點第16節 衣錦第84節 陰風第70節 恩怨第117節 打臉十次也值第52節 尋常家務第103節 複雜的變化第86節 鬥志第86節 花心第63節 餐前點(1)第23節 相知第64節 宣戰第45節 步步第89節 發展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