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短工

種鐵皮梨這人名叫方天濟,四十開外的年紀,個頭並不高大,身材比例不錯,肩膀比較開闊,身板也直溜,膚色偏黑,再加上那一頭半長不短的自然捲,咋一看像是個搞藝術的,跟他精明細緻的種梨戶本色很是有些出入。

從他們家出來,要坐幾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火車站,他們這一帶沒動車沒高鐵,火車也慢,等他坐到彤城市的時候,時間已經晚了,於是方天濟就在彤城住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早晨,在彤城到永青的汽車上,方天濟就聽人說起牛王莊昨天剛種了一批香榧樹的事情了。

“……”

“香榧樹,聽說過吧?老周這回就種了一批。”

“香榧吃過,香榧樹沒見過。”

“昨晚上查了一下,聽說這東西不能用竹竿打,都是讓人爬上去一顆一顆摘下來,忒危險,就跟東北採松子似的,很容易出意外。”

“老周那些樹要長到能出危險的程度,估計還得百來年。”

“……”

“啥時候才能吃上牛王莊產的香榧呢?”

“估計沒戲,就跟今年的青蘋果似的,到時候肯定都出口了。”

“那可不一定,像牛王莊那個枸杞酒,多少人眼巴巴望着呢,也不見他拿出來賣錢,也沒搞出口。”

“就說咱牛王莊那個奶粉,真要賣高價,那可真是高了去了,人偏偏就搞了個抽籤決定。”

“鴿子蛋倒是賣了,那價格貴得嚇死人。”

“……”

“你們這回上牛王莊幹啥?在四合院還是在山上摘果子?”

“四合院,山上那兩個吊腳樓都滿員了。”

“這不,再過幾天就十一了嘛,好多上班族都放假。”

“主要山上活兒輕,只要每天摘夠那麼多果子,其他就都沒人管,除了四合院那邊提供的飯菜,他們還能自己開火,上回那個帖子看了沒有,那羣傢伙在吊腳樓那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那些人啊,每天早上安排人到大灣村去買肉買菜,還從老周那兒買了整隻的山羊烤着吃,嘖嘖。”

“羨慕不來,他們都不用上班,有退休的有自己搞投資的。”

“聽說還有一個作家。”

“前陣子不是還來了一個女明星。”

“三線女星,我懷疑她是在借牛王莊的人氣炒作自己。”

“得了吧,你自個兒上牛王莊就是目的單純,人家上牛王莊就是居心不良,憑啥啊。”

“話說,上過牛王莊的男女明星也有好幾個了吧?”

“沒啥特殊待遇,就倆字,幹活。”

“估計就是周董來了,老周也得讓他下地去幹活。”

“哈哈哈哈!”

“……”

“哥兒們,看着挺眼生啊,你這是頭一回上牛王莊吧?”這邊就有人找方天濟搭話了,話說這汽車上的氛圍實在也是輕鬆得很,就跟茶館似的。

“第二回了,剛入夏那會兒來過一回。”方天濟這就跟他們聊上了。

“入夏那會兒咱牛王莊的水果剛出來啊,這會兒橘子又快熟了,老周家那幾十棵橘子樹這兩年結得可好了!”最近上牛王莊幹活這些人,都挺惦記老周家那些橘子。

“我家也是種水果的,當初就是跟xx論壇那些果友一塊兒過來。”方天濟說道。

“你家種什麼的?”旁邊的人順勢就問了。

“我家種梨的。”方天濟說着,就從自己身邊的旅行袋裡掏出幾個鐵皮梨,給旁邊那些乘客散出去:“這梨皮硬,得削了吃,味道還挺不錯,你們嚐嚐。”

“哎,哥兒們真客氣。”旁邊一個男青年笑嘻嘻就接過去一個,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摺疊軍刀削着吃,一邊吃還一邊誇:“這梨確實好吃啊。”

“還不錯吧?”方天濟笑道:“這都是幾十年以前的老品種了,現在很少人種。”

方天濟這些年沒少出門,不過但凡只要出門,只要是在梨子成熟的季節,他就必定要隨身帶一點出來,甭管碰到什麼人,隨便送人幾個梨子吃,再跟人嘮嘮自家的鐵皮梨,既能拉近關係,順便還能打個廣告,何樂而不爲啊。

“那你這回也是衝着牛王莊的果苗來的吧?”過道對面一個小姑娘問他,這姑娘一邊說着話,一邊捧着個鐵皮梨正啃得香甜,一看就是喜歡吃。

“是有這個意向,還得先找老周商量看看。”方天濟也沒否認,但也沒表現出多麼迫切的態度。

“說說看,你瞧上牛王莊啥果苗了?”大夥兒問他。

“我們那兒的緯度比牛王莊稍微高點,但是海拔要低得多,兩地溫差不大,我估摸着,弄點牛王莊的枇杷苗,可能種得活。”方天濟說道。他希望這些牛王莊短工能幫他敲敲邊鼓,要是能有人再在彤城論壇開個帖子什麼的,呼籲老周種鐵皮梨,那就更好了。

“哦,枇杷啊。”衆人表示瞭解了。

“你這個鐵皮梨不錯,但是要跟老周換那個枇杷苗……哥兒們,做好出血的準備吧。”車上這就有人開始給他打預防針了。

“就鐵皮梨這個品種,目前也沒聽說誰家的梨子種得比我家好的,而且還特別好管理,基本上不用怎麼操心。”方天濟表示自家梨樹也很不錯。

“就昨天,人家那個香榧樹,你知道多少年不?二十五年,那麼大的香榧樹,那價格多貴啊,老周就給他弄點四年生的橘子樹,一棵換一棵,半點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給。”大夥兒還是表示不看好他。

“老周那些橘子苗都是特優級。”方天濟不服。雖然說他家梨樹苗肯定是比不上那個什麼香榧樹,但是他這回看上的那些枇杷苗,跟那些橘子苗比起來,多少還是差了點檔次。

“他家枇杷苗也好得很。”一聽這人這話,好像是說老周家那些枇杷苗不好的意思,當場就有人不樂意聽了,那些枇杷苗,他還給追過肥呢,在感情上,那就跟自家果樹沒差。

“上回那個什麼果園的,想跟老周買苗,價格開得可高了,老周都沒鬆口。”旁邊立馬就有人附和。

“……那是,老周家的果苗確實好。”方天濟這人精一看風向不對,順勢就改口了:“要不然我也不能千里迢迢跑這兒來啊。”

他這會兒已經很明白了,在這些牛王莊鐵桿粉絲面前說這個,分明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至於這些人之前那些抱怨老周太摳、拿他開玩笑那些話,聽聽就行了,認真你就輸了。

看來想從這些短工身上下手也不容易。

他們家鐵皮梨苗之於老周家枇杷苗,對於這些人來說,就好比別人家娃兒之於自家娃兒,好壞暫且不論,首先在感情上就完全沒有可比性。

更讓他擔心的是,從這些人那裡聽說了那麼多牛王莊上的事情,大大小小什麼都有,硬是沒有提到關於老周對他們家鐵皮梨的有什麼評價,不知道是不是根本就不感興趣……

牛王莊可以不中鐵皮梨,但他方天濟肯定是要種枇杷的,這是他目前對於未來十幾年的規劃中,前景最最看好的一部分,不可能輕易放棄。

“哥兒們,既然吃了你的梨,這個果苗的事情,咱就給你出個主意好了。”吃人的嘴短,這句話果然是至理名言。

“啥主意啊?”方天濟眼睛一亮。

“你一會兒上了牛王莊,先弄幾個梨子給肖樹林嚐嚐,肖樹林要是愛吃,這個果苗的事情八成就沒跑。”出主意這人,顯然是對牛王莊老周家那點事兒門清。

“肖樹林要是說特別喜歡吃鐵皮梨,老周就得給他種個滿山。”

“肖樹林要是喜歡吃棗子,牛王莊就得改棗子園。”

“看看牛王莊現在每年那個茼蒿菜的產量就知道了,啥菜都斷過,就是沒斷過茼蒿。”

“還好肖樹林的口味比較雜,要是真改成棗子園,我可真受不了。”

“那我一會兒先給肖樹林送幾個梨子試試?”

“聽咱的錯不了。

“哎,多謝大家啊。”

“謝啥,你家這個梨子確實是好吃啊。”

到達牛王莊的時候,時間還不到上午十點鐘,他們這些人下了牛車以後,也不着急上四合院,而是去了路口邊上那一小塊平地,這時候那邊有不少人在幹活。

“鐮刀還有沒有啊?”那幾個短工過去就問了。

“哎,你們還是別幫忙了,這都快十點鐘了,四合院那邊一會兒就開飯了。”正在剷土的一箇中年男人停下手裡的動作,直起腰來,轉頭笑着對這幾個人說道。

“還要一個半鐘頭呢,活動活動,一會兒飯都能多吃一碗。”兩邊的人看起來都相當熟悉的樣子,看來也不是頭一回來幫忙了。

“那行,也別上山去割草了,你來幫我和一和這個土吧,年輕人力氣大。”那人說着就把鏟子給其中一個短工遞了過去。

“叔,你這個身體不好乾重活的。”年輕小夥兒接過鏟子就開始和土,嘴裡說道。

“我這也纔剛鏟了沒幾下,剛剛有兩個師父在這邊呢,這會兒他倆上山去了,說是他們在山上割了好多草,得搬下來。”那人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笑道。

說話的這個中年男人前兩個月剛住進寶塔寺,五十出頭,是一名尿毒症患者,他兒子說要給他捐腎,他就死活不要,自己一個人跑水牛鎮上來了,可水牛館那邊排號都排老長了,一時半會兒根本也輪不着他。

還以爲就這麼完了呢,沒想到剛在寶塔寺住了沒多久,有一天傍晚,他們那兒突然來了一個水牛館的大夫,說是來看看這裡還沒能看上病的患者,從下午六點多鐘,一隻瞧到夜裡十二點多,一連來了好幾天。

這大夫名叫黃文泉,他對有一些病人就只是給了一些治療調養的建議,有一些病人倒是從他那裡拿到了藥方,這個藥方也不是拿一次就算完了的,之後要經常調整。每天下午水牛館關門以後,需要調整藥方又沒能排上號的病人,就在那個時間去找他。

這個尿毒症患者吃黃大夫開的重要已經有一個多月,中間還做了幾次鍼灸,鍼灸是在白天,黃大夫幫他安排的,另外他自己也有堅持在做透析。

這一個多月時間下來,他感覺自己的身體確實是有一些好轉,於是就打算在水牛鎮住下來了,他家經濟情況倒不算太差,就這種程度的醫療費用也還算承擔得起,不過住在寶塔寺還是能幫他省下一些住宿費,吃飯也能跟人搭夥,而且氛圍也特別好。

這邊,方天濟見這些人都去幫忙了,也把自己那個旅行袋往旁邊一放,幫忙去了。

這地兒他知道,寶塔寺那邊弄起來的,專門在這裡加工土壤肥料什麼的,放在上賣。這些幹活的人,不用說,就是住在寶塔寺那邊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了,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少有年輕體壯的。

“這土可真肥。”幫忙和土的時候,方天濟忍不住用手抓起一把土壤敲了敲,烏黑烏黑的土質,又鬆又軟。

“先漚肥,再燒火糞,燒出來這個土就很鬆了,也不容易長蟲子。”和他一起幹活的一個看起來十分靦腆的年輕人給他解釋道。

“你們這活兒做得忒細緻。”方天濟笑道。

“那是應該的,絡上好多家賣土壤肥料的,價格都賣得比我們低,咱東西既然比別人貴,這個活兒就得比別人做得細緻些。”那年輕人認真道。

“從你們這兒發貨,運費不便宜吧?”方天濟問他。水牛鎮這地方交通不發達,開店什麼的,在運費方面就比較吃虧。

“是啊,就差在運費上。”那人點頭。

方天濟和這個年輕人,一左一右,揮着鏟子拌土,在他們旁邊,還有這樣的土堆好幾個,都要把它們拌均勻了,才能打包給顧客發出去。

九月底,中午的太陽還比較大,稍微幹兩下體力活就出汗,不過這時節天氣乾燥,空氣清爽,水牛鎮這地方又特別乾淨,基本上沒什麼灰塵,天高水清的,很是宜人。

從他們幹活這片平地,還可以看到牛王池,池邊剛種下去的那幾顆香榧樹正隨風搖曳着枝條……

在靠馬路邊的位置,有幾個老人正負責打包昨天的訂單,用塑料袋稱好重量,紮緊了再往紙箱裡面放,旁邊還有一對母女拿着透明膠和快遞單負責封箱子貼快遞單。

這活兒她們也幹了有一陣子了,不過今天這個小姑娘就有些犯愁,今天早上老周給她們送過來一袋子幹核桃,因爲不夠每個快遞都分一個,就讓她隨機往那些箱子裡面放,這個到底要怎麼隨機,放這個箱子還是放那個箱子,這小姑娘就特別犯愁。

“小葉子,你這是愁啥呢?”一個城裡來的姑娘笑着問她。

“……老周讓我隨機放。”那個被叫做小葉子的姑娘指了指旁邊那袋子核桃,對她解釋了一下。

“這有啥難的。”那姑娘三步兩步走過去,拿過她那些快遞單,背面朝上往柏油路面上一鋪一推:“就說你要抽哪個吧。”

“嗯……這個。”小姑娘想了想,用手指指了指被壓在最下面的一張快遞單。

“還有呢?”那城裡來的姑娘笑了笑,抽出那張快遞單,又問她。

“還有這個。”

“嗯,這就兩張了,核桃還有多少個?”

“還有十二個。”

“那咱再抽十張。”

“這張……”

“好嘞,還有九個。”

“……”

旁邊,小孩的母親笑着看了看這一幕,然後又起身去搬了一提紙箱過來,解開上面的繩子,快手快腳的把箱子一個個撐開,黏上透明膠,遞給那幾個負責裝土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