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作爲水牛鎮上的一員,爲了水牛鎮的發展,羅蒙自然要響應鎮政府的號召,那幾個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在鎮上給牛王莊留好了攤位,希望羅蒙他們今天晚上就能出攤,羅蒙也是滿口答應。

當天下午四點多鐘,老周家的攤位就擺出來了,鎮政府的工作人員給他劃了好幾個攤位,長長的一溜擺過去,剛出攤的時候,還有好多鎮上的居民圍過去瞧熱鬧,都想看看他們家這麼多攤位上分別都打算賣點啥。

結果這答案一被揭曉,大夥兒都直喊坑爹。

“老周!你咋這會省事呢?這麼長一溜的攤位,你就光賣餃子啊?”

不得不說,大夥兒對老周家的這個攤位還是相當期待的,原本還指着他整出點好東西來呢,到時候他們自個兒一邊做生意賺錢,一邊也從老周他們這邊買點好吃的打打牙祭。

“每個攤位上那個餡料都不一樣啊,這有韭菜餡的有白菜餡的有蘿蔔餡南瓜餡的……哎,我還嫌攤位不夠用呢,還有好幾種蔬菜沒用上。”

鎮上給羅蒙劃這麼多攤位,當然是希望他能夠多多出力了,但羅蒙一時間上哪兒弄這麼多菜式去啊,牛王莊上那些幫工,也沒幾個會廚藝的,所以乾脆還是弄餃子,有侯俊一個人掌着這餡料的口味也就成了。

負責包餃子的,大多都是牛王莊上這幾天剛剛過來的臨時工,這裡邊也有幾個是在自家包過餃子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手,所以包出來的餃子有大有小,形狀也都不咋好看。

“好好包啊,醜點沒事,別露餡了就成。”老周的要求也低得很。

“這餃子有大有小的,你們到時候打算咋賣呢?”一個圍觀羣衆就問了。

“稱斤啊,十塊錢半斤。”水牛鎮上難得有這樣熱鬧的時候,老周倒是沒打算在這個節骨眼上撈錢,冬季裡的蔬菜本來就不便宜,再加上其他配料以及人工,十塊錢半斤完全是良心價。

“肉餃子呢?”大夥兒問道。

“肉是從羅漢良他們那兒買的豬肉,做成餃子賣二十塊錢半斤。”雖然說這個豬肉相當貴,但不還有餃子皮呢麼,裡邊還有一些其他配料,老周想了想又對那些包肉餃子的道:“這個肉餃子啊,餡料就不用給那麼足了。”

“誒!!!餡料肯定要給得足足的才行啊。”大夥兒見老周當着大家的面就這麼說,於是便都跟着起鬨。

“哥們,多給點餡,反正虧也不虧你的。”

“咱老週一年到頭往牛王莊上劃拉不少錢呢,今兒也叫他出出血。”

“那誰,餃子皮擀薄點啊,甭給老周省肉。”

“……”

第一鍋餃子剛出來,就被這些人三兩下給搶空了,你半斤我半斤的,那些沒搶到的,就從別人那裡蹭一兩個吃着。

羅蒙給自己也弄了一斤,跟肖樹林猴娃子父子仨各分了一些,然後便離了自家攤位,反正就是賣餃子,價格都是定好了的,虧也虧不了多少,賺也賺不了多少,所以他也不是很上心,難得水牛鎮上有這麼熱鬧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肯定要好好逛逛。

父子仨手裡各自端着一個碗,就在這麼在街道上邊吃邊走,羅蒙和肖樹林手裡拿的都是那種帶手柄的大號湯碗,猴娃子人小,就抱着個小號的不鏽鋼碗坐肖樹林肩膀上,他那小碗就直接擱肖樹林頭頂。

老周家的娃子比別家的娃子有個好處,那就是從來不需要擔心他會從高處掉下來,就像今天一樣,肩膀上頂着個猴娃子,肖樹林照樣吃自己的,根本不用擡手去護着。

前面有個賣自家蒸的鴨蛋糕的攤位,羅蒙湊過去:“我給你一個餃子,你給我一塊蛋糕?”

“老周你也忒會做生意了。”那攤位的主人是個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

“倆?”老周給他漲價。

“仨。”對方道。

“成交。”仨餃子換一塊蛋糕,不虧。

最近這兩年,也有人在水牛鎮上的小溪裡養鴨子的,白天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羣一羣的鴨子在小溪裡遊着,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它們自然就各回各家了。

偶爾也會有一兩隻鴨子跑錯地兒的,鴨主人發現自家鴨羣多了,要能知道多出來那一兩隻是誰家的,就給送回去,要是不知道,那就養着吧,等過兩天,鎮上就該有傳言說誰誰家少了鴨子,誰誰家又多了鴨子,這消息一碰頭,那鴨子自然就該回家了。

鎮上的人多半養的都是花鴨,這種鴨子愛生蛋,生出來的鴨蛋有自個兒吃的,也有送親戚的,吃不完送不完就醃成鹹鴨蛋,當然也有拿出去賣的。

不過一般人家都不太捨得賣,據說鴨蛋這東西很補,尤其是養在這麼幹淨的小溪裡頭的土鴨子生的鴨蛋。

像這家人做的蛋糕就是用的自家產的土鴨蛋,蛋味十足,吃起來相當不錯。

“咋樣?好吃吧?”一塊蛋糕掰成三瓣,父子三人都吃得挺高興。

“好吃。”猴娃子吃完自己那一小塊,又伸頭去看肖樹林手裡那塊。

“留着點肚子,前邊好東西還多着呢。”肖樹林說道。

因爲之前已經有人嚐到了甜頭,再加上鎮政府的動員,這時候街道兩邊已經擺滿了攤位,賣什麼的都有,有飯菜有面點還有各種湯水。

大夥兒見着老周父子仨,難免就要把他們叫過去,然後再塞點吃的,順便再從他們那裡弄倆餃子嚐嚐,要不了多久,他們碗裡的餃子斷貨了,倒是多出來各種七七八八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好吃的,也有不咋好吃的。

街道上人來人往,時常還可以看到一兩輛牛車慢悠悠隨着人流前進。

像今天這種情況,下來走路肯定比坐牛車快多了,可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坐牛車,車上多寬敞啊,好過地上人擠人,反正他們也不趕時間。當然,那其中肯定也有不少嘗新鮮的外地人。

父子三人逛夠吃夠了,便回他們的牛王莊上去了,在四合院那邊,這時候有不少人都已經從鎮上回來了。

本來嘛,對於這年頭的城裡人來說,最不缺的就是熱鬧,對於有些人來說,與其到水牛鎮上去人擠人,還不如坐在這個四合院裡跟大夥兒一起烤烤地瓜聊聊天,老周他們過去的時候,這些人正在聊盧光宇和劉華英這一對夫婦的事情呢。

“……老周都那麼說了,你倆還顧慮啥?來就是了,到時候讓他在院子外邊給你們起個小屋,吃飯就跟大家一起,還不用自個兒做飯,不知道多省事。”

一個四十出頭的大姐穿着大棉襖袖着手,縮着脖子坐在火爐邊烤火,對身邊那對年輕夫婦說道。

“也還沒提吃飯的事。”那盧光宇說道。

“行了吧,老周還能差你倆這一口吃的?到時候這一個大院的人都擱一塊兒吃飯呢,就你倆自己開火啊?”那大姐不以爲然地說道。

“能在這裡開個小賣部就不錯了,還給蓋屋子呢。”盧光宇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嘿,那屋子蓋起來也不是你倆的,就借給你們住住,跟你們說,跟老周那人就是不用客氣,要是覺得不好意思啊,這院裡院外的事情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看你倆現在瘦得這樣,擱這牛王莊上住個一年半載的,整個人就該鼓起來了。”

那大姐是牛王莊上的常客了,知道老周這人啥脾性,有時候說小氣也小氣,但說大方那也是真大方,要不然他們這些人也不能這麼樂意跟他打交道。

“沒錯啊,光宇啊,還有華英,你倆也不用覺得老周給你們派的那個活兒丟人,來這個院子裡住的,那都是老周家的長工短工,沒一個是過來休閒旅遊的,大夥兒都得幹活呢,你倆那活兒還輕省。”

旁邊一位大哥也這麼說道。那人看着快五十了,給人感覺也是相當穩重自信那種,應該也是個事業有成的。

“最主要還是這個身體啊。”另一邊,一個大娘也說了:“你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啥玩意兒能比身體更重要啊?你倆住這兒,開個小賣部再幫老周乾點活兒,吃得也好,又沒壓力,水啊空氣啊,啥啥都好,老實說,這機會要是擱網上一宣傳,都不知道多少人爭着搶着要呢。”

“也是你倆有運道,剛好就坐的肖樹林的車,要不然還真不一定能攤上這種好事。”不管盧光宇和劉華英是怎麼想的,反正這事擱在院子裡這些人的眼裡,那都是好事。

“我也是這麼想的,聽說這地方特別養人。”盧光宇說道。

“那可不,要不然就老周給開的那點工資,誰願意給他賣力氣啊?”剛剛那大姐說道。

“你也甭想不開了華英啊,你就不爲自己想想,也總該爲你男人想想,你看他現在身體好像挺好,其實底子也薄,擱這兒養養有啥不好?難道還非得等到哪天生病了才知道厲害?”另一邊那阿姨又說了。

“是我想岔了。”那劉華英這時候也是想開了。

“倒也不是你想岔了,心疼自個兒男人還能有什麼錯?這世道本來也就是這樣,沒個體面工作,確實是容易被人看輕。可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啊。咱自個兒的事,孰輕孰重,還不不得自個兒掂量啊?”那大姐又道。

“是這個理。”劉華英點頭道。

“大姐你們可都是熱心人。”盧光宇感謝道。他之前怎麼跟劉華英說,都說不到點子上,這些人三言兩語的,就把道理給他們掰扯清楚了。

“嘿,別看我現在這樣,擱外頭的時候可不是這風格,你倆是外地來的,瞭解得還不多,不知道這牛王莊對咱來說是啥樣的存在。”那大姐笑道:

“老周整這牛王莊也不容易啊,咱雖然幫不上多大的忙,但好歹別把外邊那些彎彎繞繞烏七八糟的東西給他帶進來。”

說話間,一輛墨綠色的皮卡車開進了四合院,大夥兒一看就知道是老周他們回來了。

“老周,咱這小賣部,你打算蓋個啥樣的啊?”

“要不蓋個小二樓吧?”

“最好也得跟着四合院一個風格不是?”

“再整個木頭走廊,長點兒的,夏天的時候還能擺幾張冷飲桌。”

“啥時候動工啊?咱手頭上現在可是人才濟濟,自己直接就能弄。”

這些傢伙們現在基本上都把牛王莊當自家後花園了,沒事就想着要怎麼給拾掇拾掇,整點這個弄點那個的,只可惜老週一般都不肯掏錢就是了。

這回難得老周又說要蓋房子了,於是大夥兒都很高興,磨拳搽掌就等着要一展身手了。