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願賭服輸,第二日上午,老周就上山抓羊去了,肖樹林也跟他一起去了,主要是他們家那些山羊被養得也是有些野了,大白天的上山去抓羊,就憑老周那兩下子,怕是有些困難。

老周家的山羊長得好,價格自然也低不了,平白輸了這一頭山羊,心疼歸心疼,但他也還算是看得開,偶爾吃一回虧,叫那些老頭們樂呵樂呵,倒也沒啥壞處。

不過老周也沒心疼太久,當天下午,在上水村那邊種蘑菇的陳剛就來了牛王莊這邊,給老周帶來了幾朵碗口大的銀耳,這也是他們頭一回試種銀耳,採用椴木種植的方式。

目前,銀耳這種東西最常見的就兩種種植方式,一種是椴木種植,把砍伐回來的木頭切成段,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堆積腐熟以後,再將銀耳種上去。另一種就是袋裝種植了,跟他們上水村那些蘑菇差不多的種法。

除了這兩種人工種植的銀耳之外,倒是還存在着極少數的野生銀耳,不過那樣的銀耳,在市面上購買到的機會基本爲零。

銀耳這東西畢竟是養生用品,種出來也不是當菜吃的,於是老周這一次乾脆也就沒讓發展袋裝種植,至於活樹種植,老周倒是想,但沒有可行性,銀耳是屬於腐生菌,不能像香菇那樣被種在活樹上,它只能生存在腐木上。

椴木種植出來的銀耳,營養價值自然要比袋裝種植的更高一些,但是產量方面就差遠了,而且爲了提高品質,這些銀耳並不是在蘑菇棚裡面種植出來的,而是採用露天種植,生長週期也相對要長很多。

“賣相不怎麼樣啊。”老週一臉高興地翻看着那些新鮮還未經過晾曬的銀耳,這批銀耳收穫後,又將給他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要是放在大棚裡面養,保準長得又白又大朵。”陳剛笑道。“還是別了,就這樣吧。”老周也就是說說。

“那咱這批銀耳,是賣鮮貨呢,還是曬乾了賣?”陳剛問道。

“這回就先賣鮮貨吧,下一批多種點,到時候再說。”賣鮮貨都能賣得完的東西,何必又要晾曬那麼麻煩。

這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老周就對大家宣佈,上水村那邊有一批椴木銀耳馬上就要收穫了,牛王莊上的長工短工們,每人限購兩朵新鮮銀耳,價格是三十塊錢一朵。

椴木銀耳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市面上的價格本來就不便宜,以牛王莊農產品的價格來說,這個椴木銀耳一朵才賣三十塊錢,簡直就是良心價了,大夥兒估摸着也就這一回便宜點,將來八成也得漲價,想當初,老周家的西瓜賣得多實惠,再看看現在的瓜價。

“可我聽說新鮮的銀耳不能吃啊。”食堂裡也有這麼說的。

“那你要是不放心,買回去先曬一曬再吃嘛。”什麼鮮銀耳不能吃,羅蒙反正是不相信這個話的,他們村子裡的人也不是沒從這附近的大山裡採摘過野生木耳,都是直接炒了吃的,從來沒發生過什麼中毒事件。

“我有個親戚就是種木耳的,他們自己家都吃新鮮的,烘乾過的口感差,營養成分也會有流失。”另外也有人這麼說道。

“我聽說新鮮銀耳可好吃了,稍微煮一煮就特別糯。”

“嗨,吃海鮮還有過敏的呢。”

“實在不放心,你自己買回去以後曬曬,反正我肯定要買新鮮的。”

“這個椴樹銀耳,聽說還挺補。”

“就是一人兩朵太少了。”

“老周!小孩子算不算嘛?”

“算。”

“呦,這回咱算是趕上了。”

“老周!肚子裡的算不算嘛?”

“算。”

“那可太好了。”

“老周!我家金子算不算嘛?”

“它也吃銀耳啊?”

“……”

第二天一早,頭一批收穫的銀耳從上水村那邊運過來,牛王莊上幾乎所有長工短工都掏錢買了,雖然老周也說了,暫時不打算離開的人,可以先不着急,等到離開前再買了帶回家去,但是大夥兒都擔心到時候就沒貨了,所以個個都決定先把東西買到手裡再說。

上水村生產的這個椴木銀耳個頭小小的,也就比成年男人的拳頭大一點,顏色看着也不那麼幹淨,這都是露天種植的緣故,氣味倒是特別好,聞起來有一股天然的清香。

當天晚上吃過晚飯以後,就有好多人在院子裡燉起了銀耳,那些大鍋大竈的,一鍋能放好多個燉盅,當天採摘下來的銀耳特別鮮嫩,撕碎了加些井水到燉盅裡,再放一塊冰糖幾顆枸杞子,放在大鍋裡隔水燉,不到半個鐘頭就已經足夠粘糯。

“哎,小心點小心點,別翻了。”等到開鍋的時候,大夥兒就紛紛圍上去拿自己的那一份。

四合院裡的大鍋基本上都是尖底的,大夥兒在鍋里加個箅子,然後又加水漫過箅子,再將燉盅擺放在箅子上,這樣一來,每鍋都可以放不少個燉盅,而且還避免燉盅和鍋底的直接接觸,是真正的隔水燉,就是拿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得注意平衡,這一個箅子要是斜了,上面那些銀耳就都得遭殃。

夜幕降臨,大夥兒紛紛端着自己的那一份銀耳到長廊上去吃,老周家的銀耳燉出來甘甜清香、滑嫩軟糯,有些人時候趁熱吃,有些人喜歡放在井水上冰一冰再吃。

有人跑到自己宿舍裡把自己的臉盆拿出來了,打一盆井水放在長廊上,再把那一盅銀耳放到裡面,然後就坐在一旁和別人邊聊邊等,還有那心急的,時不時就要拿起調羹吃一口,還沒等到那一份銀耳徹底涼下來,就已經吃得七七八八了。

還有些人仗着自己的燉盅大,裝得沒那麼滿,拿到附近水溝裡去冷卻的,牛王莊上的水溝都被截流成一個一個的小水池,水池裡還養着山坑螺和溪石斑魚這些東西,溝裡的水流總是不急不緩地流着。

他們把自己的燉盅放下去,然後就蹲在溝邊守着,看着那燉盅在水裡一沉一浮輕輕搖晃,有些人看了覺着畫面挺美,就掏出手機拍張照片。

“少放幾盅,別把魚給燙壞了。”老周這時候也捧着他的那個燉盅來到水溝邊,伸手進去試了試水溫,還好,還算比較涼。

“老周,要不咱啥時候也弄個放花燈活動吧。”一個年輕姑娘提議道。

“你們到鎮上放唄,想放多少放多少。”鎮上那些人都愛熱鬧,真要有人跑去放花燈,他們指定高興,牛王莊就算了,他這些水溝裡可都養着東西呢,到時候又是蠟燭又是紙燈的,到時候打掃起來也怪麻煩。

說起來,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了,他們水牛鎮上那條小河水面寬且淺,賽龍舟什麼的那是不用想了,放花燈倒是不錯。

到時候他們還可以帶猴娃子去看花燈,小孩子好像都很喜歡這些新奇熱鬧的場景,不知道肖樹林會不會喜歡?

晚上回到自家小屋以後,羅蒙就跟肖樹林和猴娃子說了這個放花燈的事情。

“放花燈?”猴娃子不知道放花燈是什麼意思。

羅蒙上網找了些好看的圖片給他看,猴娃子看得眼睛一眨一眨的,確實是挺喜歡的樣子。

“你要組織這個活動?”肖樹林問道。放花燈雖然不錯,但是羅蒙要是打算牽頭組織這個活動的話,那也不輕鬆。

“咱不組織,咱就負責出獎品就好。”猴娃子既然喜歡,老周就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辦得熱鬧點,爲了鼓勵大家多做一點好看的花燈,獎品肯定是少不了的,至於組織工作,這個活兒完全可以交給別人去幹。

這事情要辦起來也容易,老周先是把自己的想法跟胡羣峰他們說了說,然後胡羣峰等人又把這個主意跟鎮政府裡面幾個相熟的人提了提。

然後不多久,鎮政府方面就放通知出來了,今年的端午節,他們鎮上要舉行放花燈活動,活動時間是傍晚六點到九點,鼓勵水牛鎮上的人們踊躍參加,到時候他們會給人氣最高的幾個花燈的製作組發放獎品,獎品由牛王莊提供。最後,還強調了安全方面的幾個問題。

這個通知一放出來,水牛鎮上的大人小孩們就開始做花燈了,牛王莊上也是差不多的氣氛,晚上大夥兒在院子裡或者長廊上乘涼的時候,好多人就都拿着竹條鐵絲紙張等材料,在那裡鼓搗自己的花燈,有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的,也有三五一堆的。

爲了做出好看的花燈,這些人可都沒少動腦筋,各種各樣的創意屢見不鮮,不過在老周看來,他們那些人做的花燈都沒有肖樹林做的好看。

肖樹林的這個花燈也稱不上特別有創意,就是一個用幾張彩色糖紙做出來的一朵蓮花燈,那燈乍一看不怎麼起眼,其實活兒可細緻了,要用細細的銅絲沿着糖紙的邊沿慢慢地繞,繞出一朵朵花瓣的形狀,那糖紙的顏色鮮豔透亮,天黑以後點上中間的蠟燭,再把這朵蓮花燈往水裡一放,水光映着燭光,甭提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